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莫紮特小提琴協奏麯(G大調K216總譜)/全國音樂院係教學總譜係列
原價:8.00元
作者:(奧)莫紮特 作麯
齣版社:湖南文藝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3-04-01
ISBN:9787540429799
字數:
頁碼:60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莫紮特,沃爾夫岡·阿瑪多伊斯(1756—1791) 奧地利作麯傢,齣生於薩爾茨堡。其父利奧波德·莫紮特(1719—1787)是小提琴傢兼作麯傢,作有一本重要的小提琴教材。在利奧波德的鼓勵下,沃爾夫岡六歲即在慕尼黑和維也納舉行鋼琴獨奏會。1763年隨其父偕姊姊瑪麗亞·安娜(,1751—1829,亦為鋼琴神童)開始長途巡迴演齣,訪問德國、比利時、巴黎、倫敦(1764—1765)和荷蘭。這些地方對莫紮特日後的音樂風格都留下瞭烙印。1766年11月返迴薩爾茨堡時,他已寫成最早幾部交響麯和大約三十首其他作品,並把約翰·剋裏斯蒂安·巴赫(J.S.巴赫的幼子,世稱“英國巴赫”或“倫敦巴赫”)的幾首奏鳴麯改編成鋼琴協奏麯。莫紮特早期受約·剋·巴赫的影響最大,他的為數眾多的鋼琴協奏麯即受其作品的啓發而作。
目錄
I.快闆
II.柔闆
III.迴鏇麯,快闆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說實話,作為一個業餘學習者,有時候麵對那些厚重的、充滿復雜理論分析的學術性樂譜會感到畏懼,因為我的主要目的是演奏,而不是進行音樂學研究。這本“總譜係列”最吸引我的地方,就在於它成功地避開瞭冗長晦澀的學術注釋,而是將所有重要的信息——無論是指法、揉弦的建議,還是不同版本的對比性標記——都融入到瞭可直接用於實踐的樂譜符號之中。它用“做”的方式來教學,而不是用“說”的方式。比如,在協奏麯的引子部分,一些標記的重音提示,就直接影響瞭你對樂隊與獨奏樂器之間對話的理解。它不像某些學術版本那樣,把所有的可能性都鋪陳開來,讓人無所適從;相反,它提供瞭一條清晰、高品質的路徑,讓學習者可以專注於如何把音符彈得更美、更有音樂性。這種務實和以演奏為核心的設計理念,對於廣大的音樂愛好者和非專業院校學生來說,簡直是福音。
評分從收藏價值的角度來看,這本總譜的係列感和統一性是其最大的亮點之一。它不是孤立的一本樂譜,而是“全國音樂院係教學總譜係列”中的一員,這本身就賦予瞭它一種權威性和體係感。我發現,當把K. 216放在桌麵上,旁邊的巴赫或海頓的教學總譜擺在一起時,你能明顯感覺到這套叢書在整體風格上所追求的連貫性——即對古典時期音樂的理解和呈現方式的統一標準。這種標準感對於建立一個初學者的正確音樂觀至關重要。它避免瞭因版本差異過大而導緻的音樂理解混亂。此外,考慮到這類專業教學用書的發行周期和再版難度,投資一本製作精良、內容權威的樂譜是具有長遠眼光的。我希望未來能集齊這個係列的其他幾部作品,相信它們共同構築的音樂學習體係,能幫助我更全麵地掌握古典小提琴文獻的精髓。
評分我記得有一次,我帶著我學生在為一場重要的音樂會準備這首麯子,我們遇到瞭一個關於第三樂章迴鏇麯中,那些非常快速的裝飾音和穿梭的十六分音符組的處理方式上的分歧。學生傾嚮於用一種非常機械、精確的、類似“珠算”的方式去演奏,力求絕對的均勻;而我則認為,莫紮特的俏皮感需要更多的彈性。當我們攤開這本總譜時,我們發現它提供瞭一種非常平衡的視角。它在標記上並沒有強迫你必須是“快而均勻”或“慢而富有歌唱性”,而是通過巧妙的休止符間距和重音的細微差異,暗示瞭一種內在的律動感,一種介於精確計算和即興發揮之間的“呼吸”。這種設計非常高明,它沒有給齣唯一的答案,而是為優秀的音樂教師和認真的學生提供瞭一個討論和探索的基準點。最終,我們共同決定,在某些段落強調莫紮特式的“幽默感”,而在另一些技術挑戰極大的地方,則迴歸到清晰度優先的原則,而這本總譜的清晰標記無疑是這場討論的堅實基礎。
評分當我開始鑽研這首協奏麯時,我最看重的是它對曆史演奏傳統的考量,以及現代演奏技巧的融閤。坦白說,莫紮特的小提琴協奏麯,尤其是K. 216,它要求演奏者必須在華麗的技巧展示和歌唱性的抒情之間找到一個微妙的平衡點。我發現這套總譜在某些地方的演奏建議(雖然沒有太多詳細的文字說明,但從標記上就能體會到)傾嚮於一種更加古典、更注重綫條流暢性的處理,而不是一味地追求現代大型協奏麯那種厚重的音色和強烈的對比。例如,在第二樂章中,那些寜靜而充滿靈性的樂句,這本譜子處理得非常細膩,它似乎在無聲地引導你迴到那個維也納的沙龍音樂氛圍中去。我嘗試用我常用的、更偏嚮浪漫主義時期的弓法去演奏,但很快就發現,為瞭更好地貼閤總譜所暗示的音響畫麵,我必須調整我的運弓習慣,更多地去關注弓子的接觸點和速度變化,從而獲得那種“清澈”而不是“渾厚”的音色。這種潛移默化的引導,恰恰體現瞭一套優秀的教學總譜的價值所在。
評分這本樂譜的裝幀和紙張質量真是令人贊嘆,拿在手裏就能感受到一種沉甸甸的專業氣息。內頁的排版清晰得讓人幾乎可以不用費力去分辨復雜的音符和指法標記。我記得我第一次翻開它,是在一個安靜的午後,陽光正好灑在桌麵上,K. 216的G大調協奏麯那悠揚的前奏音符仿佛立刻就從紙麵上流淌瞭齣來。對於一個像我這樣,常年與老舊、字跡模糊的復印版樂譜打交道的演奏者來說,擁有這樣一套印刷精良的“教學總譜係列”簡直就像是沙漠中發現瞭清泉。尤其是一些快速跑動和換把的細節處理,傳統版本往往會將力度記號和指法標注得過於擁擠,但在這本總譜上,每一個細節都得到瞭充分的呼吸空間,讓我的目光能夠平順地跟隨著鏇律綫進行,極大地減少瞭閱讀的疲勞感。我特彆喜歡它在和弦分解部分的處理,即便是像莫紮特這樣結構清晰的作品,通過這種高水準的印刷呈現齣來,也能讓人對整體的織體結構有一個更深刻的體認。這不僅僅是一份演奏的藍圖,更像是一件工藝品,收藏價值和實用價值兼備。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