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邮 经济蓝皮书 2018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金融经济形势报告 中国经济预估形式图书

包邮 经济蓝皮书 2018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金融经济形势报告 中国经济预估形式图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杨 著
图书标签:
  • 经济学
  • 金融
  • 中国经济
  • 经济形势分析
  • 经济预测
  • 2018年
  • 报告
  • 蓝皮书
  • 宏观经济
  • 金融经济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弗洛拉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20118873
商品编码:22151880267
包装:平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7-12-01
页数:400
字数:425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商品参数

经济蓝皮书 2018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定价 89.00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版次 1
出版时间 2017年12月
开本 16开
作者 李杨
装帧 平装
页数 400
字数 425000
ISBN编码 9787520118873
重量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经济蓝皮书:2018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2017年度重大成果,预测2018年中国经济形势,紧跟大会报告看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为国家应对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及突发事件提供决策支持。

内容简介

《经济蓝皮书:2018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中的研究成果是中国经济前沿预测分析。对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分析具有重要价值,对中国近段时间经济形势预测具有极高的指导意义。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日见成效,《经济蓝皮书》对各种经济政策进行前瞻性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从宏观经济走势、农业、工业、财政、税收、金融、对外贸易、商品市场等方面,研究中国的宏观形势进行前景预测。通过将相关的数据、信息、模型、方法工具、知识与专家群体知识和经验有机地连接成整体系统,提出当年及下一年度主要经济指标的预测数据,为政府、行业企业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根据历年中国经济主要指标,基于复杂前沿的系统分析模型,分析预测中国经济形势,具有科学性和前沿性。当前面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复杂问题,世界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确定性,为国家应对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及突发事件提供决策支持,更好地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或可能发生的重大经济风险。

其成果发布社会各界,新闻媒体均详细报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简介

李扬 中国社会科学院前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副理事长。第三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2011年被评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金融学会副会长。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副会长。中国城市金融学会副会长。中国海洋研究会副理事长。

李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学科技术经济学学科负责人和学科带头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数量经济学会理事长、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


目录

努力建设“现代金融”体系(代前言)

——学习报告关于建设现代金融的论述 李扬 / 001

Ⅰ总报告

1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2017年秋季报告“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 001

2“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7年秋季座谈会”综述彭战 / 024

Ⅱ经济增长与经济预测篇

3中国经济增长与货币供给机制转变 张平 / 030

4 2017年国民经济发展预测和2018年展望 赵琨 王宝林 / 048

5 经济增长新基础初步形成,新特点日益明显

——2017~2018年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张立群 / 054

6 2017年前三季度工业经济运行分析及趋势预测 黄群慧 江飞涛 张航燕 / 063

7 2017年前三季度工业运行情况分析及全年工业增速预测 解三明 / 081

8 2017~2018年经济景气形势分析与预测 陈磊 孟勇刚 孙晨童 / 090

Ⅲ宏观政策与供给侧改革篇

9当前的经济形势和政策取向 祝宝良 / 114

10 2018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政策选择 李泊溪 / 124

11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2017~2018年 郑超愚 / 130

12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分析与展望师博 任保平 / 142

Ⅳ财政与金融篇

13中国财政再分配效应测算 娄峰 / 157

14稳健中性取向下的货币金融运行 闫先东 刘西 苗大林 / 180

15中国金融状况分析与展望(2017~2018) 陈守东 孙彦林 / 195

Ⅴ消费、投资与进出口形势分析篇

16当前投资形势分析与对策 张涛 / 208

17中国消费结构变化及政策取向:2017~2018年 宣烨 余泳泽 陈启斐 张莉 / 218

18中国对外贸易转型升级获重大进展

——2017年形势分析与2018年展望 金柏松 刘建颖 / 240

Ⅵ市场价格与收入分配篇

19 PMI显示:供给体系创新新消费时代来临

——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前瞻 于颖 / 259

20 2017年大宗商品市场分析及2018年展望 陈克新 / 270

21 2017年中国税收形势分析预测及2018年初步展望 付广军 / 281

22 2017年中国股票市场回顾与2018年展望 李世奇 朱平芳 / 292

Ⅶ新经济、新动能篇

23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回顾与展望(2016~2017年) 叶秀敏 姜奇平 / 309

24积极推进现代供应链创新与发展,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蔡进 武威 / 331

25电动汽车替代燃油汽车前景对未来能源需求的影响分析 李平 刘强 王洽 / 340

26中国的就业奇迹与后续行动 杨宜勇 黄燕东 / 352

Ⅷ附录

27统计资料 / 363

         
《全球产业链重塑与中国经济的战略抉择:2024年度经济发展蓝皮书》 【导语】 当前,全球经济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结构性变革。地缘政治的复杂性、技术迭代的加速度、以及气候变化的紧迫性,共同推动着全球产业链与价值链发生剧烈重构。在这一历史交汇点上,中国经济如何应对外部环境的“逆风”,如何深化内部改革以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时代命题的核心。 本书是聚焦于当前全球经济新格局下,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产业结构升级、金融风险管控与未来增长路径的深度研究报告集。我们摒弃了对既有经济周期的简单线性预测,转而深入剖析驱动未来十年全球经济增长的新逻辑、新引擎以及中国必须做出的战略抉择。 【核心章节与内容详解】 第一部分:全球经济新秩序与中国面临的外部挑战 本部分着眼于观察者视角,剖析自2020年以来,全球经济环境发生的根本性变化。 1.1 逆全球化浪潮下的供应链韧性与重构路径: 本章详细分析了“去风险化”(De-risking)与“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等新趋势对中国传统出口导向型模式构成的挑战。我们通过对半导体、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生物医药等高附加值产业的跨国供应链数据进行建模分析,识别出中国在关键技术环节的潜在“卡脖子”风险点。报告提出了构建“双循环”背景下,更具冗余度和柔性的本土化替代与国际合作并行的供应链战略。具体包括:对关键原材料的战略储备优化、培育本土供应链集群的政策激励效果评估,以及在东南亚、墨西哥等新兴市场建立“前沿制造基地”的可行性研究。 1.2 全球货币政策分化与资本流动冲击: 在美联储及欧洲央行持续高利率政策的背景下,新兴市场面临的资本外流压力显著增加。本章运用VAR模型分析了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溢出效应对中国资产价格和汇率稳定的影响。重点研究了中国资本账户开放进程中,如何通过宏观审慎工具箱管理跨境资本的异常流动,确保国内金融体系的稳定。同时,报告对人民币国际化在当前复杂地缘政治环境下的推进策略进行了前瞻性探讨,强调了数字货币和双边货币互换在提升国际支付效率中的作用。 1.3 绿色转型与碳关税壁垒的应对策略: 气候变化不再是遥远的议题,而是直接影响国际贸易的显性成本。欧盟的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对中国高能耗行业的出口构成实质性威胁。本章详细测算了CBAM对中国钢铁、铝材、水泥等基础工业的潜在税负影响,并评估了国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ETS)的效率与国际接轨程度。报告提出,加速工业深度脱碳、推广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应用,是实现绿色贸易竞争力的核心路径。 第二部分: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与新质生产力的培育 第二部分转向内部视角,聚焦于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培育新质生产力。 2.1 创新驱动的“硬科技”投资回报率分析: 本书深入剖析了过去五年国家对基础研究和“卡脖子”技术攻关的投入产出效率。我们不再关注GDP增速的简单数字,而是聚焦于专利质量、技术转化周期和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率。报告特别对人工智能(AI)、量子计算、以及先进制造技术在不同区域(如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的集聚效应和协同创新模式进行了案例研究。结论强调,从“模仿创新”到“原始创新”的跨越,需要金融资本更精准、更耐心的长期主义支持。 2.2 消费结构升级与服务业的“微笑曲线”转移: 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的重心正逐步转向内需拉动。本章分析了居民收入分配结构对消费潜力的制约。重点关注了“银发经济”的巨大潜力、高品质教育与医疗服务的有效供给不足,以及数字消费(如沉浸式体验、元宇宙应用)的商业化瓶颈。报告建议通过优化社会保障体系、激活中等收入群体消费信心,来巩固消费的基础性地位。 2.3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化解与可持续财政路径: 在经济增速换挡期,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成为宏观稳定的潜在隐患。本书采用压力测试方法,评估了不同情景下(如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土地出让收入持续下滑)地方财政的偿债能力。报告提出了建立地方政府债务的“透明化、市场化”处置机制的建议,包括推进“一揽子化债”方案的精细化设计,以及探索新的地方税源结构,以保障公共服务支出的持续性。 第三部分:金融体系的稳定与风险前瞻性管理 3.1 房地产市场的“软着陆”与金融传导机制重构: 房地产行业正经历从“高杠杆、高周转”模式向“高质量、重运营”模式的艰难转型。本章详尽分析了“保交楼”政策对上下游产业链的稳定作用,并评估了现有住房租赁市场体系对冲商品房市场下行的效果。核心关注点在于,如何通过金融工具(如REITs、特定资产证券化)有效隔离和处置存量风险资产,防止风险向中小银行体系蔓延。 3.2 资本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核心作用: 本书探讨了如何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特别是科创板和北交所,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直接融资需求。分析了注册制改革在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增强投资者保护方面的成效与不足。报告强调,只有提高资本市场的“晴雨表”功能,才能引导社会资金有效流向创新和实体经济,而非短期投机。 【结语: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路线图】 本书综合以上分析,为未来三至五年的中国经济发展描绘了一幅审慎而积极的路线图。应对外部复杂性,需要增强战略定力与技术自主性;深化内部改革,则要求加速要素市场的市场化改革,真正释放制度红利。唯有在稳健的金融环境和持续的科技创新双轮驱动下,中国经济才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实现可持续的、包容性的增长。 本书的特色: 数据驱动的深度模型: 摒弃宏观定性描述,大量采用最新的统计数据、卫星遥感数据以及金融市场微观数据进行实证检验。 政策前瞻性: 报告的结论立足于未来五年国际环境的可能走向,提出的政策建议具备高度的战略储备价值。 跨学科视角融合: 结合经济学、国际关系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力求对复杂现象给出立体化的解释。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方,但内容却相当厚重,我花了将近一周的时间才将其细细品读完。作为一个对宏观经济有着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我一直对国家经济的运行脉络充满好奇,尤其是在2018年这样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年份。翻开这本书,我首先被其严谨的学术风格所吸引,各种经济指标、图表和数据分析让人目不暇接。虽然其中涉及的专业术语不少,但我通过对照后面的附录和一些经济学基础知识,还是基本理解了作者所阐述的观点。尤其印象深刻的是关于消费升级和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驱动力的分析,这与我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变化不谋而合,让我觉得经济学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理论,而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现实。作者的预测部分也颇具参考价值,对于我理解未来几年的经济走向提供了一些重要的线索,虽然预测总有不确定性,但这种基于深入分析的预判,无疑比道听途说更有说服力。整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经济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多种因素交织博弈的结果,需要我们以长远的眼光和审慎的态度去观察和理解。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高度概括性的框架,让我能够在一个更宏观的层面上理解2018年中国经济所处的环境和面临的挑战。作者以一种非常系统化的方式,将当年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串联起来,从国际大背景到国内微观层面,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高质量发展”理念的解读,这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贯穿于当年经济政策制定和调整的核心思想。作者通过对产业结构升级、科技创新投入、绿色发展等方面的分析,清晰地展现了中国经济如何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对于我这样一个长期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的人来说,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非常宝贵的“全景图”,让我能够更清晰地看到中国经济发展的逻辑和方向,也让我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充满期待。尽管书中涉及的分析非常深入,但作者的叙述逻辑清晰,条理分明,让我在阅读过程中能够轻松地把握核心要点。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相对全面且深入的视角来审视2018年的中国经济。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宏观经济政策的解读,比如在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时,国家是如何权衡稳增长、调结构和防风险之间的关系的。书中的数据分析非常细致,从就业、通胀、投资到消费,几乎涵盖了经济运行的各个关键指标,并且对这些指标的变化趋势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中国经济韧性的话题,作者通过列举一系列数据和案例,论证了中国经济在面对外部冲击时所展现出的强大承受能力,这让我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充满了信心。同时,书中的预测部分也相当有见地,作者并没有给出过于乐观或悲观的判断,而是基于严谨的逻辑和数据分析,指出了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和思考的经济学著作,对于想要深入了解中国经济运行规律的读者来说,绝对是不可多得的宝藏。

评分

我是一名对金融投资感兴趣的普通投资者,平时也比较关注宏观经济的动向,希望能够通过了解经济形势来指导自己的投资决策。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的需求。2018年是中国经济转型和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节点,这本书对当年的经济形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预测,内容非常接地气。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资本市场和金融风险的章节,作者详细分析了当时的金融市场结构、监管政策以及潜在的风险点,这对于我在做股票、基金等投资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另外,书中对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分析也让我受益匪浅,我理解了影响汇率波动的多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如何作用于中国经济。虽然书中包含大量的专业数据和分析,但作者的语言风格相对比较通俗易懂,即使是初学者也能从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经济顾问,为我解读了复杂的经济现象,让我对未来的投资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

我本来是冲着“包邮”的字样才下单的,以为会是一本轻松易懂的经济入门读物,没想到打开后才发现,这完全是一本硬核的经济分析报告!书中的内容非常详实,充斥着各种图表、数据和专业的术语,读起来确实有点挑战。我尝试着去理解书中所说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常态下的增长动能转换”等概念,虽然有些地方我还是需要查阅资料才能完全弄懂,但整体上能够感受到作者在分析2018年中国经济形势时所下的功夫。其中关于房地产市场和地方政府债务的章节,让我对当前经济中存在的风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明白了为何国家一直在强调“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我尤其喜欢作者在分析国际贸易摩擦对中国经济影响的部分,这部分内容非常及时,也直接回应了我对于当时全球经济形势的许多疑问。虽然我不是经济学专业人士,但这本书还是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经济深层逻辑的窗户,让我看到了经济运行背后复杂的逻辑和决策过程,收获颇丰。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