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
| 《傳統療法全書:經絡穴位》介紹中醫學傳統療法的保健書,同時又是一本**的經絡穴位工具書。完整收錄瞭人體全部409個穴位。按照十二經絡、任督二脈和奇穴分類,條理清晰且具有科學性。每個穴位都配有骨骼定位和真人取穴圖,並有相應的術語標示,使得找穴既簡便又準確。提供一穴多用的保健手法:按摩、拔罐、艾灸、颳痧、刺血等等,簡單明瞭,可按需選擇。 在穴位的基礎上,還加入瞭頭足手耳幾大部位的所有反射區,以及利用這些反射區進行髒腑保健和疾病治療的方法,使《傳統療法全書:經絡穴位》內容更加豐富與飽滿。 |
| 目錄 | |
| 在傢常用的按摩手法及注意事項 12種常用按摩手法 11種按摩注意事項 在傢常用的颳痧手法及注意事項 6種常用颳痧手法 8種颳痧注意事項 在傢常用的拔罐手法及注意事項 3種常見拔罐手法 8種拔罐注意事項 在傢常用的艾灸手法及注意事項 4種常用艾灸手法 4種艾灸注意事項 XX章 409個人體穴位的傳統療法 1.手太陰肺經經穴 2.手陽明大腸經經穴 3.足陽明胃經經穴 4.足太陰脾經經穴 5.手少陰心經經穴 6.手太陽小腸經經穴 7.足太陽膀胱經經穴 8.足少陰腎經經穴 9.手厥陰心包經經穴 10.手少陽三焦經經穴 11.足少陽膽經經穴 12.足厥陰肝經經穴 13.任脈穴 14.督脈穴 15.經外奇穴 第二章 足部反射區傳統療法 看雙足診疾病 足趾部分反射區 1.大腦反射區 2.垂體反射區 3.小腦、腦乾反射區 4.額竇反射區 5.三叉神經反射區 6.眼反射區 7.耳反射區 8.鼻反射區 9.頸項反射區 足底部位反射區 10.腎上腺反射區 11.腎反射區 12.腹腔神經叢反射區 13.輸尿管反射區 14.膀胱反射區 15.斜方肌反射區 16.食管反射區 17.肺和支氣管反射區 18.心反射區 19.肝反射區 20.膽囊反射區 21.甲狀腺反射區 22.甲狀旁腺反射區 23.胃反射區 24.胰反射區 25.十二指腸反射區 26.脾反射區 27.升結腸反射區 28.迴盲瓣反射區 29.盲腸(闌尾)反射區 30.橫結腸反射區 31.小腸反射區 32.直腸及乙狀結腸反射區 33.肛門反射區 34.降結腸反射區 35.失眠點反射區 36.生殖腺(睾丸或卵巢)反射區 足內側反射區 37.頸椎反射區 38.胸椎反射區 39.腰椎反射區 40.骶骨反射區 41.足內側坐骨神經反射區 42.腹股溝反射區 43.足內側髖關節反射區 44.內尾骨反射區 45.直腸、肛門反射區 46.前列腺或子宮反射區 47.尿道和陰道反射區 足外側反射區 48.足外側髖關節反射區 49.肩關節反射區 50.生殖腺(睾丸或卵巢)反射區 51.外尾骨反射區 52.下腹部反射區 53.足外側坐骨神經反射區 54.肩胛骨反射區 55.肘關節反射區 56.膝關節反射區 足背部反射區 57.肋骨反射區 58.胸(乳房)反射區 59.內耳迷路反射區 60.上頜和下頜反射區 61.腕關節反射區 62.橫膈膜反射區 63.喉、氣管反射區 64.扁桃體反射區 65.上身淋巴結反射區 66.下身淋巴結反射區 67.胸部淋巴結反射區 68.頸部淋巴結反射區 第三章 手部反射區傳統療法 看雙手診疾病 手指反射區 1.垂體反射區 2.額竇反射區 3.大腦反射區 4.小腦、腦乾反射區 5.鼻反射區 6.三叉神經反射區 7.舌反射區 8.喉、氣管反射區 9.眼反射區 10.頸項反射區 11.扁桃體反射區 12.上、下頜反射區 13.耳反射區 14.頸肩區反射區 15.食管、氣管反射區 16.甲狀旁腺反射區 手掌反射區 17.斜方肌反射區 18.肺、支氣管反射區 19.心反射區 20.甲狀腺反射區 21.肝反射區 22.膽囊反射區 23.腎反射區 24.腎上腺反射區 25.輸尿管反射區 26.膀胱反射區 27.生殖腺(卵巢、睾丸)反射區 28.前列腺、子宮、陰道、尿道反射區 29.胃反射區 30.胰腺反射區 31.腹股溝反射區 32.小腸反射區 33.升結腸反射區 34.盲腸、闌尾反射區 35.十二指腸反射區 36.迴盲瓣反射區 37.橫結腸反射區 38.降結腸反射區 39.乙狀結腸反射區 40.肛管反射區 41.肛門反射區 42.腹腔神經叢反射區 43.脾反射區 44.胃脾大腸區反射區 45.胸腔呼吸器官區反射區 手背部反射區 46.內耳迷路反射區 47.橫膈膜反射區 48.肩關節反射區 49.肘關節反射區 50.胸、乳房反射區 51.胸腺淋巴結反射區 52.頭頸淋巴結反射區 53.血壓區反射區 54.膝關節反射區 55.髖關節反射區 56.頸椎反射區 57.胸椎反射區 58.上身淋巴結反射區 59.下身淋巴結反射區 60.肋骨反射區 61.腰椎反射區 62.骶骨反射區 63.尾骨反射區 第四章 耳部反射區傳統療法 耳輪部反射區 1.肛門反射區 2.外生殖器反射區 3.尿道反射區 4.直腸反射區 5.耳中反射區 6.耳尖反射區 7.肝陽反射區 8.輪1反射區 9.輪2反射區 10.輪3反射區 11.輪4反射區 對耳輪部反射區 12.趾反射區 13.跟反射區 14.踝反射區 15.膝反射區 16.髖反射區 17.坐骨神經反射區 18.交感反射區 19.臀反射區 20.腹反射區 21.腰骶椎反射區 22.胸椎反射區 23.胸反射區 24.頸椎反射區 25.頸反射區 耳垂部反射區 26.頜反射區 27.舌反射區 28.牙反射區 29.垂前反射區 30.內耳反射區 31.麵頰反射區 32.眼反射區 33.扁桃體反射區 三角窩反射區 34.角窩中反射區 35.角窩上反射區 36.內生殖器反射區 37.神門反射區 38.盆腔反射區 耳屏部反射區 39.外耳反射區 40.上屏反射區 41.屏尖反射區 42.外鼻反射區 43.下屏反射區 44.腎上腺反射區 45.屏間前反射區 46.咽喉反射區 47.內鼻反射區 對耳屏部反射區 48.枕反射區 49.顳反射區 50.額反射區 51.屏間後反射區 52.腦乾反射區 53.緣中反射區 54.對屏尖反射區 55.皮質下反射區 耳甲部反射區 56.口反射區 57.食道反射區 58.賁門反射區 59.胃反射區 60.艇角反射區 61.大腸反射區 62.闌尾反射區 63.小腸反射區 64.十二指腸反射區 65.膀胱反射區 66.輸尿管反射區 67.腎反射區 68.胰膽反射區 69.艇中反射區 70.肝反射區 71.脾反射區 72.肺反射區 73.心反射區 74.氣管反射區 75.三焦反射區 76.內分泌反射區 耳舟部反射區 77.指反射區 78.風溪反射區 79.腕反射區 80.肘反射區 81.肩反射區 82.鎖骨反射區 耳背部反射區 83.耳背脾反射區 84.耳背肺反射區 85.耳背心反射區 86.耳背肝反射區 87.耳背腎反射區 88.上耳根反射區 89.耳背溝反射區 90.耳迷根反射區 91.下耳根反射區 附錄 全身經絡穴位、反射區拼音索引 十二經絡、任督二脈及經外奇穴拼音索引 足部反射區拼音索引 手部反射區拼音索引 耳部反射區拼音索引 |
| 商品基本信息,請以下列介紹為準 | |
| 商品名稱: | 經絡穴位傳統療法全書 |
| 作者: | 吳中朝 編 著作 著 |
| 市場價: | 78元 |
| ISBN號: | 9787553710402-01 |
| 齣版社: | 江蘇科學技術齣版社 |
| 商品類型: | 圖書 |
| 其他參考信息(以實物為準) | ||
| 裝幀:軟精裝 | 開本:16開 | 語種:中文 |
| 齣版時間:2013-07-01 | 版次:1 | 頁數:399 |
| 印刷時間:2013-07-01 | 印次:1 | 字數:300.00韆字 |
我不得不說,這本書的裝幀和係列名稱“漢竹·健康愛傢係列”讓人感到親切,仿佛它真的是一本為傢庭成員準備的實用工具書。我個人對吳中朝先生的專業背景非常信任,希望他能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深奧的中醫理論轉化為人人可操作的實踐方法。我尤其期待在“刺血”這一部分能看到非常謹慎和規範的介紹,畢竟這涉及到微創操作,安全性是第一位的。對於颳痧和拔罐,我希望書中能提供不同部位的痧象解讀,教會讀者如何通過觀察皮膚錶麵的變化來判斷體內的病竈情況。如果能加入一些名人或成功案例的分享,或者作者本人的臨床心得,那本書的生動性和說服力會大大增強,讓人讀起來更有信心去嘗試書中的療法。
評分這本書的厚度似乎就預示著其內容的廣博,我希望它不僅僅是簡單羅列穴位和療法,而是能構建一個完整的體係。比如,如何根據不同的體質(陰虛、陽盛等)來調整按摩的手法輕重、艾灸的時長和火候。我希望書中對“經絡”的闡述能夠更具象化,哪怕是理論上的模型,也希望能幫助讀者構建起身體內部運作的宏觀認知。對於現代人久坐不動、壓力大的生活狀態,我期待書中能有專門針對頸椎、腰椎疲勞的按摩放鬆秘籍,這些都是我們日常最常遇到的健康睏擾。如果能配有DVD或者在綫視頻資源的索引,那就更完美瞭,畢竟文字描述再詳細,也比不上實際操作演示的直觀性。
評分這本書的標題涵蓋瞭如此多的傳統療法,我猜它在整閤資源方麵做得非常齣色。我最感興趣的是如何將這些療法進行“組閤拳”式的應用。比如,在進行一次深層按摩之後,緊接著用拔罐來幫助瘀堵的氣血快速疏通,或者在艾灸特定穴位後,再進行輕微的颳痧來激發陽氣。如果書中能提供一些經典組閤療程的設計思路,那就體現瞭編者高超的臨床經驗和整閤能力。同時,我也很關注書籍的編排邏輯,是按照經絡係統來劃分,還是按照病癥來分類?我個人傾嚮於後者,即“如果你有失眠,可以嘗試這些穴位和療法”,這樣的結構對普通讀者更友好,能極大地方便快速查找所需內容。這本書,如果能達到這樣的深度和廣度,絕對是傢庭必備的良藥秘籍。
評分作為一名業餘愛好者,我更看重的是實用性和可讀性。如果書中充斥著大量晦澀難懂的術語而缺乏現代生活場景的應用,那它可能就更適閤專業人士收藏瞭。我期待這本書能像一本優秀的食譜,步驟清晰,圖文並茂。例如,在介紹艾灸時,能清晰地指齣艾炷的大小、無煙艾條和純艾絨的區彆,以及如何避免燙傷。對於“按摩”部分,我希望能夠區分齣推、拿、按、揉等不同手法的功能,以及它們分彆對哪些髒腑或經絡有疏通作用。總之,我希望這是一本真正能指導我從“知道”到“做到”的書籍,一本可以放在床頭,隨時翻閱並立刻上手的健康指南。
評分這本書的名字聽起來就非常專業和全麵,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係統介紹傳統療法的書籍,這本《經絡穴位傳統療法全書》似乎正閤我意。我特彆關注那些關於經絡如何循行、穴位如何定位的詳細圖解,希望能夠清晰地瞭解人體的能量通道。對於初學者來說,清晰的插圖和準確的描述至關重要,我希望它能像一本實用的指南,而不是晦澀難懂的古籍。我期望書中對每種療法,比如按摩、拔罐和艾灸,都能提供詳細的操作步驟和適應癥禁忌,最好能結閤現代醫學的理解來闡述其作用機理,這樣不僅能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真正做到安全有效地運用這些古老的智慧。如果書中還能包含一些常見病癥的自我調理方案,那就太棒瞭,那樣我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運用所學,保持健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