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節奏社會,效率決定成敗
時間就是生命,從現在開始,提高你的人生密度。入職3個月內,讓周圍人覺得“TA真有兩下子!”迅速進階職場勝利組,拉開差距。
日本企業、人事谘詢專傢,集結20年谘詢經驗的實用職場指南
纍計3300位主管與10000名上班族的對談經驗,拋開厚重理論,淬煉職場醍醐要點。
專為職場新人、跳槽新手量身打造
從入職前準備、入職第1天、前10天,前90天到90天後,分時間節點地全方麵為你揭示99%的新人都沒有做好的45件事。
寫給對未來充滿不安、想大顯身手的年輕人
在這所“商學院”,你收獲的的東西,不僅在職場,對未來的人生都價值連城。
百萬暢銷書作傢,企業谘詢顧問韆田琢哉,纍計3300位主管與10000名上班族的對談經驗,告訴你入職第一天就得趕緊用起來的職場進階方案!
本書就在成功入職,在新單位怎樣盡快適應新環境,提高工作效率,人際交往等事項全方麵、分時間節點地詳細提供瞭職場解決方案。為你揭示99%的新人都沒有做好的45件事,發現新員工的差距是怎樣拉開的秘密。
韆田琢哉
次代創造館負責人,企業創新顧問。畢業於日本東北大學教育學院教育係,曾就職某日資保險公司總部,後改行企業谘詢顧問,現獨立創業。谘詢師時代曾多次擔任大型項目負責人,涉及多個不同行業領域,從策略製定到行動協助均身先士卒。至今采訪超過3300位企業高層、10000名商務人士,憑藉多年積纍的經驗和知識,撰文、演講、企業谘詢等全麵開花,同時擔任多個機構的外聘顧問。
作品包括《這種企業谘詢師會把公司搞垮!》《社長!這句忠言你聽到瞭嗎?》《我想買保險……客戶紛湧而至的保險公司》《好銷售的88個行為模式》《好老闆和壞老闆》《值得尊敬的保險公司》《20多歲的分水嶺》《成功的保險公司,這裏不一樣!》等。另外,參與《周刊鑽石》《月刊人事經理》等雜誌選題製作。
第1章 進入新公司前的“準備工作”
01 住到公司附近__002
02 自我介紹時,不要說“我還什麼都不懂”__005
03 養成說全名的習慣__008
04 清潔感,盡量留心體味__011
05 自我投資比儲蓄更重要__014
06 確立做決定的標準__017
07 多讀書,增加詞匯量__020
08 走路要快__023
第2章 跳槽第1天要注意的事
09 新員工要放低姿態,但工作質量可不能馬虎__028
10 提問要看準時機,同時讓對方隨時都能暢所欲言__031
11 上司年齡小,彆讓他煩惱__034
12 看到彆人要主動打招呼__037
13 在大傢集中打卡前15 分鍾到公司__040
14 要在0.5 秒內給齣迴應__043
15 午餐時積極參與人際交往__045
16 有人遞來茶水,任何時候都要說“謝謝”__048
17 看過郵件後立刻迴復“郵件收到”__050
18 工作最晚要在截止時間24 小時前完成__052
19 誰都能做的雜事,更要親力親為__055
20 會議開始10 分鍾前到場就座__057
21 給當天交換過名片的人發郵件__060
第3章 入職前10天要注意的事
22 熟練操作會議器材__064
23 吸收跳槽前的經驗教訓,把一條原則當作底綫__066
24 不要主動講述上一份工作的情況__068
25 勇敢挑戰從前不願做的事__071
26 與從前不喜歡的某類同事主動溝通__073
27 在擅長的領域大展拳腳__075
28 第一項工作務必要圓滿完成__077
29 保持辦公桌的整潔__079
第4章 期初的90天要注意的事
30 即使再忙,晚上的聚餐也要露個臉__084
31 積極貫徹匯報、跟進和告知__087
32 知道公司附近哪裏方便打車__090
33 不要隨意透露自己的真實感受__092
34 不要公然擺弄手機__094
35 讓周圍人瞭解自己擅長什麼__096
36 要瞭解同事不擅長的領域__099
37 在工作中取得一定的成績__101
第5章 入職90天後要注意的事
38 每三次齣差,彆忘瞭帶一次土特産__106
39 積極參加與客戶的聚餐__108
40 對聘用自己的伯樂要勤加聯絡__110
41 不要忘記上一份工作的老闆和同事__112
42 要結交嚴厲但能力強的人__114
43 不要忘記入職第一天的初心__117
44 迴望過去3 個月,分析本部門的SWOT__119
45 你的使命隻有一個,讓直屬上司盡快升職__122
後記 __125
前言
沒跳過槽就白活瞭
“每傢公司都差不多,跳槽也改變不瞭什麼。”
“這世道,跳槽以後說不定工資更低。”
“傢裏人同意嗎?還是再跟老婆好好商量一下吧!”
如今,如果你把跳槽的打算告訴周遭親友,多半會得到以上這些反饋。
接著,絕大多數人都會覺得這些說法不無道理,並將換工作的計劃一拖再拖。一轉眼,原本還二十幾歲的你上瞭三十,三十幾歲的你跨上四十,退休似乎就在眼前瞭。
越是猶豫不決,人們越傾嚮於“維持現狀”,也就是說,選擇“不改變”“不挑戰”是人類的天性。
對於已然決心跳槽的你,不管彆人怎麼說,我都要為你鼓掌叫好。
哪怕你是迫於無奈換工作,被公司裁員或因工作調動不得不離職。
也許你對未來充滿不安,懷著失落的心情拿起這本書。
抑或你正滿腔悔恨憤怒,為自己不順遂的經曆而流淚。
總之,比起那些一拖再拖,遲遲無法下定決心跳槽的人,你絕對是幸運的,甚至應該心存感激。
讓我衷心地對你說一句,“祝賀你!”
我本人就從原先任職的保險公司跳槽到瞭企業顧問谘詢這一全新的領域。
周圍有很多人曾極力反對。
“好不容易進瞭穩定的大公司,為什麼偏偏要跳槽到一傢小公司呢?多不穩定啊?”
“那個工作聽都沒聽過,能乾得下去嗎?”
然而實際情況並非如此。
正是因為我鼓起勇氣,主動選擇瞭人生的走嚮,我纔真正成為瞭“我人生的主角”。
如今,創立瞭自己的公司,完成“最終的跳槽”後,對於未來的人生,我堅信,跳槽是最正確的決定。
對跳槽抱持“去哪裏都一樣”的負麵意見的大有人在。然而那些人通常都沒有跳槽的經驗,他們的建議全憑主觀想象,不足取信。
有過跳槽經驗的人,絕不會單憑主觀想象,說齣“每傢公司都差不多”之類不負責任的建議。
跳槽使人成長。
沒跳過槽就白活瞭。
我可以負責任地這麼說,這是我的經驗之談。
跳槽大緻可以分為兩大類。
因為“某個條件很優渥”而跳槽,以及“雖然存在某些風險但還是義無反顧”地跳槽。
這跟談戀愛好有一比,“喜歡某個地方”總是不如“雖然存在某些缺點但還是義無反顧”來得深刻,後者喜歡的程度遠超前者。
在人生的節骨眼上,若是感到迷茫和猶豫,選擇“雖然存在某些風險但還是義無反顧”的選項準沒錯。
任何事情都可以成為跳槽的契機。
無論契機是什麼,能夠做齣換工作這一決斷的,隻可能是你自己。
跳槽的契機,無非是讓你能夠在未來的生命裏,真正扮演人生的主人公。
我發現,很多活躍在第一綫的行業帶頭人,都有過跨行業的跳槽經曆。
就拿企業顧問谘詢行業來講,業內領軍人物大前研一先生是工程師齣身,堀紘一先生曾經擔任報社記者和貿易公司職員。
這些實例更加堅定瞭我的信念。
正因為大傢都在第一傢公司痛苦不堪,纔能夠通過跳槽,充滿感恩,以挑戰者的姿態,充分把握每一個機遇。
跳槽就是你人生最大的機遇,為瞭做人生的贏傢,請讓本書成為你的好幫手。
2010 年6 月
韆田琢哉 於南青山書房
坦白說,我之前對“転職”這個概念一直有些模糊的認知,總覺得跳槽就是換個地方繼續做差不多的事情。但隨著工作年限的增長,我開始意識到,每一次職業的轉換,都可能是一次深刻的自我重塑和能力升級的機會。這本書的標題,[転職1年目の仕事術],則精準地捕捉到瞭這個“1年目”的關鍵時期。它不僅僅是關於如何在新公司生存,更是關於如何在這至關重要的一年裏,為未來的職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剖析,在入職的第一年,哪些工作方法和思維模式是最為重要的,哪些是容易被忽視但卻能産生巨大影響的。我期待這本書能提供一些關於如何快速學習新知識、如何高效完成任務的係統性方法論,以及如何在團隊中建立信任和良好閤作關係的策略。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能引導我思考,如何將這份新工作的經驗轉化為個人能力的提升,而不是僅僅停留在“適應”的層麵。這是一次職業轉摺,我希望這本書能幫助我抓住機遇,讓我的“1年目”成為我職業生涯中一個閃耀的起點。
評分作為一個曾經經曆過多次職業變動的人,我深知“新員工”這個身份所帶來的挑戰與機遇。尤其是在跳槽到一傢全新的公司後,前一年的工作錶現,往往決定瞭你未來的職業走嚮。這本書的副標題,[転職1年目の仕事術],恰好觸及瞭這一點。我期待它不僅僅是一本簡單的“新人手冊”,更希望它能深入剖析,在新環境的第一年,哪些“工作術”能夠真正幫助我們拉開與他人的差距,實現快速成長。我特彆想瞭解,書中是如何定義和闡述“差距”的,是技術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人際交往能力,還是對公司戰略的理解深度?我希望能從書中找到一些實用的方法論,幫助我在學習新知識、適應新流程、融入新團隊的過程中,更具效率和成效。我期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關於如何主動承擔責任、如何展現自己的價值、以及如何建立個人品牌方麵的建議。這不僅是為瞭在新公司站穩腳跟,更是為瞭在更長遠的職業生涯中,能夠持續地發展和進步。
評分這本書的齣現,簡直像是為我這樣的職場新人量身定做的指南。我剛跳槽到一傢新的公司,雖然有過工作經驗,但新環境、新同事、新業務流程,一切都讓我感到陌生和吃力。特彆是看到一些同期入職的同事,沒過多久就適應瞭工作,甚至能獨當一麵,而我還在原地打轉,那種差距感確實挺讓人焦慮的。這本書的標題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痛點——“新員工的差距是怎樣拉開的”,讓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那些能夠快速融入並脫穎而齣的同事,到底有什麼秘訣。我希望能從這本書裏學到如何在短時間內快速掌握新工作的核心技能,如何建立有效的人際關係,以及如何避免一些新入職員工容易踩的雷區。我尤其關心書中是否會分享一些具體的溝通技巧和時間管理方法,因為我覺得這些都是影響工作效率和人際交往的關鍵因素。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實操性的建議,比如如何與上級溝通、如何與同事協作、如何處理工作中的壓力和挫摺,那對我來說就太有價值瞭。我期待著這本書能成為我職業生涯早期的一個重要助推器,幫助我縮短與優秀同事之間的差距,更快地找到自己的定位並貢獻價值。
評分這本書的齣現,對於那些在職場中感到迷茫,特彆是剛邁入新環境不久的讀者來說,無疑是一盞明燈。我一直在思考,為什麼有些人似乎天生就懂得如何在職場中遊刃有餘,而另一些人卻步履維艱。是他們的能力更強?還是他們擁有我們不知道的“內功心法”?這本書的標題,[転職1年目の仕事術],讓我看到瞭解開這個謎團的希望。我非常好奇,書中會如何具體地解析“差距”是如何被拉開的。是溝通方式的差異?是工作效率的不同?還是對公司文化的理解深度?我期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非常具體的案例分析,讓我能夠清晰地看到,那些成功的職場人士是如何在日常工作中展現齣他們的智慧和能力的。我希望能從中學習到如何更有效地與同事和上級溝通,如何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時間和精力,以及如何建立起自己的職業信譽。這本書對我來說,不僅僅是關於技能的學習,更是關於如何培養一種更加成熟和專業的職場心態。我想知道,如何在麵對挑戰時保持冷靜,如何在睏難麵前找到解決方案,以及如何在團隊中發揮最大的價值。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新員工的差距是怎樣拉開的》,直擊瞭我近期最深的職業焦慮。我纔剛跳槽到一傢完全陌生的公司,感覺自己像個初齣茅廬的小白,而同期進來的幾位同事,似乎已經能夠熟練地應對各種工作挑戰,與團隊成員配閤默契,甚至已經開始提齣一些有建設性的意見。這種鮮明的對比,讓我開始反思,是不是自己入職一年後的成長速度太慢瞭,或者說,我的學習和工作方式存在一些誤區。我非常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清晰的解釋,究竟是什麼樣的因素,導緻瞭新員工之間在工作能力和職業發展上的“差距”。我期待書中能夠分享一些能夠幫助我快速適應新環境、掌握核心技能、建立有效人脈的策略和方法。如果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關於如何在高壓環境下保持高效工作、如何與不同類型的人打交道、以及如何處理職業倦怠等方麵的實用建議,那對我來說將是巨大的幫助。我希望能通過閱讀這本書,找到縮短差距的關鍵路徑,讓我在職場上不再感到被動和焦慮,而是能夠積極主動地去迎接挑戰,實現自己的職業目標。
評分!!!!!!!!!!
評分和書店看到的無差,蠻好
評分!!!!!!!!!!
評分京東的書就是好,貴瞭點物流快。
評分!!!!!!!!!!
評分不太符閤我國國情
評分和書店看到的無差,蠻好
評分和書店看到的無差,蠻好
評分挺好的。找齣差距。。。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