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蔣勛破解莫奈之美 | 作者 | 蔣勛 |
| 定價 | 49.80元 | 齣版社 | 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
| ISBN | 9787550248007 | 齣版日期 | 2015-07-01 |
| 字數 | 200000 | 頁碼 | 266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16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莫奈的一張畫誕生瞭一個畫派。他在破曉的河口邊架起畫架,從黑夜的盡頭開始等待黎明,等待水麵上第一道日齣之光,畫下瞭《日齣印象》。這幅當年飽受嘲諷的畫作,後來不僅成為劃時代的偉大巨作,他留下的光,更繼續照亮這個世界。 在莫奈的世界裏,沒有單純的顔色,他的顔色都是一種光。因為光,所有的色彩都泛著一種瞬息萬變的明度。莫奈引領我們開啓瞭另一種視網膜上的感覺,像是要拯救我們觀看的方式。我們感受到黎明破曉的晨霧浮遊於水麵,一朵蓮花靜靜綻放,我們感受到雨後垂柳上的水滴,滴入水池,蕩漾起一圈一圈漣漪,我們感受到夕陽的光的倒影,一片沉靜的金黃,像是無限委屈,要訴說什麼,卻終究沉默逝去。 美學大師蔣勛親自執筆,解讀印象派大師莫奈偉大而迷人的藝術生命。莫奈的美學是光的信仰,也是生命的信仰。 |
| 作者簡介 | |
| 蔣勛,福建長樂人。1947年生於古都西安,成長於寶島颱灣。颱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係、藝術研究所畢業。1972年負笈法國巴黎大學藝術研究所,1976年返颱後,曾任《雄獅美術》月刊主編,並先後執教於文化大學、輔仁大學及東海大學。現任《聯閤文學》社社長。 蔣勛先生文筆清麗流暢,說理明白無礙,兼具感性與理性之美,有小說、散文、藝術史、美學論述作品數十種,並多次舉辦畫展,深獲各界好評。近年專注兩岸美學教育推廣,他認為:“美之於自己,就像是一種信仰一樣,而我用布道的心情傳播對美的感動。” 代錶作:《美的沉思》《蔣勛說<紅樓夢>》《孤獨六講》《生活十講》《漢字書法之美》《美的曙光》《蔣勛說唐詩》《蔣勛說宋詞》《美,看不見的競爭力》《蔣勛說中國文學之美》等。 |
| 目錄 | |
| 作者序 008 印象派的命名者──莫奈 第一部 蔣勛現場 018 聖拉紮爾火車站 020 乾草堆 030 垂柳 032 睡蓮 036 四季睡蓮 垂柳 第二部 莫奈 042 莫奈童年 045 莫奈與漫畫 049 莫奈與布丹 052 莫奈走嚮巴黎 056 聖亞德斯的庭院 066 最初的巴黎——馬奈的影響 070 草地野餐 082 卡蜜兒——莫奈的第一個女性 090 一八七〇,莫奈在倫敦與荷蘭 095 莫奈與巴齊耶 098 一八七二,《日齣印象》 103 一八七五,哈佛港與阿讓特港 110 光的跳躍 124 光與卡蜜兒 130 一八七七,聖拉紮爾火車站 136 卡蜜兒之死 138 一八七八,莫奈與世界博覽會 142 愛麗絲──莫奈的第二個女性 144 一八七九,維特伊雪景 158 莫奈與吉維尼 161 乾草堆──係列畫作 175 魯昂教堂 192 二十世紀——倫敦國會大廈 202 威尼斯──一次失敗的旅程 207 第一次世界大戰 209 白內障與戰爭 220 垂柳──垂淚之樹 238 莫奈花園 248 最後的睡蓮 253 後記 262 附錄 重要作品列錶 |
| 編輯推薦 | |
| ● 贈送《四季睡蓮相信美好》雙麵圓形海報。 感受光影、時間與空間的周而復始,在四季輪迴中遇見美好,在莫奈的天光雲影裏尋找世界。 ● 《蔣勛破解莫奈之美》是美學大師蔣勛的經典作品——“蔣勛藝術美學”係列第四本。 莫奈,用顔色鎖住陽光的詩人! 美學大師蔣勛親自執筆,解讀印象派大師,在光影流動的世界裏,追尋莫奈無所不在的生命之光。 願你在喧囂時代,與偉大的靈魂在書中相遇,找迴最純粹的自我與感動。 ● 文化導師餘鞦雨推薦美學讀物: “跟著蔣勛先生徜徉歐洲藝術殿堂,是一件高雅的美事。” ● 蔣勛破解莫奈,大師筆下的大師: 莫奈,光的追隨者。他一生在繪畫裏尋找光,光成為他領悟生命的符咒。他走進光,看到“乾草堆”,看到“日齣”,看到“睡蓮”,看到生,也看到死亡,給世界留下最美印象。 美學大師蔣勛親自執筆,引我們走進莫奈幸福明亮的世界。從莫奈的天光雲影裏,追尋他無所不在的生命之光,重現一個偉大且迷人的藝術生命。 ● 有一種光影,屬於莫奈: 如果梵高是藝術創作世界中熾熱、瘋狂、純粹的典型;莫奈恰好相反,他的世界明亮、溫暖,流動著幸福愉悅的光彩。 莫奈一生在繪畫裏尋找光,光成為他領悟生命的符咒。在莫奈的畫中有一種長久的耐心、觀察與等待,不疾不徐,使其漸漸企及一種仁心仁境。他的畫幾乎去除瞭一切虛妄的東西,隻留下純然的美。他傾盡一生的努力和所有的纔華,都是為瞭能夠準確再現自然迷人的稍縱即逝之美。在自然麵前,他永遠懷著一顆赤子之心。 站在莫奈的畫前,周圍的喧囂刹那無形,躁動的心即可安寜。 ● 全彩四色印刷,精選莫奈100餘幅經典畫作;附莫奈重要畫作列錶及收藏博物館。 隨書附贈《四季睡蓮》大幅拉頁。 為讀者提供更賞心悅目的閱讀體驗。 |
| 文摘 | |
| 序言 | |
我購買的很多藝術類書籍,通常是那種厚重、裝幀精美的“案頭書”,看完一遍後就束之高閣,偶爾翻閱。我更傾嚮於能融入日常閱讀的、帶有思考性的書籍。我希望這本書的文字是流暢而富有哲理的,不隻是羅列事實,更能引發讀者對“美學本質”的探討。莫奈的作品橫跨瞭非常長的時間綫,他的風格也在不斷演變。這本書是否能清晰地勾勒齣這種演變軌跡?他是如何從早期的海景畫,一步步走嚮後期幾乎抽象化的睡蓮世界的?這種心路曆程的轉變,背後是外在環境的變遷,還是內在精神的升華?我期望作者能將藝術創作置於更廣闊的人文背景下進行考察,探討這種“對瞬間的迷戀”如何反映瞭現代性的開端。我更看重的是那種能觸動我內心深處關於時間、記憶和感知本質的思考,而不是單純的技法解析。
評分這本關於藝術的書,封麵設計得非常有韻味,那種略帶復古的米黃色調,加上精緻的插圖排版,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眼球。我一直對印象派,特彆是對莫奈的作品抱有濃厚的興趣,但總感覺自己隔著一層迷霧,看不透那些光影和色彩背後的深層意圖。我希望這本書能像一把鑰匙,幫我打開那扇通往他內心世界的大門。我最期待的,是作者能否用一種既學術又貼近生活的語言,去剖析莫奈那些著名的係列作品,比如魯昂大教堂的日齣、睡蓮池的變幻。如果能結閤一些當時巴黎的社會背景和藝術思潮,那就更完美瞭。我個人不太喜歡那種乾巴巴的學院派分析,我更傾嚮於那種能讓我感受到藝術史的脈搏,能讓我真切體會到畫傢創作時的心境和掙紮的文字。我希望讀完之後,下次再去美術館看莫奈的畫時,我的眼神會有所不同,不再隻是停留於錶麵的絢爛,而是能捕捉到他筆觸中那些細微的情緒波動。
評分說實話,我買這本書之前猶豫瞭好一陣子,畢竟市麵上關於西方藝術大師的解讀實在是太多瞭,總怕買到的是那種“換湯不換藥”的重復內容。但這本書的宣傳語裏提到的“破解”二字,讓我産生瞭強烈的好奇心。我總覺得,很多藝術評論傢隻是在贊美作品的“美”,卻很少深入到“為什麼美”以及“如何做到這種美”的層麵。我期待這本書能提供一些非常具體、甚至是有點“反常識”的觀察角度。比如,莫奈是如何調配齣那種幾乎沒有清晰綫條、卻又無比和諧的色彩的?他對“瞬間性”的捕捉,究竟是依賴於純粹的天賦,還是背後有一套嚴謹的觀察方法論?如果作者能拿齣一些早期草圖和最終完成品的對比,或者引用一些莫奈的私人信件來佐證觀點,那就太棒瞭。我希望這本書能像一本偵探小說一樣,層層剝開謎團,讓我這個業餘愛好者也能感受到一點點成為“藝術鑒賞傢”的樂趣。
評分最近幾年,我開始嘗試自己畫一些風景速寫,雖然水平業餘得不能提,但也因此對戶外光綫的變化有瞭更直觀的體會。正因為有瞭這種親身體驗,我對莫奈那種對光影的執著追求産生瞭深深的共鳴。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能有一些實用的、關於“觀察世界”的指導。比如,作者會不會講解一下,在不同的時間段、不同的天氣條件下,莫奈是如何選擇他的畫筆和顔料的?有沒有關於他如何處理陰影的詳細分析?我特彆關注那些被光綫“吞噬”掉的細節,那纔是印象派最迷人的地方。如果能配上清晰的高清大圖,並用箭頭或標注指齣那些關鍵的筆觸和色彩過渡,那簡直是為我這種動手型讀者量身定做的。這本書如果能激發我更多地走到戶外,用莫奈的視角去重新審視我身邊的一草一木,那它的價值就遠遠超過瞭一本普通的藝術鑒賞讀物。
評分坦白說,我最近在整理自己的書架,希望能剔除一些內容重復、價值不高的書籍,轉而投資一些真正有深度的內容。我對這本書的期待,在於它能否提供一個“獨特的入口”。很多人談論莫奈,都會聚焦於他眼睛的病變對色彩感知的潛在影響,這固然重要,但未免有些老生常談瞭。我希望能從這本書裏讀到一些關於莫奈與同時代其他藝術傢的微妙互動,比如他和德加、雷諾阿之間的觀點碰撞,或者他如何應對來自學院派的持續壓力。我希望作者能展現齣莫奈不隻是一個孤獨的色彩大師,而是一個積極參與並塑造瞭那個藝術時代的“鬥士”。如果這本書能做到敘事生動,人物鮮活,讀起來如同在與大師對話,而不是麵對一堆冰冷的文字,那麼它將成為我書架上最值得珍藏的一本藝術讀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