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节奏社会,效率决定成败
时间就是生命,从现在开始,提高你的人生密度。入职3个月内,让周围人觉得“TA真有两下子!”迅速进阶职场胜利组,拉开差距。
日本企业、人事咨询专家,集结20年咨询经验的实用职场指南
累计3300位主管与10000名上班族的对谈经验,抛开厚重理论,淬炼职场醍醐要点。
专为职场新人、跳槽新手量身打造
从入职前准备、入职第1天、前10天,前90天到90天后,分时间节点地全方面为你揭示99%的新人都没有做好的45件事。
写给对未来充满不安、想大显身手的年轻人
在这所“商学院”,你收获的的东西,不仅在职场,对未来的人生都价值连城。
百万畅销书作家,企业咨询顾问千田琢哉,累计3300位主管与10000名上班族的对谈经验,告诉你入职第一天就得赶紧用起来的职场进阶方案!
本书就在成功入职,在新单位怎样尽快适应新环境,提高工作效率,人际交往等事项全方面、分时间节点地详细提供了职场解决方案。为你揭示99%的新人都没有做好的45件事,发现新员工的差距是怎样拉开的秘密。
千田琢哉
次代创造馆负责人,企业创新顾问。毕业于日本东北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系,曾就职某日资保险公司总部,后改行企业咨询顾问,现独立创业。咨询师时代曾多次担任大型项目负责人,涉及多个不同行业领域,从策略制定到行动协助均身先士卒。至今采访超过3300位企业高层、10000名商务人士,凭借多年积累的经验和知识,撰文、演讲、企业咨询等全面开花,同时担任多个机构的外聘顾问。
作品包括《这种企业咨询师会把公司搞垮!》《社长!这句忠言你听到了吗?》《我想买保险……客户纷涌而至的保险公司》《好销售的88个行为模式》《好老板和坏老板》《值得尊敬的保险公司》《20多岁的分水岭》《成功的保险公司,这里不一样!》等。另外,参与《周刊钻石》《月刊人事经理》等杂志选题制作。
第1章 进入新公司前的“准备工作”
01 住到公司附近__002
02 自我介绍时,不要说“我还什么都不懂”__005
03 养成说全名的习惯__008
04 清洁感,尽量留心体味__011
05 自我投资比储蓄更重要__014
06 确立做决定的标准__017
07 多读书,增加词汇量__020
08 走路要快__023
第2章 跳槽第1天要注意的事
09 新员工要放低姿态,但工作质量可不能马虎__028
10 提问要看准时机,同时让对方随时都能畅所欲言__031
11 上司年龄小,别让他烦恼__034
12 看到别人要主动打招呼__037
13 在大家集中打卡前15 分钟到公司__040
14 要在0.5 秒内给出回应__043
15 午餐时积极参与人际交往__045
16 有人递来茶水,任何时候都要说“谢谢”__048
17 看过邮件后立刻回复“邮件收到”__050
18 工作最晚要在截止时间24 小时前完成__052
19 谁都能做的杂事,更要亲力亲为__055
20 会议开始10 分钟前到场就座__057
21 给当天交换过名片的人发邮件__060
第3章 入职前10天要注意的事
22 熟练操作会议器材__064
23 吸收跳槽前的经验教训,把一条原则当作底线__066
24 不要主动讲述上一份工作的情况__068
25 勇敢挑战从前不愿做的事__071
26 与从前不喜欢的某类同事主动沟通__073
27 在擅长的领域大展拳脚__075
28 第一项工作务必要圆满完成__077
29 保持办公桌的整洁__079
第4章 期初的90天要注意的事
30 即使再忙,晚上的聚餐也要露个脸__084
31 积极贯彻汇报、跟进和告知__087
32 知道公司附近哪里方便打车__090
33 不要随意透露自己的真实感受__092
34 不要公然摆弄手机__094
35 让周围人了解自己擅长什么__096
36 要了解同事不擅长的领域__099
37 在工作中取得一定的成绩__101
第5章 入职90天后要注意的事
38 每三次出差,别忘了带一次土特产__106
39 积极参加与客户的聚餐__108
40 对聘用自己的伯乐要勤加联络__110
41 不要忘记上一份工作的老板和同事__112
42 要结交严厉但能力强的人__114
43 不要忘记入职第一天的初心__117
44 回望过去3 个月,分析本部门的SWOT__119
45 你的使命只有一个,让直属上司尽快升职__122
后记 __125
前言
没跳过槽就白活了
“每家公司都差不多,跳槽也改变不了什么。”
“这世道,跳槽以后说不定工资更低。”
“家里人同意吗?还是再跟老婆好好商量一下吧!”
如今,如果你把跳槽的打算告诉周遭亲友,多半会得到以上这些反馈。
接着,绝大多数人都会觉得这些说法不无道理,并将换工作的计划一拖再拖。一转眼,原本还二十几岁的你上了三十,三十几岁的你跨上四十,退休似乎就在眼前了。
越是犹豫不决,人们越倾向于“维持现状”,也就是说,选择“不改变”“不挑战”是人类的天性。
对于已然决心跳槽的你,不管别人怎么说,我都要为你鼓掌叫好。
哪怕你是迫于无奈换工作,被公司裁员或因工作调动不得不离职。
也许你对未来充满不安,怀着失落的心情拿起这本书。
抑或你正满腔悔恨愤怒,为自己不顺遂的经历而流泪。
总之,比起那些一拖再拖,迟迟无法下定决心跳槽的人,你绝对是幸运的,甚至应该心存感激。
让我衷心地对你说一句,“祝贺你!”
我本人就从原先任职的保险公司跳槽到了企业顾问咨询这一全新的领域。
周围有很多人曾极力反对。
“好不容易进了稳定的大公司,为什么偏偏要跳槽到一家小公司呢?多不稳定啊?”
“那个工作听都没听过,能干得下去吗?”
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正是因为我鼓起勇气,主动选择了人生的走向,我才真正成为了“我人生的主角”。
如今,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完成“最终的跳槽”后,对于未来的人生,我坚信,跳槽是最正确的决定。
对跳槽抱持“去哪里都一样”的负面意见的大有人在。然而那些人通常都没有跳槽的经验,他们的建议全凭主观想象,不足取信。
有过跳槽经验的人,绝不会单凭主观想象,说出“每家公司都差不多”之类不负责任的建议。
跳槽使人成长。
没跳过槽就白活了。
我可以负责任地这么说,这是我的经验之谈。
跳槽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
因为“某个条件很优渥”而跳槽,以及“虽然存在某些风险但还是义无反顾”地跳槽。
这跟谈恋爱好有一比,“喜欢某个地方”总是不如“虽然存在某些缺点但还是义无反顾”来得深刻,后者喜欢的程度远超前者。
在人生的节骨眼上,若是感到迷茫和犹豫,选择“虽然存在某些风险但还是义无反顾”的选项准没错。
任何事情都可以成为跳槽的契机。
无论契机是什么,能够做出换工作这一决断的,只可能是你自己。
跳槽的契机,无非是让你能够在未来的生命里,真正扮演人生的主人公。
我发现,很多活跃在第一线的行业带头人,都有过跨行业的跳槽经历。
就拿企业顾问咨询行业来讲,业内领军人物大前研一先生是工程师出身,堀纮一先生曾经担任报社记者和贸易公司职员。
这些实例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念。
正因为大家都在第一家公司痛苦不堪,才能够通过跳槽,充满感恩,以挑战者的姿态,充分把握每一个机遇。
跳槽就是你人生最大的机遇,为了做人生的赢家,请让本书成为你的好帮手。
2010 年6 月
千田琢哉 于南青山书房
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像是为我这样的职场新人量身定做的指南。我刚跳槽到一家新的公司,虽然有过工作经验,但新环境、新同事、新业务流程,一切都让我感到陌生和吃力。特别是看到一些同期入职的同事,没过多久就适应了工作,甚至能独当一面,而我还在原地打转,那种差距感确实挺让人焦虑的。这本书的标题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痛点——“新员工的差距是怎样拉开的”,让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那些能够快速融入并脱颖而出的同事,到底有什么秘诀。我希望能从这本书里学到如何在短时间内快速掌握新工作的核心技能,如何建立有效的人际关系,以及如何避免一些新入职员工容易踩的雷区。我尤其关心书中是否会分享一些具体的沟通技巧和时间管理方法,因为我觉得这些都是影响工作效率和人际交往的关键因素。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实操性的建议,比如如何与上级沟通、如何与同事协作、如何处理工作中的压力和挫折,那对我来说就太有价值了。我期待着这本书能成为我职业生涯早期的一个重要助推器,帮助我缩短与优秀同事之间的差距,更快地找到自己的定位并贡献价值。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对于那些在职场中感到迷茫,特别是刚迈入新环境不久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盏明灯。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有些人似乎天生就懂得如何在职场中游刃有余,而另一些人却步履维艰。是他们的能力更强?还是他们拥有我们不知道的“内功心法”?这本书的标题,[転職1年目の仕事術],让我看到了解开这个谜团的希望。我非常好奇,书中会如何具体地解析“差距”是如何被拉开的。是沟通方式的差异?是工作效率的不同?还是对公司文化的理解深度?我期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非常具体的案例分析,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那些成功的职场人士是如何在日常工作中展现出他们的智慧和能力的。我希望能从中学习到如何更有效地与同事和上级沟通,如何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以及如何建立起自己的职业信誉。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关于技能的学习,更是关于如何培养一种更加成熟和专业的职场心态。我想知道,如何在面对挑战时保持冷静,如何在困难面前找到解决方案,以及如何在团队中发挥最大的价值。
评分作为一个曾经经历过多次职业变动的人,我深知“新员工”这个身份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尤其是在跳槽到一家全新的公司后,前一年的工作表现,往往决定了你未来的职业走向。这本书的副标题,[転職1年目の仕事術],恰好触及了这一点。我期待它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新人手册”,更希望它能深入剖析,在新环境的第一年,哪些“工作术”能够真正帮助我们拉开与他人的差距,实现快速成长。我特别想了解,书中是如何定义和阐述“差距”的,是技术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还是对公司战略的理解深度?我希望能从书中找到一些实用的方法论,帮助我在学习新知识、适应新流程、融入新团队的过程中,更具效率和成效。我期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主动承担责任、如何展现自己的价值、以及如何建立个人品牌方面的建议。这不仅是为了在新公司站稳脚跟,更是为了在更长远的职业生涯中,能够持续地发展和进步。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新员工的差距是怎样拉开的》,直击了我近期最深的职业焦虑。我才刚跳槽到一家完全陌生的公司,感觉自己像个初出茅庐的小白,而同期进来的几位同事,似乎已经能够熟练地应对各种工作挑战,与团队成员配合默契,甚至已经开始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这种鲜明的对比,让我开始反思,是不是自己入职一年后的成长速度太慢了,或者说,我的学习和工作方式存在一些误区。我非常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清晰的解释,究竟是什么样的因素,导致了新员工之间在工作能力和职业发展上的“差距”。我期待书中能够分享一些能够帮助我快速适应新环境、掌握核心技能、建立有效人脉的策略和方法。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在高压环境下保持高效工作、如何与不同类型的人打交道、以及如何处理职业倦怠等方面的实用建议,那对我来说将是巨大的帮助。我希望能通过阅读这本书,找到缩短差距的关键路径,让我在职场上不再感到被动和焦虑,而是能够积极主动地去迎接挑战,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评分坦白说,我之前对“転職”这个概念一直有些模糊的认知,总觉得跳槽就是换个地方继续做差不多的事情。但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我开始意识到,每一次职业的转换,都可能是一次深刻的自我重塑和能力升级的机会。这本书的标题,[転職1年目の仕事術],则精准地捕捉到了这个“1年目”的关键时期。它不仅仅是关于如何在新公司生存,更是关于如何在这至关重要的一年里,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剖析,在入职的第一年,哪些工作方法和思维模式是最为重要的,哪些是容易被忽视但却能产生巨大影响的。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快速学习新知识、如何高效完成任务的系统性方法论,以及如何在团队中建立信任和良好合作关系的策略。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能引导我思考,如何将这份新工作的经验转化为个人能力的提升,而不是仅仅停留在“适应”的层面。这是一次职业转折,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抓住机遇,让我的“1年目”成为我职业生涯中一个闪耀的起点。
评分京东的书就是好,贵了点物流快。
评分挺好的。找出差距。。。
评分和书店看到的无差,蛮好
评分不太符合我国国情
评分和书店看到的无差,蛮好
评分京东的书就是好,贵了点物流快。
评分不太符合我国国情
评分不太符合我国国情
评分挺好的。找出差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