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 | 国学(D12册) | ||
| 作者: | 开本: | ||
| YJ: | 38 | 页数: | |
| 现价: | 见1;CY=CY部 | 出版时间 | 2015-12 |
| 书号: | 9787301259603 | 印刷时间: |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
| 商品类型: | 正版图书 | 印次: | |
目 录
致小朋友 1
D一单元 德行篇 3
D一课 子罕弗受玉 4
D二课 诫子书(节选) 10
D三课 梁亭窃灌 17
D四课 巨伯高谊 23
D二单元 修学篇 29
D五课 劝学(节选) 30
D六课 永和拥卷 37
D七课 问说(节选) 43
D八课 曾国藩家书(节选)49
D三单元 抒情篇 55
D九课 滕王阁序(节选)56
D十课 岳阳楼记(节选)62
D十一课 秋声赋(节选)69
D四单元 世事篇 75
D十二课 介子推不言禄 76
D十三课 盲子坠桥 82
D十四课 马说 88
附 录 95
一、古诗词鉴赏知识 95
二、亲子诵读记录表 109
后 记 111
《国学(第12册)》给我带来的是一种更加理性、更加批判性的阅读体验。它在介绍传统思想时,并非一味地赞美,而是采取了一种客观、辩证的态度,深入剖析了各种思想流派的优缺点,以及它们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作用。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中国古代哲学史的梳理,它将诸子百家的思想脉络清晰地呈现出来,并对其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演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这让我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中国古代思想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它们是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碰撞、融合,最终形成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国学”体系。书中对于一些历史事件的解读也颇具深度,它不回避那些争议性的部分,而是通过史料的考证和逻辑的推演,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视角。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对待传统文化,我们既要尊重和传承,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它教会我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有选择地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评分读完《国学(第12册)》,我感觉像是完成了一次精神上的“洗礼”。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它既有古文的韵味,又不失现代的流畅,读起来非常舒服,仿佛在品味一杯陈年的佳酿。书中对于中国古代美学的探讨,让我对“诗情画意”、“天人合一”等概念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它不仅仅是文字的描述,还穿插了许多对古代绘画、书法、园林等艺术形式的解读,这些内容让我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情趣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让我感到惊艳的是,书中关于中国古代科技的介绍,那些精妙的发明创造,例如指南针、造纸术,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辉煌,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读到这些部分,我深深地为祖先的聪明才智感到自豪。总的来说,《国学(第12册)》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知识性的读物,更是一次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探索和感悟,它让我更加热爱自己的文化,也更加渴望去深入了解和传承这份宝贵的遗产。
评分坦白说,在开始阅读《国学(第12册)》之前,我对国学的印象还停留在一些刻板的认知里,认为它枯燥、晦涩,只适合少数专业人士研读。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将国学中的精髓融入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书中的许多例子都引人入胜,让我能够轻松理解那些深奥的道理。例如,在谈论中国古代的教育理念时,书中描绘了许多古代名师的教学场景,他们因材施教,注重德育与智育的结合,这与我们当下教育的一些困惑形成了有趣的对比。读到这些内容时,我反思了很多关于教育的本质问题。书中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习俗的介绍也十分详尽,让我对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不再只是流于形式,而是感受到了其背后蕴含的文化意义和情感寄托。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国学并非遥不可及,它就蕴藏在我们生活的土壤里,等待我们去发现和传承。
评分《国学(第12册)》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耳目一新的阅读体验。它在整理和呈现传统国学知识时,并没有采取那种一本正经、高高在上的说教方式,而是用一种更加贴近读者、更加生动活泼的语言,将那些曾经遥不可及的古籍经典变得触手可及。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对诗词歌赋的解读,它不仅仅是简单地解释词句的含义,而是深入剖析了诗词背后的时代背景、作者心境,甚至还探讨了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读这些章节的时候,我感觉自己仿佛亲身经历了那些历史的片段,感受到了诗人们的喜怒哀乐。书中对于兵家智慧的阐述也让我大开眼界,那些关于战略战术的分析,放在今天来看依然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甚至可以运用到商业竞争和个人生活规划中。最令人惊喜的是,书中还涉及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国学分支,例如一些关于古代天文、历法、医学的小知识,这些内容让我对中华文明的广度和深度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这本书就像一个宝藏,每一次翻阅都能挖掘出新的惊喜,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加立体和深刻的理解。
评分读完《国学(第12册)》,心中感慨万千,仿佛走过了一段古老而又迷人的旅程。这本书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它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是对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底蕴的一次深入挖掘与呈现。从我翻开第一页起,就被那些古老的文字、精妙的哲思所吸引,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阻隔,与那些伟大的先贤进行了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书中的每一个章节都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儒家思想的论述,它没有枯燥的理论说教,而是通过生动的故事和鲜活的案例,将仁、义、礼、智、信等核心价值观娓娓道来。读到那些关于修身养性、治国平天下的篇章时,我常常陷入沉思,思考如何在现代社会中继承和发扬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书中对道家思想的解读也让我受益匪浅,它教会我顺应自然,不强求,懂得“无为而治”的智慧,这对于缓解现代生活的压力,寻求内心的平静有着极大的帮助。总而言之,这本书如同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又像一位博学多才的朋友,引领我走进国学的殿堂,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