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林斯頓微積分讀本(修訂版) 9787115435590

普林斯頓微積分讀本(修訂版) 9787115435590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美】阿德裏安·班納 著
圖書標籤:
  • 微積分
  • 數學
  • 高等教育
  • 普林斯頓
  • 教材
  • 理工科
  • 學習
  • 計算
  • 函數
  • 極限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美美陽光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人民郵電齣版社
ISBN:9787115435590
商品編碼:14688729713
包裝:平裝-膠訂
齣版時間:2016-10-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普林斯頓微積分讀本(修訂版)

定價:99.00元

作者:【美】阿德裏安·班納

齣版社:人民郵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10-01

ISBN:9787115435590

字數:

頁碼:

版次:2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28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說,微積分或許是他們曾經上過的倍感迷茫且*受挫摺的一門課程瞭. 而本書,不僅讓學生們能有效地學習微積分,更重要的是提供瞭戰勝微積分的工具.

這本經典著作源於風靡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阿德裏安·班納教授的微積分復習課程,將易用性與可讀性以及內容的深度與數學的嚴謹地結閤在瞭一起,激勵學生不再懼怕微積分,並在考試中獲得高分。

作者阿德裏安·班納是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數學教授,並擔任新技術研究中心主任. Adrian Banner教授的授課風格是非正式的、有吸引力並完全不強求的,甚至在不失其詳盡性的基礎上又增添瞭許多娛樂性,而且他不會跳過討論一個問題的任何步驟.

作者獨創的“內心獨白”方式——即問題求解過程中學生們應遵循的思考過程——為我們提供瞭不可或缺的推理過程以及求解方案.本書的重點在於創建問題求解的技巧.其中涉及的例題從簡單到復雜並對微積分理論進行瞭深入探討.讀者會在非正式的對話語境中體會微積分的無窮魅力.

內容提要


本書是作者多年來給普林斯頓大學本科一年級學生開設微積分的每周復習課。本書專注於講述解題技巧,目的是幫助讀者學習一元微積分的主要概念。深入處理一些基本內容,還復習一些主題。本書不僅可以作為參考書,也可以作為教材,定會成為任何一位需要微積分知識人學習一元微積分的非常好的指導書。

目錄


章 函數、圖像和直綫  1

1.1 函數  1

1.1.1 區間錶示法  3

1.1.2 求定義域  3

1.1.3 利用圖像求值域  4

1.1.4 垂綫檢驗  5

1.2 反函數  6

1.2.1 水平綫檢驗  7

1.2.2 求反函數  8

1.2.3 限製定義域  8

1.2.4 反函數的反函數  9

1.3 函數的復閤  10

1.4 奇函數和偶函數  12

1.5 綫性函數的圖像  14

1.6 常見函數及其圖像  16

第2章 三角學迴顧  21

2.1 基本知識  21

2.2 擴展三角函數定義域  23

2.2.1 ASTC 方法  25

2.2.2 以外的三角函數  27

2.3 三角函數的圖像  29

2.4 三角恒等式  32

第3章 極限導論  34

3.1 極限:基本思想  34

3.2 左極限與右極限  36

3.3 何時不存在極限  37

3.4 在∞ 和-∞ 處的極限  38

3.5 關於漸近綫的兩個常見誤解  41

3.6 三明治定理  43

3.7 極限的基本類型小結  45

第4章 求解多項式的極限問題  47

4.1 x → a 時的有理函數的極限  47

4.2 x → a 時的平方根的極限  50

4.3 x → ∞ 時的有理函數的極限  51

4.4 x → ∞ 時的多項式型函數的極限  56

4.5 x → -∞ 時的有理函數的極限  59

4.6 包含值的函數的極限  61

第5章 連續性和可導性  63

5.1 連續性  63

5.1.1 在一點處連續  63

5.1.2 在一個區間上連續  64

5.1.3 連續函數的一些例子  65

5.1.4 介值定理  67

5.1.5 一個更難的介值定理例子  69

5.1.6 連續函數的大值和小值  70

5.2 可導性  71

5.2.1 平均速率  72

5.2.2 位移和速度  72

5.2.3 瞬時速度  73

5.2.4 速度的圖像闡釋  74

5.2.5 切綫  75

5.2.6 導函數  77

5.2.7 作為極限比的導數  78

5.2.8 綫性函數的導數  80

5.2.9 二階導數和更高階導數  80

5.2.10 何時導數不存在  81

5.2.11 可導性和連續性  82

第6章 求解微分問題  84

6.1 使用定義求導  84

6.2 用更好的辦法求導  87

6.2.1 函數的常數倍  88

6.2.2 函數和與函數差  88

6.2.3 通過乘積法則求積函數的導數  88

6.2.4 通過商法則求商函數的導數  90

6.2.5 通過鏈式求導法則求復閤函數的導數  91

6.2.6 那個難以處理的例子  94

6.2.7 乘積法則和鏈式求導法則的理由  96

6.3 求切綫方程  98

6.4 速度和加速度  99

6.5 導數僞裝的極限  101

6.6 分段函數的導數  103

6.7 直接畫齣導函數的圖像  106

第7章 三角函數的極限和導數  111

7.1 三角函數的極限  111

7.1.1 小數的情況  111

7.1.2 問題的求解——小數的情況  113

7.1.3 大數的情況  117

7.1.4 “其他的” 情況  120

7.1.5 一個重要極限的證明  121

7.2 三角函數的導數  124

7.2.1 求三角函數導數的例子  127

7.2.2 簡諧運動  128

7.2.3 一個有趣的函數  129

第8章 隱函數求導和相關變化率  132

8.1 隱函數求導  132

8.1.1 技巧和例子  133

8.1.2 隱函數求二階導  137

8.2 相關變化率  138

8.2.1 一個簡單的例子  139

8.2.2 一個稍難的例子  141

8.2.3 一個更難的例子  142

8.2.4 一個非常難的例子  144

第9章 指數函數和對數函數  148

9.1 基礎知識  148

9.1.1 指數函數的迴顧  148

9.1.2 對數函數的迴顧  149

9.1.3 對數函數、指數函數及反函數  150

9.1.4 對數法則  151

9.2 e 的定義  153

9.2.1 一個有關復利的問題  153

9.2.2 問題的答案  154

9.2.3 更多關於e 和對數函數的內容  156

9.3 對數函數和指數函數求導  158

9.4 求解指數函數或對數函數的極限  161

9.4.1 涉及e 的定義的極限  161

9.4.2 指數函數在0 附近的行為  162

9.4.3 對數函數在1 附近的行為  164

9.4.4 指數函數在∞ 或-∞ 附近的行為  164

9.4.5 對數函數在∞附近的行為  167

9.4.6 對數函數在0 附近的行為  168

9.5 取對數求導法  169

9.6 指數增長和指數衰變  173

9.6.1 指數增長  174

9.6.2 指數衰變  176

9.7 雙麯函數  178

0章 反函數和反三角函數  181

10.1 導數和反函數  181

10.1.1 使用導數證明反函數存在  181

10.1.2 導數和反函數:可能齣現的問題  182

10.1.3 求反函數的導數  183

10.1.4 一個綜閤性例子  185

10.2 反三角函數  187

10.2.1 反正弦函數  187

10.2.2 反餘弦函數  190

10.2.3 反正切函數  192

10.2.4 反正割函數  194

10.2.5 反餘割函數和反餘切函數  195

10.2.6 計算反三角函數  196

10.3 反雙麯函數  199

1章 導數和圖像  202

11.1 函數的極值  202

11.1.1 全局極值和局部極值  202

11.1.2 極值定理  203

11.1.3 求全局大值和小值  204

11.2 羅爾定理  206

11.3 中值定理  209

11.4 二階導數和圖像  212

11.5 對導數為零點的分類  215

11.5.1 使用一次導數  215

11.5.2 使用二階導數  217

2章 繪製函數圖像  219

12.1 建立符號錶格  219

12.1.1 建立一階導數的符號錶格  221

12.1.2 建立二階導數的符號錶格  222

12.2 繪製函數圖像的全麵方法  224

12.3 例題  225

12.3.1 一個不使用導數的例子  225

12.3.2 完整的方法:例一  227

12.3.3 完整的方法:例二  229

12.3.4 完整的方法:例三  231

12.3.5 完整的方法:例四  234

3章 優化和綫性化  239

13.1 優化  239

13.1.1 一個簡單的優化例子  239

13.1.2 優化問題:一般方法  240

13.1.3 一個優化的例子  241

13.1.4 另一個優化的例子  242

13.1.5 在優化問題中使用隱函數求導  246

13.1.6 一個較難的優化例子  246

13.2 綫性化  249

13.2.1 綫性化問題:一般方法  251

13.2.2 微分  252

13.2.3 綫性化的總結和例子  254

13.2.4 近似中的誤差  256

13.3 牛頓法  258

4章 洛必達法則及極限問題總結  263

14.1 洛必達法則  263

14.1.1 類型A:0/0   263

14.1.2 類型A:±∞/ ±∞   266

14.1.3 類型B1: (∞-∞)   267

14.1.4 類型B2: (0 ×±∞)   269

14.1.5 類型C:(1±∞, 0? 或∞?)  270

14.1.6 洛必達法則類型的總結  272

14.2 關於極限的總結  273

5章 積分  276

15.1 求和符號  276

15.1.1 一個有用的求和  279

15.1.2 伸縮求和法  280

15.2 位移和麵積  283

15.2.1 三個簡單的例子  283

15.2.2 一段更常規的旅行  285

15.2.3 有嚮麵積  287

15.2.4 連續的速度  288

15.2.5 兩個特彆的估算  291

6章 定積分  293

16.1 基本思想  293

16.2 定積分的定義  297

16.3 定積分的性質  301

16.4 求麵積  305

16.4.1 求通常的麵積  306

16.4.2 求解兩條麯綫之間的麵積  308

16.4.3 求麯綫與y 軸所圍成的麵積  310

16.5 估算積分  313

16.6 積分的平均值和中值定理  316

16.7 不可積的函數  319

7章 微積分基本定理  321

17.1 用其他函數的積分來錶示的函數  321

17.2 微積分的基本定理  324

17.3 微積分的第二基本定理  328

17.4 不定積分  329

17.5 怎樣解決問題:微積分的基本定理  331

17.5.1 變形1:變量是積分下限  332

17.5.2 變形2:積分上限是一個函數  332

17.5.3 變形3:積分上下限都為函數  334

17.5.4 變形4:極限僞裝成導數  335

17.6 怎樣解決問題:微積分的第二基本定理  336

17.6.1 計算不定積分  336

17.6.2 計算定積分  339

17.6.3 麵積和值  341

17.7 技術要點  344

17.8 微積分基本定理的證明  345

8章 積分的方法I  347

18.1 換元法  347

18.1.1 換元法和定積分  350

18.1.2 如何換元  353

18.1.3 換元法的理論解釋  355

18.2 分部積分法  356

18.3 部分分式  361

18.3.1 部分分式的代數運算  361

18.3.2 對每一部分積分  365

18.3.3 方法和一個完整的例子  367

9章 積分的方法II   373

19.1 應用三角恒等式的積分  373

19.2 關於三角函數的冪的積分  376

19.2.1 sin 或cos 的冪  376

19.2.2 tan 的冪  378

19.2.3 sec 的冪  379

19.2.4 cot 的冪  381

19.2.5 csc 的冪  382

19.2.6 約化公式  382

19.3 關於三角換元法的積分  384

19.3.1 類型1:  384

19.3.2 類型2:  386

19.3.3 類型3:  387

19.3.4 配方和三角換元法  388

19.3.5 關於三角換元法的總結  389

19.3.6 平方根的方法和三角換元法  389

19.4 積分技巧總結  391

第20章 反常積分:基本概念  393

20.1 收斂和發散  393

20.1.1 反常積分的一些例子  395

20.1.2 其他破裂點  397

20.2 關於無窮區間上的積分  398

20.3 比較判彆法(理論)  400

20.4 極限比較判彆法(理論)  402

20.4.1 函數互為漸近綫  402

20.4.2 關於判彆法的陳述  404

20.5 p 判彆法(理論)   405

20.6 收斂判彆法  407

第21章 反常積分:如何解題  410

21.1 如何開始  410

21.1.1 拆分積分  410

21.1.2 如何處理負函數值  411

21.2 積分判彆法總結  413

21.3 常見函數在∞ 和-∞附近的錶現  414

21.3.1 多項式和多項式型函數在1 和?1 附近的錶現  415

21.3.2 三角函數在∞ 和-∞ 附近的錶現  417

21.3.3 指數在∞和-∞附近的錶現  419

21.3.4 對數在∞ 附近的錶現  422

21.4 常見函數在0 附近的錶現  426

21.4.1 多項式和多項式型函數在0 附近的錶現  426

21.4.2 三角函數在0 附近的錶現  427

21.4.3 指數函數在0 附近的錶現  429

21.4.4 對數函數在0 附近的錶現  430

21.4.5 更一般的函數在0 附近的錶現  431

21.5 如何應對不在0 或∞ 處的瑕點  432

第22章 數列和級數:基本概念  434

22.1 數列的收斂和發散  434

22.1.1 數列和函數的聯係  435

22.1.2 兩個重要數列  436

22.2 級數的收斂與發散  438

22.3 第n 項判彆法(理論)   442

22.4 無窮級數和反常積分的性質  443

22.4.1 比較判彆法(理論)   443

22.4.2 極限比較判彆法(理論)   444

22.4.3 ρ 判彆法(理論)  444

22.4.4 收斂判彆法  445

22.5 級數的新判彆法  447

22.5.1 比式判彆法(理論)   447

22.5.2 根式判彆法(理論)   449

22.5.3 積分判彆法(理論)   450

22.5.4 交錯級數判彆法(理論)   453

第23章 求解級數問題  455

23.1 求幾何級數的值  455

23.2 應用第n 項判彆法  457

23.3 應用比式判彆法  457

23.4 應用根式判彆法  461

23.5 應用積分判彆法  462

23.6 應用比較判彆法、極限比較判彆法和p 判彆法  463

23.7 應對含負項的級數  468

第24章 泰勒多項式、泰勒級數和冪級數導論  472

24.1 近似值和泰勒多項式  472

24.1.1 重訪綫性化  472

24.1.2 二次近似  473

24.1.3 高階近似  474

24.1.4 泰勒定理  475

24.2 冪級數和泰勒級數  478

24.2.1 一般冪級數  479

24.2.2 泰勒級數和麥剋勞林級數  481

24.2.3 泰勒級數的收斂性  481

24.3 一個有用的極限  485

第25章 求解估算問題  487

25.1 泰勒多項式與泰勒級數總結  487

25.2 求泰勒多項式與泰勒級數  488

25.3 用誤差項估算問題  491

25.3.1 個例子  492

25.3.2 第二個例子  494

25.3.3 第三個例子  495

25.3.4 第四個例子  496

25.3.5 第五個例子  497

25.3.6 誤差項估算的一般方法  499

25.4 誤差估算的另一種方法  499

第26章 泰勒級數和冪級數:如何解題  502

26.1 冪級數的收斂性  502

26.1.1 收斂半徑  502

26.1.2 求收斂半徑和收斂區域  504

26.2 閤成新的泰勒級數  508

26.2.1 代換和泰勒級數  509

26.2.2 泰勒級數求導  511

26.2.3 泰勒級數求積分  512

26.2.4 泰勒級數相加和相減  514

26.2.5 泰勒級數相乘  515

26.2.6 泰勒級數相除  516

26.3 利用冪級數和泰勒級數求導  517

26.4 利用麥剋勞林級數求極限  519

第27章 參數方程和極坐標  523

27.1 參數方程  523

27.2 極坐標  528

27.2.1 極坐標與笛卡兒坐標互換  529

27.2.2 極坐標係中畫麯綫  530

27.2.3 求極坐標麯綫的切綫  534

27.2.4 求極坐標麯綫圍成的麵積  535

第28章 復數  538

28.1 基礎  538

28.2 復平麵  541

28.3 復數的高次冪  544

28.4 解 w   545

28.5 解= w   550

28.6 一些三角級數  552

28.7 歐拉恒等式和冪級數  554

第29章 體積、弧長和錶麵積  556

29.1 鏇轉體的體積  556

29.1.1 圓盤法  557

29.1.2 殼法  558

29.1.3 總結和變式  560

29.1.4 變式1:區域在麯綫和y 軸之間  561

29.1.5 變式2:兩麯綫間的區域  562

29.1.6 變式3:繞平行於坐標軸的軸鏇轉  565

29.2 一般立體體積  567

29.3 弧長  571

29.4 鏇轉體的錶麵積  574

第30章 微分方程  578

30.1 微分方程導論  578

30.2 可分離變量的一階微分方程  579

30.3 一階綫性方程  581

30.4 常係數微分方程  585

30.4.1 解一階齊次方程  586

30.4.2 解二階齊次方程  586

30.4.3 為什麼特徵二次方程適用  587

30.4.4 非齊次方程和特解  588

30.4.5 求特解  589

30.4.6 求特解的例子  590

30.4.7 解決yP 和yH 間的衝突  592

30.4.8 IVP   593

30.5 微分方程建模  595

附錄A 極限及其證明  598

A.1 極限的正式定義  598

A.2 由原極限産生新極限  602

A.3 極限的其他情形  606

A.4 連續與極限  611

A.5 再談指數函數和對數函數  616

A.6 微分與極限  618

A.7 泰勒近似定理的證明  627

附錄B 估算積分  629

B.1 使用條紋估算積分  629

B.2 梯形法則  632

B.3 辛普森法則  634

B.4 近似的誤差  636

符號列錶  640

索引  643

作者介紹


阿德裏安·班納(Adrian Banner)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數學學士及碩士,普裏斯頓大學數學博士。2002年起任職於INTECH公司,現為INTECH公司首席執行官兼首席投資官。同時,他在普林斯頓大學教學數學係任教師。

文摘


序言



《高等代數基礎與應用》 作者: 張誌明 教授 齣版社: 科學與技術齣版社 ISBN: 9787504587123 頁碼: 680頁 裝幀: 精裝 --- 內容提要: 本書是高等代數領域的一部深度力作,旨在為數學、物理、計算機科學及工程領域的學生和研究人員提供一個全麵、深入且具有前瞻性的代數理論基礎。全書結構嚴謹,邏輯清晰,不僅係統闡述瞭綫性代數、群論、環論和域論等核心內容,更著重於理論與實際應用的緊密結閤。 本書的編寫遵循“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開篇從基礎的數域、多項式環入手,逐步過渡到嚮量空間、綫性變換等綫性代數的核心概念。隨後,深入探討特徵值、特徵嚮量、相似性理論,以及歐幾裏得空間中的正交分解和譜理論,為後續的高級主題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綫性代數部分之後,本書引入抽象代數的核心——群論。從群的基本定義、子群、陪集,到同態、同構,再到Sylow定理等群結構分析的精妙工具,內容詳實,例證豐富。對於環和域的討論,則側重於理想、商環、整環、域的擴張等概念,為伽羅瓦理論的研究做好鋪墊。 本書的特色在於其豐富的應用實例和精選的習題。在闡述理論的同時,穿插瞭如綫性規劃的基理論、有限域在編碼理論中的應用、矩陣分解在數據分析中的作用,以及群論在晶體學和密碼學中的實際價值。習題設計兼顧基礎鞏固和思維拓展,部分難題具有相當的挑戰性,適閤希望深入理解和掌握代數精髓的學習者。 目標讀者: 數學專業本科高年級及研究生,物理學、信息科學、工程技術領域中需要紮實代數背景的科研人員與工程師。 --- 詳細章節介紹: 第一部分:綫性代數基礎與幾何(第1章至第4章) 第1章 基礎概念與數域: 詳細迴顧瞭復數域、實數域的代數性質,引入數環 $mathbb{Z}$ 和分式域的構造。重點討論瞭多項式的代數結構,如帶餘除法、整除性、根的判定,以及在不同數域上的分解性質。 第2章 嚮量空間與綫性映射: 本章是全書的基石。深入探討嚮量空間的抽象定義、基與維數的概念,並嚴格證明瞭任意嚮量空間的基的存在性。綫性映射的核、像、秩的性質被詳盡論述,綫性方程組的解空間理論通過矩陣的初等行變換得到統一處理。引入瞭同構的概念,並證明瞭有限維嚮量空間之間的同構關係。 第3章 矩陣理論與行列式: 矩陣運算的代數結構,矩陣的秩的定義與性質。行列式的定義、萊布尼茨公式的推導,以及行列式的乘法定理。通過行列式,嚴謹地闡述瞭綫性映射的可逆性條件。本章還包含瞭分塊矩陣的運算技巧。 第4章 歐幾裏得空間與正交性: 引入內積空間的概念,並推廣到實數域和復數域上的歐幾裏得空間。詳細闡述瞭Gram-Schmidt正交化過程及其在求解最小二乘問題中的應用。重點討論瞭正交矩陣和正交分解,為後續的譜理論打下基礎。 第二部分:特徵值理論與對角化(第5章至第6章) 第5章 特徵值、特徵嚮量與相似理論: 深入分析特徵多項式、最小多項式的性質。詳細討論瞭矩陣可對角化的充要條件。對於不可對角化的情形,引入Jordan標準型的概念,並給齣瞭構造Jordan塊的完整算法,這是理論分析和數值計算的關鍵。 第6章 二次型與閤同關係: 討論二次型的定義、矩陣錶示。使用拉格朗日配方法和正交對角化方法對二次型進行規範化。引入閤同關係,闡述瞭二次型的分類,並討論瞭實二次型在幾何上的意義(如橢圓、雙麯綫的標準方程)。 第三部分:抽象代數導論——群論(第7章至第10章) 第7章 群的基本概念: 群的公理化定義、實例(如對稱群 $S_n$、二麵體群 $D_n$、循環群)。子群、陪集的定義與性質,以及拉格朗日定理的精妙證明。 第8章 群的同態與同構: 深入探討群同態的性質,如核與像的結構。第一同構定理的嚴格錶述與應用。正規子群的概念及其在構造商群中的核心作用。 第9章 群的進一步結構分析: 討論直積(內直積與外直積)。重點分析有限生成阿貝爾群的結構定理,並利用該定理對有限阿貝爾群進行分類。 第10章 Sylow定理與有限群結構: 本章是群論的高潮部分。詳細證明瞭Sylow第一、第二、第三定理,並展示瞭如何利用這些定理來確定特定階數群(如階數為12、20的群)的結構,從而判斷它們是否為簡單群或阿貝爾群。 第四部分:環、域與擴張(第11章至第13章) 第11章 環與理想: 環的定義、交換環、整環和域。子環、環同態的性質。理想的概念及其與子群、正規子群的類比。主理想、極大理想和素理想的性質及其相互關係。商環的構造和性質。 第12章 分式域與多項式環進階: 在整環上構造分式域的通用方法。對多項式環的深入研究,如唯一因子域(UFD)的定義,以及在 $mathbb{Z}[x]$ 和 $F[x]$ 上的應用。本章探討瞭歐幾裏得環的性質。 第13章 域擴張與伽羅瓦理論初步: 引入域擴張的概念、次數、代數元與超越元。討論最小多項式與代數擴張。最後,概述瞭伽羅瓦群的基本思想,簡要介紹瞭伽羅瓦理論如何解決多項式方程的可解性問題,為讀者開啓瞭深入研究的門戶。 --- 特色與優勢: 1. 深度與廣度的平衡: 本書不僅覆蓋瞭所有標準高等代數課程的知識點,更將綫性代數與抽象代數有機地編織在一起,使讀者理解代數結構在不同層麵的統一性。 2. 嚴謹的數學證明: 所有的關鍵定理均給齣瞭詳盡、無遺漏的證明過程,注重邏輯的嚴密性,符閤高水平學術著作的標準。 3. 應用驅動的視角: 理論講解後,緊接著提供具體的應用場景分析,如利用矩陣分解進行數據降維、使用群論描述對稱性,增強瞭學習的動機和實際價值。 4. 高質量習題集: 全書包含超過800道精心設計的習題,覆蓋瞭概念理解、計算應用和理論探索三個層次,有助於讀者檢驗和深化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5. 曆史與發展脈絡: 在關鍵概念的介紹中,融入瞭相應的數學史背景,幫助讀者理解代數概念是如何一步步發展起來的。 --- 學習建議: 強烈建議讀者在學習本書時,配閤使用綫性代數軟件工具(如MATLAB或Python的NumPy庫)進行數值模擬和矩陣運算驗證,以更好地理解理論的計算實現。對於抽象代數部分,建議讀者在學習每一個新結構時,都嘗試找齣至少三個不同類型的具體例子進行演算。本書的難度適中偏高,適閤具備微積分和初步集閤論知識的讀者進行係統性學習。

用戶評價

評分

這套書的講解方式真是讓人耳目一新,完全顛覆瞭我對傳統微積分教材的刻闆印象。作者似乎深諳初學者在麵對抽象概念時的睏惑,總能找到最直觀、最貼近生活經驗的類比來闡釋那些一開始讓人摸不著頭腦的極限、導數和積分。我記得剛開始接觸導數的時候,總是在公式裏打轉,感覺就是一堆符號的機械操作,但這本書裏用速率的變化、麯綫的瞬時傾斜角度來解釋時,那種“原來如此”的豁然開朗的感覺是以前的教材給不瞭的。它不像那種高高在上的學術著作,而是像一位經驗豐富、耐心十足的導師,循循善誘,每一步推導都考慮到瞭讀者的認知習慣。尤其在處理那些需要深入理解的幾何背景時,作者總能巧妙地穿插一些曆史背景或者實際應用的小故事,這不僅豐富瞭知識的維度,更重要的是,讓數學不再是冰冷的公式堆砌,而是充滿瞭智慧和美感。讀起來一點也不覺得枯燥,反而像在解一個有趣的謎題,每解開一個,成就感就蹭蹭往上漲。

評分

這本書的排版和裝幀也絕對是加分項,這在理工科教材中是難能可貴的。字體選擇清晰舒適,行距和字距的把握恰到好處,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有眼睛疲勞的感覺。更值得稱贊的是那些插圖和圖錶的質量——它們不是那種廉價、粗糙的示意圖,而是精心繪製的、信息量豐富且美觀的圖形。很多復雜的空間關係或者函數圖像的變化趨勢,僅靠文字描述是難以想象的,但有瞭這些高質量的圖示,那些原本抽象的概念立刻變得可視化瞭。我發現自己會情不自禁地花時間去研究圖上的每一個細節,因為我知道,那些細節裏往往蘊含著作者希望傳遞的關鍵信息。這種對細節的關注,體現瞭齣版方對讀者的尊重,也間接提升瞭學習的效率和愉悅度,讓學習過程本身變成瞭一種享受。

評分

作為一名自學者,我尤其欣賞這本書在結構編排上的匠心獨運。它不是簡單地羅列章節,而是將各個概念有機地串聯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網絡。你會發現,它在介紹完一個工具後,緊接著就會安排一些巧妙的練習題,這些題目的設計極具目的性,它們往往不是那種機械的計算,而是需要你調動前麵學到的好幾個知識點進行綜閤運用。這種“學——練——融會貫通”的循環,對於提升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至關重要。有時候我做完一個特彆巧妙的例題,會忍不住感嘆,設計齣這個練習的人,對微積分的理解絕對是深入骨髓的。而且,這本書對不同難度的題目進行瞭良好的區分,讓你既能鞏固基礎,又不至於在遇到挑戰時立刻感到氣餒。它就像一個非常瞭解你學習進度的私人教練,知道什麼時候該加碼,什麼時候需要慢下來鞏固。

評分

我接觸過好幾本不同版本的微積分參考書,但唯獨這本,讓我感覺像是真正“擁有”瞭微積分這門學科的思考方式。它不僅僅是教會你如何計算,更重要的是,它訓練你的數學思維——那種嚴密的邏輯推理、對無窮概念的直覺把握以及將物理世界抽象化的能力。書中對於某些經典問題的探討,比如著名的“阻力與速度的關係”或者“最佳化問題”,其分析路徑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範例,展示瞭如何將微積分這把“瑞士軍刀”應用到實際問題中去。讀完後,我感覺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都發生瞭一些微妙的變化,看待速度、變化率、纍積效應,都有瞭一種更精確、更深層次的理解。這本書的價值已經超越瞭一本普通的教科書,它更像是一扇通往高等數學思維殿堂的門票,為後續的專業學習打下瞭無比堅實的基礎。

評分

坦白說,很多號稱“易懂”的數學書,讀完後發現要麼是過度簡化導緻失真,要麼就是為瞭“易懂”而犧牲瞭嚴謹性。但這本書的厲害之處在於,它在保持數學體係的完整性和嚴謹性的基礎上,做到瞭極高的可讀性。它沒有迴避那些關鍵的證明和定理的嚴格錶述,但它處理這些硬骨頭的技巧非常高明——它會先給你一個直覺上的理解,讓你明白“為什麼”需要這個定理,然後再帶著你一步步走過邏輯的鏈條,確保每一步的閤理性。這使得我在學習時,既能享受到概念清晰帶來的暢快感,又不會在考試或更深層次的學習中因為基礎不牢而“掉鏈子”。特彆是對收斂性那一部分的討論,處理得既深刻又不失優雅,不像有些教材那樣把這部分寫得像天書一樣難以捉摸。這本書真正做到瞭理論與實踐的完美平衡,讓人對微積分的“全貌”有一個紮實而立體的認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