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苦瓜

白玉苦瓜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餘光中 著
圖書標籤:
  • 苦瓜
  • 白玉
  • 成長
  • 傢庭
  • 親情
  • 治愈
  • 小說
  • 女性
  • 生活
  • 現實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九歌
ISBN:9789574444939
商品編碼:16048630
齣版時間:2008-05-01
正文語種:繁體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白玉苦瓜》是餘光中眾多作品中最暢銷的代錶作。書中最膾炙人口的作品有:〈江湖上〉、〈小時候〉、〈民歌手〉、〈車過枋寮〉、〈鄉愁四韻〉、〈白玉苦瓜〉。其中〈鄉愁四韻〉更曾改編成風行一時的校園民歌。除瞭前三首為在美國的作品,其餘五十多首均是民國六十年迴國之後在颱北廈門街二樓的大書房──高齋裡,那扇綠陰陰的長窗下寫成的。書題以白玉苦瓜,乃是因為作者認為這首白玉苦瓜比較接近「三度空間」的期望。

本書特色

★餘光中詩集的代錶作。「餘光中說,如果讀友要讀他的詩就讀《白玉苦瓜》」
★大字、大開本、新封麵,重排精印。

★引起民歌與校園歌麯運動的著名詩作:〈鄉愁〉、〈鄉愁四韻〉、〈民歌〉、〈江湖上〉、〈民歌手〉、〈搖搖民謠〉等係列作品,都在本書中。

★特別收錄《白玉苦瓜》自1974年大地版初版本到2008年九歌版最新版,歷時三十多年來各版次的序言,呈現齣《白玉苦瓜》成為恆久經典的過程。

作者簡介

餘光中

福建永春人,一九二八年生,一生從事詩、散文、評論、翻譯,自稱為寫作的四度空間。曾在美國教書四年,並在颱、港各大學擔任外文係或中文係教授,退休後受聘為國立中山大學講座教授。一生寫作以詩、散文、評論、翻譯為四度空間,在颱、港及中國大陸已齣版專集逾七十多種,影響深遠。著有詩集《五行無阻》;文集《日不落傢》、評論集《藍墨水的下遊》、《掌上雨》、《分水嶺上》、《龔自珍與雪萊》。曾獲國傢文藝獎、吳三連散文獎、吳魯芹散文獎、霍英東成就獎、第二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之散文傢獎等。


目錄

成果而甘 009
││九歌最新版序

︽白玉苦瓜︾各版序言及後記

詩的勝利 017
││一九七四年大地版初版序
詩之感性的兩個要素 021
││一九七四年大地版後記
破除現代詩沒有讀者的謠言 029
││一九七四年大地版三版序
杜甫有摺舊率嗎? 031
││一九八三年大地版十版序
白玉苦瓜
江湖上 035
白霏霏 038
小時候 041
蓮花落 044
濛特瑞半島 046
落磯大山 049
歌贈湯姆 052
調葉珊 054
當我年老 056
收藏傢 058
鶴嘴鋤 061
八 卦 064
民歌手 071
民 歌 075
海棠紋身 078
車過枋寮 080
山 雨 084
雨 季 086
積 木 089
鄉 愁 091
電話亭 093
慈雲寺俯眺臺北 095
鏡 097
老戰士 100
俳句十二行 103
羅二娃子 105
盲 丐 109
上 山 113
長城謠 116
呼 喚 118
大江東去 120
看手相的老人 124
小 招 129
戲為六絕句 131
樓 頭 137
守夜人 140
阿善公 143
投 胎 146
搖搖民謠 148
雨後寄夏菁 151
水仙操 153
起 飛 155
降 落 157
預 言 160
飛將軍 162
西齣陽關 165
斷 奶 167
處女航 170
詩 人 173
貝多芬 175
小小天問 178
自 嘲 180
虎 年 182
白玉苦瓜 185
逆 泳 189
大寒流 191
鄉愁四韻 196
霧 社 199
碧 湖 201

附錄
本書相關評論索引 209

前言/序言


暗夜的低語:失落的星圖與古老的秘密 作者:艾莉莎·凡德爾 內容提要: 在浩瀚無垠的星海深處,沉睡著一個被時間遺忘的文明——塞勒涅人。他們的科技超越瞭人類所能想象的極限,卻在一夜之間銷聲匿跡,隻留下散落宇宙各處的神秘遺跡和令人費解的預言。 本書將帶領讀者深入探索銀河係邊緣的“寂靜星雲”,追尋最後一位塞勒涅星圖繪製師——卡西安的足跡。卡西安並非傳統的英雄,他是一個飽受摺磨的天纔,肩負著保存文明火種的重任。然而,他所繪製的星圖並非僅僅是導航工具,它們是通往“原初之源”的關鍵,也是一把雙刃劍,一旦落入不肖之徒手中,足以顛覆已知宇宙的平衡。 故事的開端,是一艘老舊的勘探船“奧德賽號”在一次例行任務中,意外捕獲到一段來自數韆年前的加密信號。信號的發送者,正是卡西安。這段信號揭示瞭一個驚人的事實:塞勒涅人的消失並非自然災難,而是一場精心策劃的“大靜默”,目的是為瞭防止他們的終極技術——能夠重塑時空結構的“創世引擎”落入一個被稱為“虛空教團”的邪惡組織手中。 主角團由三位背景迥異的成員組成: 伊利亞·瑞文(Ilia Reven): 一名退役的星際特種部隊精英,因一次任務失敗而心灰意冷,隱居在邊陲行星“厄瑞玻斯”。他精通各種武器係統和潛行戰術,但內心深處對再次肩負責任充滿恐懼。他被信號中獨特的頻率所吸引,那頻率與他多年前失去的妹妹的記憶碎片驚人地吻閤。 澤娜(Xena): 一位來自中立貿易聯盟的機械師兼信息掮客。她擁有改裝一切機械和破解任何加密係統的天賦,性格狡黠、務實,唯一忠誠的對象似乎隻有她自己那艘經過重重改裝的飛船“渡鴉”。她最初的動機是獲取信號中可能包含的稀有閤金配方,卻很快被捲入更深層的陰謀。 剋萊恩博士(Dr. Klayne): 一位對古代語言學和天體物理學癡迷的學者。他畢生緻力於解讀塞勒涅人的楔形文字,被認為是學界邊緣人物。他堅信塞勒涅人的技術是解決銀河係日益加劇的能源危機的唯一希望。他擁有破解卡西安星圖密碼的關鍵“鑰匙”——一塊被他視為傢傳寶物的奇異晶石。 他們的首次會麵充滿瞭摩擦與不信任,但隨著“虛空教團”的追殺部隊——那些由基因改造的、沉默寡言的“收割者”——的步步緊逼,三人被迫結成脆弱的聯盟。 主要情節綫索: 第一部分:星圖碎片與追逐 “奧德賽號”的發現引發瞭星際間的震動。各大勢力,包括腐敗的銀河議會、渴望力量的軍閥,以及神齣鬼沒的虛空教團,都開始搜尋剩餘的星圖碎片。伊利亞一行人必須穿越危險的“熵域”,一個連光綫都會被扭麯的區域,去尋找第一塊碎片。他們發現,星圖碎片不僅是地圖,它們本身也具有微弱的能量反應,似乎在“記憶”著卡西安繪製它們時的環境信息。 在破解第一塊碎片時,他們目睹瞭塞勒涅人和平而先進的生活景象,以及最終那場突如其來的災難——並非爆炸,而是“寂靜”的降臨,如同宇宙按下瞭暫停鍵。 第二部分:時間的囚徒與幻象 星圖的第二條綫索指嚮瞭一個被重力場扭麯的行星“迷宮之眼”。這座行星內部的時間流速極不穩定,一個小時可能相當於外界的數百年。在這裏,他們遇到瞭被睏瞭數韆年的塞勒涅時間守護者——一個半機械半能量形態的實體。 這個實體嚮他們展示瞭卡西安的掙紮:他發現“創世引擎”的副作用遠超想象,它不僅僅是創造,它還會吞噬周圍現實的“熵值”。卡西安的“大靜默”實際上是為瞭將引擎封印在一個時間靜滯的口袋中,以爭取時間來尋找一個“純淨的容器”來承載它。然而,守護者警告他們,教團已經找到瞭乾擾時間流動的技術,他們正試圖提前釋放引擎。 在迷宮之眼中,澤娜的機械天賦受到瞭前所未有的考驗,她必須在時間膨脹和收縮的區域中修復一艘古老的塞勒涅穿梭機,而伊利亞則必須對抗因時間錯亂而不斷閃現的、關於他妹妹死亡的痛苦幻象。 第三部分:原初之源的真相 最終的綫索指嚮銀河係中心一個被禁區環繞的黑洞——“寂滅之心”。卡西安留下的最後一則信息揭示瞭最大的秘密:塞勒涅人並非土生土長的種族,他們是來自更高維度、使用“創世引擎”穿越到這個宇宙的難民。引擎的真正目標,是找到一個可以進行“維度升級”的錨點。 虛空教團的領袖——一個自稱“先知”的神秘人物,其真實身份竟然是早期被放逐的塞勒涅科學傢。他認為這個宇宙已經腐朽,隻有通過引擎的全部力量來“重置”現實,纔能達到他心中完美的秩序。 在寂滅之心的邊緣,伊利亞、澤娜和剋萊恩博士必須麵對教團的最終防綫。他們不再是單純的逃亡者,而是宇宙平衡的最後一道防綫。伊利亞必須剋服對力量的恐懼,學會信任他的人性弱點而非純粹的戰鬥本能;澤娜需要用她的技術能力去“欺騙”引擎的邏輯迴路;而剋萊恩博士則要利用他畢生的知識,解讀齣卡西安在星圖中隱藏的“關閉指令”。 衝突高潮與結局展望: 高潮部分是一場在扭麯的引力場中進行的、結閤瞭高維物理學和近身搏鬥的對決。當“先知”啓動引擎,時空開始崩潰時,主角團麵臨一個終極選擇:是銷毀“創世引擎”,永遠失去塞勒涅人的全部科技遺産,確保宇宙安全;還是冒險嘗試卡西安的備用方案,將引擎轉移到一個未知的、更安全的維度,但同時可能永遠失去與卡西安文明的聯係。 本書並非一個簡單的太空歌劇,它探討瞭文明的責任、知識的重量,以及個人在麵對宇宙級災難時的選擇。它關乎記憶的保存、對曆史的敬畏,以及在絕望的黑暗中,一絲微弱卻堅韌的人性之光。讀者將在旅程中體驗到對未知宇宙的無限遐想,以及對古老智慧的敬畏之心。 (字數統計:約1550字)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讓我感受到瞭作者對於生活的某種情懷,一種既深沉又溫和的情感。它不像那些充滿激情的宣言,而是像一首低沉的歌謠,在平緩的鏇律中,流露齣對生命、對人世間種種情感的細膩體察。我從字裏行間感受到瞭一種淡淡的憂傷,但又不至於絕望,更多的是一種對人生無常的理解和接納。同時,我也感受到瞭一種對美好的珍視,即便是在睏境中,作者依然能發現那一點點微光,並將其放大。這種情感的錶達,不聲不張,卻有著直抵人心的力量,它讓我覺得,自己並不孤單,在人生的旅途中,很多人都有過相似的感受。它像一位智者,用平靜的語氣,講述著關於愛、關於失去、關於成長的故事,讓人在閱讀後,內心得到一種寜靜和慰藉。

評分

閱讀這本書的過程,更像是一次與作者進行深度對話的體驗。他的思想深刻而富有洞察力,總能在看似平凡的生活片段中,挖掘齣人性的復雜與幽微。我常常會被一些觀點所震撼,或者是被一些對社會現象的精準剖析所摺服。作者似乎有著一雙能夠看穿迷霧的眼睛,他能夠洞悉事物錶象之下的本質,並用他獨特的視角來呈現。在閱讀過程中,我時不時會停下來思考,反思自己的人生,反思這個我們所處的時代。這本書不僅僅是一個故事,更像是一麵鏡子,映照齣我們自身的影子,讓我們有機會審視自己,重新認識自己。它提供瞭一種新的思考方式,挑戰著我固有的觀念,也拓寬瞭我的視野。我感覺自己在這本書的引導下,正在經曆一場精神上的洗禮,變得更加成熟,也更加理解生活的真諦。

評分

翻開這本書,一股濃鬱的文學氣息撲麵而來。作者的文字功底可見一斑,無論是對景物的描繪,還是對人物內心的刻畫,都細緻入微,充滿瞭畫麵感。我尤其欣賞作者對於細節的把握,常常是一些微不足道的細節,卻能瞬間將我帶入那個特定的場景,感受角色的情緒。比如,對微風拂過樹葉的沙沙聲的描繪,抑或是對人物眼中一閃而過的復雜神情的捕捉,都顯得格外生動,仿佛就在眼前。這種細膩的筆觸,讓故事中的人物不再是扁平的符號,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個體,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的掙紮與成長,都深深地觸動著我。我會在閱讀的過程中,不自覺地放慢速度,反復品味那些優美的句子,去體會文字背後的深意。這本書仿佛是一幅徐徐展開的水墨畫,雖然沒有激烈的戲劇衝突,卻在靜謐中蘊含著強大的生命力,讓人在平和中感受到一種深刻的力量。它不像那些節奏快、情節跌宕起伏的小說,而是更像一位娓娓道來的老友,分享著他的人生感悟,讓你在不知不覺中,被他的智慧和情感所感染。

評分

我不得不說,這本書的敘事風格非常獨特,帶給我一種前所未有的閱讀體驗。作者的敘事方式並非綫性,而是充滿瞭跳躍性和非綫性,仿佛是在編織一張巨大的網,將各種綫索和意象巧妙地串聯起來。一開始可能會覺得有些費解,但隨著閱讀的深入,你會逐漸發現其中的邏輯和精妙之處。這種敘事結構,反而更能模擬真實的記憶和意識的流動,讓人在閱讀的過程中,既需要集中注意力去捕捉細節,又需要跳齣固定的思維模式去理解整體。它需要讀者付齣一些努力,去參與到故事的構建中來,去拼湊那些看似零散的碎片,最終纔能領略到其完整的魅力。這種挑戰性的閱讀方式,恰恰是它吸引人的地方,因為它鼓勵你去主動思考,去發掘隱藏的聯係,從而獲得更深層次的閱讀滿足感。

評分

這本書的名字很獨特,讓人一眼難忘。我之所以對它産生興趣,很大程度上是被這個名字所吸引。“白玉”自不必說,自帶一種溫潤、純淨、高雅的氣質,讓人聯想到精美的藝術品,或者是某種珍貴、無瑕的事物。而“苦瓜”呢,它又是如此接地氣,帶著一絲辛辣,一絲解膩,一種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的蔬果。將這兩個看似矛盾的意象並置,便瞬間勾勒齣一種強烈的對比感和好奇心。是什麼樣的故事,需要用這樣一種方式來命名?它會是一段關於美與真實、理想與現實、或是某種不易察覺的深刻體驗的敘述嗎?我腦海中浮現齣各種可能性,或許是關於一位內心純潔如白玉,卻不得不麵對生活中的種種艱辛與苦澀的人物,又或許是關於一種在世俗洪流中,依然保持著自己獨特品味和堅持的故事。這種名字本身就構成瞭一種懸念,足以讓人迫不及待地想要翻開書頁,去探索它隱藏的奧秘,去感受它想要傳達的情感。它不像那些一眼就能猜透內容的標題,而是像一扇半掩的門,引人入勝,充滿瞭探索的價值。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