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简介
《名医别录(辑校本)》由尚志钧辑校,旧题梁·陶弘景撰,是继《神农本草经》之后,有重要本草文献学价值的著作,收录了汉代至魏晋时名医在《神农本草经》中增附的资料,是这一时期临床用药经验的总结。原书早佚。本书是由辑校者从吐鲁番出土的《神农本草经集注》残卷、敦煌出土的《新修本草》残卷,以及《千金翼方》现存本草书和类书中,辑出药物七百余种,依敦煌出土的《神农本草经集注》序中药物七情药编次而成。作为一名古典文献爱好者,我更看重的是版本学上的价值。现在市面上很多“名著重印”其实只是扫描旧版然后随便糊弄一下,很多错字和脱漏都没有修正,读起来非常痛苦。而这本《名医别录(辑校本)》,光从扉页上就能看出校勘者对学术严谨性的追求。我特意去比对了其中几处著名的版本差异点,发现这次的辑校本明显采用了更可靠的底本进行整理,并且对于存疑之处,都给予了合理的解释或标注。这种对学术诚信的坚守,让阅读过程变得非常安心。我尤其欣赏它在引文标注上的规范性,使得我可以顺藤摸瓜去查证原始出处,这对于做深入研究是不可或缺的工具。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供人快速阅读的书,不如说是一部需要静下心来参研的参考工具书。它对于提升我们对古代医学经典的认知精度,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评分我购买这本书,更多是出于一种对古代医家“医德”和“人文精神”的向往。虽然这本书的核心内容是医学知识,但透过那些朴实的文字描述,我能强烈地感受到一代代医者对待生命的敬畏之心。书里记载的许多疗法,虽然在现代医学看来可能显得原始,但其背后体现出来的“因人制宜”、“审时度势”的智慧,却是永恒的。比如书中描述在特定季节、特定天气下,如何调整用药的“度”,这种对自然规律的精准把握,远超出了简单的经验积累,更像是一种哲学层面的认知。这本书的文字风格,古朴而凝练,读起来有一种直抵人心的力量,让人在浮躁的现代生活中,找到一片宁静的思考空间。它让我反思,现代医学的效率和精准固然重要,但如果失去了对个体复杂性的深度体察,是否也会有所偏失。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古代医学的深厚底蕴和人文光辉。
评分最近迷上了研究古代中医的“辨证论治”思想的源流,手头上的几本现代教材总觉得意犹未尽,总觉得少了点“烟火气”。后来经一位老中医推荐,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入手了这本整理本。读起来的感受,简直是醍醐灌顶。它不像那种晦涩难懂的古籍,它在保留了原貌的同时,通过精心的编排和现代化的处理,让那些陈旧的文字重新焕发出了生命力。我惊喜地发现,很多现在临床上看似复杂的疑难杂症,在早期的医案和论述中早就有清晰的影子和思路。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于一些常见病的论述,角度异常丰富。比如对“感冒”的描述,从寒邪、风邪到不同体质的反应,层层递进,绝非一概而论的简单化处理。这本书的版式设计也值得称赞,主文、注释、校记三者排布得当,互为补充,阅读体验非常流畅。我常常是在对照着看不同章节时,会发现前文的某个看似不经意的描述,恰好印证了后文中某个方剂的选用逻辑,这种知识的内在勾连感,是其他零散阅读无法体会的。
评分这本书,说实话,我一拿到手就觉得它分量十足,那种纸张的质感和装帧的考究,一看就知道是下过一番功夫的。我一开始只是抱着随便翻翻的心态,毕竟现在市面上的古籍整理本多如牛毛,真正能让人眼前一亮的少之又少。可当我真正沉下心来看进去之后,才发现自己对这部经典理解得太肤浅了。它不是那种快餐式的养生读物,它更像是一份沉甸甸的医学史料,里面蕴含的不仅仅是具体的方剂和疗法,更是古代医家们对生命、对疾病那种深入骨髓的敬畏和探究精神。我特别留意了它在校注方面做的细致工作,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注释和版本对比,实则凝聚了校勘者无数个不眠之夜。每当我读到一个古奥的词汇,低头就能在旁侧找到清晰的解释,这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让我这个非科班出身的爱好者也能窥见一斑。尤其是对于那些反复出现的经典论述,不同版本之间的细微差异被精准地标注出来,这对于研究古代医学流派的演变简直是太宝贵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为我们搭建了一座通往古代智慧的坚实桥梁,而不是简单地堆砌古籍原文。
评分说实话,我买这本书的主要目的其实是想考据一些特定药材在古代的使用习惯和剂量变化。我个人对药理学比较感兴趣,想看看历代医家在炮制和配伍上有什么独到的见解。这本《名医别录(辑校本)》在这方面确实没有让我失望。它不像纯粹的《本草纲目》那样侧重于药性分类,而是更多地体现了“临证”的思维。书里记录了大量的经验方和单方,其中对于剂量和配伍禁忌的描述异常严谨。我花了很长时间对比了其中几味常用药在不同篇章中的用量,发现即使是同一味药,在针对不同病机时,其用量和与其他药物的组合方式都有微妙的调整。这种细致入微的记录,对于理解中医的整体观和动态平衡思想至关重要。这本书的整理者显然是下了大功夫去梳理这些历史脉络的,而不是简单地把不同时期的文字拼凑在一起。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线索,让我能追踪某个疗法的演变过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