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2017-11-30左右到貨
書名
汙水處理工程工藝設計從入門到精通
舉報
* ISBN編號
9787122297570
舉報
條形碼
9787122297570
* 是否是套裝
否
* 書名
汙水處理工程工藝設計從入門到精通
* 定價
78.00元
* 齣版社名稱
化學工業齣版社
糾錯
* 作者
鄭梅
作者地區
中國大陸
齣版時間
本書基於汙水處理工程設計實踐,總結瞭汙水處理各個設計環節,如物理和化學處理工藝、生物處理工藝、消毒處理工藝、汙泥處理工藝、鼓風機房、加藥間、除臭係統、附屬建築給水排水和消防等的設計思路、接口條件、設計要點和注意事項等,還介紹瞭相關專業施工圖設計條件、總圖施工圖設計指南等。筆者根據多年從業經驗,係統總結瞭設計當中應注意和應避免的問題,給齣瞭圖紙示例,直觀易懂,實用性強,是一部實踐性很強的設計實戰書籍。本書還增加瞭施工圖設計過程把控關鍵點、設計管理內容和校審要點等內容,供有經驗的設計師和設計審核人員參考,以提高設計管理水平和審核效率。
本書可作為汙水處理工程設計新手的係統培訓用書,也可供相關設計人員和審核人員閱讀參考
編輯推薦
業內專傢杭世珺主審,評價該書為"一部難得的來自於實踐的好書"
作者鄭梅女士是我國較早一批從事環保工程的設計者,本書集25年工作經驗之精華,是作者多年工程建設心得記錄之提煉
作者簡介
無
目錄
第1章工藝設計中的基本概念1
1.1工程設計的特點1
1.2工程設計要求的素養2
1.3製圖注意事項4
第2章工程設計前期的信息資料收集8
2.1新建項目8
2.2改擴建項目11
第3章方案、可行性研究報告和標書編製12
3.1編製深度12
3.2可研評審的主要內容12
3.3編製中需要協作的內容15
3.3.1協作專業和部門15
3.3.2編製方案、可研和標書文件的工作順序15
3.4設計提示16
3.5價格估算18
3.5.1投資價格構成18
3.5.2價格估算方法19
3.5.3數據資料積纍20
第4章物理和化學處理工藝21
4.1粗格柵及提升泵站21
4.1.1接口數據21
4.1.2粗格柵渠22
4.1.3集水池28
4.1.4汙水提升泵站30
4.2調節池36
4.3細格柵39
4.3.1設計接口條件和主要參數39
4.3.2細格柵的柵隙選擇40
4.3.3細格柵設計40
4.4沉砂池45
4.4.1鏇流沉砂池45
4.4.2曝氣沉砂池47
4.5混凝反應池52
4.5.1核心設計參數52
4.5.2設計提要52
4.6沉澱池54
4.6.1基本設計思路54
4.6.2中進周齣輻流式沉澱池57
4.6.3平流式沉澱池61
4.7高密度澄清池65
4.7.1結構圖66
4.7.2工作原理66
4.7.3藥劑選擇67
4.7.4設計接口條件和主要參數68
4.7.5設計思路68
4.8V形濾池72
4.8.1設計接口條件和主要參數72
4.8.2布置型式72
4.8.3工藝過程72
4.8.4設計思路78
4.9濾布濾池81
4.9.1運行方式82
4.9.2設計接口條件82
4.9.3設計思路82
4.10氣浮84
4.10.1渦凹氣浮85
4.10.2溶氣氣浮85
4.10.3淺層氣浮87
4.11臭氧氧化89
4.11.1工藝設計概述89
4.11.2臭氧設備間91
4.11.3臭氧接觸反應池93
4.12巴氏計量槽96
4.13迴用水池97
第5章生物處理工藝99
5.1設計接口條件和主要參數99
5.2生物池設計共性思路100
5.2.1工藝計算100
5.2.2設計思路101
5.2.3生物池的超高103
5.2.4生物池的放空103
5.2.5設備選型104
5.3AAO池104
5.3.1流程設計105
5.3.2進水配水106
5.3.3迴流係統107
5.3.4AAO池型108
5.3.5曝氣器選擇108
5.3.6微孔曝氣器109
5.3.7風管設計110
5.3.8電氣自控儀錶設計113
5.4氧化溝113
5.5帶選擇區SBR115
5.5.1SBR單體設計思路115
5.5.2各功能區設計117
5.5.3放空和走道闆設計118
5.5.4電氣自控儀錶設計119
5.6升流式厭氧汙泥反應器(UASB)119
5.6.1厭氧反應器的原理119
5.6.2厭氧反應器的結構120
5.6.3易被忽略的堿度問題120
5.6.4設計接口條件和主要參數122
5.6.5設計思路122
5.7水解酸化池130
第6章消毒處理工藝133
6.1二氧化氯加氯間133
6.1.1二氧化氯發生器概述133
6.1.2設計接口條件134
6.1.3設計思路134
6.1.4電氣自控設計137
6.2液氯加氯間138
6.2.1工作原理138
6.2.2設計接口條件138
6.2.3加氯量的計算139
6.2.4設計要點141
6.3接觸消毒及迴用水泵站143
6.3.1設計接口條件和主要參數143
6.3.2設計思路143
6.3.3設計要點144
6.4紫外消毒146
6.4.1選型計算146
6.4.2設計要點147
第7章汙泥處理工藝149
7.1汙泥泵站149
7.2汙泥消化150
7.2.1汙泥好氧消化150
7.2.2汙泥厭氧消化152
7.3汙泥脫水係統160
7.3.1設計內容和接口條件161
7.3.2汙泥含水率161
7.3.3汙泥濃縮方式162
7.3.4汙泥濃縮池的主要設計參數162
7.3.5汙泥濃縮機和脫水機設計共性思路163
7.3.6汙泥貯池167
7.3.7帶式壓濾機169
7.3.8隔膜式闆框壓濾機173
7.3.9離心脫水機175
第8章鼓風機房180
8.1設計內容和接口條件180
8.2鼓風機的選型180
8.3鼓風機的布置方式181
8.4幾種常用風機簡介183
8.5鼓風機房基礎及附屬設施設計184
第9章加藥間186
9.1設計接口條件186
9.2設計思路186
9.3溶藥池188
9.4儲藥池189
9.4.1常規藥劑儲藥189
9.4.2甲醇儲藥189
9.5常規藥劑加藥泵190
9.6甲醇加藥係統191
第10章除臭係統193
10.1臭氣主要成分193
10.2臭氣來源193
10.3除臭係統組成和設計接口條件194
10.4設計思路194
10.5臭氣收集係統設計194
10.6除臭生物濾池197
第11章附屬建築給水排水和消防200
11.1參考規範200
11.2設計思路201
11.2.1與汙水處理工藝相關的建築設計201
11.2.2給水設計202
11.2.3排水設計204
11.2.4室內消防設計205
11.2.5室外消防設計206
第12章相關專業施工圖設計條件209
12.1電氣、自控和儀錶209
12.2建築與結構210
12.3暖通211
第13章總圖施工圖設計212
13.1總平麵布置圖212
13.1.1總平麵布置圖設計步驟212
13.1.2總平麵布置圖設計注意事項214
13.2水力高程圖215
13.2.1高程設計基準215
13.2.2設計步驟216
13.3總管綫圖217
13.3.1工藝管綫總圖218
13.3.2排水管綫總圖219
13.3.3道路和雨水管綫總圖222
13.3.4給水管綫圖226
13.3.5管道的材質和敷設228
13.3.6電磁流量計井230
13.4工藝管道和儀錶流程圖231
13.4.1設計內容231
13.4.2PID圖結構232
13.4.3儀錶圖形符號233
13.4.4儀錶功能標誌233
13.4.5儀錶功能標誌以外字母含義236
13.4.6格柵PID239
13.4.7泵站PID240
13.4.8A/O池PID241
13.4.9鼓風機房PID242
第14章校審要點243
附錄246
1.工藝設計常用圖集資料246
2.工藝設計常用標準、規範及其他資料248
參考文獻258
2.
書名:生物法水處理過程與設備
定價:78.00元
作者:廖傳華,韋策,趙清萬,周玲 編著
齣版社:化學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5-01
ISBN:978712226263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
編輯推薦
1.本書是《水處理工藝與設備叢書》中的一個分冊,叢書共三個分冊。 2.詳細介紹瞭生物法水處理工藝過程、設備選型方法。 3.對每種方法的介紹,不僅有相關理論,還有實際例子,方便讀者理解。4.文中收集瞭大量實用的數據,參考性強。
目錄
第1章緒論1.1中國的水資源現狀0011.1.1水資源的分布0011.1.2水資源量0041.2水的循環0051.2.1水的自然循環0051.2.2水的社會循環0061.3廢水的水質0061.3.1生活汙水和城市汙水的水質及計算0071.3.2工業廢水的水質0081.4水汙染物排放標準的分類與製定原則0091.5廢水處理工藝0151.5.1廢水處理程度的分級0151.5.2工業廢水的處理方式0161.6廢水的生物處理方法0161.6.1有機物的生物降解0171.6.2微生物的代謝0181.6.3生物降解的環境條件0181.6.4生物處理技術的分類019第2章有機廢水的好氧生物處理2.1廢水好氧生物處理的基本生物過程0212.1.1好氧生物處理的生化反應0212.1.2好氧生物處理過程中的代謝過程0222.1.3有機物好氧生物降解過程0222.1.4好氧生物處理中閤成代謝與分解代謝的關係0232.1.5廢水好氧生物處理途徑0232.2廢水好氧生物處理的基本方法與分類0232.2.1好氧活性汙泥法0232.2.2好氧生物膜法0262.2.3氧化塘法0272.2.4氮和磷的生物去除工藝0282.3好氧生物處理的影響因素與條件0282.4好氧生物技術處理高濃度難降解有機廢水的研究方嚮029參考文獻030第3章好氧活性汙泥法處理工藝3.1好氧活性汙泥法的基本原理0313.1.1好氧活性汙泥處理係統的基本流程0313.1.2活性汙泥的形態與組成0323.1.3活性汙泥淨化反應過程0323.2活性汙泥法的工藝過程及其運行方式0333.2.1活性汙泥法的工藝流程0343.2.2活性汙泥的性質與性能指標0353.2.3活性汙泥法的基本工藝參數及影響因素0383.2.4活性汙泥法的主要運行方式0403.2.5氧氣曝氣0433.3曝氣池0443.3.1曝氣池的類型與構造0443.3.2曝氣的原理與理論基礎0473.3.3氧轉移速率的影響因素0493.3.4氧轉移速率與供氣量的計算0513.4活性汙泥係統的工藝計算與設計0513.4.1設計的基礎資料與工藝流程的選定0523.4.2普通曝氣池的計算與設計0523.4.3二次沉澱池的計算與設計0553.4.4汙泥迴流係統的計算與設計0563.5曝氣設備0573.5.1鼓風曝氣裝置0573.5.2機械曝氣裝置0643.5.3曝氣裝置傳氧速率的計算0683.6活性汙泥工藝的控製與運行0703.6.1活性汙泥的培養與馴化0703.6.2正常運行工藝控製0713.6.3活性汙泥係統的問題及解決對策072參考文獻074第4章新型好氧活性汙泥法處理工藝4.1氧化溝工藝0754.1.1氧化溝的構造0754.1.2氧化溝的工作原理0764.1.3氧化溝的基本特徵0764.1.4氧化溝的形式0774.1.5氧化溝的充氧設備0824.1.6氧化溝的設計計算與技術參數0834.1.7氧化溝的優缺點及其應用0854.2吸附�采�物降解工藝0864.2.1工藝流程及其特徵0864.2.2A�睟法的應用0874.3序批式間歇反應器工藝0884.3.1SBR活性汙泥法的工藝流程及其特徵0884.3.2SBR的運行過程0904.3.3SBR過程的動力學分析0924.3.4SBR活性汙泥法的設計0934.3.5潷水器0954.4SBR工藝的發展0974.4.1間歇循環延時曝氣係統(ICEAS)0974.4.2CASS工藝0994.4.3CAST工藝1024.4.4DAT�睮AT工藝1034.4.5一體化活性汙泥係統1064.4.6射流式SBR工藝1104.4.7改良型間歇活性汙泥過程1114.4.8SBR工藝對高濃度難降解有機廢水的適應性113參考文獻113第5章好氧生物膜法處理技術5.1好氧生物膜法的基本原理1145.1.1生物膜的形成過程1145.1.2生物膜的結構1155.1.3生物膜處理法的主要特徵1155.2好氧生物濾池工藝1165.2.1好氧生物濾池的基本原理1165.2.2普通生物濾池的構造1175.2.3普通生物濾池的設計與計算1195.2.4高負荷生物濾池1225.2.5塔式生物濾池1275.2.6淹沒式生物濾池1305.2.7影響生物濾池功能的主要因素1355.2.8前處理——Actiflo工藝1365.3好氧生物轉盤工藝1375.3.1好氧生物轉盤的構造1375.3.2好氧生物轉盤的工藝特徵1385.3.3好氧生物轉盤的工藝流程與組閤1385.3.4好氧生物轉盤的設計計算1395.4生物接觸氧化法處理工藝1425.4.1生物接觸氧化池的構造與形式1435.4.2生物接觸氧化法處理工藝1455.4.3生物接觸氧化法的特徵1465.4.4生物接觸氧化池的設計計算1465.5好氧生物流化床工藝1485.5.1載體顆粒流化原理1485.5.2生物流化床的構造1495.5.3生物流化床的工藝類型1505.5.4生物流化床的優點及問題1515.6生物膜法的運行管理1525.6.1生物膜的培養與馴化1525.6.2日常管理1525.7膜生物反應器1535.7.1膜生物反應器的基本原理與特點1535.7.2膜生物反應器的形式1545.7.3膜的技術性能及參數1575.7.4膜生物反應器的控製條件1585.7.5膜生物反應器的應用159參考文獻159第6章有機廢水的厭氧生物處理6.1有機廢水厭氧生物處理的基本過程1606.1.1厭氧生物處理的生物化學過程1606.1.2厭氧生物處理過程中的主要微生物1636.1.3厭氧細菌種群之間的關係及動態平衡1646.2厭氧生物處理過程的影響因素1656.2.1工藝條件1656.2.2環境因素1706.3厭氧生物處理工藝的發展1726.3.1厭氧活性汙泥法1726.3.2厭氧生物膜法1746.3.3兩相厭氧消化工藝1756.4厭氧生物處理技術的主要特徵1766.4.1厭氧生物處理技術的優點1766.4.2厭氧生物處理技術的缺點1776.5厭氧生物處理過程的動力學1786.5.1穩態的完全混閤反應器1786.5.2有迴流的完全混閤反應器1796.5.3厭氧生物膜反應器1816.5.4厭氧生物處理過程動力學參數的測定182參考文獻183第7章厭氧活性汙泥法處理工藝7.1厭氧水解酸化1847.1.1水解酸化的過程控製1847.1.2水解酸化池的設計1857.1.3水解酸化池的應用1867.2普通厭氧消化池1877.2.1普通厭氧消化池的工作原理1877.2.2普通厭氧消化池的構造1897.2.3普通厭氧消化池的設計計算1907.2.4普通厭氧消化池的應用1917.3厭氧生物接觸工藝1917.3.1厭氧生物接觸工藝流程1917.3.2厭氧生物接觸過程的控製1927.3.3厭氧生物接觸工藝的設計1947.3.4厭氧生物接觸工藝的應用1957.4升流式厭氧汙泥床反應器1977.4.1升流式厭氧汙泥床反應器的構造1977.4.2升流式厭氧汙泥床反應器的工作原理1997.4.3升流式厭氧汙泥床反應器的工藝特徵2017.4.4升流式厭氧汙泥床反應器的過程控製2017.4.5升流式厭氧汙泥床反應器的設計2047.4.6升流式厭氧汙泥床反應器的應用2097.5內循環厭氧生物反應器2107.5.1內循環厭氧生物反應器的構造及工作原理2117.5.2內循環厭氧生物反應器的特點2117.5.3內循環厭氧生物反應器的過程控製2127.5.4內循環厭氧生物反應器的應用2137.6厭氧膨脹顆粒汙泥床反應器2137.6.1厭氧膨脹顆粒汙泥床反應器的結構與工作原理2147.6.2厭氧膨脹顆粒汙泥床反應器的研究與應用2147.7厭氧摺流闆反應器2157.7.1厭氧摺流闆反應器的結構與工作原理2157.7.2厭氧摺流闆反應器的主要性能2157.7.3厭氧摺流闆反應器的工藝設計2167.7.4復閤型厭氧摺流闆反應器2177.7.5分階段多相厭氧反應器2187.7.6厭氧摺流闆反應器的研究現狀和應用219參考文獻220第8章厭氧生物膜法處理工藝8.1厭氧生物濾池2218.1.1厭氧生物濾池的構造2218.1.2厭氧生物濾池的工作原理2228.1.3厭氧生物濾池的汙泥與微生物分布2238.1.4厭氧生物濾池的特點2248.1.5厭氧生物濾池的工藝設計2258.1.6厭氧生物濾池的應用2258.2厭氧附著膜膨脹床和厭氧附著膜流化床反應器2268.2.1厭氧附著膜流化床的工作原理與特性2278.2.2厭氧附著膜流化床載體的特性和要求2288.2.3厭氧附著膜流化床反應器的設計2288.2.4厭氧附著膜流化床反應器的過程控製2298.2.5厭氧附著膜流化床的研究與應用2308.2.6厭氧附著膜膨脹床的研究與應用2318.3厭氧生物轉盤2328.3.1厭氧生物轉盤的構造及特徵2328.3.2厭氧生物轉盤的設計計算2338.4兩相厭氧處理係統2358.4.1兩相厭氧消化原理2358.4.2兩相厭氧處理係統的相分離2368.4.3兩相厭氧處理係統的特點2378.4.4兩相厭氧處理過程及反應器2378.4.5兩相厭氧處理工藝的應用範圍2388.4.6兩相厭氧處理工藝的工程應用2398.5厭氧復閤床反應器2408.5.1無三相分離器的升流式厭氧汙泥床過濾器2418.5.2帶三相分離器的升流式厭氧汙泥床過濾器2418.5.3厭氧復閤床反應器的研究與應用242參考文獻244第9章厭氧生物處理係統的設計及其運行管理9.1厭氧産氣量的計算2459.1.1理論産氣量的計算2459.1.2實際産氣率分析2469.2厭氧生物反應器的設計計算2479.2.1工藝設備的選型2479.2.2反應器容積的計算2489.2.3消化池的加熱與保溫2499.2.4消化池的運行管理2519.3沼氣的收集與儲存2529.3.1沼氣的收集2529.3.2沼氣的儲存2529.3.3附屬設施及儀錶2539.3.4沼氣的利用係統2539.4厭氧設備的運行管理2579.4.1厭氧設備的啓動2579.4.2日常管理2589.4.3運行異常問題的分析與排除2599.4.4分析測量與記錄261參考文獻262第10章有機廢水生物脫氮除磷技術10.1營養元素的危害和氮磷的去除方法26310.1.1營養元素的危害26310.1.2脫氮除磷的物化法26410.2生物脫氮的原理26410.2.1氮在廢水中存在的形式與轉化26410.2.2氨氧化26510.2.3硝化26510.2.4反硝化26610.3生物脫氮工藝與技術26810.3.1活性汙泥脫氮傳統工藝26810.3.2缺氧�埠醚躉鈈暈勰嗤訓�組閤工藝27010.3.3同步硝化與反硝化工藝27510.3.4Bardenpho脫氮工藝27510.3.5生物濾池硝化脫氮工藝27610.3.6氧化溝硝化脫氮工藝27610.3.7生物轉盤硝化脫氮工藝27610.3.8改進的A�睟工藝27710.3.9廢水生物脫氮工藝的運行控製27710.4生物除磷的原理及影響因素27810.4.1生物除磷的原理27810.4.2生物除磷的影響因素27910.5生物除磷工藝28010.5.1弗斯特利普除磷工藝28010.5.2厭氧�埠醚躉鈈暈勰喑�磷工藝28110.6同步脫氮除磷工藝28410.6.1巴頓甫脫氮除磷工藝28410.6.2Phoredox同步脫氮除磷工藝28510.6.3An/A/O同步生物脫氮除磷工藝28610.6.4UCT同步脫氮除磷工藝28910.6.5VIP組閤工藝29010.6.6氧化溝脫氮除磷工藝29010.6.7SBR脫氮除磷工藝29010.6.8廢水生物脫氮除磷工藝選擇291參考文獻292第11章廢水的自然生物處理係統11.1穩定塘處理係統29311.1.1生物穩定塘的特點29311.1.2穩定塘係統的運行原理29411.1.3穩定塘的種類及工藝流程29511.1.4厭氧塘29611.1.5兼性塘29811.1.6好氧塘29911.1.7曝氣塘30011.1.8深度處理塘30211.1.9穩定塘的塘體設計30311.2高效新型塘30511.2.1兩級曝氣功率的多級串聯曝氣塘係統30511.2.2高級組閤塘係統30611.3廢水土地處理30911.3.1廢水土地處理係統的組成30911.3.2廢水土地處理的工藝30911.3.3土地處理法的運行管理31111.4人工濕地汙水處理技術31311.4.1人工濕地的類型31311.4.2人工濕地的淨化原理31411.4.3人工濕地的工藝流程31711.4.4人工濕地係統的工藝設計318參考文獻322
內容提要
本書是《水處理過程與設備》叢書中的一個分冊,係統介紹瞭生物法水處理工藝及相關設備,根據采取的技術措施的不同,生物法水處理工藝分為好氧和厭氧兩類處理工藝,這兩類處理工藝又各自包括活性汙泥法、生物膜法等工藝。本書分彆對好氧活性汙泥法、好氧生物膜法、厭氧活性汙泥法、厭氧生物膜法等各種生物處理方法的工藝過程及相關設備的設計與選型進行瞭介紹。本書可作為汙水處理廠、汙水處理站的管理人員與技術人員及環保公司的工程設計、調試人員的參考用書,也可作為環境科學與工程、市政工程等專業師生的教學參考書。
3.
書名:化學法水處理過程與設備
定價:78.00元
作者:廖傳華,硃廷風,代國俊,許開明 編著
齣版社:化學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5-01
ISBN:978712225938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
編輯推薦
1.本書是《水處理工藝與設備叢書》中的一個分冊,叢書共三個分冊。
2.詳細介紹瞭化學法水處理工藝過程、設備選型方法。
3.對每種方法的介紹,不僅有相關理論,還有實際例子,方便讀者理解。
4.文中收集瞭大量實用的數據,參考性強。
目錄
第1章緒論
1.1中國的水資源現狀1
1.1.1水資源的分布1
1.1.2水資源量4
1.2水的循環5
1.2.1水的自然循環5
1.2.2水的社會循環6
1.3廢水的水質6
1.3.1生活汙水和城市汙水的水質7
1.3.2工業廢水的水質8
1.4水汙染物排放標準的分類與製定原則9
1.4.1《汙水綜閤排放標準》10
1.4.2《行業水汙染物排放標準》13
1.4.3《汙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準》13
1.4.4《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排放標準》13
1.4.5《城市汙水再生利用》係列標準15
1.5廢水處理工藝15
1.5.1廢水處理程度的分級15
1.5.2工業廢水的處理方式16
1.6水和廢水的化學處理方法16
1.6.1化學處理方法的原理17
1.6.2化學處理方法的分類18
第2章中和
2.1酸性廢水與堿性廢水20
2.2酸性廢水的中和處理21
2.2.1用堿性廢水或堿性廢渣中和22
2.2.2投藥中和23
2.2.3過濾中和25
2.3堿性廢水的中和方法28
參考文獻29
第3章化學混凝
3.1膠體的特性與結構30
3.1.1膠體的特性30
3.1.2膠體的結構31
3.1.3膠體的穩定性33
3.1.4膠體的凝聚34
3.2水的混凝過程34
3.2.1混凝過程34
3.2.2混凝劑35
3.2.3助凝劑39
3.2.4混凝效果的影響因素39
3.2.5混凝試驗41
3.3混凝過程的機理41
3.3.1雙電層壓縮理論42
3.3.2吸附電中和作用機理43
3.3.3吸附架橋作用機理43
3.3.4網捕或捲掃機理44
3.3.5鋁鹽在水中的化學反應及其混凝機理44
3.4混凝過程的動力學46
3.4.1碰撞速率與混凝速率46
3.4.2速度梯度的計算47
3.4.3混凝控製指標49
3.4.4混凝工藝一般流程及設計要點50
3.5混凝的應用50
3.5.1給水處理50
3.5.2廢水處理51
參考文獻51
第4章化學沉澱
4.1基本原理53
4.1.1沉澱的化學平衡53
4.1.2化學沉澱法的分類55
4.2氫氧化物沉澱法55
4.3硫化物沉澱法58
4.4碳酸鹽沉澱法59
4.4.1水的化學軟化60
4.4.2石灰�泊考釗砘�法61
4.4.3石灰�彩�膏軟化法62
4.5鐵氧體沉澱法63
4.6其他沉澱法64
4.6.1鋇鹽沉澱法64
4.6.2鹵化物沉澱法65
4.6.3磷酸鹽沉澱法66
4.6.4磷酸銨鎂沉澱法66
4.6.5有機沉澱法66
4.7化學沉澱法在廢水處理中的應用67
4.8化學還原法68
4.8.1化學還原法的分類68
4.8.2還原法除鉻69
4.8.3還原法除汞70
4.8.4還原法除銅71
參考文獻72
第5章投藥、混閤、反應設備
5.1投藥設備73
5.1.1藥劑投加方法73
5.1.2藥劑乾式投配設備74
5.1.3藥劑濕式投配設備74
5.2混閤設備77
5.2.1機械攪拌混閤77
5.2.2水力混閤79
5.2.3水泵混閤81
5.3反應設備81
5.3.1水力隔闆反應池82
5.3.2渦流反應池83
5.3.3機械攪拌反應池84
5.3.4摺闆反應池86
5.3.5其他形式反應池86
5.4沉澱池87
5.4.1平流式沉澱池87
5.4.2竪流式沉澱池92
5.4.3輻流式沉澱池94
5.4.4斜闆(管)式沉澱池96
5.5清泥設備99
5.5.1颳泥機和濃縮機100
5.5.2吸泥機103
參考文獻106
第6章離子交換
6.1離子交換法的基本原理108
6.1.1離子交換平衡108
6.1.2離子交換速率109
6.2離子交換劑與離子交換樹脂110
6.2.1離子交換劑110
6.2.2離子交換樹脂的結構111
6.2.3離子交換樹脂的類型112
6.2.4離子交換樹脂的命名和型號113
6.2.5離子交換樹脂的物理性能114
6.2.6離子交換樹脂的化學性質115
6.2.7離子交換樹脂的選用117
6.2.8樹脂的保存118
6.2.9新樹脂的使用118
6.2.10樹脂的鑒彆118
6.3水中常見溶解離子與軟化除鹽濃度錶示方法118
6.3.1水中常見溶解離子118
6.3.2水的硬度的錶示方法119
6.3.3水的純度的錶示方法119
6.3.4軟化除鹽計算的離子濃度常用單位119
6.3.5水中陰陽離子的關係120
6.4離子交換反應的特性及其軟化除鹽原理120
6.4.1軟化與除鹽的目的及基本方法120
6.4.2離子交換反應特性120
6.4.3離子交換軟化除鹽基本原理122
6.5離子交換法軟化與除鹽工藝123
6.5.1軟化與除堿工藝流程123
6.5.2復床、混床除鹽工藝流程125
6.6離子交換器的工作過程127
6.6.1固定床離子交換器間歇工作過程127
6.6.2一級復床的工作過程131
6.6.3連續式離子交換器工作過程132
6.7離子交換器133
6.7.1固定床離子交換器133
6.7.2移動床離子交換器137
6.7.3連續床離子交換器137
6.7.4混閤床離子交換器138
6.7.5浮動床離子交換器138
6.7.6雙室浮動床離子交換器140
6.7.7迴程式離子交換器141
6.7.8離子交換柱142
6.8再生液係統和除二氧化碳器143
6.8.1再生液係統143
6.8.2除二氧化碳器144
6.9離子交換裝置的計算與設計145
6.9.1設計依據145
6.9.2係統的參數計算145
6.10離子交換樹脂的變質、汙染及其防治146
6.10.1樹脂的變質146
6.10.2樹脂的汙染及防治147
6.11離子交換法工業廢水處理流程及其應用148
6.11.1離子交換法處理工業廢水的特點148
6.11.2離子交換法處理工業廢水的應用148
參考文獻152
第7章常溫化學氧化
7.1空氣氧化153
7.1.1空氣氧化的機理153
7.1.2地下水除鐵和錳154
7.1.3空氣氧化除硫158
7.2臭氧氧化159
7.2.1臭氧的理化性質159
7.2.2臭氧氧化降解有機物的機理161
7.2.3臭氧的製備163
7.2.4臭氧發生器164
7.2.5臭氧接觸氧化反應器166
7.2.6臭氧接觸反應裝置設計169
7.2.7尾氣處理171
7.2.8臭氧�補�氧化氫組閤工藝171
7.2.9臭氧氧化法在水處理中的應用172
7.3過氧化氫氧化176
7.3.1過氧化氫的主要物理化學性質176
7.3.2過氧化氫的製備178
7.3.3過氧化氫在環境工程中的應用179
7.3.4Fenton的催化機理及氧化性能181
7.3.5Fenton的類型182
7.3.6影響Fenton反應的因素183
7.3.7Fenton在廢水處理中的應用184
7.4氯氧化185
7.4.1液氯氧化185
7.4.2化閤氯氧化190
7.4.3氯氧化法在廢水處理中的應用193
7.4.4二氧化氯氧化法194
7.5高錳酸鉀氧化203
7.5.1高錳酸鉀的主要物理化學性質203
7.5.2高錳酸鉀的製備204
7.5.3高錳酸鉀在水處理中的應用204
7.6高鐵酸鉀氧化205
7.6.1高鐵酸鉀的物理化學性質206
7.6.2高鐵酸鉀的製備207
7.6.3高鐵酸鉀在水處理中的應用208
7.6.4高鐵酸鉀氧化處理苯酚的機理210
參考文獻211
第8章濕式空氣氧化
8.1濕式空氣氧化技術及其特點212
8.2濕式空氣氧化的機理及動力學研究213
8.2.1濕式空氣氧化的機理213
8.2.2濕式空氣氧化的動力學研究214
8.3濕式空氣氧化的影響因素215
8.4濕式空氣氧化的工藝流程與設備217
8.4.1濕式空氣氧化的工藝流程217
8.4.2濕式氧化的主要設備221
8.5濕式空氣氧化的應用221
8.6催化濕式氧化技術225
8.6.1催化濕式氧化常用的催化劑226
8.6.2均相催化濕式氧化227
8.6.3非均相催化濕式氧化227
8.6.4催化濕式氧化在有機廢水處理中的應用231
參考文獻232
第9章超臨界水氧化法
9.1超臨界水及其特性233
9.1.1超臨界水233
9.1.2超臨界水的特性234
9.2超臨界水氧化反應236
9.2.1超臨界水氧化236
9.2.2催化超臨界水氧化237
9.3超臨界水氧化反應動力學、反應路徑和機理240
9.3.1超臨界水氧化反應動力學240
9.3.2超臨界水氧化反應路徑和機理242
9.4超臨界水氧化過程的工藝計算及流程244
9.4.1超臨界水氧化的需氧量及反應熱244
9.4.2超臨界水氧化的工藝流程245
9.5超臨界水氧化裝置246
9.5.1超臨界水氧化試驗裝置246
9.5.2超臨界水氧化工業裝置248
9.6反應器251
9.6.1反應器的分類251
9.6.2反應器的設計257
9.7基於超臨界水氧化過程的多聯産能源係統流程258
9.7.1與熱量迴收係統的耦閤259
9.7.2與熱量迴收係統和蒸發過程的耦閤260
9.7.3與熱量迴收係統和透平係統的耦閤261
9.7.4與熱量迴收係統及透平係統和蒸發過程的耦閤263
9.8超臨界水氧化技術在廢水處理中的應用264
9.9超臨界水氧化設備的腐蝕與防護269
9.9.1超臨界水氧化反應過程中金屬材質腐蝕的分類269
9.9.2材質腐蝕的分析方法270
9.9.3國內外超臨界水氧化材質腐蝕試驗研究271
參考文獻276
第10章焚燒
10.1焚燒處理流程及其特點278
10.1.1焚燒處理流程278
10.1.2有機廢液焚燒存在的問題279
10.2焚燒爐280
10.2.1液體噴射焚燒係統280
10.2.2迴轉窯焚燒爐282
10.2.3流化床焚燒爐283
10.3有機廢液的熱值估算285
10.4理論空氣量與煙氣組成286
10.4.1理論空氣量286
10.4.2理論煙氣組成286
10.4.3理論煙氣焓286
10.5焚燒技術的應用287
參考文獻288
第11章電化學法
11.1電化學反應的原理及其分類289
11.1.1電化學氧化法290
11.1.2電化學還原法290
11.1.3電氣浮法291
11.1.4電解凝聚法291
11.1.5微電解法293
11.2電化學反應器293
11.2.1二維反應器293
11.2.2三維反應器294
11.3電解槽296
11.3.1電極反應296
11.3.2法拉第電解定律297
11.3.3分解電壓與極化現象297
11.3.4電解槽的分類及構造298
11.3.5電解槽的工藝設計301
11.4電解法在水處理中的應用302
11.4.1電解氧化法處理廢水302
11.4.2電解還原法處理無機汙染物303
11.4.3電解凝聚與電解氣浮306
11.4.4電解消毒309
11.5電化學技術的發展方嚮309
11.5.1陽極材料309
11.5.2電化學反應器310
11.5.3電化學組閤工藝311
11.5.4生物膜電極311
參考文獻312
第12章光化學氧化
12.1光化學氧化的機理313
12.1.1光化學氧化的特點313
12.1.2羥基自由基的性質314
12.1.3光化學氧化的基本原理314
12.2光化學氧化係統316
12.2.1光源316
12.2.2水的紫外光吸收係數和穿透深度316
12.2.3光強度和劑量317
12.2.4光學材料的應用317
12.2.5光化學反應器317
12.3光化學氧化與其他工藝的組閤319
12.3.1UV/O3氧化反應319
12.3.2UV/H2O2氧化反應321
12.3.3UV/H2O2/O3氧化反應322
12.3.4UV/US氧化反應323
12.4光催化氧化324
12.4.1均相光催化氧化324
12.4.2非均相光催化氧化325
12.5光催化反應器327
12.5.1光催化反應器的分類328
12.5.2固定床光催化反應器329
12.5.3管式光催化反應器331
12.5.4光導縴維式光催化反應器333
12.5.5流化床光催化反應器333
12.6光電催化氧化337
12.6.1光電催化氧化的原理337
12.6.2光電催化氧化反應裝置338
12.7光催化氧化的應用338
12.8超聲氧化341
12.8.1超聲氧化的基本原理341
12.8.2超聲降解水中有機汙染物效果的影響因素343
12.8.3超聲降解水中難降解有機汙染物的研究及應用344
12.9廢水的輻射處理345
參考文獻346
內容提要
本書是“水處理過程與設備叢書”中的一個分冊,書中將化學法水處理工藝分為中和、化學混凝、化學沉澱、離子交換、常溫化學氧化、濕式空氣氧化、臨界水氧化法、焚燒、電化學化、光化學氧化等,並分彆針對各處理方法的工藝過程及相關設備的設計與選型進行瞭介紹。
本書可作為汙水處理廠、汙水處理站的管理人員與技術人員、環保公司的工程設計、調試人員參考用書。
4.
書名:物理法水處理過程與設備
定價:78.00元
作者:廖傳華,米展,周玲,李誌強 編著
齣版社:化學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5-01
ISBN:978712226162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
編輯推薦
1.本書是《水處理工藝與設備叢書》中的一個分冊,叢書共三個分冊。 2.詳細介紹瞭物理法水處理工藝過程、設備選型方法。 3.對每種方法的介紹,不僅有相關理論,還有實際例子,方便讀者理解。4.文中收集瞭大量實用的數據,參考性強。
目錄
第1章緒論1.1中國的水資源現狀11.1.1水資源的分布11.1.2水資源量41.2水的循環51.2.1水的自然循環51.2.2水的社會循環51.3廢水的水質61.3.1生活汙水和城市汙水的水質71.3.2工業廢水的水質81.4水汙染物排放標準的分類與製定原則91.5廢水處理工藝151.5.1廢水處理程度的分級151.5.2工業廢水的處理方式151.6廢水的物理處理方法16第2章預處理2.1格柵172.1.1格柵的分類172.1.2格柵的設置182.1.3格柵除渣機192.1.4設計參數與計算公式252.1.5柵渣272.1.6操作管理272.2篩網282.2.1作用與設置282.2.2篩網設備282.3沉砂312.3.1作用與設置312.3.2平流式沉砂池312.3.3曝氣沉砂池332.3.4鏇流式沉砂池342.3.5操作管理342.3.6除砂與砂水分離設備352.4均質與水量調節362.4.1調節池的分類362.4.2調節池的位置設置372.4.3調節池的容積計算382.4.4設計參數38參考文獻39第3章澄清3.1澄清池的特點與類型403.1.1澄清池的特點403.1.2澄清池的類型413.1.3澄清池的主要設計參數413.2機械攪拌澄清池423.2.1機械攪拌澄清池的結構423.2.2機械攪拌澄清池的類型443.2.3機械攪拌澄清池設計要點463.2.4機械攪拌澄清池的設計計算內容473.2.5運行管理513.3水力循環澄清池523.3.1水力循環澄清池的特點523.3.2水力循環澄清池設計要點543.3.3水力循環澄清池的設計計算內容543.3.4運行管理573.4脈衝澄清池573.4.1脈衝澄清池的組成及特點573.4.2脈衝發生器的類型583.4.3其他類型的脈衝澄清池603.4.4脈衝澄清池設計要點623.4.5鍾罩脈衝發生器的設計內容623.4.6脈衝澄清池的運行管理633.5懸浮澄清池643.5.1懸浮澄清池的分類643.5.2懸浮澄清池設計要點653.5.3懸浮澄清池的計算內容673.5.4運行管理69參考文獻70第4章沉澱4.1沉澱的原理與分類714.2顆粒的沉澱特性724.2.1自由沉澱724.2.2絮凝沉澱754.2.3擁擠沉澱764.3沉澱池的顆粒去除特性784.3.1理想沉澱池的工作模型784.3.2理想沉澱池對顆粒的去除率794.3.3理想沉澱池中特定顆粒沉速與錶麵負荷的關係794.3.4影響沉澱池沉澱效果的因素804.3.5絮凝沉澱的沉澱池顆粒去除率814.4沉澱池824.4.1平流式沉澱池824.4.2竪流式沉澱池864.4.3輻流式沉澱池884.4.4斜闆(管)式沉澱池904.4.5操作管理934.5清泥設備954.5.1颳泥機和濃縮機954.5.2吸泥機964.6隔油池964.6.1平流式隔油池974.6.2斜闆隔油池984.7離心分離994.7.1離心分離的原理994.7.2懸浮顆粒離心分離徑嚮運動速度1004.7.3離心分離設備1004.8磁力分離法1054.8.1原理1054.8.2磁分離技術的特點1064.8.3磁分離裝置1064.8.4磁分離技術的應用108參考文獻108第5章氣浮5.1氣浮的理論基礎1095.1.1懸浮物與氣泡的附著條件1095.1.2氣泡的分散度和穩定性1115.1.3乳化現象與脫乳1125.2氣浮法的特性1135.2.1氣浮法的特點1135.2.2氣浮法的適用對象1135.2.3氣浮法的分類1135.3加壓溶氣氣浮工藝1145.3.1加壓溶氣氣浮法的工藝組成及特點1145.3.2加壓溶氣氣浮法的工藝計算1165.4氣浮係統的主要設備1195.4.1加壓水泵1195.4.2氣浮設備1195.4.3壓力溶氣罐1215.4.4溶氣釋放器1225.4.5氣浮池1235.4.6颳渣機1245.4.7運行管理1245.5其他氣浮法1255.5.1電解氣浮法1255.5.2射流氣浮法1255.5.3擴散闆曝氣氣浮法1265.5.4葉輪氣浮法1265.6氣浮法的應用1285.6.1氣浮法在廢水處理中的應用1285.6.2氣浮法在給水處理中的應用128參考文獻130第6章過濾6.1過濾的基本原理及其應用1316.1.1過濾的分類1316.1.2過濾的要素1326.1.3快速過濾的機理1336.1.4過濾在水處理中的應用1346.2過濾的基本方程式及操作方式1346.2.1過濾基本方程式1346.2.2恒壓過濾與恒速過濾1386.3快濾池的結構與工作過程1416.3.1普通快濾池的結構1416.3.2快濾池的工作過程與周期1416.3.3濾池的水力損失1426.3.4濾池的過濾方式1446.3.5濾層內的雜質分布情況1466.4濾料及承托層1476.4.1濾料1476.4.2承托層1496.5配水係統與濾池衝洗1506.5.1濾池配水係統1506.5.2濾池的衝洗方式1546.5.3影響濾池衝洗的有關因素1556.5.4濾池衝洗水的排除與供給1586.5.5錶麵衝洗裝置1606.5.6管廊布置1606.6普通快濾池設計計算1616.7其他濾池1656.7.1虹吸濾池1656.7.2重力式無閥濾池1676.7.3移動衝洗罩濾池1696.7.4上嚮流濾池1716.7.5V形濾池1716.7.6壓力濾池1736.7.7操作管理1736.8錶層過濾及過濾機1746.8.1過濾機1746.8.2過濾機的生産能力1806.8.3過濾機的選型182參考文獻184第7章萃取7.1概述1857.1.1萃取過程的分類1857.1.2液液萃取操作的特點1867.2液液萃取的相平衡與物料衡算1867.2.1三角形相圖1867.2.2三角形相圖中的相平衡關係1877.2.3三角形相圖中的杠杆定律1897.3液液萃取過程的流程和計算1897.3.1液液萃取的操作流程1897.3.2單級萃取的流程和計算1917.3.3多級錯流萃取的流程和計算1927.3.4多級逆流萃取的流程和計算1947.4液液萃取過程萃取劑的選擇1977.4.1溶劑的選擇性與選擇性係數1977.4.2萃取劑與稀釋劑的互溶度1977.4.3萃取劑的物性1987.4.4萃取劑的迴收難易1987.4.5其他因素1987.5液液萃取設備1997.5.1萃取設備的分類1997.5.2混閤�渤吻宀�2007.5.3塔式萃取設備2017.5.4臥式提升攪拌萃取器2057.5.5離心萃取器2057.5.6高壓靜電萃取澄清槽2067.5.7萃取法的應用2067.6液液萃取設備計算2077.6.1液液萃取設備的流動特性和液泛2077.6.2萃取效率2087.6.3萃取塔塔高的計算2087.7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萃取2107.7.1超臨界二氧化碳的性質2107.7.2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的溶解性能及影響因素2117.7.3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萃取處理汙染物的工藝流程2127.7.4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在汙染物治理領域的應用214參考文獻220第8章吸附8.1吸附現象與吸附劑2218.1.1吸附現象2218.1.2吸附的分類2218.2吸附平衡和吸附速率2228.2.1吸附平衡2238.2.2吸附速率2238.2.3吸附速率的測定2248.3吸附容量與吸附等溫綫2258.3.1吸附容量2258.3.2吸附等溫綫2258.3.3吸附的影響因素2288.4吸附劑及其再生2308.4.1吸附劑2308.4.2吸附劑的再生2338.5吸附工藝與設計2368.5.1間歇吸附2368.5.2固定床吸附2388.5.3移動床吸附2418.5.4流化床吸附2428.6活性炭吸附2438.6.1可以被活性炭吸附的物質2448.6.2粉末活性炭預處理與應急處理2448.6.3顆粒活性炭吸附工藝2458.6.4活性炭吸附處理設備2478.6.5活性炭的再生2488.7吸附在水處理中的應用2488.7.1活性炭用於飲用水淨化2488.7.2吸附法處理工業廢水250參考文獻252第9章膜分離技術9.1概述2539.1.1幾種主要的膜分離過程2539.1.2膜分離過程的特點2549.1.3膜分離的錶徵參數2549.1.4膜材料與分離膜2559.1.5膜組件2569.2反滲透與納濾2589.2.1反滲透現象和滲透壓2589.2.2反滲透原理2599.2.3影響反滲透的因素2609.2.4納濾原理2609.2.5反滲透膜與膜組件2619.2.6反滲透工藝流程2649.2.7工藝設計2669.2.8反滲透膜的汙染及其防治2679.2.9反滲透和納濾膜的應用2689.3超濾與微濾2729.3.1超濾與微濾的分離原理2739.3.2超濾膜與微濾膜2739.3.3超濾的操作方式2779.3.4微濾的操作方式2789.3.5影響滲透通量的因素2799.3.6超濾技術的應用2799.4電滲析2829.4.1電滲析原理2839.4.2離子交換膜及其作用機理2859.4.3濃差極化與極限電流密度2869.4.4電滲析器的構造與組成2889.4.5電滲析的工藝流程2909.4.6電滲析器的工藝參數2919.4.7電滲析工藝設計與計算2929.4.8電滲析技術的應用2939.5擴散滲析2959.5.1擴散滲析的原理2959.5.2擴散滲析的應用2969.6液膜分離技術2969.6.1液膜及其類型2969.6.2液膜分離的傳質機理2989.6.3流動載體的類型、特性及選擇2999.6.4液膜分離流程3009.6.5液膜分離技術的應用3009.7膜分離技術的發展趨勢3029.7.1技術上的發展趨勢3029.7.2應用上的發展趨勢303參考文獻303第10章蒸發濃縮10.1蒸發過程的優缺點及其工藝流程30410.1.1蒸發過程的優缺點30410.1.2蒸發過程的工藝流程30510.2蒸發設備的型式30510.2.1蒸發設備的選型30610.2.2自然循環型蒸發器30610.2.3強製循環蒸發器30810.2.4單程型蒸發器(液膜式蒸發器)30810.2.5浸沒燃燒蒸發器31210.3多效蒸發的操作流程31210.3.1並流(順流)加料法的蒸發流程31210.3.2逆流加料法的蒸發流程31310.3.3平流加料法的蒸發流程31310.4蒸發器的設計31410.4.1蒸發器的設計程序31410.4.2自然循環蒸發器的設計314參考文獻314第11章結晶11.1結晶的基本原理31511.1.1基本概念31511.1.2結晶的方法31611.2結晶過程的相平衡31611.2.1相平衡與溶解度31611.2.2溶液的過飽和與介穩區31711.3結晶動力學31711.3.1晶核的形成31711.3.2晶體的成長31811.3.3雜質對結晶過程的影響31911.4工業結晶方法與設備31911.4.1結晶方法的分類31911.4.2結晶器的分類31911.4.3結晶設備的選型32011.4.4使用與注意事項32311.5結晶過程的産量計算32411.5.1結晶過程的物料衡算32411.5.2物料衡算式的應用32411.6其他結晶方法325參考文獻326第12章吹脫與汽提12.1吹脫32712.1.1吹脫的原理32712.1.2吹脫設備32812.1.3吹脫效果的影響因素32912.1.4吹脫尾氣的終處置33012.2汽提33012.3填料塔33112.3.1填料塔的結構33112.3.2填料塔的特點33212.3.3填料塔的內件33312.3.4填料塔的設計計算33312.4闆式塔33512.4.1闆式塔的結構33512.4.2塔闆類型33512.4.3浮閥塔的設計計算33712.5真空除氣器34012.5.1構造34012.5.2係統設計34112.6應用34312.6.1含酚廢水的處理34312.6.2含硫廢水的處理343參考文獻344
內容提要
本書是《水處理過程與設備叢書》中的一個分冊,本書將物理法水處理工藝分為格柵、篩網、沉砂、調質等預處理工藝和澄清、沉澱、氣浮、過濾、萃取、吸附、膜分離、蒸發濃縮、結晶、吹脫與汽提等,並分彆針對各處理方法的工藝過程及相關設備的設計與選型進行瞭介紹。本書可作為汙水處理廠、汙水處理站的管理人員與技術人員、環保公司的工程設計、調試人員參考用書,也可作為環境科學與工程、市政工程等專業師生的教學參考書。
。。。。。。。。。。。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