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书法教育家田英章担纲书写。
新课标必读篇目,历代散文精华,览一书而通古文。
本系列字帖共4册,精选其中脍炙人口的篇章,由田英章老师书写,并配合赏析,美文美字,让读者心手双提升。
分册为:
《古文观止 楷书》
《诗经 楷书》
《生如夏花泰戈尔经典诗选 楷书 行书》
《林徽因诗歌散文精选 楷书 行书》
田英章,字存卿,中国人民大学特聘书法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国学社顾问,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高研班书法导师,中国楷书网名誉坛主。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任命书》高级书写员,原国家人事部书画人才资格审定委员会执行主任,中国硬笔书法协会首任会长,欧阳询书法艺术研究会会长,中国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日本国艺书道院教授,日本国际书画艺术联盟副理事长。
田英章先生拥有极高的书法造诣,他博学古法,诸体兼修,尤擅楷、行。特别是他的楷书,法度缜密,传承有序,已熔炼到精熟至美的高度,被誉为“当代欧楷大师”,获得了国内外业界的广泛赞誉和高度评价。
田英章的字端庄工整、遒劲秀丽,在深厚的传统技法基础上进行延伸,达成并符合了现代人的审美标准,易学易练。他的书法作品曾在1990年获得世界30多个国家参加的日本国际印刷体竞赛世界金奖,1991年获得15个国家参加的国际书法展世界文化艺术金奖。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那种典雅的素雅色调,搭配着烫金的标题字体,拿在手里就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我特别喜欢它对内页纸张的选择,那种略带米黄的质感,不仅护眼,更衬托出文字本身的古朴韵味。翻开第一页,就能感受到排版师的匠心独运,字与字之间的间距、行与行之间的留白,都拿捏得恰到好处,读起来非常舒畅,不像有些字帖为了塞进更多内容而显得拥挤不堪。特别是那些精选的篇章,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像是一次对古代文脉的深度漫游,即便是初学者,也能从中感受到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和敬畏感。装订工艺也相当扎实,无论是平摊还是翻折,都不会有松动的迹象,看得出是想让这本书经得起长久的使用和摩挲。整体而言,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精致”与“用心”,让人非常期待接下来的学习体验。
评分我之前尝试过好几本不同版本的古文选本,但说实话,很多都显得过于学术化,读起来像是应付考试,缺乏一种深入骨髓的代入感。然而,这本选集却成功地做到了雅俗共赏。它挑选的篇目,既有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名篇,也有一些被低估的、散发着独特光芒的小品文。作者在选篇上的考量,明显是站在普通读者的角度出发的,每一个片段都像是精心打磨的玉石,光泽温润,易于品味。阅读过程中,我发现自己不再是机械地记忆那些生僻的词汇,而是真正被那些描述的山川景物、人生哲理所吸引,仿佛能透过文字的屏障,看到千年前古人留下的墨痕与心境。这种引导式的阅读体验,极大地激发了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让我愿意主动去探究每一篇文章背后的时代背景和作者情感。
评分这次购买体验对我来说,更像是一次意外的收获。本来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想找一本能稍微放松一下神经、陶冶情操的书籍。没想到,它带来的平静感远超我的预期。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能够静下心来,专注于每一个方块字,去体会古人对“规矩”的坚守和对“自然”的向往,本身就是一种极佳的心理疗愈。我发现,每当我感到焦虑或思绪纷乱时,拿起这本书,随便翻到一页,开始临摹几行,那种由内而外的沉静感就会慢慢浮现。它的内容选择了非常有讲究,没有过多说教,只是将那些经过时间考验的文字静静地呈现,任由读者自行感悟,这份“不打扰的陪伴”,是很多功利性阅读材料所不具备的宝贵品质。
评分说实在话,市面上很多号称“经典”的书籍,内容往往是东拼西凑,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但这一本在内容编排上的逻辑性,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它的章节划分并非完全按照时间顺序,而是巧妙地融入了主题式的串联,比如从描绘田园风光到抒发人生感慨,再到歌颂家国情怀,层层递进,使得读者的心绪也能随着文字的流动而起伏。这种结构安排,让阅读过程充满了期待感,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部分会带给你怎样的审美冲击。而且,在重要篇目的选择上,作者显然是下了大功夫去平衡不同朝代、不同流派的代表作,力求做到“兼收并蓄”而非“偏爱一家”,使得读者能够获得一个更为全面和平衡的古代文学视野。这体现了编者深厚的学养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练习书法的爱好者,我非常关注字帖在“法度”与“意境”之间的平衡。好的字帖,不仅要教你如何运笔,更要教会你如何“写意”。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极为出色,它没有采用那种生硬的、千篇一律的楷书范本,而是精选了不同风格大家的作品作为范例。这意味着,在学习同一篇古文时,你可以对比感知到欧阳询的险劲、颜真卿的雄浑,以及赵孟頫的秀逸。这种对比学习法,极大地拓宽了我对楷书表现力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它提供的摹写区域布局合理,留白适中,即便是需要反复描摹的重点段落,也不会让人感到空间上的局促。对于追求书艺提升的人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本“字帖”,更像是一本活生生的“楷书风格演变史”的缩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