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司馬遷的本誌,不止於做一個記錄曆史真相的史官與史傢;他的人生目標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傢之言”。顯然,他的追求是做一個揭示天人關係與社會發展規律的思想傢。於是,他“年十歲則誦古文。二十而南遊江、淮,上會稽,探禹穴,窺九疑,浮於沅、湘;北涉汶、泗,講業齊、魯之都,觀孔子之遺風……”
這就是先賢教導的,欲做真學問,不但要“讀萬捲書”,還要“行萬裏路”。開闊視野,見多識廣,纔能免做井底蛙;走齣書齋,“田野調查”,纔能感受真實的人間世;而身臨其境,目睹文物,纔能“如見故人”,“栩栩如生”,把死書讀活。
當然,旅遊也可以隻是一種生活愛好,或親近大自然,或滿足好奇心,甚或隻為變換生活場景,放鬆放鬆。
作者簡介
鄢烈山,1952年生,湖北仙桃人。著名雜文傢,報人,《一個人的經典》曾獲第三屆魯迅文學奬,已齣版隨筆與時評選集二十六種,《狂人李贄傳》一部。2011年底從《南方周末》退休後,偶寫UC名傢、騰訊大傢專欄。近年尤喜讀書旅遊,寄情山水,修心養誌。
精彩書評
★“讀萬捲書,行萬裏路?”陶然於名山大川,徜徉於名勝古跡,沒有“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的雄心,但覺得心曠神怡,有感受就寫。我的基本價值觀,如鹽分融於水,如血型之於人:全球化視野、人道主義情懷、自由民主法治之理念,這些基本點都滲透其中。
——鄢烈山
目錄
走讀神州
曾國藩無慢室贊
“桃花石”品鑒
完顔金的吳牛喘月鏡
瀟賀古道上的迷思
“保境安民”真英雄
——西湖錢王祠有所思
賈似道這個樣本
——世上何嘗有“公論”
子陵釣颱似鏡颱
傢族功能的再認識
——漳州行隨感之一
域外見聞
吳哥窟:國傢盛衰為哪般
希臘物事散記
隔著車窗看到的象鼻子
——訪印散記
什麼人纔是值得尊崇的先賢
——葡西行隨感
意外的意大利
從“布拉格之春”看社會帝國主義
精彩書摘
《百傢小集:江山如有待》:
南京總統府在原清代兩江總督署所在地模擬復製瞭總督辦公的大堂。大堂的門聯就是曾國藩所作:“雖賢哲難免過差願諸君讜論忠言常攻吾闕;凡堂屬略同師弟使僚友行修名立方盡我心。”這副對聯充分體現瞭“無慢”的精神,既是對下屬的錶白與宣示,也是請僚友對照這個標準監督自己,以期言行一緻。對於大多數官員來說,這是場麵上的話;但是對於曾國藩來說卻是真誠的修身立德。他也確實讓追隨他的一大批僚屬,做到瞭“行修名立”。
與曾國藩的“無慢”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他的對手天王洪秀全的“驕奢淫逸”。南京總統府內,與“兩江總督署”展館緊鄰,就是“洪秀全與天朝宮殿曆史陳列”。洪秀全攻下金陵就開始大興土木,至覆亡十年餘尚未完工,強拆民房、商鋪上萬傢營建。宮牆周圍長達十餘裏的天朝宮殿,外城名“太陽城”,內官曰“金龍城”,當然早已化為灰燼。所剩僅有西花園(今名煦園)及石舫一隻,展齣的是天王宮殿的模型;另有模擬的金碧輝煌的天王殿及金龍寶座、書房、後官、機密房等景觀,其驕狂腐朽之遠邁曆代昏君,已足駭人眼目。如果你再想像當年滿目泥金龍鳳,四時紅黃綢緞彩棚,日日鳴鍾伐鼓放禮炮的架式,就絕不會為太平天國的滅亡惋惜。
這裏尤其應該提到的是,其中有一間殿堂的門聯大書:“眾諸侯自西自東自南自北,予一人乃聖乃神乃文乃武。”不要罵這洪秀全是自大狂是瘋子,他真是這麼認為的;自然也不是完全沒有根據,畢竟他赤手搏天下,一時間席捲瞭半個中國呀。可是,就憑他的這種驕狂,就注定瞭要敗在躬行“不慢”而整閤各種勢力為我所用的曾國藩手下。
細忖曾國藩拈齣“無慢”一語做修身之要,我以為不但是儒傢思想。“無慢”之語雖典齣《論語》,但儒傢重綱常名分,禮製所強化的人倫是講嚴格等級的,而曾國藩的思想顯然也有釋傢與道傢的影響:釋傢不僅講眾生平等,也視現世的功名權勢如芥如塵;而老子的道德經更是參透瞭強弱、大小、剛柔、有無之間的流轉變化。以今觀之,“無慢”之可貴,從哲學上講是明曉事物的對立轉化之理;從倫理價值角度講,就是有平等的精神——“平等”,是人類作為個體尊嚴之所係本能的追求,而作為社會組織恒久追求而遠未達成的目標。
由參觀富厚堂而作“無慢”贊,當然不等於作曾國藩贊。曾國藩隻是作為修身綱要在嚮“無慢”努力,並不錶示他完全做到瞭。他的平等待人,可以說基本上還是為人處世之“術”,而非發自本心的“道”。寫到這裏,我要提到九月三十日在颱北故宮博物院參觀《精彩一百,國寶總動員》文物大展,看到的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被俘後的親筆供詞手稿。
……
前言/序言
司馬遷的本誌,不止於做一個記錄曆史真相的史官與史傢;他的人生目標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傢之言”。顯然,他的最高追求是做一個揭示天人關係與社會發展規律的思想傢。於是,他“年十歲則誦古文。二十而南遊江、淮,上會稽,探禹穴,窺九疑,浮於沅、湘;北涉汶、泗,講業齊、魯之都,觀孔子之遺風……”
這就是先賢教導的,欲做真學問,不但要“讀萬捲書”,還要“行萬裏路”。開闊視野,見多識廣,纔能免做井底蛙;走齣書齋,“田野調查”,纔能感受真實的人間世;而身臨其境,目睹文物,纔能“如見故人”,“栩栩如生”,把死書讀活。
當然,旅遊也可以隻是一種生活愛好,或親近大自然,或滿足好奇心,甚或隻為變換生活場景,放鬆放鬆。
旅遊是我的最大愛好,“行萬裏路”是我的強烈願望。陶然於名山大川,徜徉於名勝古跡,沒有“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的雄心,就是覺得心曠神怡。
但是三十歲大學畢業之前,除瞭一九六六年免費的“全國大串連”,基本沒有條件旅遊——在北京念書時,班上組織到遠郊“十渡”等地去旅遊也不敢報名;記得臨離京前,幾個同學相約坐公交到首都機場看飛機起降。一九八六年調新聞界工作,先後在長江日報社和南方周末報做編輯,地方媒體而且是編輯的乾活,沒有多少齣門的機會。二〇一一年底退休後,有閑卻少金,也難遂周遊列國之願。盡管如此,我還是抓住一切可能的機緣,跑瞭不少地方。記得一九八六年在武漢晚報工作時,領導讓我到江蘇徐州參加嚴秀與牧惠兩個雜文界前輩辦的講習班,從武漢坐輪船上岸在南京轉車時,我用一天把南京城跑瞭個遍:清早乘公交去靈榖寺、中山陵,晚上十點還找到原總統府所在的那傢機關門前探頭探腦地看瞭幾眼。一九九〇年從北京齣差返漢時,半夜轉火車到洛陽,去看白馬寺和龍門石窟。
百傢小集:江山如有待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