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978-7-5086-8401-7
书名 改革的方向1:新时代,如何续写“中国奇迹”
作者 林毅夫、周其仁、张维迎、姚洋、黄益平等
版印次 1-1
定价 59.00
出版日期 2018年1月
上架分类 经济读物 中国经济
版权范围 世界
装订方式 精装
开本 32开(147*210)
页码 360
内容简介
自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历经了社会、政治、经济、金融、医疗、房地产、制造业等各行各业的巨大变动,以及由此引起的震荡。
而这40年的征途仅仅是个开头,面对全球政治局面不明朗、经济萎靡不振的国际环境,以及中国内部的供给侧改革、产业结构调整等,中国下一步改革往哪个方向走?
中国是否还能保持经济高增速?我们应该进行供给侧改革还是需求侧管理?人民币国际化需要哪些条件?高杠杆困境如何破解? 中国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一带一路”的发展前景为何?产业政策如何理解?中国经济结构是否存在周期?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聚焦中国全面改革,梳理国家政策,审视新时代下的改革难题,从“逆全球化”危机到“中国奇迹”,从小农经济到中等收入陷阱,从产业结构到经济下行和失衡,全面回答改革、挑战、机遇,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把握未来趋势。
作者简介
"林毅夫: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世界银行2008-2012年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
周其仁: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张维迎: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国家发展研究院金光经济学讲席教授、市场网络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余永定: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博导。
卢锋: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金光经济学讲席教授、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姚洋: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黄益平: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金光经济学讲席教授、副院长,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
余淼杰: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
王小鲁: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
点
"1.献礼改革开放40周年,回顾改革成就和未来发展
2.林毅夫、周其仁、张维迎、姚洋、黄益平等北大国发院经济学家发力,聚焦中国经济问题,包括一带一路、GDP增速、中等收入陷阱、高杠杆等。
3.12月10日北大国发院国家发展论坛用书,诸多领导人、经济学家、企业家参会。北大国发院深度合作,多学院用书。"
读者对象 政府官员、经济学家、企业领导者、对经济感兴趣的大众读者
目录
"第 章 如何续写“中国奇迹”
全球变革时代的中国经济发展 林毅夫
下一站非洲:新全球化背景下的挑战和机遇 林毅夫
“逆全球化”危机下,中国经济如何逆流而上 余淼杰
“中国奇迹”的一般意义 林毅夫
“中国奇迹”的逻辑与续写奇迹的关键 周其仁
第二章 为什么是中国
小农经济过时了吗 姚洋
为什么是中国?——“一带一路”的经济逻辑 卢锋
人民币国际化需要稳健的国内金融市场 黄益平
必须释放风险,否则政府总有兜不住的一天 黄益平
第三章 为什么还需要全面改革
中国为什么需要全面改革 周其仁
供给侧改革还是需求侧管理 余永定
改革的短期问题 姚洋
如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卢锋
解读中国高杠杆困境 黄益平
中国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姚洋
第四章 经济结构该如何调整
新结构经济学与国家发展之道 林毅夫
产业政策与国家发展——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 林毅夫
我为什么反对产业政策?——与林毅夫辩 张维迎
产业政策问题分歧的原因 黄益平
经济下行与结构失衡 王小鲁
中国经济的结构与周期 姚洋"
CIP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改革的方向. 1 / 林毅夫等著. -- 北京 : 中信出版社, 2017.12
ISBN 978-7-5086-8401-7
Ⅰ. ①改… Ⅱ. ①林… Ⅲ. ①中国经济-经济体制改革-研究 Ⅳ. ①F12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7)第286258号"
封面
978-7-5086-8402-4
书名 改革的方向2:中国需要什么样的企业和社会
作者 林毅夫、周其仁、张维迎、姚洋、黄益平等
版印次 1-1
定价 59.00
出版日期 2018年1月
上架分类 经济读物 中国经济
版权范围 世界
装订方式 精装
开本 32开(147*210)
页码 360
内容简介
自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历经了社会、政治、经济、金融、医疗、房地产、制造业等各行各业的巨大变动,以及由此引起的震荡。
而这40年的征途仅仅是个开头,面对全球政治局面不明朗、经济萎靡不振的国际环境,以及中国内部的供给侧改革、产业结构调整等,中国下一步改革往哪个方向走?
中国企业、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是什么?金融体制应为创新做什么准备?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如何完善?共享经济、人工智能如何发展?老龄化、城市化、互联网经济、医疗行业将迎来什么变革?雄安会成中国土地与房产体制改革契机吗?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聚焦中国企业和社会,审视新时代下的改革难题,从大众创业到万众创新,从领导力要求到国企改革,从上层建筑到社会体制,从老龄化到数字化,揭示未来中国的种种可能。
作者简介
"林毅夫: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世界银行2008-2012年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
周其仁: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张维迎: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国家发展研究院金光经济学讲席教授、市场网络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卢锋: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金光经济学讲席教授、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姚洋: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黄益平: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金光经济学讲席教授、副院长,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
陈春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金光管理学讲席教授、BiMBA商学院院长。
杨壮: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BiMBA商学院联席院长。
卢中原: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汪丁丁: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徐晋涛: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副院长,能源安全与国家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张晓波: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国家“千人计划”讲座教授。
林双林: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中国公共财政研究中心主任。
赵耀辉: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刘国恩: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中国卫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经济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薛兆丰: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法律经济学研究中心联席主任,信息社会50人论坛成员。
李力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教授。
点
"1.献礼改革开放40周年,北大国发院战略合作
2.林毅夫、周其仁、张维迎、姚洋、黄益平等北大国发院经济学家发力,聚焦中国企业和社会体制问题,包括企业创新、政治制度、共享经济、数字化、老龄化、城市化、雄安等。
3.12月10日北大国发院国家发展论坛用书,诸多领导人、经济学家、企业家参会。北大国发院深度合作,多学院用书。"
读者对象 政府官员、经济学家、企业领导者、对经济感兴趣的大众读者
目录
第 章 企业应该往哪个方向走
市场的逻辑就是君子之道 张维迎
产业集群的逻辑 张晓波
全球化时代的5 个领导力要求 陈春花
成为价值型企业 陈春花
从组织结构和信息成本的角度谈国有企业改革的几点逻辑 李力行
抓住僵尸企业处置这个牛鼻子 黄益平
第二章 中国创新有哪些路可走
中国创新的两条路 姚洋
创新需要什么样的金融体制 张维迎
企业要高度关注想法 周其仁
创新的浓汤如何煲出来 周其仁
为创新确权——饼的分法决定饼的大小 薛兆丰
分享经济不需要政府监管 张维迎
发展硬实力,提升软实力——中国持续发展必要的战略举措 杨壮
第三章 谁是创造未来的领导者
知识的本质与企业家精神 张维迎
企业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可替代 张维迎
激活自我,让知识为自我赋能 陈春花
纠结的时代更需要有品格的企业家 杨壮
对人工智能前景的人文思考 杨壮
第四章 如何理解体制
政府有为是市场有效的前提 林毅夫
中国政治制度未来可能的演化路径 汪丁丁
中国需要新的政治经济学 姚洋
可信承诺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姚洋
重建中国的政治哲学 姚洋
怎样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林双林
第五章 如何破解社会难题
如何用数字技术解决经济难题 周其仁
环境形势倒逼结构调整与政策改进 徐晋涛
中国老龄化的特殊挑战与应对之道 赵耀辉
过度“求稳”也会滋生风险 黄益平
城市化不可阻挡的规律 周其仁
警惕行政化回潮、平庸化和保守化 卢中原
降低企业所得税是减轻企业负担的 有效途径 林双林
经济增长与医疗健康:中国观察 刘国恩
互联网经济治理四问 薛兆丰
雄安会成中国土地与房产体制改革契机吗 卢锋"
CIP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改革的方向. 2 / 林毅夫等著. -- 北京 : 中信出版社, 2017.12
ISBN 978-7-5086-8402-4
Ⅰ. ①改… Ⅱ. ①林… Ⅲ. ①中国经济-经济体制改革-研究 Ⅳ. ①F12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7)第286259号"
中信 2017.12.5
这本书的预售信息让我想起了过去几年中国社会和经济所经历的深刻变革。在“新时代”的开篇,我们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期待,同时也面临着不少挑战。“改革的方向”这个命题本身就值得深入探讨。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中国未来发展方向的深刻洞察,尤其是在企业和社会层面。例如,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快速发展的科技浪潮下,中国企业应该如何调整自身的战略,以应对未来的挑战?中国社会又应该如何进一步完善其治理体系,以促进更加公平和可持续的发展?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有前瞻性的思考,帮助读者理解中国正在经历的转型,并对未来的发展前景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我尤其关注书中是否会探讨如何平衡发展与环境保护,以及如何构建更加和谐的社会关系。
评分预售封面给我一种沉静而有力量的感觉,仿佛预示着书中蕴含着对中国未来发展路径的深邃思考。我一直认为,了解一个国家的“改革方向”并非易事,它需要对历史脉络有清晰的认知,对当下现实有敏锐的洞察,并对未来趋势有审慎的判断。这本书的标题恰恰点出了这些关键要素。我尤其好奇的是,在“新时代”的语境下,中国社会和企业将如何重塑自身的形态和功能。是继续深化市场经济的改革,还是会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是更加强调创新驱动,还是会兼顾公平与效率?我对这些问题的答案充满了期待。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或者理论性的框架,来阐释“中国需要什么样的企业和社会”。毕竟,宏大的理论需要落脚于现实,才能产生真正的指导意义。我对书中可能涉及的产业升级、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以及社会公平等议题都非常感兴趣,希望能从中获得启发。
评分在看到这本书的预售信息时,我首先联想到了近年来中国在经济结构调整、社会治理创新以及科技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这本书的副标题“中国需要什么样的企业和社会新时代”直击核心,引发了我极大的阅读兴趣。我渴望了解作者如何理解“新时代”的内涵,以及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中国社会和企业应该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分析和论证,来描绘出中国理想中的企业模式和社会形态。例如,企业如何在追求利润的同时,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社会又该如何构建一个更加健康、公正、有活力的生态系统?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宏观的视野,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中国的发展逻辑,并对未来的社会变革有所启迪。我特别希望书中能有关于民营企业发展、科技创新生态以及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等方面的深刻见解。
评分这本书的预售信息吸引了我,特别是“改革的方向”和“中国需要什么样的企业和社会”这两个关键词,让我对书中可能探讨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当前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脉络是每个公民都应该关注的。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剖析当前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层面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思路。尤其是在企业层面,如何构建更具创新活力、更具社会责任感、更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企业模式,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同时,社会结构、公共服务、公民权利等方面的演进,也是我非常关心的议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宏观的视角,帮助我理解中国未来改革的深层逻辑和潜在方向,从而更清晰地认识我们所处的时代以及未来的发展图景。我个人对一些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市场化进程的讨论尤为感兴趣,也期待书中能有对这些议题的深刻洞察和前瞻性思考。
评分最近在关注一些关于中国经济转型的文章,这本书的预售信息立刻吸引了我的注意。它提出的“改革的方向”以及对“企业和社会”的探讨,似乎正是我当下最为关心的领域。“新时代”这个词汇本身就充满了变革的气息,而如何把握住这个时代的脉搏,找到正确的改革路径,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我特别希望书中能够深入剖析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改革建议。例如,如何才能真正激发企业的活力,让它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同时又能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如何才能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包容、有活力的社会,让每个公民都能分享发展的成果?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清晰的路线图,帮助我们理解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从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