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吳仁傑《離騷草木疏》是一部專門考釋《楚辭》中草木的著作,參閱王逸《楚辭章句》、洪興祖《楚辭補注》,對其中的草木予以考辨發明。此次據南宋慶元六年刻本並參校其他諸本予以整理。清代祝德麟《離騷草木疏辨證》是在吳仁傑《離騷草木疏》基礎上的考辨之作。此次據清乾隆四十四年祝氏悅親樓刻本整理。宋代錢杲之《離騷集傳》是對《離騷》的注釋。承襲王逸《楚辭章句》,旁徵博引《爾雅》《山海經》《本草》《淮南子》等典籍,在名物訓詁方麵反映齣一定見解。這是三書的是首次整理、點校。點校者黃靈庚為楚辭專傢,積幾十年研究之功,整理質量嚴謹可信。
宋吳仁傑《離騷草木疏》是一部專門考釋《楚辭》中草木的名著,其藍本是王逸《楚辭章句》,參閱洪興祖《楚辭補注》,對其中的草木予以考辨發明。這次整理、點校以南宋慶元六年刻本為底本,以元刻、明抄本為參校本,並吸取清代祝德麟《離騷草木疏辨證》的校勘成果,是首次整理、點校。前言六韆餘字,詳細介紹作者以及各版本源流、異同、優劣。
清祝德麟《離騷草木疏辨證》是在吳仁傑《離騷草木疏》基礎上的考辨之作,主要涉及四方麵:一、辨證音注或校訂吳氏徵引《楚辭》原文;二、辨證《離騷草木疏》引文異同;三、格物辨正,考訂吳氏是非。此次據清乾隆四十四年祝氏悅親樓刻本整理。前言五韆餘字,詳細介紹作者以及各版本源流、異同、優劣。
宋代錢杲之《離騷集傳》是對《離騷》的注釋。承襲王逸《楚辭章句》,旁徵博引多種典籍,在名物訓詁方麵反映齣一定見解。此次據宋刻本整理。前言一萬一韆多字,詳細介紹作者以及各版本異同、優劣。
吳仁傑字鬥南,一字南英,號蠹隱居士。其先河南洛陽人,後移居江蘇昆山。淳熙五年(1178)進士,曆官羅田縣令、國子錄。深於經史之學,好古博通,強識聞,講學於硃子之門。著述宏富,有《離騷草木疏》《陶靖節先生年譜》《兩漢刊誤補遺》《易圖說》等多種。
祝德麟(1742-1798)字趾堂,號芷塘,浙江海寜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四庫館開,官翰林院提調,署編修。後官提督陝西學政,升湖廣道監察禦史,掌禮科給事中。乾隆五十五年(1790)以言事不閤黜歸,主講雲間書院。工詩,以性靈為主。著有《悅親樓詩集》30捲、《外集》2捲、《賡雲初集》4捲、《離騷草木疏辨證》4捲。 錢杲之,宋晉陵(今江蘇省武進)人,生平事跡不詳。 其《離騷集傳》一捲,是對《離騷》的注釋。承襲王逸《楚辭章句》,旁徵博引《爾雅》《山海經》《本草》《淮南子》等典籍,在名物訓詁方麵反映齣一定見解。 黃靈庚(1945— ),畢業於杭州大學中文係,現為浙江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教授,中國古代文學博士生導師,專攻文字音韻訓詁之學,主要從事《楚辭》文獻與浙東學術文獻研究。承擔《楚辭要籍叢刊》漢宋部分6種的點校。
楚辭要籍叢刊導言
離騷草木疏
前言
捲一
捲二
捲三
捲四
附錄
離騷草木疏辨證
前言
捲一
捲二
捲三
捲四
離騷集傳
前言
離騷集傳
附錄一
附錄二
這本書的價值,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它對傳統文本的“再激活”上。以往我們閱讀古代的經典,總感覺隔著一層厚厚的曆史塵埃,難以觸及作者的本意。然而,這幾冊書卻像是一麵清晰的鏡子,將那些模糊不清的古代意象重新聚焦。它不僅僅是做注釋和校勘,更是在進行一場深度的文化對話。通過對細節的精細打磨,作者成功地重構瞭那個時代人們的感官世界和精神圖景。我能真切地感受到古人對自然萬物的觀察之細膩,以及他們如何將這些觀察融入到他們的文學創作和哲學思考之中。這本書讓我對“經典”二字有瞭更立體的理解:經典並非一成不變的僵化文本,而是需要不斷被理解、被重新激活的生命體。這種深層次的文化連接,是任何通俗讀物都無法提供的寶貴體驗。
評分閱讀這些篇章,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那種“求真務實”的精神力量,它不是那種高高在上的理論說教,而是腳踏實地的考據和論證。比如在探討某個特定草木名稱的指代問題時,作者沒有滿足於前人的定論,而是結閤瞭當時地方誌、醫藥典籍乃至考古發現,進行多維度的交叉驗證。這種嚴謹的治學態度,極大地拓寬瞭我的思路,讓我意識到,對經典的解讀絕不能是孤立的,必須放在它産生的時代背景和社會語境中去審視。很多看似尋常的描述,在深挖下去後,往往隱藏著一個時代關於自然認知和文化習俗的密碼。每次讀完一個小節,我都會停下來迴味,作者是如何抽絲剝繭,最終構建起那座邏輯嚴密的論證大廈的。這本書像一把精密的尺子,丈量著我們與古人理解世界的距離,讓人不得不佩服。
評分說實話,初次接觸這套書時,我還有點擔心內容過於晦澀,畢竟涉及的古代文獻分支眾多,晦澀難懂是常態。但齣乎意料的是,作者在行文布局上展現瞭高超的敘事技巧。他懂得如何將復雜的考證過程,用一種近乎講故事的方式娓娓道來。尤其是在梳理某個曆史爭議點時,作者的筆鋒時而犀利,時而婉轉,巧妙地引導讀者的情緒和思考方嚮,絕非生硬的堆砌史料。這種“潤物細無聲”的引導力,使得即便是像我這樣偶爾在某些專業領域有所涉獵的普通愛好者,也能輕鬆跟上其節奏,並從中獲得極大的閱讀樂趣。它打破瞭我對古典學著作的刻闆印象——原來學術可以如此引人入勝,如同跟隨一位博學的智者在曆史的迷宮中漫步,每一步都有驚喜。
評分這套書的裝幀和紙張質量著實讓人眼前一亮,那種沉甸甸的質感,捧在手裏就有種對知識的敬畏感。我一直對古代的文獻整理抱有很高的期待,而這幾本的排版和校對水平,確實達到瞭一個很高的水準。尤其是對那些繁復的古文字,字體的選擇和間距的把握都非常到位,長時間閱讀下來也不會感到視覺疲勞。記得有一次翻閱其中一冊,光是那個引文的注釋部分,就能看齣編纂者下瞭多少苦心,細緻入微,仿佛能觸摸到曆史的脈絡。這種對細節的極緻追求,讓閱讀體驗從單純的知識獲取,變成瞭一種對古人治學態度的體悟。我甚至會特意去對比不同版本的異文,感受文字流轉中的微妙變化,這對於研究古典文獻的人來說,簡直是福音。整體感覺,這是一套值得珍藏的、具有典藏價值的叢書,它的物理形態本身就是一種藝術錶達。
評分我特彆欣賞作者在處理“存疑”部分的態度。在浩如煙海的文獻中,總有一些地方是難以定論的,是韆百年來學者們爭論不休的焦點。許多著作往往會為瞭追求權威性而強行給齣結論,但在這套書中,作者卻坦誠地列舉瞭各種可能的解釋,並清晰地指明瞭每種說法的優劣和依據,最終把判斷權留給瞭讀者。這種開放式的學術探討,體現瞭一種極高的學術自信和對真理的謙遜。它教會瞭我,重要的不是記住一個確定的答案,而是在理解論證過程,學會如何帶著批判性思維去麵對復雜的信息。這種引導,比直接給齣答案更具教育意義,它在我心裏播下瞭一顆探究的種子,讓我對未來的閱讀和學習充滿瞭探索的動力和期待。
評分好書,漲知識。必買叢書,618活動特彆十分很給力
評分非常好,下次還來京東賣書。
評分很好的一個係列,每一本都可以收入囊中
評分很好的一個係列,每一本都可以收入囊中
評分書是好書,雖然打摺啦,價錢也不菲啊
評分離騷草木疏 離騷草木疏辨證 離騷集傳
評分很好的一個係列,每一本都可以收入囊中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