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乾良、陳小憶編著的《中國茶療》分成兩篇:上篇總論,主要介紹茶文化的曆史溯源、茶壽、茶的療效、茶的藥用史、茶的有效成分、茶療的用法等;下篇各論,介紹與臨床各科疾病有關茶療的理論與實踐。對於有興趣於茶療領域的科技人員與一般群眾,本書都將是很有用處的讀物。
林乾良 1932年生於福建福州。1955年畢業於浙江大學醫學院,留院任外科醫師。近50年來,在中西醫結閤上成就恢宏,得部級奬1項,省市級奬多項。發錶論文兩百多篇,醫學專著30多種。任全國主編者如中醫專科統編教材《**學》以及《養生方集成》、《**成人教育係列教材》等。在國外齣版者如《藥對》[美]、《不老寶典》[日]、《長壽皇朝》[加]等。浙江中醫學院教授、**教研室主任。曾任中國醫史學會、中國藥史學會理事;浙江醫史學會主任委員、浙江中西醫結閤研究會副會長。 上世紀70年代末,由於對**、本草、養生、食療等研究均及於茶學,遂立誌深入探討。1983年,以《茶葉藥用之研究》及《茶史片甲》兩文參加全國茶文化學術會議,並提“茶療”構思。經數年努力,在發錶數十篇論文之基礎上,於1998年齣版《中國茶療》。曾兩度赴日講學。又因自幼喜翰墨好篆刻,老而彌篤,造詣較深。今為西泠印社社員、中國書協會員及中、美5傢印社之名譽社長。近年又緻力於以書法、篆刻創作茶文化,頗得海內外贊賞。
上篇 總 論
**章 茶文化的曆史溯源
一、茶源
二、茶的考古
三、從荼論茶
四、陸羽與《茶經》
五、國飲——茶
六、茶文化三字歌
第二章 茶壽
一、米壽與茶壽
二、書畫篆刻頌茶壽
第三章 茶療
一、茶療簡介
二、茶為萬病之藥
三、茶療的分類
四、保健茶
第四章 茶的藥用史
一、本草論茶
二、茶療簡史
第五章 茶的療效
一、茶的傳統功效
二、茶的現代研究
第六章 茶的有效成分
一、生物堿類
二、多酚類
三、維生素類
四、礦物質
五、氨基酸與蛋白質
六、茶色素
七、其他成分
第七章 茶療的用法
一、內服法
二、外用法
三、體外應用
第八章 茶療製劑
一、茶療的方劑
二、傳統製劑
三、現代製劑
四、藥膳與茶療
五、紅茶菌
第九章 茶療注意事項
一、大瑜與小瑕
二、辨證用茶
下篇 各 論
**章 心血管疾病的茶療
一、肥胖病的茶療
二、高脂血癥的茶療
三、動脈粥樣硬化的茶療
四、冠心病的茶療
五、高血壓的茶療
第二章 神經係統疾病的茶療
一、有關提神的茶療
二、神經衰弱的茶療
三、頭痛的茶療
四、癲癇小發作的茶療
第三章 消化係統疾病的茶療
一、消化不良的茶療
二、酒醉的茶療
三、痢疾的茶療
四、慢性肝炎與肝硬化的茶療
第四章 呼吸係統疾病的茶療
一、感冒的茶療
二、咳喘的茶療
三、肺癰的茶療
四、咽喉炎的茶療
五、鼻淵的茶療
第五章 泌尿係統疾病的茶療
第六章 婦産科疾病的茶療
第七章 眼科疾病的茶療
第八章 齲齒的茶療
第九章 癌癥的茶療
第十章 糖尿病的茶療
第十一章 清熱解毒茶療法
一、解暑止渴茶療法
二、抑菌消炎茶療法
三、有關解毒的茶療
第十二章 抗衰老養生茶療法
一、抗衰老的茶療法
二、益氣療飢的茶療法
三、抗輻射的茶療法
四、補血升白的茶療法
第十三章 有關美容美發茶療法
一、美容的茶療
二、美發的茶療
主要參考文獻
坦白講,我原本對這類“養生秘籍”持保留態度,總覺得誇大其詞的成分居多。然而,這本書的論述邏輯嚴密,每一條建議都有理有據,引用瞭大量的經典醫籍作為支撐,這極大地增強瞭它的可信度。它並非鼓勵讀者盲目嘗試,而是反復強調個體差異性,提醒讀者在自行調理前,最好還是谘詢專業人士的意見,這種嚴謹的科學態度讓人感到非常安心。它教導我們的是一種辨證施治的思維模式,而不是僵化的食譜。通過對不同體質的區分,我開始真正理解“韆人韆方”的道理,認識到自己的身體究竟需要什麼,而不是人雲亦雲地跟隨潮流。這纔是真正有價值的健康教育。
評分從排版和裝幀設計上來看,這本書也體現瞭齣版方對讀者的尊重。用紙的質感很好,墨色清晰,閱讀起來非常舒適,長時間閱讀也不會産生視覺疲勞。更重要的是,它在保持專業性的同時,保持瞭極高的可讀性。作者在行文中穿插瞭一些曆史典故和茶道小故事,使得原本可能略顯枯燥的藥理知識變得生動有趣起來。我特彆喜歡其中對於幾位古代名醫與茶療的故事描述,這不僅豐富瞭知識,更增添瞭一種人文情懷。這本書讓我體會到,中醫養生其實是一種充滿詩意的生活哲學,它要求我們慢下來,去體會身體的需求,去尊重自然的時令變化。這對於習慣瞭快節奏生活的現代人來說,無疑是一種寶貴的提醒和調適。
評分我得說,這本書的結構安排非常巧妙,它並沒有陷入堆砌晦澀難懂的中醫藥理的泥潭,而是采用瞭非常貼近現代人生活場景的敘事方式。比如,針對現代人普遍存在的“亞健康”狀態,書中提供瞭許多即時可見的解決方案,比如工作壓力大時該選哪種茶飲,或是季節更替時如何通過茶飲來預防感冒。這種實用性是我最為欣賞的一點。我嘗試瞭書裏推薦的幾款針對性茶方,發現效果立竿見影,比如針對失眠的那款,我堅持飲用後,睡眠質量確實有瞭明顯的改善,不再是那種空洞的理論說教。這本書的價值就在於,它成功地架設瞭一座傳統智慧與現代生活之間的橋梁,讓“食療”不再是老祖宗的專利,而是我們觸手可及的健康法寶。
評分這本關於茶療的著作,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嚴謹的科學態度,給我留下瞭極其深刻的印象。作者顯然不僅僅是將飲茶視為一種日常習慣,更是將其視為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書中對不同茶類的性味、歸經的闡述,細緻入微,仿佛能透過文字感受到茶葉在舌尖上留下的微妙變化和藥用價值。特彆是對那些常見卻常被忽視的藥材與茶的結閤方式的介紹,讓人茅塞頓開,原來我們身邊隨處可見的草本植物,竟蘊含著如此強大的調理身心的力量。這種深入淺齣的講解方式,極大地激發瞭我學習傳統醫學的熱情。我以前總覺得養生離我很遠,但這本書讓我意識到,通過簡單的日常飲品調整身體狀態,是完全可以實現的,而且過程本身就是一種享受。它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像是一位溫和的導師,引導我重新審視對待食物和健康的方式。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最大的觸動,或許是它對“治未病”理念的深刻詮釋。它讓我意識到,最好的醫療,是預防疾病的發生,而茶療正是實現這一目標的絕佳途徑。書中對茶在不同髒腑保養中的作用進行瞭係統梳理,比如如何通過日常飲茶來保養肝髒、脾胃等重要器官,這些內容對於注重長期健康規劃的人來說,是無價的財富。它不是急救手冊,而是長期的生活規劃指南。我已將書中提到的一些茶飲配方分享給瞭傢人和朋友,大傢普遍反映受益匪淺,因為它傳達的理念非常積極正麵——健康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由日復一日、點滴積纍的良好生活習慣鑄就而成。這本書無疑是茶療愛好者書架上不可或缺的鎮店之寶。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