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 | 古文鉴赏辞典(上下新1版)(精) | ||
| 作者: | 陈振鹏//章培恒 | 开本: | 32开 |
| 定价: | 148 | 页数: | 2104 |
| 现价: | 见顶部 | 出版时间 | 2014-07-01 |
| 书号: | 9787532641635 | 印刷时间: | 2014-07-01 |
| 出版社: | 上海辞书 | 版次: | 1 |
| 商品类型: | 正版图书 | 印次: | 1 |
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我最看重的是内容本身的深度与广度,而这本书在这方面无疑是交出了一份令人惊喜的答卷。它并非仅仅罗列词条,更像是一部浓缩的中国古代文学史的精粹,对于那些晦涩难懂的词语和典故,编者们展现了极高的学术功底,考据严谨,解释精准到位。我尤其欣赏它在释义中融入的文化背景和时代语境的分析,这使得我们不仅仅是知其字面之意,更能体会到古人言辞背后的深层含义和情感寄托。很多我以前一扫而过,却似懂非懂的词汇,在本书的梳理下变得豁然开朗。这种由表及里的解析方式,极大地丰富了我对古典文学的理解层次,让阅读过程充满了发现的乐趣,每一次翻阅都能有新的感悟和收获。
评分我必须提一下两位主编——陈振鹏先生和章培恒先生的名字,这本身就是质量的保证。他们二位的学术声望和在古典文学领域的深厚造诣,使得我对这本书的权威性深信不疑。从这本书的编纂思路和最终呈现的效果来看,我能感受到背后庞大的学术团队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这绝非是简单地将旧有资料堆砌起来的版本,而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甄别、修正和补充。这种对学术严谨性的坚守,使得这本书在众多同类工具书中脱颖而出,它所提供的解释和例证,不仅言之有据,而且往往能提供更精妙、更符合现代阅读习惯的阐释角度,体现了传统学术精神与现代研究方法的完美结合。
评分自从拥有了这本《古文鉴赏辞典》,我感觉自己和中国古代文学的距离被拉近了许多。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良师益友。过去读古文,总有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疏离感,总觉得隔着一层厚厚的历史帷幕。但这本书用它详尽而富有启发性的注释,一点点揭开了那层神秘的面纱,让我得以窥见古人生活的场景和思想的脉络。每一次在阅读中遇到令人困惑的地方,翻开它,总能找到令人心服口服的答案,那种茅塞顿开的愉悦感,是其他任何阅读体验都无法比拟的。它真正做到了“鉴赏”二字,引导读者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品味文学的精髓,让古典魅力真正焕发新生。
评分这本书的实用性,简直是为我这种时常需要查阅古籍资料的人量身定做的“秘密武器”。我经常阅读先秦诸子和唐宋散文,遇到不熟悉的词汇时,以往的经验是需要多方查证,耗时耗力,但有了这本“宝典”,效率立刻得到了质的飞跃。它收录的词条覆盖面极广,从常见的成语典故到一些特定领域的小众用词都有囊括,查阅起来非常方便快捷。它的检索系统设计得也很人性化,不仅有标准的字典式查找,似乎还对一些关联的词汇进行了巧妙的索引,使得知识点的串联变得自然流畅。对于学生党也好,专业研究者也罢,它都是一个极其可靠的“知识锚点”,让我在面对复杂的古文时,能够更加自信和从容地进行解读和赏析。
评分这部书的装帧设计真是深得我心,拿到手里那份厚重感和精装的质感,就让人觉得这不是一本快消品,而是值得珍藏的工具书。封面设计简约又不失古韵,尤其是字体和排版的选择,透露出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我特别喜欢它在细节上的用心,比如纸张的选择,摸上去有种恰到好处的韧性和细腻,长时间翻阅也不会觉得刺眼。内页的印刷清晰度极高,无论是正文还是注释部分,都排布得井井有条,字距和行距都把握得非常到位,这对于阅读古籍资料来说至关重要,极大减轻了阅读疲劳。总而言之,从物理层面来说,它完全符合一本经典工具书应有的高标准,让人爱不释手,光是放在书架上,就感觉整个书房的格调都提升了好几个层次,摆在那里就是一种文化沉淀的象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