西门子人机界面(触摸屏)组态与应用技术(附光盘 第2版)

西门子人机界面(触摸屏)组态与应用技术(附光盘 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廖常初 编
图书标签:
  • 西门子
  • HMI
  • 人机界面
  • 触摸屏
  • 组态
  • PLC
  • 工业控制
  • 自动化
  • 第二版
  • 技术
  • 光盘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198963
版次:2
商品编码:12238424
包装:平装
丛书名: 西门子工业自动化系列教材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4-01
用纸:胶版纸
正文语种:中文
附件:光盘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西门子人机界面(触摸屏)组态与应用技术(第2版)》介绍了人机界面与触摸屏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技术,通过大量的实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使用组态软件WinCCflexible对西门子的人机界面进行组态和模拟调试的方法,包括对变量、画面、动画、报警、用户管理、数据记录、趋势图、配方、报表、运行脚本和以太网通信的组态方法,以及文本显示器的组态和使用方法。《西门子人机界面(触摸屏)组态与应用技术(第2版)》介绍了在控制系统巾应用人机界面的工程实例,并讲解了用WinCCflexible对人机界面的运行进行离线模拟和在线模拟的方法,以及用WinCCflexible和STEP7中的仿真软件来模拟人机界面和S7-300/400组成的控制系统的运行的方法。随书光盘提供了WinCCflexible2007、大量的西门子人机界面产品和组态软件的用户手册、作者编写的与教材配套的例程。读者用例程在计算机上做模拟实验,可以较快地掌握人机界面组态的方法。《西门子人机界面(触摸屏)组态与应用技术(第2版)》各章配有思考题,附录中有实验指导书。
  《西门子人机界面(触摸屏)组态与应用技术(第2版)》可以作为大专院校电类、机电一体化专业和培训班的教材,也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前言
第1章 概述
1.1 人机界面概述
1.1.1 人机界面的基本概念
1.1.2 人机界面的分类
1.1.3 液晶显示器
1.1.4 人机界面的工作原理
1.1.5 人机界面的操作与维护
1.2 触摸屏的工作原理
1.2.1 触摸屏的基本工作原理
1.2.2 电阻式触摸屏
1.2.3 表面声波触摸屏
1.2.4 电容式触摸屏
1.2.5 红外线触摸屏
1.3 思考题

第2章 西门子人机界面设备简介
2.1 按钮面板
2.2 文本显示器与微型面板
2.3 触摸屏与移动面板
2.3.1 触摸屏
2.3.2 移动面板
2.4 操作员面板
2.5 多功能面板
2.6 K-TP 178micro触摸屏
2.6.1 K-TP 178micro触摸屏的特性
2.6.2 K-TP 178micro的控制面板
2.7 思考题

第3章 WinCC fIexible入门
3.1 WinCC flexible概述
3.1.1 WinCC flexible简介
3.1.2 WinCC flexible的安装
3.1.3 WinCC flexible的用户接口
3.1.4 鼠标的使用方法与技巧
3.2 一个简单的例子
3.2.1 创建项目
3.2.2 变量的生成与组态
3.2.3 画面的生成与组态
3.2.4 指示灯与文本域的生成和组态
3.2.5 按钮的生成与组态
3.3 项目的运行与模拟
3.3.1 WinCC flexible运行系统简介
3.3.2 模拟调试的方法
3.3.3 项目的离线模拟
3.3.4 项目的在线模拟
3.3.5 项目文件的下载与运行
3.4 WinCC nexible与STEP 7的集成
3.4.1 集成的基本原理
3.4.2 建立STEP 7与WinCC flexible项目的连接
3.4.3 在WinCC flexible中使用STEP 7中的变量
3.4.4 用WinCC flexible和PLCSIM模拟控制系统
3.5 K-TP 178micro的组态与运行
3.5.1 连接与画面的组态
3.5.2 功能键组态
3.5.3 S7-200的编程与参数设置
3.5.4 项目文件的下载与运行
3.6 思考题

第4章 项目组态的方法与技巧
4.1 创建项目
4.1.1 用项目向导创建项目
4.1.2 创建画面
4.1.3 组态画面浏览系统
4.2 变量的组态
4.2.1 内部变量与外部变量
4.2.2 变量的限制值
4.2.3 变量的其他属性
4.2.4 在运行时更新变量值
4.2.5 数组变量
4.3 库的使用
4.3.1 库的分类
4.3.2 生成新的库对象的方法
4.3.3 用图形IO域生成指示灯
4.4 组态的技巧
4.4.1 表格编辑器的使用技巧
4.4.2 鼠标的使用技巧

第5章 画面对象组态
第6章 报警与用户管理
第7章 数据记录与趋势视图
第8章 配方管理系统
第9章 报表系统
第10章 运行脚本
第11章 WinCC flexible的通信选件
第12章 传送与HMI设备的参数设备
第13章 触摸屏与操作员面板应用实例
第14章 文本显示器的组态与应用
附录
参考文献
《现代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原理与实践》 图书简介 在工业4.0时代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自动化控制技术作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其重要性日益凸显。从精密的电子产品生产线到庞大的能源输送网络,再到复杂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无不依赖于高效、可靠、智能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本书旨在为读者构建一个全面、深入的现代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理论框架,并结合丰富的实践案例,带领读者掌握从基础原理到实际应用的完整技术链条。 第一部分: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基础理论 本部分将系统地阐述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核心概念、基本组成和发展历程。我们将从传感器技术入手,详细介绍各类工业传感器的原理、选型及应用,包括温度、压力、流量、液位、位移、速度、力、光电、接近、编码器等,并重点讲解其在工业现场的实际部署和信号处理方法。随后,深入探讨执行器技术,涵盖电机、电磁阀、液压缸、气动元件等,分析其工作原理、控制方式及在不同工业场景下的应用策略。 接着,我们将聚焦于控制器的核心——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本书将从PLC的硬件结构、指令系统、编程方法、通信方式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覆盖常用的梯形图、指令表、功能块图等编程语言。我们将深入剖析PLC在顺序控制、逻辑控制、数据处理、运动控制等方面的强大功能,并通过大量精心设计的实例,展示如何利用PLC解决实际的工业控制问题。 为了实现系统级的自动化,网络通信技术在现代工业自动化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书将系统介绍工业通信的类型,包括串行通信(如RS-232, RS-485)、现场总线(如PROFIBUS, PROFINET, CC-Link, EtherNet/IP)以及工业以太网。我们将深入分析这些通信协议的工作原理、拓扑结构、通信速率、数据帧格式等,并探讨如何在复杂的工业环境中构建稳定、高效的通信网络,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协同工作。 此外,安全仪表系统(SIS)作为保障工业生产安全的关键组成部分,也将得到重点关注。我们将介绍SIS的设计理念、功能安全标准(如IEC 61508, IEC 61511)、 SIL等级评估方法,以及SIS在过程控制、机械安全等领域的应用。读者将了解到如何构建满足安全要求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第二部分: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关键技术与应用 在扎实掌握基础理论之后,本部分将深入探讨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并结合具体行业应用进行阐述。 1. 运动控制技术: 运动控制是现代自动化生产的核心之一,广泛应用于机器人、数控机床、包装机械、印刷机械等领域。本书将详细讲解伺服驱动器和步进电机的原理、选型、接线及参数设置。我们将深入剖析PID控制算法在运动控制中的应用,包括增量式PID、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参数整定方法(如经验法、Ziegler-Nichols法、自动整定等)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化技巧。同时,还将介绍更高级的运动控制技术,如轨迹规划、插补控制、电子齿轮、电子凸轮等,以及如何利用PLC、运动控制器和人机界面(HMI)协同实现复杂的运动控制任务。 2. 过程控制技术: 在石油化工、制药、食品饮料、水处理等流程工业中,过程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书将深入讲解模拟量控制、反馈控制、前馈控制、级联控制、比值控制等多种过程控制策略。我们将详细分析PID控制器在过程控制中的应用,包括其参数整定在不同工艺过程中的考虑因素,以及如何处理过程延迟、扰动等复杂情况。此外,还将介绍模糊控制、模型预测控制(MPC)等先进过程控制方法,以及如何构建具有自适应和自学习能力的智能过程控制系统。 3. 监控与数据采集(SCADA)系统: SCADA系统是实现工业生产过程集中监控和数据管理的核心平台。本书将详细介绍SCADA系统的架构,包括现场设备层、通信层、服务器层和用户界面层。我们将深入讲解SCADA系统的功能,如实时数据采集、历史数据存储与分析、报警管理、趋势分析、报表生成等。此外,还将介绍SCADA系统与MES(制造执行系统)、ERP(企业资源计划)等信息系统的集成,构建企业级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生产过程的可视化、可追溯和智能化决策。 4. 机器人与自动化生产线设计: 机器人技术是实现高度柔性化和智能化生产的关键。本书将介绍工业机器人的类型、结构、运动学与动力学,以及机器人离线编程与仿真技术。我们将深入讲解机器人与PLC、HMI的集成,实现机器人与自动化生产线的无缝对接。此外,还将探讨自动化生产线的整体设计思路,包括工艺流程分析、设备选型、布局规划、物流配送、安全防护等,以及如何通过系统集成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 5. 工业物联网(IIoT)与智能化制造: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工业物联网(IIoT)正引领着制造业走向智能化。本书将介绍IIoT的核心概念、关键技术(如边缘计算、云计算、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以及IIoT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前景。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设备与云平台的连接,实现设备状态的远程监控、预测性维护、智能调度和优化决策。此外,还将展望未来智能化制造的发展趋势,如数字孪生、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第三部分: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实践与案例分析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掌握复杂技术的最佳途径。本部分将通过丰富的实践案例,引导读者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 1. 典型工业自动化项目案例分析: 本书将选取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典型工业自动化项目进行深入剖析。例如,我们将分析一个饮料灌装生产线的自动化改造案例,详细介绍PLC选型、传感器与执行器配置、运动控制设计、HMI界面开发、通信网络构建等全过程。同时,还将深入分析一个现代化污水处理厂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涵盖过程控制、SCADA系统应用、安全仪表系统集成等方面。通过对这些真实案例的解读,读者将能够清晰地理解理论知识在实际工程中的落地过程,学习项目实施的步骤和技巧。 2. 工业自动化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 在实际的工业运行中,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故障在所难免。本书将系统地介绍常见的工业自动化系统故障类型,包括硬件故障、软件故障、通信故障、参数设置错误等。我们将提供一套系统化的故障诊断流程,指导读者如何通过观察、检查、测试等方法,快速定位故障根源。同时,还将分享丰富的故障排除经验和技巧,帮助读者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工业自动化项目实施与维护: 一个完整的自动化项目不仅仅是设计和调试,更包括项目实施、系统集成、现场安装、用户培训以及长期的系统维护。本书将探讨工业自动化项目实施的各个环节,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设备采购、现场施工、系统联调、验收交付等。同时,还将重点介绍工业自动化系统的维护策略,包括预防性维护、预测性维护、故障排除与修复,以及如何通过系统升级和优化,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4. 软件工具与仿真模拟: 为了提升学习效率和工程实践能力,本书还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工业自动化设计、编程和仿真软件工具。我们将简要介绍各种PLC编程软件、HMI组态软件、SCADA组态软件的特点和基本操作。此外,还将介绍一些仿真软件,例如PLC仿真软件、运动控制仿真软件等,指导读者如何利用仿真工具进行离线调试和方案验证,减少实际调试的时间和成本。 总结 《现代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原理与实践》是一本集理论深度、技术广度和实践性于一体的专业技术书籍。本书旨在为从事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工程师、技术人员、学生以及对工业自动化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系统、深入的学习平台。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将能够深刻理解现代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熟练掌握核心技术,并能够独立地进行工业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开发、实施、调试和维护,为推动中国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和产业升级贡献力量。本书语言力求通俗易懂,图文并茂,配合大量精心设计的图表和实例,希望能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掌握扎实的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

用户评价

评分

购买《西门子人机界面(触摸屏)组态与应用技术(附光盘 第2版)》这本书,我是抱着学习一些高级功能的期望。我在书中花了大量时间研究了“脚本编程与函数块应用”这一章节。对于很多基础的HMI功能,其实我可以通过直接组态实现,但碰到一些复杂的逻辑控制和个性化需求时,就显得力不从心了。这本书在这方面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它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VBScript等脚本语言来扩展HMI的功能,例如实现自定义的报表生成、复杂的数据校验、以及更灵活的用户权限管理等等。作者在讲解脚本时,还提供了大量的代码示例,并且对每一个代码段都做了详细的注释,这使得我这个之前对脚本接触不多的读者,也能相对轻松地理解和模仿。光盘里的资源应该也能辅助我进行实际的演练,这本书的实用性和前瞻性让我感到非常满意。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叫做《西门子人机界面(触摸屏)组态与应用技术(附光盘 第2版)》,我最近才入手,虽然名字听起来挺专业的,但作为一名初学者,我最关心的还是它能不能带我入门。拿到手后,我迫不及待地翻阅了一下,发现里面的排版设计很用心,图片和文字的搭配比例恰到好处,不会让人觉得枯燥乏味。特别是那些图示,简直是我的救星!我之前看一些技术文档,光看文字描述就头疼,但这本书的图解清晰明了,一下子就能把抽象的概念具象化。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基本操作的章节,从最基础的“如何创建第一个项目”开始,一步步引导,完全没有把我这个新手晾在一边。而且,我注意到作者在讲解过程中,还穿插了一些实际的案例分析,这对于理解理论知识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非常有帮助。我感觉这本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在手把手地教你,而不是冷冰冰的教科书。光盘里似乎还包含了一些实用的工具和素材,这简直是锦上添花,让我对后续的学习充满了期待。

评分

刚拿到《西门子人机界面(触摸屏)组态与应用技术(附光盘 第2版)》这本书,我主要的目的是想快速掌握一些实用的西门子HMI组态技巧,毕竟在项目现场,时间就是效率。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内容相当扎实,它并没有过分地去堆砌理论,而是将重点放在了“应用”二字上。书中关于“画面设计与控件应用”的部分,我仔细研读了,作者对各种常用控件的讲解细致入微,比如按钮、数值显示、趋势图等等,每一个控件的属性设置、功能实现都讲得明明白白,而且还提供了很多配色和布局的建议,这对于提升HMI画面的专业性和用户友好度非常有帮助。我尤其欣赏的是,作者没有回避一些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遇到的难点,而是直接点出,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这一点对于我们这些在生产一线摸爬滚打的人来说,价值实在太大了。我感觉这本书就像一个随时可以翻阅的“工具箱”,需要什么就找什么,非常方便。

评分

我一直觉得,很多技术书籍往往只讲“怎么做”,而忽略了“为什么这么做”。《西门子人机界面(触摸屏)组态与应用技术(附光盘 第2版)》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相当不错。我深入研究了其中关于“PLC与HMI集成”的部分,作者不仅仅是教你如何连接PLC和HMI,还解释了在数据块、变量类型、访问权限等方面的配置原则和最佳实践。比如,在讲解数据块的优化时,作者就分析了不同的优化策略对HMI性能的影响,这让我对HMI组态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书中还提到了PLC编程与HMI组态的协同工作,这对于我这种既要接触PLC编程又要负责HMI组态的工程师来说,简直是福音。这本书让我感觉,它不仅仅是一本操作指南,更是一本能够帮助我提升设计理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参考书。

评分

说实话,我购买《西门子人机界面(触摸屏)组态与应用技术(附光盘 第2版)》这本书,主要看中了它“第2版”这个标签,意味着它应该比第一版更新,更贴合当前的技术发展。拿到书后,我最想了解的是它在网络通信和数据交换方面的讲解。现在的工业自动化场景,PLC和HMI之间的数据交互是核心,这本书在这方面的阐述非常详细,它不仅讲解了TCP/IP、MPI等常见通信方式的配置,还深入探讨了OPC UA等更先进的通信协议的应用。我特别关注了关于“报警与事件处理”的章节,因为在实际生产中,及时准确地处理报警信息对生产安全和效率至关重要。书中对于报警组态的逻辑、报警显示方式、报警记录与回溯等都做了很到位的说明,还结合了实际案例,展示了如何构建一个健壮的报警系统。这本书的结构清晰,逻辑性强,让我能够有条不紊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

评分

光盘碎了

评分

光盘碎了

评分

光盘碎了

评分

光盘碎了

评分

光盘碎了

评分

光盘碎了

评分

光盘碎了

评分

光盘碎了

评分

光盘碎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