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教材計有醫古文、中國醫學史、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內經講義、傷寒論講義、金匱要略講義、溫病學、中醫各傢學說、中醫內科學、中醫外科學、中醫兒科學、中醫婦科學、中醫眼科學、中醫耳鼻喉科學、中醫傷科學、針灸學、經絡學、腧穴學、刺灸學、針灸治療學、針灸醫籍選、各傢針灸學說、推拿學、藥用植藥學、中藥鑒定學、中藥炮製學、中藥藥劑學、中藥化學、中藥藥理學等三十二門。其中除少數教材是初次編寫者外,多數是在原教材,特彆是在二版教材的基礎上充實、修改而編寫成的。所以這套新教材也包含著前幾版教材編寫者的勞動成果在內。
教材是培養社會主義專門人纔和傳授知識的重要工具,教材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到人纔的培養。要提高教材的質量,必須不斷地予以錘煉和修改。本套教材不可避免地還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因而殷切地希望各地中醫藥教學人員和廣大讀者在使用中進行檢驗並提齣寶貴意見,為進一步修訂作準備,使之成為科學性更強、教學效果更好的高等中醫藥教學用書,以期更好地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四化建設和中醫事業發展的需要。
目錄
1 緒言
2 中藥藥性
3 影響中藥藥理作用的因素
4 中藥復方的藥理
5 解錶藥
麻黃
桂枝
柴鬍
葛根
6 清熱藥
金銀花
黃芩
黃連
大青葉與闆藍根
山豆根
7 瀉下藥
大黃
8 祛風濕藥
秦艽
稀薟草
9 利水滲濕藥
茯苓
澤瀉
茵陳蒿
10 溫裏藥
附子(附烏頭)
11 理氣藥
枳實
青皮
12 消食藥
13 止血藥
三七
14 活血化瘀藥
丹參
川芎
益母草
延鬍索
莪術
15 化痰止咳平喘藥
桔梗
16 安神藥
酸棗仁
17 平肝息風藥
天麻
鈎藤
羚羊角
18 開竅藥
麝香
19 補虛藥
4 中藥復方的藥理
古之謂“七方”,有大、小、緩、急、奇、偶、復,其中“復方”為二方、三方及數方相閤之方,或彆加餘藥及分兩均齊之方。其意與今之復方概念有彆。本章所論復方,係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藥物,按照中醫的四診八綱、辨證論治的原則,針對病情有機地組閤而成的方劑,係與單味藥相對而言。由於疾病的病程和性質復雜多變,往往寒熱交錯,虛實並見,一時一身而數病相兼,隻憑單味藥難以照顧全麵,故須將多種藥物適當配閤,利用其相互間的協同或拮抗作用,提高療效或減少不良反應,以適應復雜病情的治療。
追溯人類用藥的曆史,是以用單味藥開始的。隨著人們對藥物認識的不斷深化和對病因病機理解的逐步提高,纔逐漸將藥物配伍使用。《五十二病方》就是在這種思想指導下發展起來的。張仲景的傷寒金匱方,便是急慢性傳染病學和多科雜癥治療的典範,是中國醫學高度光輝發展的裏程碑。從單方過渡到復方,是中藥治療學上的一個飛躍。
4·1 配伍原則
中藥配伍是在長期醫療實踐中積纍的豐富經驗和知識。《本草經》記載:“藥有單行者,有相須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惡者,有相反者,有相殺者。凡此七情,閤和時視之,相須相使者良,勿用相惡相反者。”說明藥物有協同作用(相須相使),拮抗作用(相畏、相惡、相殺),相反作用(十八反)等,在配伍製方時均應注意。
4·1·1 相須相使配伍
李時珍說:“藥有七情:獨行者,單方不用輔也。相須者,同類不可離也,如人參、甘草、黃柏、知母之類。相使者,我之佐使也。”相須即是性能類似、藥效方嚮一緻的藥同用,使其發生協同作用,提高療效。荊芥配防風,同屬辛溫,可加強散風解毒作用;黃連、黃芩與大黃,同屬苦寒,配伍後其清熱解毒、降壓作用加強;桂枝與麻黃配伍,可加強後者發汗解熱功效。大黃配芒硝、瀉下作用增強;地丁與蒲公英,消腫解毒作用增強。實驗也證明黃連解毒湯較單味黃連抗菌作用強,並可延緩細菌耐藥性的産生。
復方除具有上述增效作用外,還顯示瞭多效性。遇病情復雜,一味藥不能奏效時,可發揮復方的多效性,采取標本兼顧,照顧各個證候,全麵施治。以普濟消毒飲為例,方中芩、連、連翹、闆藍根清熱解毒;薄荷、牛蒡子、僵蠶、柴鬍疏散風熱;桔梗、玄參、馬勃能清熱利咽;甘草、陳皮以和胃調中。本方為治大頭瘟高熱的主方,充分體現瞭治療瘟毒的頭麵、咽喉諸證的作用。又如紫雪丹一方,其中生石膏、寒水石及滑石甘寒清熱;玄參、升麻、甘草、犀角清熱解毒;羚羊清肝熱熄風;硃砂、磁石安神鎮痙;麝香、木香、丁香、沉香以行氣開竅;樸硝、硝石以泄熱散結,所以治療高熱神昏等證有多效。兩方全方雖尚缺少現代實驗研究,但方中各藥大多經過研究,錶明有很好的抗菌、抗病毒、解熱、鎮靜及抗驚作用。
多效並不等於萬能,也非一方統治萬病。清·吳鞠通說:“無不偏之藥,則無統治之方……”所以方劑都有其針對性,並設加減法,顯示其靈活性。
……
朋友推薦我看瞭這本《藥理學圖解》的書,這本書的特色就是用大量精美的插圖來解釋藥理學原理,這對於我這樣視覺型學習者來說簡直是福音!很多抽象的分子機製,通過這些生動的圖畫,變得一目瞭然。我之前學習藥理學的時候,經常會遇到難以理解的概念,比如藥物是如何與受體結閤的,或者藥物是如何影響細胞膜的通透性等等。但是看瞭這本書之後,這些問題都迎刃而解瞭。插圖不僅清晰,而且非常有條理,將復雜的生化過程分解成一個個易於理解的步驟。
評分我最近入手瞭一本名為《臨床藥理學實踐》的書,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是非常實用,內容非常貼近臨床實際。作為一名即將步入臨床實習的學生,我迫切需要瞭解藥物在實際應用中的一些細節,比如藥物的適應癥、禁忌癥、劑量調整、不良反應以及藥物相互作用等等。這本書正好滿足瞭我的需求,它將復雜的藥理學知識轉化為瞭可以直接應用於臨床的指導。書中有很多病例分析,讓我能夠直觀地感受到藥物在治療疾病中的重要性,也讓我對如何安全有效地使用藥物有瞭更深刻的認識。
評分這是一本名為《化學藥理學》的教材,我拿到它的時候,就被它厚重的篇幅和嚴謹的排版所震撼。作為一名藥學專業的本科生,我深知藥理學的重要性,而這本書無疑是一本非常紮實的參考書。它的內容非常豐富,從細胞信號轉導、受體理論等基礎概念講起,然後深入到各種藥物的作用機製,比如離子通道調節劑、酶抑製劑等等。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比較學術化,有很多專業術語,但這也正是它的優點,因為它能夠幫助我建立起嚴謹的科學思維。我尤其喜歡它在講解每個藥物類彆時,都會配以大量的圖錶和實例,幫助我更好地理解抽象的藥理學概念。
評分我抱著學習的態度,購買瞭《天然藥物化學》這本書,雖然書名聽起來和藥理學略有不同,但作為一名對藥物來源感興趣的人,我發現這本書對於理解天然藥物的藥理活性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詳細介紹瞭各種天然産物,比如植物、動物、礦物等,是如何被提取、分離和鑒定的。更重要的是,它還深入探討瞭這些天然産物的化學結構與其藥理作用之間的關係,解釋瞭為什麼某種天然成分能夠發揮特定的治療效果。這本書讓我對“藥食同源”有瞭更科學的理解,也拓寬瞭我對藥物來源的認知。
評分這本書的名字叫做《現代藥理學》,當我拿到它的時候,就對這本書充滿瞭期待。作為一名對藥物研究領域充滿好奇心的學生,我一直希望能夠找到一本係統、全麵介紹藥物作用機製的書籍。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潔大氣,書名也很直觀,讓我覺得它應該能夠滿足我的需求。我翻開目錄,看到裏麵涵蓋瞭從藥物動力學、藥物動力學到各種常見藥物的詳細介紹,從抗生素到抗腫瘤藥物,從心血管藥物到神經係統藥物,幾乎涵蓋瞭我所能想到的所有重要藥物類彆。每一章節的標題都讓我覺得內容詳實,而且編排得很有邏輯性,從基礎到應用,循序漸進,非常適閤我這樣的初學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