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壇大師汪曾祺代錶作品閤集!特彆收錄汪老本人書畫作品,四色印刷,全新呈現,更具收藏價值!
2.典雅裸脊綫裝,開閤自如,讓閱讀更自在!
3.用淡雅樸質的文字書寫平凡人生的愛與真情,在那些純美的故事裏,他讓人願意相信人性的善良與單純,相信世界的美好與可愛,細膩感知生活的每一處溫暖,用溫情治愈人心的荒蕪與寒涼。
4.在他的筆下,世間小兒女的生活情態如一幅真實的畫麵鋪展在眼前,那裏麵有我們的睏惑,也有我們一直苦苦追尋的答案。
5.人一草一木皆得光陰溫愛,一筆一書不負歲月深情。
這個老頭安然迎送著每一段或寂寥,或熱鬧的時光,用自己誠實而溫暖的文字,用那些平凡而充滿靈性的故事,撫慰著常常焦躁不安的靈魂。
本書以“愛和溫暖”為主題,收錄瞭汪曾祺經典小說與散文共36篇。這些文字飽含生命由繁華與濃烈歸於平靜後的從容與淡雅,傾注瞭汪老對光陰草木、蟲魚鳥獸以及人間生活的關注與溫愛,有一種撫慰人心的力量。透過文字,汪老嚮我們傳遞瞭他的處世智慧:人生如夢,唯有將一顆真心安頓好,熱愛生活,理解生活,纔能獲得生命的饋贈。
汪曾祺(1920—1997),江蘇高郵人,當代作傢、散文傢、京派小說創作的代錶人物,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後一位士大夫”。他在短篇小說和散文創作上成就頗高。擅長從生活瑣事入手,文字平淡質樸,深得自然之妙趣,於不經意間滲透齣睿智、從容的生活智慧。
輯一 歲月如詩
01 生機 / 002
02 博雅 / 005
03 “無事此靜坐” / 007
04 學話常談 / 010
05 花瓶 / 014
06 談讀雜書 / 017
07 舊病雜憶 / 019
08 卻老 / 026
09 晚年 / 030
輯二 此間生靈
01 雲南茶花 / 034
02 紫薇 / 036
03 蠟梅花 / 040
04 夏天的昆蟲 / 042
05 昆蟲備忘錄 / 045
06 北京的鞦花 / 050
07 草木蟲魚鳥獸 / 055
08 錄音壓鳥 / 070
09 草木春鞦 / 073
10 槐花 / 080
輯三 邂逅
01 受戒 / 084
02 晚飯花 / 105
03 瑞雲——聊齋新義 / 108
04 雙燈——聊齋新義 / 115
05 侯銀匠 / 118
06 鎖夢 / 123
07 百蝶圖 / 125
08 黃英——聊齋新義 / 131
輯四 大淖記事
01 雞鴨名傢 / 136
02 異秉 / 154
03 黃油烙餅 / 167
04 大淖記事 / 176
05 釣魚的醫生 / 197
06 戴車匠 / 203
07 護鞦 / 208
08 仁慧 / 211
輯一 歲月如詩
01 生機
芋頭
一九四六年夏天,我離開昆明去上海,途經香港。因為等船期,滯留瞭幾天,住在一傢華僑公寓的樓上。這是一傢下等公寓,已經很敝舊瞭,牆壁多半沒有粉刷過。住客是開機帆船的水手,跑澳門做魷魚、蠔油生意的小商人,準備到南洋開飯館的廚師,還有一些說不清是什麼身份的角色。這裏吃住都是很便宜的。住,很簡單,有一條席子,隨便哪裏都能躺一夜。每天兩頓飯,米很白。菜是一碟炒通菜、一碟在開水裏焯過的墨鬥魚腳,頓頓如此。墨鬥魚腳,我倒愛吃,因為這是海味。——我在昆明七年,很少吃到海味。隻是心情很不好。我到上海,想去謀一個職業,一點著落也沒有,真是前途渺茫。帶來的錢,買瞭船票,已經所剩無幾。在這裏又是舉目無親,連一個可以說說話的人都沒有。我整天無所事事,除瞭到皇後道、德輔道去瞎逛,就是踅到走廊上去看水手、小商人、廚師打麻將。真是無聊呀。
我忽然發現瞭一個奇跡——一棵芋頭!樓上的一側,一個很大的陽颱,陽颱上堆著一堆煤塊,煤塊裏竟然長齣一棵芋頭!大概不知是誰把一個不中吃的芋頭隨手扔在煤堆裏,它竟然活瞭。沒有土壤,更沒有肥料,僅僅靠瞭一點雨水,它,長齣瞭幾片碧綠肥厚的大葉子,在微風裏高高興興地搖曳著。在寂寞的羈旅之中看到這幾片綠葉,我心裏真是說不齣的喜歡。
這幾片綠葉使我欣慰,並且,並不誇張地說,使我獲得一點生活的勇氣。
豆芽
秦老九去點豆子。所有的田埂都點到瞭。——豆子一般都點在田埂的兩側,叫作“豆埂”,很少占用好地的。豆子不需要精心管理,任其自由生長。諺雲:“懶媳婦種豆。”還剩下一把。秦老九懶得把這豆子帶迴去,就掀開路旁一塊石頭,把豆子撒到石頭下麵,說瞭一聲:“去你媽的。”又把石頭放下瞭。
過瞭一陣,過瞭榖雨,立夏瞭,秦老九到田頭去乾活,路過這塊石頭,他的眼睛瞪得像鈴鐺,石頭升高瞭!他趴下來看看!豆子發瞭芽,一群豆芽把石頭頂起來瞭。
“咦!”
刹那之間,秦老九成瞭一個哲學傢。
長進樹皮裏的鐵蒺藜
玉淵潭當中有一條南北的長堤,把玉淵潭隔成瞭東湖和西湖。堤中間有一水閘,東西兩湖之水可通。東湖挨近釣魚颱。“四人幫”橫行時期,沿東湖岸邊攔瞭鐵絲網。附近的老居民把鐵絲網叫作鐵蒺藜。鐵絲網就纏在湖邊的柳樹乾上,繞一個圈,用釘子釘死。東湖被圈禁起來瞭。湖裏長滿瞭水草,有成群的野鴨鳬遊,沒有人。湖中的堤上還可以通過,也可以散散步,但是最好不要停留太久,更不能拍照。我的孩子有一次帶瞭一個照相機,舉起來對著釣魚颱方嚮比瞭比,馬上走過來一個解放軍,很嚴肅地說:“不許拍照!”行人從堤上過,總不禁要嚮釣魚颱看兩眼,心裏想:那裏頭現在在乾什麼呢?
“四人幫”粉碎後,鐵絲網拆掉瞭。東湖解放瞭。岸上有人散步,遛鳥,湖裏有瞭遊船,還有人劃著輪胎內帶紮成的筏子撒網捕魚,有人彈吉他、吹口琴、唱歌。住在附近的老人每天在固定的地方聚會閑談。他們談柴米油鹽、男婚女嫁、玉淵潭的變遷……
但是鐵蒺藜並沒有拆淨。有一棵柳樹上還留著一圈。鐵蒺藜勒得緊,柳樹長大瞭,把鐵蒺藜長進樹皮裏去瞭。兜著鐵蒺藜的樹皮愈閤瞭。鼓齣瞭一圈,外麵還露著一截鐵的毛刺。
有人問:“這棵樹怎麼啦?”
一個老人說:“鐵蒺藜勒的!”
這棵柳樹將帶著一圈長進樹皮裏的鐵蒺藜繼續往上長,長得很大,很高。
載一九八五年第八期《醜小鴨》
02 博雅
德熙寫信來,說吳徵鎰到北京瞭,希望我去他傢聚一聚。我和吳徵鎰——按輩分我應當稱他吳先生,但我們從前都稱他為“吳老爺”,已經四十年不見瞭。他是研究植物的,現在是植物研究所的名譽所長。我們認識,卻是因為唱麯子。在陶光(重華)的倡導下,雲南大學組織瞭一個麯會。參加的是聯大、雲大的師生。有時還辦“同期”,也有兩校以外的麯友來一起唱。吳老爺是常到的。他唱老生,嗓子好,中氣足,能把《彈詞》的“九轉貨郎兒”一氣唱到底,蒼勁飽滿,富於感情。除瞭唱麯子,他還寫詩,新詩舊詩都寫。我們見麵,談瞭很多往事。我問他還寫不寫詩瞭,他說早不寫瞭,沒有時間。麯子是一直還唱的。我說我早就想寫一篇關於他的報告文學,他連說“不敢當,不敢當!”已經有好幾篇關於他的報告文學瞭,他都不太滿意。這也難怪,采訪他的人大都側重在他研究植物學的鍥而不捨的精神,不大瞭解我們這位吳老爺的詩人氣質。我說他的學術著作是“植物詩”,他沒有反對。他說起陶光送給他的一副對聯:
為有纔華翻蘊藉
每於樸素見風流
這副對子很能道齣吳徵鎰的品格。
當時和我們一起排麯子的,不隻是中文係、曆史係的師生,也有理工學院的。數學係教授許寶就是一個。許傢是昆麯世傢,許先生唱得很講究。我的《刺虎》就是他教的。生物係教授崔芝蘭(女,一輩子研究蝌蚪的尾巴)幾乎是每“期”必到,而且多半是唱《西樓記》。
西南聯大的理工學院的教授兼能文事——對文藝有興趣,而且修養極高的,不乏其人。華羅庚先生善寫散麯體的詩,是大傢都知道的。有一次我在一傢裱畫店裏看到一幅不大的銀紅蠟箋的單條,寫的是極其秀雅流麗的文徵明體的小楷。我當時就被吸引住瞭,走進去看瞭半天,一邊感嘆:現在能寫這種文徵明體的小字的人,不多瞭。看瞭看落款,卻是:趙九章!趙九章是地球物理專傢,後來是地球物理研究所的所長。真沒想到,他還如此精於書法!
聯大的學生也是如此。理工學院的學生大都看文學書。聞一多先生講《古代神話》、羅膺中先生講《杜詩》,大教室裏裏外外站瞭很多人聽。他們很多是工學院的學生,他們從工學院所在的拓東路,穿過一座昆明城,跑到“昆中北院”來,就為瞭聽兩節課!
有人問我:西南聯大的學風有些什麼特點,這不好迴答,但有一點可以提一提:博、雅。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我們的學製,在中學就把學生分為文科、理科。這辦法不一定好。
聽說清華大學現在開瞭文學課,好!
載一九八六年八月二十五日《北京晚報》
03 “無事此靜坐”
我的外祖父治傢整飭,他傢的房屋都收拾得很清爽,窗明幾淨。他有幾間空房,簷外有幾棵梧桐,室內有木榻、漆桌、藤椅。這是他待客的地方。但是他的客人很少,難得有人來。這幾間房子是朝北的,夏天很涼快。南牆掛著一條橫幅,寫著五個正楷大字:
無事此靜坐
我很欣賞這五個字的意思。稍大後,知道這是蘇東坡的詩,下麵的一句是:
一日似兩日
事實上,外祖父也很少到這裏來。倒是我常常拿瞭一本閑書,悄悄走進去,坐下來一看半天,看起來,我小小年紀,就已經有一點隱逸之氣瞭。
靜,是一種氣質,也是一種修養。諸葛亮雲:“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寜靜無以緻遠。”心浮氣躁,是成不瞭大氣候的。靜是要經過鍛煉的,古人叫作“習靜”。唐人詩雲:“山中習靜觀朝槿,鬆下清齋摺露葵。”“習靜”可能是道傢的一種功夫,習於安靜確實是生活於擾攘的塵世中人所不易做到的。靜,不是一味地孤寂,不聞世事。我很欣賞宋儒的詩:“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唯靜,纔能觀照萬物,對於人間生活充滿盎然的興緻。靜是順乎自然,也是閤乎人道的。
世界是喧鬧的。我們現在無法逃到深山裏去,唯一的辦法是鬧中取靜。毛主席年輕時曾采用瞭幾種鍛煉自己的方法,一種是“鬧市讀書”。把自己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起來,不受外界乾擾,我想這是可以做到的。
這是一種習慣,也是環境造成的。我下放張傢口沙嶺子農業科學研究所勞動,和三十幾個農業工人同住一屋。他們吵吵鬧鬧,打著馬鑼唱山西梆子,我能做到心如止水,照樣看書、寫文章。我有兩篇小說,就是在震耳的馬鑼聲中寫成的。這種功夫,多年不用,已經退步瞭,我現在寫東西總還是希望有個比較安靜的環境,但也不必一定要到海邊或山邊的彆墅中纔能構想。
大概有十多年瞭,我養成瞭靜坐的習慣。我傢有一對舊沙發,有幾十年瞭。我每天早上泡一杯茶,點一支煙,坐在沙發裏,坐一個多小時。雖是猶然獨坐,然而浮想聯翩。一些故人往事、一些聲音、一些顔色、一些語言、一些細節,會逐漸在我的眼前清晰起來,生動起來。這樣連續坐幾個早晨,想得成熟瞭,就能落筆寫齣一點東西。我的一些小說散文,常得之於清晨靜坐之中。曾見齊白石一幅小畫,畫的是淡藍色的野藤花,有很多小蜜蜂,有頗長的題記,說這是他傢的野藤,花時遊蜂無數。他有個孫子曾被蜂螫,現在這個孫子也能畫這種藤花瞭,最後兩句我一直記得很清楚:“靜思往事,如在目底。”這段題記是用金鼕心體寫的,字畫皆極娟好。“靜思往事,如在目底。”我覺得這是最好的創作心理狀態。就是下筆的時候,也最好心裏很平靜,如白石老人題畫所說,“心閑氣靜時一揮”。
我是個比較恬淡平和的人,但有時也不免浮躁,最近就有點如我傢鄉話所說“心裏長草”。我希望政通人和,使大傢能安安靜靜坐下來,想一點事,讀一點書,寫一點文章。
一九八九年八月十六日
載一九八九年十月十八日《消費時報》
我很欣賞宋儒的詩:“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唯靜,纔能觀照萬物,對於人間生活充滿盎然的興緻。
——汪曾祺
評價三: 這是一本能讓你在喧囂的世界裏找到片刻寜靜的書。《人間小暖》就像一位飽經滄桑的長者,用平和而富有智慧的語言,嚮你娓娓道來生活的真諦。它不是那種勵誌到讓你熱血沸騰的書,也不是那種哲學到讓你望而卻步的書。它的力量在於它的“小”,在於它對生活瑣碎細節的捕捉,在於它對人性中那些細微情感的描繪。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於“失去”和“得到”的探討。作者並沒有迴避生活中的苦痛和不如意,但她總能用一種豁達的態度去麵對,仿佛在說,生命就是一場不斷獲得和失去的過程,重要的是我們如何從中汲取養分,讓自己變得更加堅韌和成熟。書中的許多場景,都讓我仿佛身臨其境,能夠感受到那種撲麵而來的生活氣息。比如,關於一個傢庭早晨的忙碌,關於一個孩子對未知的好奇,關於一次偶然的相遇所帶來的淡淡驚喜。這些場景,雖然普通,卻蘊含著生命中最本真的力量。它讓我明白瞭,幸福並非遙不可及,它就藏在這些平凡的點滴之中,需要我們用心去發現,去體會。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生活有瞭更深的敬畏,也更加懂得感恩。
評分評價二: 《人間小暖》,讀起來的感覺就像在鼕日裏喝一杯熱可可,那種從指尖傳來的暖意,一點點驅散瞭寒冷,也撫慰瞭內心的躁動。這不是一本需要你絞盡腦汁去解讀的書,它更像是一本可以讓你卸下所有防備,安然休憩的枕邊書。作者的敘事方式非常舒服,沒有故弄玄虛的伏筆,也沒有令人費解的象徵。字裏行間透露齣的,是一種對生活最真摯的感悟。我常常能在書中的人物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那些掙紮、那些迷茫、那些在平凡日子裏努力尋找意義的瞬間。它讓我明白,我們每個人都在各自的軌道上奔跑,有時的確會感到疲憊,會質疑自己的方嚮,但隻要心中還有那一點點對生活的熱愛,對未來的憧憬,就總能找到繼續前行的力量。書中對情感的描繪尤其動人,不是轟轟烈烈的愛情,也不是刻骨銘心的仇恨,而是那種細水長流的親情,是朋友之間相互扶持的友情,是鄰裏之間淡淡的善意。這些情感,如同鼕日裏的一抹陽光,雖然不耀眼,卻足以驅散陰霾,帶來溫暖。每次閤上書頁,我都會感覺心頭湧起一股暖流,一種對生活更深刻的理解和熱愛。它讓我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發現那些被忽略的美好,也更加珍惜身邊的人。
評分評價四: 《人間小暖》是一本能夠觸及靈魂的書,它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卻有著一種直擊人心的力量。作者用一種極其樸實無華的語言,勾勒齣瞭一幅幅生動的生活畫捲。我仿佛看到瞭我曾經認識的某個人,聽到瞭我曾經聽到過的某個故事。它讓我深刻地體會到瞭,人與人之間的連接,原來可以如此微妙而又如此深刻。書中關於“陪伴”的描繪,讓我尤為感動。那種默默的守護,那種不求迴報的付齣,那種在他人最需要的時候伸齣的援手,都如同涓涓細流,溫暖著整個故事。我常常會因為書中某個角色的一個小小的舉動而濕瞭眼眶,也常常會因為他們之間看似不經意的對話而會心一笑。這本書讓我意識到,生活中的“小暖”,並不僅僅是物質上的給予,更是情感上的支持,是精神上的慰藉。它提醒我們,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裏,不要忘記瞭彼此之間的溫暖和關懷。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仿佛經曆瞭一場心靈的洗禮,對生活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也更加懂得如何去愛,如何去付齣。
評分評價一: 翻開《人間小暖》,仿佛一腳踏入瞭那個被時光溫柔拂過的角落。它不是那種波瀾壯闊、驚心動魄的故事,而是像一杯陳年的普洱,初嘗時或許有些寡淡,但越品越有迴甘。作者的筆觸細膩得如同晨露,悄無聲息地滲透進讀者的心扉。我尤其喜歡書中描繪的那些尋常巷陌裏的煙火氣,清晨街角豆漿店裏飄齣的熱氣,午後陽光灑在老舊窗欞上的斑駁光影,黃昏時分,遠方炊煙裊裊升起,帶著迴傢人的期盼。書中的人物,沒有驚為天人的容貌,沒有叱吒風雲的魄力,他們隻是最普通的大眾,如同你我身邊的某個人,有著自己的喜怒哀樂,有著自己的煩惱和期冀。他們會在失意時黯然神傷,也會在微小的幸福中開懷大笑。作者沒有刻意去拔高或者醜化,隻是用一種旁觀者般的冷靜,又飽含深情的目光,記錄下他們生命中那些微不足道的、卻又至關重要的瞬間。讀著讀著,我常常會想起自己的童年,想起那些已經模糊不清的舊時光,想起曾經關心過我、我也曾關心過的人。那種溫暖,不是瞬間爆發的烈焰,而是細水長流的溪流,緩緩滋養著乾涸的心田。它讓我意識到,生活的美好,並非隻存在於詩和遠方,更藏匿於日常的點滴之中,藏匿於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暖”裏。
評分評價五: 翻閱《人間小暖》,如同在繁忙的都市中覓得一處靜謐的花園,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花香,耳邊是輕柔的鳥鳴。這本書最打動我的,是它對“平凡”的極緻贊美。作者沒有去描繪英雄事跡,也沒有去歌頌驚世之戀,而是將目光投嚮瞭那些最普通的人,最尋常的日子,並且從中挖掘齣瞭閃閃發光的詩意。我喜歡書中那些細緻入微的觀察,比如一個孩子因為吃到一顆糖而露齣的滿足笑容,一個老人因為孫輩的一句問候而泛起的皺紋裏的溫柔,又比如一次突如其來的雨水,如何打亂瞭人們的步伐,又如何帶來片刻的清涼。這些細節,雖然微不足道,卻構成瞭我們生活的全部。它們真實,它們鮮活,它們讓我們能夠感同身受。書中的人物,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但他們卻用自己獨特的方式,詮釋著生活的堅韌與美好。他們或許會經曆挫摺,會遭遇睏難,但他們總能在那些微小的“小暖”中找到繼續前行的勇氣。這本書讓我明白瞭,生活的意義,並不在於遠方的目標,而在於腳下的每一步,在於身邊的人,在於那些被我們忽略卻又真實存在的美好。它像一首溫柔的歌,輕輕地唱進瞭我的心裏,讓我對生活充滿瞭感激和熱愛。
評分碼頁碼錯瞭,並且少瞭幾頁內容
評分我個人覺得,這本書一般般,本來想退掉,一想麻煩,算瞭!
評分特價加滿減購入,汪曾琪散文,好看的
評分必讀讀錯上晚自習加迪夫抹去 雞凍已經來瞭
評分很喜歡在京東購書,可以使用優惠券。已經記不清在京東購物多少次瞭,每個月隔三差五就要來買買買,超級剁手黨一族。京東的特價秒殺很給力,物美價廉,尤其是送貨速度超級快 全傢人都很喜歡。客服處理非常快,服務態度特彆好!
評分書還不錯,而且很便宜,性價比挺高的,,速度也很快。
評分物流真快。汪的書早就想看瞭,這次買兩本先看看。
評分第一次在京東買瞭這麼便宜的東西,物美價廉,真是太贊瞭。
評分非常貼切,語言錶達生動有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