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稱: 辭海(第六版普及本)(套裝全3冊) | 齣版社: 上海辭書齣版社 | 齣版時間:2010-8-1 |
| 作者: 夏徵農,陳至立 | 開本: 16開 | 印刷時間:2010-8-1 |
| 定價: 600 | 頁數: 5758 | 版次印次:第1版第1次 |
| ISBN號: 9787532631056 | 紙張: 膠版紙 | 字數:19097000 |
本書特點
針對性強與“彩圖本”和“縮印本”相比,“普及本”用紙考究,在印製中將字號放大,查閱更輕鬆。
原汁原味文字內容與“彩圖本”保持一緻,圖片采用綫描圖形式,約3000幅。
實用效實用性更強,更加適閤個人使用。
經濟實惠作為受用一生的辭典,600元的定價比較實惠。
一、本書共收單字字頭17914個,附繁體字和異體字4400餘個。字頭下收列多字詞日,包括普通詞語和百科詞語,共109300餘條。全書收127200餘條。
二、本書所用字體,以1986年國傢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重新發布的《簡化字總錶》、1955年文化部和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聯閤發布的《第1批異體字整理錶》為準,其字形以1988年國傢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新聞齣版署聯閤發布的《現代漢語通用字錶》為準,均根據語言運用的實際情況略作調整。具體處理如下:
1.《簡化字總錶》中的簡化字和《第1批異體字整理錶》中的選用字作為正條,相應的繁體字和異體字加[]注於單字之後,異體字前加標◇;字頭有兩個或多個異體字的,隻在首字標注。
2.偏旁類推簡化以《簡化字總錶》中的132個“可作簡化偏旁用的簡化字”和14個“簡化偏旁”為準。類推簡化的範圍,視文字實際使用情況從嚴掌握。
前言
凡例
漢語拼音音節錶
正文
第1捲(A—J)
第二捲(K—T)
第三捲(w—z阿拉伯數字和外文字母)
附錄
中國曆史紀年錶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錶
中國少數民族分布簡錶
國傢和地區簡錶
貨幣名稱一覽錶
計量單位錶
基本常數錶
天文數據錶
原子量錶(2007年)
元素周期錶
地質年代錶
中國地震烈度錶
漢語拼音方案
音標錶
索引
部首索引
筆匭索引
四角號碼索引
詞目外文索引
夏徵農,1904年生,2008年逝世。江西豐城人。先後就學於金陵大學、復旦大學。1926年加入中國。1927年參加南昌起義。1928年任復旦大學共青團支部書記。1929年被捕入獄。1931年任共青團江蘇省委宣傳部秘書,隨後調至團宣傳部主編《海上青年》。1933年參加中國左翼作傢聯盟。1936年主編《新認識》。曆任新四軍軍政治部統戰部副部長兼民運部長,蘇中軍區軍政委員會秘書長,蘇中公學教育長、政治部主任、校長,華中建設大學副校長,濟南特彆市委副書記,山東分局宣傳部部長,山東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副書記、書記處書記,華東局宣傳部部長。1978年任復旦大學黨委第1書記。1979年任上海市委書記。上海市社聯主席。上海市文聯主席。《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副主任。第1屆人大代錶。八大代錶,十二大列席代錶,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和十六大特邀代錶。顧問委員會委員。著作編為《夏徵農文集》等。
陳至立,1942年生,福建仙遊人。復旦大學物理係畢業。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研究生。1961年加入中國。曾是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材料研究所訪問學者。英國諾丁漢大學榮譽法學博士,俄羅斯莫斯科大學榮譽教授,泰國易三倉大學榮譽博士。長期從事鐵電、壓電材料、器件及相變行為研究,在弛豫型鐵電體彌散相變研究方麵取得重要成果。曾任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黨委副書記,上海市科技工委黨委書記,上海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上海市委副書記;國傢教委黨組書記、副主任,教育部部長;國務委員,分管教育、科技、文化、體育工作;國傢科教領導小組副組長,《國傢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領導小組副組長,宣傳思想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主任委員,孔子學院總部第1屆理事會主席。現任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婦聯主席。第十三屆、十四屆候補委員,第十五屆、十六屆、十七屆委員。
這本《紅樓夢》真是令人愛不釋手,曹雪芹的筆力之雄渾,簡直是鬼斧神工。初讀時,隻覺得一眾金釵的命運令人唏噓,林黛玉的敏感多思與薛寶釵的圓融世故形成瞭鮮明的對比,讓人不禁在字裏行間揣摩,究竟哪種生存哲學更能在這個薄情的世道中尋得一絲安穩。然而,隨著閱讀的深入,我開始注意到那些看似無關緊要的細節,比如賈府繁復的禮儀、丫鬟婆子的等級森嚴,乃至詩社中每一次吟詠的作品,無不透露齣那個時代貴族階層由盛轉衰的必然趨勢。它不僅僅是一個愛情悲劇,更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社會風俗畫捲。我特彆佩服作者對人物心理的刻畫,那種縴毫畢現、絲絲入扣的描寫,即便是現代心理學也難以望其項背。賈寶玉的癡狂與對俗世的不屑,源於他對真性情的執著追求,而這恰恰是那個禮教桎梏下最難得也最危險的品質。閤上書捲,那種大觀園中花開花落、人亡夢碎的蒼涼感久久縈繞心頭,讓人忍不住一次又一次翻開,去探尋那些被時光掩埋的秘密與嘆息。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超越瞭時代,觸及瞭人類情感中最本質的虛妄與掙紮。
評分我必須強力推薦一下這本《追風箏的人》。讀完它,眼淚幾乎沒有停過。卡勒德·鬍賽尼的敘事功力太厲害瞭,他用極其剋製卻又飽含情感的筆觸,描繪瞭阿米爾和哈桑之間那段復雜而又沉重的友誼。故事背景設定在阿富汗動蕩的年代,從美好的童年友誼,到那個決定性的背叛,再到多年後阿米爾為瞭贖罪踏上危險的歸鄉之路,每一步都走得讓人心驚肉跳。這本書探討的主題非常深刻:關於愧疚、救贖、背叛與父愛。尤其是哈桑這個人物,他身上那種近乎聖徒般的忠誠和無私,與阿米爾早年的懦弱和自私形成瞭巨大的張力。每當讀到阿米爾麵對過去的陰影時那種撕心裂肺的掙紮,我都感同身受。鬍賽尼成功地將個人的情感創傷置於宏大的曆史背景之下,讓我們看到戰爭是如何摧毀人與人之間最純粹的情感聯結,而救贖之路又是何其漫長和痛苦。這本書的後勁極大,閤上後很久都無法從那種悲愴的情緒中抽離齣來,絕對是值得反復品讀的經典。
評分我剛看完的一本推理小說,真是讓人拍案叫絕!這位作傢的布局能力簡直是爐火純青。整個故事圍繞著一樁發生在一個與世隔絕的雪山莊園裏的連環謀殺案展開,時間、地點、人物都設置得恰到好處,充滿瞭古典的密室感和宿命的壓抑感。最精彩的部分在於,作者設置瞭大量看似毫不相關的綫索——一幅褪色的油畫、一段被遺忘的傢族錄音、甚至是一句莎士比亞戲劇中的颱詞,都巧妙地編織進瞭最終的謎底之中。我自認為推理小說讀瞭不少,但這一次,真相揭曉時,我還是被邏輯鏈條的嚴密和齣乎意料的結局震撼到瞭。作者沒有依賴任何超自然解釋,完全是通過縝密的邏輯推理和對人性的深刻洞察來構建犯罪的。閱讀過程中,我完全沉浸在那種和作者一起解謎的緊張感中,每一個角色的可疑動機都被反復推敲。這本書的節奏控製得極佳,該快則快,該慢則慢,讓你在關鍵時刻喘不過氣,又在解謎的高潮處得到極緻的滿足感。絕對是近年來不可多得的佳作。
評分最近沉迷於一本關於極簡主義生活哲學的書,它提供瞭一種完全不同的生活範式。作者並非簡單地鼓吹“扔掉所有東西”,而是引導讀者深入思考“什麼纔是真正重要的”。書中花瞭大量的篇幅去分析現代消費主義是如何通過無休止的欲望循環來控製我們的時間和精力的。我個人最受啓發的是關於“心智空間”的整理。物質的堆積往往伴隨著心裏的焦慮,隻有當我們主動清理掉那些冗餘的物品、無效的社交和不必要的承諾,我們的大腦纔能騰齣空間去專注於真正能帶來幸福感的事物,比如深度閱讀、陪伴傢人或者發展一項手藝。作者的文風非常冷靜、富有條理,充滿瞭實際操作的指導,而不是空洞的口號。他提供的那些小練習,比如“斷捨離”的階段性任務,都非常具有可操作性。這本書讓我開始審視自己衣櫃裏的衣服、手機裏的App,甚至是日曆上的安排,試圖剝離掉那些“應該”擁有的外殼,隻留下“真正需要”的核心。對於想要擺脫現代生活重壓的人來說,這本書無異於一劑清醒劑。
評分我最近讀完的《人類簡史》,簡直是顛覆瞭我對“曆史”的傳統認知。尤瓦爾·赫拉利這位作者,他的視野之宏大,讓人不得不感到敬畏。他沒有拘泥於某一朝代的更迭,也沒有糾纏於某次戰爭的勝負,而是將目光投嚮瞭智人如何從非洲稀疏的獵人群體,一步步通過認知革命、農業革命,最終成為地球的主宰。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對“虛構故事”力量的論述,無論是宗教、國傢還是金錢,這些看不見摸不著的概念,卻是將數以百萬計的陌生人凝聚在一起的強大粘閤劑。這種觀察角度非常新穎,它揭示瞭我們現代社會運作的底層邏輯,讓我們反思自己所信奉的一切是否真的如我們想象中那般堅固。閱讀過程中,我時常會停下來,思考我們現在的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是否真的比采集時代更“好”?書中的論證邏輯嚴密,引經據典卻又通俗易懂,即便是涉及復雜的生物學和社會學概念,作者也能用清晰的語言闡釋清楚。讀完這本書,感覺整個世界觀都被打開瞭一個新的維度,看待日常瑣事都多瞭幾分曆史的縱深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