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称: 辞海(第六版普及本)(套装全3册) | 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0-8-1 |
| 作者: 夏征农,陈至立 | 开本: 16开 | 印刷时间:2010-8-1 |
| 定价: 600 | 页数: 5758 | 版次印次:第1版第1次 |
| ISBN号: 9787532631056 | 纸张: 胶版纸 | 字数:19097000 |
本书特点
针对性强与“彩图本”和“缩印本”相比,“普及本”用纸考究,在印制中将字号放大,查阅更轻松。
原汁原味文字内容与“彩图本”保持一致,图片采用线描图形式,约3000幅。
实用效实用性更强,更加适合个人使用。
经济实惠作为受用一生的辞典,600元的定价比较实惠。
一、本书共收单字字头17914个,附繁体字和异体字4400余个。字头下收列多字词日,包括普通词语和百科词语,共109300余条。全书收127200余条。
二、本书所用字体,以1986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新发布的《简化字总表》、1955年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的《第1批异体字整理表》为准,其字形以1988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为准,均根据语言运用的实际情况略作调整。具体处理如下:
1.《简化字总表》中的简化字和《第1批异体字整理表》中的选用字作为正条,相应的繁体字和异体字加[]注于单字之后,异体字前加标◇;字头有两个或多个异体字的,只在首字标注。
2.偏旁类推简化以《简化字总表》中的132个“可作简化偏旁用的简化字”和14个“简化偏旁”为准。类推简化的范围,视文字实际使用情况从严掌握。
前言
凡例
汉语拼音音节表
正文
第1卷(A—J)
第二卷(K—T)
第三卷(w—z阿拉伯数字和外文字母)
附录
中国历史纪年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表
中国少数民族分布简表
国家和地区简表
货币名称一览表
计量单位表
基本常数表
天文数据表
原子量表(2007年)
元素周期表
地质年代表
中国地震烈度表
汉语拼音方案
音标表
索引
部首索引
笔匦索引
四角号码索引
词目外文索引
夏征农,1904年生,2008年逝世。江西丰城人。先后就学于金陵大学、复旦大学。1926年加入中国。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1928年任复旦大学共青团支部书记。1929年被捕入狱。1931年任共青团江苏省委宣传部秘书,随后调至团宣传部主编《海上青年》。1933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6年主编《新认识》。历任新四军军政治部统战部副部长兼民运部长,苏中军区军政委员会秘书长,苏中公学教育长、政治部主任、校长,华中建设大学副校长,济南特别市委副书记,山东分局宣传部部长,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书记、书记处书记,华东局宣传部部长。1978年任复旦大学党委第1书记。1979年任上海市委书记。上海市社联主席。上海市文联主席。《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副主任。第1届人大代表。八大代表,十二大列席代表,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和十六大特邀代表。顾问委员会委员。著作编为《夏征农文集》等。
陈至立,1942年生,福建仙游人。复旦大学物理系毕业。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生。1961年加入中国。曾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材料研究所访问学者。英国诺丁汉大学荣誉法学博士,俄罗斯莫斯科大学荣誉教授,泰国易三仓大学荣誉博士。长期从事铁电、压电材料、器件及相变行为研究,在弛豫型铁电体弥散相变研究方面取得重要成果。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党委副书记,上海市科技工委党委书记,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上海市委副书记;国家教委党组书记、副主任,教育部部长;国务委员,分管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工作;国家科教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领导小组副组长,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主任委员,孔子学院总部第1届理事会主席。现任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妇联主席。第十三届、十四届候补委员,第十五届、十六届、十七届委员。
最近沉迷于一本关于极简主义生活哲学的书,它提供了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范式。作者并非简单地鼓吹“扔掉所有东西”,而是引导读者深入思考“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书中花了大量的篇幅去分析现代消费主义是如何通过无休止的欲望循环来控制我们的时间和精力的。我个人最受启发的是关于“心智空间”的整理。物质的堆积往往伴随着心里的焦虑,只有当我们主动清理掉那些冗余的物品、无效的社交和不必要的承诺,我们的大脑才能腾出空间去专注于真正能带来幸福感的事物,比如深度阅读、陪伴家人或者发展一项手艺。作者的文风非常冷静、富有条理,充满了实际操作的指导,而不是空洞的口号。他提供的那些小练习,比如“断舍离”的阶段性任务,都非常具有可操作性。这本书让我开始审视自己衣柜里的衣服、手机里的App,甚至是日历上的安排,试图剥离掉那些“应该”拥有的外壳,只留下“真正需要”的核心。对于想要摆脱现代生活重压的人来说,这本书无异于一剂清醒剂。
评分我最近读完的《人类简史》,简直是颠覆了我对“历史”的传统认知。尤瓦尔·赫拉利这位作者,他的视野之宏大,让人不得不感到敬畏。他没有拘泥于某一朝代的更迭,也没有纠缠于某次战争的胜负,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智人如何从非洲稀疏的猎人群体,一步步通过认知革命、农业革命,最终成为地球的主宰。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对“虚构故事”力量的论述,无论是宗教、国家还是金钱,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概念,却是将数以百万计的陌生人凝聚在一起的强大粘合剂。这种观察角度非常新颖,它揭示了我们现代社会运作的底层逻辑,让我们反思自己所信奉的一切是否真的如我们想象中那般坚固。阅读过程中,我时常会停下来,思考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是否真的比采集时代更“好”?书中的论证逻辑严密,引经据典却又通俗易懂,即便是涉及复杂的生物学和社会学概念,作者也能用清晰的语言阐释清楚。读完这本书,感觉整个世界观都被打开了一个新的维度,看待日常琐事都多了几分历史的纵深感。
评分这本《红楼梦》真是令人爱不释手,曹雪芹的笔力之雄浑,简直是鬼斧神工。初读时,只觉得一众金钗的命运令人唏嘘,林黛玉的敏感多思与薛宝钗的圆融世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不禁在字里行间揣摩,究竟哪种生存哲学更能在这个薄情的世道中寻得一丝安稳。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开始注意到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比如贾府繁复的礼仪、丫鬟婆子的等级森严,乃至诗社中每一次吟咏的作品,无不透露出那个时代贵族阶层由盛转衰的必然趋势。它不仅仅是一个爱情悲剧,更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社会风俗画卷。我特别佩服作者对人物心理的刻画,那种纤毫毕现、丝丝入扣的描写,即便是现代心理学也难以望其项背。贾宝玉的痴狂与对俗世的不屑,源于他对真性情的执着追求,而这恰恰是那个礼教桎梏下最难得也最危险的品质。合上书卷,那种大观园中花开花落、人亡梦碎的苍凉感久久萦绕心头,让人忍不住一次又一次翻开,去探寻那些被时光掩埋的秘密与叹息。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超越了时代,触及了人类情感中最本质的虚妄与挣扎。
评分我必须强力推荐一下这本《追风筝的人》。读完它,眼泪几乎没有停过。卡勒德·胡赛尼的叙事功力太厉害了,他用极其克制却又饱含情感的笔触,描绘了阿米尔和哈桑之间那段复杂而又沉重的友谊。故事背景设定在阿富汗动荡的年代,从美好的童年友谊,到那个决定性的背叛,再到多年后阿米尔为了赎罪踏上危险的归乡之路,每一步都走得让人心惊肉跳。这本书探讨的主题非常深刻:关于愧疚、救赎、背叛与父爱。尤其是哈桑这个人物,他身上那种近乎圣徒般的忠诚和无私,与阿米尔早年的懦弱和自私形成了巨大的张力。每当读到阿米尔面对过去的阴影时那种撕心裂肺的挣扎,我都感同身受。胡赛尼成功地将个人的情感创伤置于宏大的历史背景之下,让我们看到战争是如何摧毁人与人之间最纯粹的情感联结,而救赎之路又是何其漫长和痛苦。这本书的后劲极大,合上后很久都无法从那种悲怆的情绪中抽离出来,绝对是值得反复品读的经典。
评分我刚看完的一本推理小说,真是让人拍案叫绝!这位作家的布局能力简直是炉火纯青。整个故事围绕着一桩发生在一个与世隔绝的雪山庄园里的连环谋杀案展开,时间、地点、人物都设置得恰到好处,充满了古典的密室感和宿命的压抑感。最精彩的部分在于,作者设置了大量看似毫不相关的线索——一幅褪色的油画、一段被遗忘的家族录音、甚至是一句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台词,都巧妙地编织进了最终的谜底之中。我自认为推理小说读了不少,但这一次,真相揭晓时,我还是被逻辑链条的严密和出乎意料的结局震撼到了。作者没有依赖任何超自然解释,完全是通过缜密的逻辑推理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来构建犯罪的。阅读过程中,我完全沉浸在那种和作者一起解谜的紧张感中,每一个角色的可疑动机都被反复推敲。这本书的节奏控制得极佳,该快则快,该慢则慢,让你在关键时刻喘不过气,又在解谜的高潮处得到极致的满足感。绝对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佳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