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國內第一部《古事記》原文注釋本。《古事記》是日本非常古的史書。
《古事記》是和漢混交文,即原文以文言漢語敘述為主乾,並兼有日語式錶達方式。本書之所以對日語式錶達方式以及小字加注也都原文照錄,一是為國內讀者提供一部完整的日本古代史書,從中可以瞭解古代日本對於中國語言、文化的接受狀況;二是為研究者提供能夠看得懂的日本古代曆史、文化史原始資料;三是為國內語言研究者提供一個日本人如何接受漢字,又是如何使用漢字來錶音的範本。
本書以岩波書店“日本思想大係”《古事記》、小學館“新編日本古典文學全集”《古事記》和倉野憲司校注的《古事記》為底本。
正編
上捲
序
第一章 天地之初
一、天地初發
二、神世七代
第二章 伊耶那岐命和伊耶那美命
一、淤能碁呂島
二、神的婚姻
三、大八島國
四、諸神的誕生
五、火神迦具土神
六、黃泉國
七、祓禊
第三章 天照大禦神和須佐之男命
一、三貴子分治
二、二神賭誓
三、天石屋
四、大氣都比賣神
五、斬蛇
六、須賀宮
七、速須佐之男命的後裔
第四章 大國主神
一、稻羽白兔
二、八十神的迫害
三、亡命根之堅州國
四、八韆矛神
五、須勢理毗賣命的嫉妒
六、大國主神係譜
七、少名毗古那神和禦諸山之神
八、大年神係譜
第五章 平定葦原中國
一、天菩比神和天若日子
二、阿遲誌貴高日子根神
三、建禦雷神
四、讓國
第六章 天孫降臨
一、日子番能邇邇藝命的誕生
二、猿田毗古神
三、天孫降臨
四、猿女君
五、木花之佐久夜毗賣
第七章 海幸彥和山幸彥
一、火照命和火遠理命
二、海神之宮
三、降服火照命
四、天津日高日子波限建鵜葺草葺不閤命鵜葺草葺不閤命
中捲
第八章 神武天皇
一、東遷
二、五瀨命戰死
三、熊野之高倉下
四、八咫烏
五、兄宇迦斯和弟宇迦斯
六、邇藝速日命
七、伊須氣餘理比賣
八、當藝誌美美命
第九章 從綏靖天皇到開化天皇
一、綏靖天皇
二、安寜天皇
三、懿德天皇
四、孝昭天皇
五、孝安天皇
六、孝靈天皇
七、孝元天皇
八、開化天皇
第十章 崇神天皇
一、後妃和子女
二、意富多多泥古命
三、活玉依毗賣
四、建波邇安王
五、所知初國天皇
第十一章 垂仁天皇
一、後妃和子女
二、沙本毗古王與沙本毗賣命
三、本牟智和氣禦子
四、圓野比賣命
五、多遲摩毛理
第十二章 景行天皇
一、後妃和子女
二、大碓命
三、倭建命伐熊曾建
四、倭建命伐齣雲建
五、倭比賣命
六、弟橘比賣命
七、美夜受比賣
八、倭建命之死
九、倭建命的妻子和子孫
第十三章 成務天皇和仲哀天皇
一、成務天皇
二、仲哀天皇的後妃和子女
三、神功皇後伐新羅
四、忍熊王
五、氣比大神
六、酒樂之歌
第十四章 應神天皇
一、後妃和子女
二、宇遲能和紀郎子
三、矢河枝比賣命
四、發長比賣
五、吉野之國主
六、渡來人
七、大山守命
八、天之日矛
九、鞦山之下冰壯夫與春山之霞壯夫
十、品陀天皇的後裔
下捲
第十五章 仁德天皇
一、後妃和子女
二、聖帝世
三、黑日賣
四、八田若郎女
五、速總彆王與女鳥王
六、雁生卵
七、枯野船
第十六章 履中天皇和反正天皇
一、履中天皇的後妃和子女
二、墨江中王
三、水齒彆命與曾婆訶理
四、反正天皇
第十七章 允恭天皇和安康天皇
一、允恭天皇的後妃和子女
二、允恭天皇
三、木梨之輕太子與輕大郎女
四、安康天皇與大日下王
五、目弱王
六、市邊之忍齒王
七、意祁王和袁祁王
第十八章 雄略天皇
一、後妃和子女
二、若日下部王
三、赤豬子
四、吉野童女
五、蜻蛉島
六、葛城之一言主之大神
七、袁杼比賣
第十九章 清寜天皇和顯宗天皇
一、清寜天皇
二、山部連小楯
三、誌毗臣
四、顯宗天皇與置目老媼
五、禦陵之土
第二十章 從仁賢天皇到推古天皇
一、仁賢天皇
二、武烈天皇
三、繼體天皇
四、安閑天皇
五、宣化天皇
六、欽明天皇
七、敏達天皇
八、用明天皇
九、崇峻天皇
十、推古天皇
凡例
一、本書正編以岩波書店“日本思想大係”《古事記》、小學館“新編日本古典文學全集”《古事記》和倉野憲司校注的《古事記》為底本。
二、本書分正編和副編兩部分。正編為《古事記》原文,副編為補注篇。
三、為便於讀者對正文中的專有名詞、常用詞語及日語錶述形式等進行檢索,本書特將檢索和注釋的功能閤二為一,以漢語拼音的順序列於副編。
四、原文不分章節段落。為便於讀者閱讀,注者對原文做瞭章節段落的劃分,並加瞭標題。
五、《古事記》原文為和漢混交文,即原文整體為漢語式敘述,但部分詞語、語句為日語式敘述。對於原文中的漢語詞語以及日語式的敘述在正編中以腳注的形式加以注釋。
六、注釋中齣現的日語漢字和假名以方引號(「 」)括齣,其中日語漢字的注音假名多用圓括號。
七、本書專有名詞等的日語注音以岩波書店、小學館以及倉野憲司的校注本為準,齣現不同注音時,或選其一,或分彆列齣。日語假名使用日語曆史假名。
八、本書注釋所引日文書目簡稱如下:
記——古事記
紀——日本書紀
舊事紀——先代舊事本紀
記傳——古事記傳
姓氏錄——新撰姓氏錄
我承認,最初翻開《古事記》的時候,是帶著一些先入為主的觀念的,覺得它可能隻是一本陳舊的史書。但越讀越覺得,這本書的價值遠遠超齣瞭我的預期。它不僅僅是記錄曆史,更像是在講述一個民族的“根”的故事。那些關於英雄的傳說,關於人類與神祇的互動,都勾勒齣瞭這個民族早期信仰的輪廓。我尤其關注書中所描繪的各種祭祀和儀式,它們不僅僅是形式,更承載著古人與神明溝通、祈求庇佑的願望。讀到某些章節,我甚至能夠想象齣當時人們的場景,他們虔誠地祈禱,他們用最淳樸的方式錶達對未知力量的敬畏。這本書讓我意識到,瞭解一個民族的文化,往往需要從它的起源故事、它的神話傳說入手。而《古事記》恰恰提供瞭這樣一個絕佳的窗口,讓我得以窺探那個遙遠的、充滿想象力的世界。
評分《古事記》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最深刻感受,莫過於那種深植於日本文化中的自然崇拜和萬物有靈的觀念。從那些描繪風、雨、雷、電等自然現象的神話故事中,我能清晰地感受到古人對自然的敬畏和依賴。那些山川、河流、海洋,都不僅僅是地理名詞,而是充滿瞭神性,成為瞭古老故事的舞颱。我特彆喜歡那些關於動植物的描寫,它們似乎都被賦予瞭生命和意誌,參與到人類的命運之中。這種泛靈論的思維,讓整個世界充滿瞭神秘感和生命力,也讓我對我們所處的自然環境有瞭新的認識。這本書讓我開始反思,在現代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我們是否丟失瞭與自然的連接,是否過於以人類為中心。或許,重新審視這些古老的神話,能夠幫助我們找迴那種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古老智慧。
評分翻到《古事記》的這部分,我簡直被那些古老的故事給震撼瞭。尤其是關於國常立尊、國狹槌尊這些早期神祇的記述,雖然篇幅不長,但那種宏大的宇宙觀和創世的神秘感,讓我不禁陷入沉思。很難想象,在文字尚未普及的年代,人們是如何通過口耳相傳,將如此復雜而充滿想象力的神話體係傳承下來的。書中所描繪的神話世界,有著自己的邏輯和秩序,雖然與我們現代人的認知不盡相同,卻有著一種古樸而令人信服的力量。我特彆著迷於那些關於生育、關於繁衍的描寫,這似乎觸及到瞭人類最根本的生存本能和對延續的渴望。每一次翻閱,都能從中發現新的細節和感悟,仿佛每一次閱讀都是一次與古老靈魂的對話。這本書的文字簡潔而富有力量,沒有過多的修飾,卻能精準地傳達齣那些古老的神話意象,這本身就是一種藝術。
評分讀《古事記》的過程,與其說是閱讀,不如說是一場考古。我感覺到自己像一個探險傢,小心翼翼地撥開曆史的塵埃,去發掘那些埋藏在文字深處的古老文明的痕跡。那些關於天皇的譜係、關於皇室起源的敘述,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帶有神話色彩,但卻為理解日本政治和文化的發展提供瞭一個重要的視角。我開始思考,為什麼一個民族會如此重視血統和傳承,為什麼神話會在曆史的敘事中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書中對於一些戰爭和衝突的描寫,也讓我看到瞭那個時代人性的復雜,既有英勇的戰士,也有狡猾的政客。雖然對於一些具體的曆史事件和人物的考證我並不深入,但通過這本書,我至少獲得瞭一個對日本早期曆史和民族精神的初步認識。這種感覺,就像是在拼湊一幅破碎的古畫,每找到一小塊,都離完整的畫麵更近一步。
評分這本《古事記》讀下來,我感覺像是沉浸在一場跨越韆年的神話與曆史的交響樂中。剛開始翻開的時候,我以為會是枯燥的年代記,但很快就被作者(或者說,編纂者)那充滿畫麵感的敘事所吸引。那些關於創世、關於神祇的傳說,一點也不顯得遙遠或抽象,反而有種樸素而強大的生命力。我尤其喜歡那些關於天照大神、須佐之男等神靈的故事,他們之間的愛恨情仇、爭鬥與犧牲,讀起來就像跌宕起伏的史詩,充滿瞭戲劇張力。而且,書中對一些儀式、習俗的描述,也讓我對古代日本的社會生活有瞭更直觀的瞭解。雖然有些部分的神名和地名初讀時會有些混淆,但隨著閱讀的深入,逐漸也能理清其中的脈絡。總的來說,這是一次非常獨特的閱讀體驗,它讓我感受到瞭古老民族的靈魂深處,那種對自然、對生命的敬畏,以及對秩序的構建。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扇窗,讓我得以窺見那個遙遠的、充滿神話色彩的時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