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家》(第22辑)收录文章21篇,有刘浩敏的《中国印谱版框之美》、谢其章的《沦陷时期文艺期刊经眼录(南京篇)》、赵俊杰的《随性而为 随喜而做》、彭震尧的《看到我就是看到“鬼”了》、韦力的《风雨藏书楼》(一)、王朋的《千目庐钩沉》、刘蔷与王锷的《读书清华园 钩玄古文献》、邢蓝田的《藏书百咏》、王国香的《古籍编目随记》等。
刘浩敏女史跟随印谱收藏大家林彰松先生治学,目验广博,兼之才情斐然,作文深入浅出,尽揭古人雅好。谢其章先生的文章一如其旧,旁征博引,由点及面,娓娓道来,勾勒出沦陷时期南京地区出版的文艺期刊之概况。赵俊杰先生是首次赐稿,大作详细讲述了其藏书的乐趣与艰辛,也如题目所示,其藏书乃随性而为、随喜而作。彭震尧先生的文章深情回忆了老一辈藏书家、史学家谢兴尧先生,有关谢老先生的传记、著述较少流传,或有流传亦未广。彭先生所回忆的与谢老交往点滴,当有裨于书林历史。韦力先生著述丰赡,本辑所取乃其访藏书楼部分,有冯本怀抱珠楼、杨守敬观海堂、余绍宋寒柯堂。其中抱珠楼访记未见于《书楼觅踪》一书。王朋先生的《千目庐钩沉》讲述的是藏书家张镜夫先生的故事,行文万余字,勾稽探赜,漫述人生酸甜苦辣,读之令人嘘唏。王锷先生的学术访谈,成果丰硕,已出版《允也君子》,本书所载为王先生与清华大学图书馆刘蔷女史对话录,为我们展现了一位女性古籍整理研究专家是如何炼成的。邢蓝田是民国时期河北人,嗜好藏书,代表作为《藏书百咏》,以七绝形式述搜书之坎坷、藏书之苦辛,计百篇。王国香女史任职于天津图书馆历史文献部,日日与古籍作伴,浸润古色古香之气息,感受厚重浓郁之文脉,记录编目中所见之稀奇,如书中夹带之孔雀翎、题字的枫叶,不一而足。
这本《藏书家(第22辑)》绝对是书迷们的福音!每次翻开,都像是在探索一个充满惊喜的宝藏。它不仅仅是关于书籍的收集,更是一种对知识、历史和文化的热爱。我特别喜欢其中对一些珍稀古籍的介绍,那种文字描述的力量,仿佛能让你穿越时空,亲眼看到那些纸张泛黄、墨迹古朴的模样。作者在挖掘这些书籍背后的故事时,也费尽了心思,将那些尘封的往事娓娓道来,无论是作者的生平轶事,还是书籍流传的坎坷经历,都写得引人入胜。我甚至觉得,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对阅读的致敬。我一直在寻找那种能让我沉浸其中,仿佛与作者一同经历那个时代的书籍,而《藏书家(第22辑)》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它教会我,每一本书都有自己的灵魂,等待着有心人去发掘、去珍藏。
评分这本《藏书家(第22辑)》的魅力,在于它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让我们得以窥探那些不为人知的出版界内幕和图书收藏的乐趣。我一直以为藏书只是物质上的堆砌,但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它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一种对历史脉络的梳理,一种对人类文明成果的呵护。书中那些关于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图书流变,以及那些在收藏界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故事,都让我大开眼界。我尤其对其中关于艺术书籍和科学文献的收藏部分印象深刻,那些精美的插画、严谨的论证,都凝聚了前人的智慧和心血。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常扎实,他对每一本书的介绍都充满了热情和敬意,读起来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古色古香的书房,与一位博学的老者促膝长谈。这本书让我对“藏书”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激发了我想要去了解更多关于书籍历史的兴趣。
评分说实话,《藏书家(第22辑)》这本书带给我的惊喜远超预期。我本来以为只是一本关于“藏”的书,没想到它却是一部关于“读”的史诗。作者将不同时期的重要书籍,以一种极其生动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看到了知识是如何积累、传播和演变的。我喜欢书中对那些被遗忘的角落里发掘出来的珍贵文献的描写,那种寻宝般的刺激感,让我欲罢不能。而且,作者的文字非常有感染力,他能够将枯燥的史料,转化为引人入胜的故事。我甚至觉得,读这本书,就是在接受一次文化启蒙,一次思想洗礼。它让我更加明白,为什么要爱书,为什么要去保护那些承载着人类文明的书籍。这本书,无疑是送给所有热爱阅读、热爱知识的人的绝佳礼物。
评分《藏书家(第22辑)》是一本真正能触动人心扉的书。它不是那种快餐式的读物,需要你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我最欣赏的是作者在描写每一本书的时候,都能深入到它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中去。无论是那些承载着革命斗争精神的红色书籍,还是那些记录着社会变革的文献,都被作者赋予了生命。我从中看到了知识的力量,也感受到了书籍作为历史见证者的重要性。作者的笔触细腻而深情,他用一种充满感情的方式,去描绘那些曾经影响过世界的书籍。读这本书,我不仅仅是在了解书,更是在了解那些创造和传播这些书的人们,了解他们所处的时代,了解他们所处的思想。这是一种非常独特的阅读体验,让我觉得收获颇丰。
评分我一直对那些能够唤起时代记忆和人文情怀的书籍情有独钟,而《藏书家(第22辑)》正是这样一本充满韵味的读物。它不仅仅是罗列书目,更是在通过书籍,讲述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展现一个个时代的风貌。我能感受到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文字的尊重,对知识的敬畏。书中对一些文学经典和学术著作的挖掘,让我看到了它们是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孕育、传播,并最终影响一代又一代人的。我被那些关于书籍的“前世今生”所深深吸引,仿佛在阅读这些介绍的同时,也与那些伟大的作者和作品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这本书的叙事方式非常别致,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失文学的感染力,让人读来津津有味,爱不释手。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还不错,比较满意的东东。感谢京东,感谢东哥
评分一如既往,非常满意!
评分很好的,值得信任!
评分每期必买,希望出版社坚持下去。
评分很好的,值得信任!
评分好书,活动时买的,满意。
评分每期必买,希望出版社坚持下去。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