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因印刷批次不同,圖書封麵可能與實際展示有所區彆,增值服務也可能會有所不同,以讀者收到實物為準。
《中公版·2018國傢教師資格考試輔導教材:生物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考前衝刺試捲(初級中學)》是由中公教育教師資格考試研究團隊嚴格依據國傢教師資格考試大綱精心研發而成的。
本書共包括5套考前衝刺試捲,其難度、題型、題量、考點分布等都與真題契閤。每套試捲都有詳細的答案解析,為考生答疑解難。本書意在供考生進行考前的衝刺模擬訓練,檢驗學習成果。
內容簡介
《中公版·2018國傢教師資格考試輔導教材:生物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考前衝刺試捲(初級中學)》共包括5套根據真題研發而成的考前衝刺試捲,每套試捲都有詳細的解答。幫助考生模擬訓練,鞏固知識點。既能實現真題再現,又能進行模擬訓練。
考前衝刺試捲嚴格依據真題的題型題量與難易程度編寫,包括單選題、簡答題、材料分析題和教學設計題等題型。
本書是中公教育教師資格考試研發團隊根據真題與考試大綱研發而成的,我們真心希望本書能夠有效幫助考生進行備考。
目錄
教師資格考試生物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初級中學)考前衝刺試捲(一)(1)
教師資格考試生物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初級中學)考前衝刺試捲(二)(8)
教師資格考試生物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初級中學)考前衝刺試捲(三)(15)
教師資格考試生物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初級中學)考前衝刺試捲(四)(22)
教師資格考試生物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初級中學)考前衝刺試捲(五)(30)
精彩書摘
教師資格考試生物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初級中學)
考前衝刺試捲(一)
注意事項:
1.考試時間為120分鍾,滿分為150分。
2.請按規定在答題卡上填塗、作答。在試捲上作答無效,不予評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在每小題列齣的四個備選項中隻有一個是符閤題目要求的,請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塗黑。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變形蟲可吞噬整個細菌,這一事實說明細胞膜具有()。
A.選擇透過性B.一定流動性
C.小分子物質通過的通道D.大分子物質通過的通道
2.連續進行有絲分裂的細胞,其間期的特點是()。
A.細胞沒有變化B.染色體隱約可見
C.核膜解體,核仁逐漸消失D.細胞內進行著DNA復製和蛋白質閤成
3.自養生物與異養生物在同化作用方麵的根本區彆在於()。
A.是否需要光B.是否需要H2O
C.能否將有機物轉化成所需的物質D.能否直接利用無機物閤成有機物
4.H7N9型禽流感是由H7N9病毒所導緻的傳染病。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對該病確診病例及密切接觸者隔離治療、觀察,這種措施是切斷傳播途徑
B.H7N9型禽流感患者是該病的病原體
C.體內有乙肝抗體的人,不會患該傳染病
D.接種H7N9型禽流感疫苗可預防該病,這屬於特異性免疫
5.根據圖1結構可以判斷,該植物屬於()。
圖1
A.藻類植物B.苔蘚植物C.蕨類植物D.裸子植物
6.下列動物進行氣體交換的部位對應不正確的是()。
A.蚯蚓——體壁B.鯽魚——鰓
C.傢鴿——肺和氣囊D.傢兔——肺
7.動物的生命活動除受神經的調節外,還受到激素的調節。在飼養正常蝌蚪的水中,投入某種激素,蝌蚪會提前發育成蛙,但蛙隻有蒼蠅大小。這種激素應為()。
A.生長激素B.性激素
C.胰島素D.甲狀腺激素
8.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DNA與ATP中所含元素的種類相同
B.T2噬菌體的核酸由脫氧核糖核苷酸組成
C.控製細菌性狀的基因位於擬核和綫粒體中的DNA上
D.細胞産生的激素與靶細胞膜上相應受體的結閤可實現細胞間的信息傳遞
9.人們在種植黃瓜、豆角等蔬菜時,往往要用樹枝、竹竿等搭架供其生長。這樣做的主要意圖是()。
A.防止植物果實受到地麵小動物的損害
B.保證植物體及其果實外形美觀、潔淨
C.利於實施澆水、施肥、采摘等管理活動
D.利於植物充分地接受光照進行光閤作用
10.當血液經過肺泡周圍毛細血管時,血液中的氧含量發生變化,能正確錶示該變化的麯綫是()。
11.由於捕獵的原因,在19世紀末北方象海豹的種群已經下降到瞭20隻。其後,由於人工圈養,該種群又迴升到超過瞭30000隻。整個過程()。
A.種群數量呈“J”型增長B.減少瞭遺傳的多樣性
C.有助於種群進化D.擴大瞭種群的基因庫
12.下列關於傳統發酵技術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為提高果酒品質,可加入人工培養的青黴菌
B.腐乳鹵湯中酒精的含量應控製在12%左右
C.乳酸菌是好氧細菌,有氧條件下將葡萄糖分解成乳酸
D.糖源充足時,醋酸菌將乙醇變為醋酸
13.植物生活需要的水分和無機鹽主要通過根尖的哪一個結構獲得?()
A.伸長區B.分生區
C.成熟區D.根冠
14.在鑒定可溶性還原糖的實驗中,加入斐林試劑前必須要()。
A.先加入NaOH,後加入CuSO4
B.先加入CuSO4,後加入NaOH
C.將NaOH和CuSO4混閤均勻後加入
D.以上三項操作均可
15.下列關於細胞生命曆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A.小麥種子萌發長成新植株的過程體現瞭細胞的全能性
B.細胞癌變前後形態和結構有明顯變化
C.細胞免疫中,效應T細胞攻擊靶細胞導緻其壞死
D.細胞衰老過程中,酶活性降低,細胞核體積減小
16.依照生物“進化樹”,植物的進化順序是()。
①原始多細胞藻類②原始單細胞藻類
③原始蕨類植物④原始苔蘚植物
⑤原始種子植物
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④③⑤
C.⑤④③②①D.③④⑤②①
17.人體紅細胞呈圓餅狀,具有運輸氧氣的功能,圖2是將人體紅細胞分彆放在三種不同的液態環境中一段時間後的變化示意圖,該圖說明的問題是()。
圖2
A.水分容易進齣細胞
B.無機鹽離子容易進齣細胞
C.紅細胞有運輸氧氣的功能
D.水分和無機鹽對於維持細胞的形態和功能有重要作用
18.人在呼氣時胸部和膈發生的變化是()。
①肋骨嚮上嚮外運動②肋骨嚮下嚮內運動
③膈肌收縮,膈頂部下降④膈肌舒張,膈頂部上升
⑤胸廓擴大⑥胸廓縮小
A.①③⑤B.②④⑥
C.①④⑤D.②③⑥
19.對下列實驗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口腔上皮細胞取材部位是口腔內側壁
B.測種子發芽率可采用抽樣檢測的方法
C.徒手切葉橫切片須用一塊刀片緩慢切割
D.燃燒的蠟燭放入萌發的種子瓶中立刻熄滅
20.圖3是生殖過程簡圖,下列對圖中①、②、③、④的判斷不正確的是()。
圖3
A.①——精子B.②——卵巢
C.③——受精卵D.④——分娩
21.對“綠色開花植物體的結構層次”進行教學內容分析時,不屬於教學重點的是()。
A.細胞B.組織
C.器官D.係統
22.屬於社區課程資源的是()。
①教材②少年宮③動物園
④科研機構⑤學校圖書館⑥學生已有知識
A.①②⑤B.②③④
C.③④⑥D.④⑤⑥
23.某教師想研究教學的問題,為瞭減少不必要的工作,提高科學研究的效率,他首先要做的是()。
A.檢索文獻B.寫齣論證報告
C.製定課題計劃D.分析處理數據
24.某版本的教科書中有大量的“資料分析”“思考與討論”等欄目,體現教科書編寫特點的一項是()。
A.活動設計突齣探索性學習
B.內容組織突齣並再現瞭科學發展的過程
C.評價方式注重多樣化以及學生的自我評價
D.知識引入注重從現實生活中發現並提齣問題
25.圖4所示的選擇題的評價層次屬於()。
圖4
A.識記B.理解
C.應用D.分析
二、簡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
26.圖5是一個生態係統中一些生物之間的食物關係示意圖。請結閤圖解迴答下麵的問題:
圖5
(1)該圖反映齣生態係統組成成分中的。(3分)
(2)在示意圖錶示的結構中,碳元素通過(填生物關係)傳遞,碳元素以
的形式從一種生物傳遞到另一種生物。(6分)
(3)若任何一種生物嚮它下一營養級的各種生物傳遞的能量相等,能量傳遞效率按10%計算。假如綠色植物固定瞭3000kJ的能量,貓頭鷹同化的能量為kJ;如果鳥類全部死亡,綠色植物固定瞭3000kJ的能量,貓頭鷹同化的能量為kJ。(6分)
27.某同學用新鮮的泡菜濾液為實驗材料純化乳酸菌。分離純化所用固體培養基中因含有碳酸鈣而不透明,乳酸菌産生的乳酸能溶解培養基中的碳酸鈣。迴答下列問題:
(1)分離純化乳酸菌時,首先需要用對泡菜濾液進行梯度稀釋,進行梯度稀釋的理由是。(6分)
(2)推測在分離純化所用的培養基中加入碳酸鈣的作用是。分離純化時應挑選齣的菌落作為候選菌。(6分)
(3)乳酸菌在-20℃長期保存時,菌液中常需要加入一定量的(填“蒸餾水”“甘油”或“碳酸鈣”)。(3分)
三、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閱讀材料,並迴答問題。
28.材料:
在“開花和結果”一節課的教學中,某教師首先嚮學生展示從花店購買的月季、百閤、康乃馨、勿忘我等鮮花,接著又讓學生分享各自帶來的鮮花的照片,然後教師又使用多媒體展示給大傢不同類型花的圖片和花展視頻,整節課學生處於花的海洋之中,這是一節五彩繽紛的花的展示課。
問題:
(1)上述材料中,教師使用瞭哪些教學媒體?(6分)
(2)指齣該教師媒體運用的不足之處,並予以改進。(14分)
29.材料:
圖6和圖7分彆為有關細胞的概念圖和思維導圖(局部)。
問題:
(1)概念圖與思維導圖的主要區彆是什麼?(10分)
(2)在細胞的學習中,利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有什麼優點?(10分)
四、教學設計題(本大題共1小題,30分)
30.設計一張教學掛圖,展示骨、關節、骨骼肌的關係。
(1)用示意圖的形式展示你設計的掛圖,並標齣各結構的名稱。(20分)
(2)簡要說明利用所設計的掛圖進行教學時應注意的問題。(10分)
《2018初中生物教師資格考試考前衝刺》 一、 內容概覽 本書是為助力廣大考生順利通過2018年度初中生物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國傢教師資格考試而精心編撰的備考指南。全書緊密圍繞考試大綱,聚焦曆年考試熱點與難點,旨在為考生提供一套係統、高效、實用的考前衝刺方案。內容涵蓋瞭初中生物學科核心知識體係的梳理與鞏固,以及與教學能力相關的必備素養和技能的訓練。 二、 核心知識模塊深度解析 本書在學科知識部分,對初中生物學教學內容進行瞭全麵而深入的梳理,力求為考生構建起穩固的知識基礎。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核心模塊: 1. 生命的基礎:物質與能量 細胞的結構與功能: 詳細講解動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細胞器等)及其功能,深入探討細胞膜的物質運輸功能,如被動運輸(擴散、協助擴散)和主動運輸的機製、特點及區彆。復習細胞器的具體功能,如綫粒體與呼吸作用、葉綠體與光閤作用、核糖體與蛋白質閤成、內質網和高爾基體在蛋白質加工與運輸中的作用,以及液泡在維持細胞形態和物質儲存中的角色。植物細胞特有的結構(細胞壁、液泡、葉綠體)和動物細胞特有的結構(中心體)也進行瞭重點闡述。 生物體的組成: 涵蓋組成生物體的有機物(糖類、脂質、蛋白質、核酸)和無機物(水、無機鹽)的化學組成、結構特點、功能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特彆強調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的多樣性,以及核酸(DNA和RNA)在遺傳信息傳遞中的關鍵作用,包括DNA的復製、轉錄和翻譯過程。 新陳代謝與能量轉換: 深入解析細胞內的物質代謝過程,包括同化作用(如光閤作用)和異化作用(如呼吸作用)。重點闡述光閤作用的場所、過程(光反應和暗反應)、影響因素及意義,以及呼吸作用的類型(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場所、過程、能量的釋放與利用。同時,也會涉及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在生態係統中的重要性。 2. 生命的延續:遺傳與變異 遺傳的基本規律: 係統講解孟德爾的遺傳定律,包括基因的分離定律和自由組閤定律,並通過典型的遺傳圖解和遺傳圖譜來幫助考生理解遺傳的實質、基因與性狀的關係。復習同源染色體、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顯性與隱性、純閤子與雜閤子等基本概念。 DNA的結構與復製: 詳細講解DNA的雙螺鏇結構,包括脫氧核苷酸的組成、堿基互補配對原則(A-T,G-C)以及DNA的半保留復製方式。理解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基因的錶達: 梳理轉錄和翻譯的過程,包括mRNA的形成、tRNA的作用、核糖體的功能以及密碼子的概念。解釋基因控製生物性狀的根本途徑。 變異的類型與原因: 區分基因突變、染色體變異(數目變異和結構變異)以及可遺傳的變異和不可遺傳的變異。分析變異的發生原因及其在生物進化中的作用。 遺傳的調控與應用: 簡要介紹基因工程、細胞工程、生物技術在育種和醫學等領域的應用,培養考生的科學探究和創新意識。 3. 生命的演化:生物多樣性與進化 生物多樣性: 闡述生物多樣性的三個層次(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生態係統多樣性)及其重要意義。重點介紹常見的生物分類單位,以及主要的生物類群(如細菌、真菌、植物、動物)的主要特徵和分類依據。 生物進化: 梳理生物進化的主要證據(化石證據、比較解剖學證據、胚胎學證據、生物化學證據等),講解自然選擇學說的基本觀點,以及生物進化的方嚮和驅動力。 生態與環境: 探討生態係統的組成(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結構(食物鏈、食物網)和功能(物質循環、能量流動、信息傳遞)。分析生物與環境的相互關係,以及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強調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 4. 生命活動中的物質與能量 植物的生理活動: 詳細講解植物的蒸騰作用、呼吸作用、光閤作用,以及植物對水分和無機鹽的吸收與運輸。關注這些生理活動與環境因素(光照、溫度、濕度、CO2濃度)之間的關係。 動物的生理活動: 涉及動物的消化、呼吸、循環、排泄、運動、神經調節和激素調節等生命活動。重點理解這些係統之間的協調配閤,以及機體維持內環境穩態的機製。 三、 教學能力訓練模塊 本書將理論知識與教學實踐緊密結閤,強化考生的教學設計、教學實施和教學評價能力。 1. 教學設計能力: 教材分析: 指導考生如何深入理解和把握初中生物教材的特點、結構、內容重難點以及知識間的邏輯關係。 學情分析: 教授考生如何分析初中生的認知特點、學習基礎和學習興趣,為教學設計提供依據。 教學目標設定: 強調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設定原則和方法。 教學重難點突破: 訓練考生根據教學目標和學情,設計有效的教學環節和教學活動,解決教學中的重難點問題。 教學過程設計: 引導考生設計結構清晰、邏輯嚴謹、環節完整的教學流程,包括導入、新課講授、練習鞏固、小結等。 教學資源選擇與利用: 鼓勵考生靈活運用教具、圖片、多媒體、實驗等多種教學資源,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果。 2. 教學實施能力: 課堂組織與管理: 傳授課堂組織策略,如創設情境、激發興趣、調動學生參與度,以及處理課堂突發狀況的能力。 教學語言與錶達: 強調清晰、準確、生動的教學語言,以及恰當的闆書設計和多媒體課件使用技巧。 互動教學與閤作學習: 指導考生如何設計和組織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以及如何引導學生進行閤作探究式學習。 實驗教學技能: 訓練考生安全、規範地組織和指導學生進行生物實驗的能力,包括實驗儀器的使用、實驗步驟的講解、實驗現象的觀察與記錄,以及實驗結論的得齣。 3. 教學評價能力: 評價的原則與方法: 介紹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的意義、原則和常用方法,如觀察法、提問法、測驗法、作品分析法等。 評價工具的設計: 指導考生如何設計有效的課堂提問、練習題、小測驗、學業成績的評估量錶等。 評價結果的分析與反饋: 訓練考生如何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給予有針對性的評價和反饋,以促進學生進步。 四、 備考指導與模擬演練 本書不僅提供知識點的梳理和能力的訓練,更注重為考生提供科學的備考策略和實戰演練。 1. 曆年真題解析: 對近幾年的國傢教師資格考試生物學科真題進行詳細的考點分析和解題思路剖析,幫助考生把握命題趨勢,熟悉考試題型和難度。 2. 考前衝刺模擬試捲: 精心設計多套高質量的模擬試捲,緊扣考試大綱和最新考試要求,涵蓋學科知識和教學能力兩大部分。試捲難度、題型、分值分布均嚴格參照國傢考試標準,為考生提供一次全真模擬考試體驗。 3. 詳細答案與解析: 每套模擬試捲均附帶詳細、準確的答案,並對試題的關鍵知識點、解題思路、易錯點進行瞭深入解析,幫助考生及時查漏補缺,鞏固所學。 4. 備考策略指導: 提供科學的學習方法和備考建議,如時間管理、考前心態調整、答題技巧等,助力考生以最佳狀態迎接考試。 五、 適用對象 本書適用於參加2018年度初中生物學科國傢教師資格考試的廣大考生。 總而言之,《2018初中生物教師資格考試考前衝刺》是一本集知識梳理、能力訓練、模擬演練於一體的綜閤性備考教材。本書力求以詳實的內容、科學的方法、實用的指導,全方位提升考生的應試能力,助您成功邁入教師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