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日]川濑敏郎 著,杨玲 译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2月
定价 118元
版 次:1页 数:398字 数:45000印刷时间:2014-2-1开 本:16开纸 张:胶版纸印 次:1包 装:精装丛书名: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43899865
所属分类:
图书>家庭/家居>家庭园艺
编辑推荐
◎展现日本花道禅宗美学的典范之作,中国**本精致印刷的花道图鉴。“一日一花”图鉴在国内被@设计目录、@知日、@VOICERme等众多设计、文化类品牌喜爱,在其平台上转载,引来无数好评。
◎川濑敏郎是日本当红花艺大师,“自然野趣流”的代表人物。他的插花传承了日本传统花道的精髓,但却摆脱束缚,自由创作,发乎,进而使得他的作品充满新意,又有着中国画留白、线描之趣味。他不喜欢用开到繁盛的花束,而选择淡雅素简的一两条花枝进行创作,在朴拙的意境中传递出四季的低语,充满禅意。
◎366天,古老的器皿插上当令的花叶,附有对花和器皿的介绍,每页都有一句作者的寄语,译者杨玲是在日华人花艺协会会长,其译笔同样优美。*后附录所有植物名索引。知识性和审美兼具。
◎花道作为一种探索美和平衡思想的情趣盎然的方式,是一种“生活美学”,川濑敏郎的花艺充满东方式的禅意。简单朴素中有一种静美,这种气定神闲的美确能抓住人心,带给人心灵上的震动。翻着本书,扑面而来一股清雅与灵逸。
显示部分信息
内容推荐
在东日本大地震后,川濑敏郎从2011年6月开始的一年,用古老、质朴、布满历史痕迹的器皿当做花器,依据时节到山野里找当令的花叶,融入花器中,并持续在网上连载“一日一花”专栏,广受好评后汇编成这一册精美的图鉴。
366个作品野趣中充满了宁静和雅致,在“空”和“寂”中给人一种生命的启示。在《一日一花》中, 川濑敏郎着力于诠释“高的技巧即没有技巧”,在不着痕迹中传达“素”之花的自然姿态。
《一日一花》中的图鉴也收到国内众多设计师、文化爱好者、以及设计类图片类网站的喜爱。而诸如@设计目录、@知日、@VOICERme 等都曾在其平台上转载过,深受网友和读者喜爱。
作品,附带了425种植物的索引和解说,对所有对美敏感、欣赏花道,和所有植物爱好者来说不可多得的一本书。
作者简介
川濑敏郎
1948年生于京都,自幼师从古老的“池坊”花道。日本大学艺术学部毕业后,前往巴黎大学留学,回国后不拘泥于流派,回到花道的原点自由创作。
擅长用古老、质朴、布满历史痕迹的器皿当做花器,依据时节到山野里找当令的花叶,融入花器中,简约中有一份枯寂之美。他的花艺有着浓厚的禅意,常被人当作对四季更迭、时间流逝的一种冥想方式。
著有《一日一花》《四季花传书》《花会记》等。
译者:杨玲
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大学日语学院,专攻日本文学。1990年代初前往日本,学习欧式花艺。2002年入门传统花道小原流,现为日本花道小原流教授、日本国家花卉装饰一级技能师,在日华人花艺协会会长。
前言
“一日一花”的想法缘来已久, 我曾经构思像写花卉日记那样, 每天插一枝花。后来不知何时却被我忘却。再次想起它的时候, 大概是我创作《四季花传书》之时。
《四季花传书》是我十多年前在《艺术新潮》连载的单篇汇编,主要收录了“投入花”这种形式的插花,我在“投入花”中使用了各式各样的花草,我的足迹遍布山野,在寻寻觅觅中,发现那些被鸟啄虫蛀、风雨侵蚀、濒临枯萎等生死随缘的花草,比美丽绽放的花朵更加引人入胜,感觉心灵之窗被开启。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真正体会到插花的喜悦。
在路边看到的一株不起眼的小草, 通过插花竟然也能呈现出一种崇高的姿态, 这如何不使人欣喜呢?在插“投入花”时,要将心仪的花草迅速地采摘下来,立刻插入水里。这个过程不只是在意花草外在的形,更要挖掘出其内涵的神韵,只有在此可略加些许人为的雕饰。
从年轻时开始,我也插与“投入花”截然不同的样式—“立花(Tatehana)”。在《四季花传书》出版数年后,我开始在同一刊物上连载《立花的神话》。在室町时代,“立花”是作为书院壁龛的装饰花而产生的样式,是插花(Ikebana)的原型。这篇连载试图探究从立花样式追溯“日本之花”的古典内涵。古代日本的“立”之行为不于花,还具有祈神的意思。初的“立花”应该大致等同于神佛。
实际上,立花,就是在器皿中将花“固定住”的意思。固定花草完全是人的行为,因此各种技巧应运而生。这种由竞争人为技巧相继产生的各种插花形式,终形成了近代的插花。
我认为,日本从古至今一直是一个未经人工雕琢的自然之邦,崇尚“素”之美的心情大概也源于此吧。在这样花草环绕的生活中所衍生出的“投入花”便是“素”之花,即不添加任何人为因素、展现草木花自然姿态的插花。发掘出“投入花”的美与灵魂的是侘茶的茶人。
所谓“素”,即添一分则嫌多、减一分则嫌少的之美。在这一年三百六十六天的“一日一花”过程中, 我着力于诠释“高的技巧即没有技巧”,在不着痕迹中传达“素”之花的自然姿态。
我接触过的草木花虽然有限,却让我再次惊叹于这片土地上孕育的繁花之艳丽和丰盈。同时,我也深深地感到插花的根本便是对大地的祝福。
《一日一花》虽然以一年为限,但是对于我来说, 它并没有结束。我的“一生一花”在继续。
显示部分信息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我酷爱日本审美意识中的寂(Wabi-sabi):枯山水、陶器、建筑、茶道,以及花道。很多年前,当我还是一名日语专业的大学生时,次在日语原文杂志上看到了“插花”。当时我被它的素美所震撼,脑海里闪过“如果能学习插花该多好”的念头。后来移居日本,终于实现了年轻时的愿望,入门日本传统花道小原流。
来日近二十年,我跟随各个风格的日本花道家以及花艺设计师学习东西方插花艺术,我跟随他们不仅研习了插花艺术,还学习了许多审美观乃至价值观:即艺术设计上用自然、空灵、朴素的禅宗美学观来表现;生活上用减少、否定、净化来摒弃日常的繁琐,用感观上的简约干净,获得生活本质的元素。
在我越来越倾心于这一表达粗朴与空寂的无华之美,进行我的人生“断舍离”时,收到了上海浦睿文化邀请,翻译日本花道家川濑敏郎老师的新作《一日一花》。我内心交织着激动和不安。川濑老师是我研习花道以来一直崇拜的大师,能有幸翻译他的作品,正是对我十多年学习花道的汇报。同时,我也踟躇着是否能表达出老师作品中那些看似简单却深含生命哲学的真正思想。
川濑老师是代表日本“自然野趣流”的“花人”。他的“一日一花”开始在新潮社的“蜻蜓之页”主页连载后,我便追随着老师体会了一年四季中的生命轮回。这是一本献给栖息在大地上所有生命的作品,366 个作品在野趣中充满了宁静和雅致,在“空”和“寂”中给人一种生命的启示。在翻译过程中,如何从一片枯叶和残枝上去体会生命的无常、顽强、以及执着, 成为我每天思考的内容。
在这本《一日一花》中,川濑老师所用的花材,有信手拈来的路边草花,也有踏遍原野采集来的珍稀花草、枝叶、树木和果实。这些植物,绝大多数我都不曾见过,更有许多是日本固有的品种或变种。整个翻译过程中艰难的便是植物所对应的中文名称,同时也是需要耗费多时间来勘误的部分。一些日本固有的品种或变种的名称,用了原文的汉字名、或是用“日本+ 属名”,并保留了日文原名称的标记方式。
在此我深深感谢新浪微博上众多的植物专家和老师所提供的帮助,尤其是中国植物分类学家刘冰老师不厌其烦地为一些日本固有植物拟名。这本书在后期校对时,得到了深悉日本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友人堀内纪子女士、精通中日两国语言并学习各种风格日本花道的张晨女士的大力协助。我还有幸遇见了一位精通日语的编辑张逸雯小姐,她一丝不苟的精神为本书的准确性提供了更坚实的保障。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我要特别感谢在日华人学者和作家李长声老师的引荐,让我邂逅了这本《一日一花》。
,,,,,,
,,,,,,,,,
这是一本颠覆我传统认知的艺术书籍。在我以往的印象中,花艺作品往往是色彩斑斓、造型繁复的,需要大量的花材和精湛的技巧才能完成。然而,《一日一花》这本书,彻底打破了我的这种刻板印象。川濑敏郎先生的作品,以其极简、写意、充满东方哲学的美感,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他善于从自然界中汲取灵感,用最简单、最纯粹的元素,去表达最深刻的意境。我尤其欣赏他对“留白”的运用,那些看似空无一物的空间,却承载着无限的想象,让整个作品充满了呼吸感和生命力。他不仅仅是在教插花,更是在引导读者去感受“无”之美,去体悟“空”的智慧。书中的花材选择,也常常让我惊喜,他会用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植物,比如野草、枯枝,甚至是落叶,却能赋予它们第二次生命,让它们在花器中绽放出别样的光彩。这一点,让我意识到,美,其实就隐藏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缺乏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我开始尝试着去观察路边的野花野草,去留意它们独特的姿态和生命力。通过这本书,我学会了欣赏植物的“不完美”,学会了用更包容、更温柔的眼光去对待自然。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本插花指南,更是一本关于生活美学、关于人生哲学的启迪之书。它让我开始思考,如何将艺术融入生活,如何用更少的物质,去追求更高的精神满足。
评分这本《一日一花》简直就是一本心灵的“解压神器”。我工作压力一直很大,每天都感觉自己像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喘不过气来。偶然的机会,在朋友的推荐下,我入手了这本书。刚开始,我只是觉得插花听起来比较放松,但没想到,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川濑敏郎先生的文字,就像一股清泉,缓缓流淌进我的内心,洗涤着那些疲惫和焦躁。他不仅仅是在教我们如何插花,更是在分享他对生命的理解,对自然的敬畏,对时间流逝的豁达。我特别喜欢他关于“季节感”的解读,他会根据不同的季节,选择不同的花材,并且用不同的方式去呈现,让我深刻地体会到,每一个季节都有它独特的美,而插花,就是捕捉和表达这种季节之美的方式。书中的作品,没有惊世骇俗的设计,却有着一种淡淡的,却深入人心的力量。他能用最普通的材料,创造出最不普通的意境。我曾经试着模仿书中的一个作品,虽然做得远没有大师那么精妙,但当我看着那几朵简单的花,静静地立在花瓶里,我的内心竟然涌起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和满足。这本书,让我开始重新审视我的生活,开始放慢脚步,去感受那些曾经被我忽略的美好。我不再追求效率和速度,而是开始享受过程,享受每一次与植物的“对话”。它让我意识到,即使在最平凡的生活中,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和美好。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的出现,完全刷新了我对于“美”的认知。我一直以来都生活在一个追求“大而全”、“新而奇”的世界里,总觉得凡是美好的事物,都应该是华丽的、复杂的。然而,《一日一花》这本书,却以一种返璞归真的姿态,向我展示了一种截然不同的美学。川濑敏郎先生的作品,就像一阵清风,吹散了我心中的浮躁,带来了宁静和淡雅。他没有使用任何昂贵的、稀有的花材,却能通过最简单的线条和最巧妙的构图,营造出一种令人心神荡漾的意境。我尤其欣赏他对于“自然”的极致追求。他不是在“装饰”花,而是在“呈现”花。他尊重每一朵花、每一片叶本身的姿态,并且通过恰当的留白,让它们尽情地舒展自己的生命。这让我意识到,原来最美的艺术,往往来自于最纯粹的表达。通过这本书,我开始重新审视我自己的生活,我不再盲目地追求物质的堆砌,而是开始关注内心的感受,开始追求精神的富足。我开始在我的居室里,摆放一些简单的绿植,不再是为了点缀,而是为了让它们陪伴我,感受生活的宁静。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插花书籍,更是一本关于生活态度的教科书,它教会我如何用一颗平静的心,去发现和欣赏生活中的点滴美好。
评分这本《一日一花》真是让我爱不释手,简直是打开了我新世界的大门。我一直对日式插花抱有浓厚的兴趣,但总觉得无从下手,那些精致的造型和微妙的意境,对我来说就像是遥不可及的艺术。直到我翻开这本书,才发现原来美可以如此触手可及。书中的花材选择非常贴近生活,没有那些难以寻觅的奇花异草,而是我能在自家附近的花店或者甚至是自家花园里找到的寻常花草,比如简单的枝条、几片叶子,甚至是一朵小小的野花,经过大师的巧手,立刻就焕发出了令人惊叹的生命力。川濑敏郎先生的审美,是一种非常内敛而又深刻的美,他不是堆砌华丽,而是追求花材本身的姿态和生命力,通过最简洁的线条和最恰当的留白,传递出一种宁静致远、回归自然的禅意。我特别喜欢他书中关于“借景”的讲解,如何利用周围的环境,比如墙壁的颜色、窗外的光影,来烘托花器的美,以及花艺作品本身的意境,这一点我以前从未在意过,但读完之后,才豁然开朗。书中的每一个作品,都像是与大自然的一场温柔对话,让我重新审视身边的每一个细微之处,开始尝试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观察和感受植物的美。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插花教程,更像是一堂关于生活美学的课,教会我如何从平凡中发现不凡,如何用一颗平静的心去体悟生命中的点滴美好。我常常在读完一页后,就迫不及待地想去实践,哪怕只是用一根枯枝,一片落叶,也能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感。这本书带来的不仅仅是技巧上的提升,更是心灵上的洗涤和升华,让我对生活的热爱,又增加了一份新的维度。
评分我必须承认,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对“插花”这件事的固有认知。以前总觉得插花是件很“高大上”的事情,需要专业的场地、昂贵的工具,以及对花材的精通。但《一日一花》这本书,就像一阵清风,吹散了我所有的疑虑和畏惧。它所传递的理念,是“将自然带入生活”,是“用最简单的方式,呈现植物最纯粹的美”。川濑敏郎先生的书,从来不是那种枯燥乏味的技法堆砌,而是充满了哲学性的思考和人文关怀。他写的不仅仅是花,更是他对生命、对自然、对时间流逝的感悟。我常常在阅读他文字的时候,会不自觉地停下来,去思考自己与植物的关系,去回味那些曾经忽略的美好瞬间。书中那些看似随意的插花作品,其实蕴含着深厚的功力,每一朵花的朝向,每一片叶子的角度,都经过了精心的考量。他教会我,与其追求数量的繁盛,不如注重形态的优雅;与其选择名贵的品种,不如发掘寻常花草的独特韵味。我最欣赏他的一点,就是他对于“不完美”的接纳。他会在书中展示一些带有残缺、带有斑驳痕迹的花材,却依然能将它们处理得恰到好处,反而增添了一种岁月的沉淀感和生命的韧性。这让我意识到,生活本身就是不完美的,而美,恰恰存在于这种不完美之中。通过这本书,我开始主动去观察公园里、路边的小花,去留意它们在不同季节、不同光照下的变化,并且开始尝试用更平和、更欣赏的眼光去对待我身边的植物。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是插花知识,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并且懂得欣赏生命之美的态度。
评分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深刻的“审美教育”。我一直对日本文化,特别是关于“物哀”和“侘寂”的美学理念,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始终觉得有些抽象,难以真正理解。直到我接触了川濑敏郎先生的《一日一花》,我才恍然大悟。他用最直观、最生动的插花作品,为我诠释了这些美学概念。他作品中那种不加雕琢的自然感,那种对时间流逝的尊重,那种对生命无常的感叹,都深深地打动了我。我特别喜欢他选择的那些带有斑驳痕迹、略显衰败的花材,它们并不符合我们通常意义上对“美”的定义,但恰恰是这些“不完美”,却让作品充满了生命的厚重感和历史的沉淀感。他让我们明白,美,并非总是光鲜亮丽,而是可以存在于朴素、内敛、甚至略带忧伤之中。通过这本书,我开始重新审视我周围的世界,我不再刻意去追求完美,而是学会去欣赏事物本身的样子,去接纳它的不完美,并且从中发现它的独特魅力。我甚至开始在我的花园里,保留一些自然的野草,不再急于将它们清除,而是让它们与精心栽培的花卉共同生长,创造出一种更富生命力的生态。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插花的书,更是一本关于人生,关于存在的哲学书。它让我明白,真正的美,源于内心的宁静,源于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
评分说实话,当初买这本书,是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我之前对花道了解不多,只知道一些大概的流派,但总觉得太过繁复,不适合我这种忙碌的上班族。没想到,《一日一花》彻底颠覆了我的想法。川濑敏郎先生的风格,是那种“少即是多”的极致体现。他不需要大红大紫的玫瑰,也不需要色彩斑斓的郁金香,他就能用几根简单的枝条,几朵白色的小花,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生命力的空间。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关于“寂”的阐述,他认为真正的美,来自于内心的宁静,来自于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一点,在如今这个喧嚣浮躁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我常常会在忙碌一天后,翻开这本书,看着那些简约而富有禅意的作品,心灵就会得到一种莫名的抚慰。他书中选择的花材,很多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比如竹子、枫叶、海桐,甚至是枯枝败叶,但他总能通过巧妙的搭配和构图,让它们展现出非凡的魅力。这让我意识到,原来美,真的无处不在,关键在于我们有没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以及一颗感受美的心。这本书不仅教会我如何插花,更教会我如何去观察,去感受,去思考。我开始在阳台上摆弄几盆花,不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让自己在忙碌的生活中,能有一个可以休憩心灵的小角落。我甚至开始尝试着去花市,不再只是盲目地购买,而是带着一种探寻的心情,去寻找那些能触动我内心深处的花材。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精神上的富足。
评分这本《一日一花》是我近期收到最惊喜的礼物。作为一名对日式美学略有研究的人,我一直对川濑敏郎先生的作品心向往之,而这本书的到来,让我得以窥见大师的内心世界和创作精髓。他所呈现的花艺,并非是西方插花那样追求色彩的碰撞和造型的张扬,而是充满了东方特有的含蓄、内敛和写意。每一个作品,都像是一首无声的诗,一种淡淡的愁绪,又或是对生命转瞬即逝的感慨。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寂”的阐述,川濑先生将这种寂寞、孤寂的美,融入到花艺创作之中,使得作品在视觉上呈现出一种宁静、致远、空灵的意境。这种美,不是外放的,而是内敛的,需要观者用心去体会,去感受。书中的花材选择,也极具匠心,他常常会选择那些看似平凡、甚至带有瑕疵的花叶,比如枯黄的叶片,带有虫洞的枝条,但他却能通过精妙的构图和布置,让这些“不完美”焕发出一种别样的生命力,一种经历了风雨,依然坚韧生长的姿态。这让我深刻地理解了“侘寂”美学中对不完美和无常的接纳。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插花书籍,更是一本关于人生哲学、关于生命观的启迪之书。它让我开始反思,如何在喧嚣的世界里,寻找到内心的平静,如何用更包容、更豁达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
评分这本《一日一花》简直是我近几年阅读过最触动心灵的书籍之一。我一直以来都对传统插花艺术怀有敬意,但总觉得那是一种遥不可及的艺术,需要极高的天赋和多年的磨练。然而,川濑敏郎先生的书,却以一种极其亲切、温暖的方式,将我引入了这个美好的世界。他笔下的花艺,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充满了对生命最本真的敬意。我被他选择的花材所吸引,它们多半是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植物,比如野外的灌木,路边的野花,甚至是公园里的枯枝。他能够从这些平凡的材料中,发掘出它们独特的姿态和生命力,并且通过最简洁的构图,将它们的美展现得淋漓尽致。我印象最深的是书中关于“一期一会”的理念,他强调每一次插花都是一次独一无二的体验,需要用心去感受,去珍惜。这让我意识到,插花不仅仅是技巧的运用,更是一种与自然、与生命深度连接的方式。我开始尝试着去模仿书中的一些作品,虽然我做出的可能远不及大师的水平,但当我看着自己亲手创作的作品,心中涌起的那种喜悦和满足感,却是无比真实的。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插花上的启迪,更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一种对生命无常却又充满惊喜的体悟。我开始更加关注身边的植物,用心去观察它们的变化,去感受它们带来的喜悦。
评分我必须坦白,在阅读《一日一花》之前,我对“日式插花”的理解,还停留在一些模糊的概念中,比如“简约”、“禅意”等等。但这本书,却以一种极其震撼的方式,让我真正理解了这些概念的内涵。川濑敏郎先生的作品,不是那种为了插花而插花,而是将花艺视为一种与自然对话、与生命沟通的方式。他没有刻意去追求繁复的技法,而是注重花材本身的姿态和生命力,并且通过最简洁的构图,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意境。我最欣赏他作品中的“自然感”,他能够捕捉到植物最真实、最动人的瞬间,并且将其定格在花器之中。那些看似随意的枝条,看似不起眼的花朵,在他的手中,都仿佛拥有了生命,能够与观者进行无声的交流。他书中对于“季节”的强调,也让我印象深刻。他会根据不同的季节,选择最能代表这个季节特征的花材,并且用最恰当的方式去呈现,让我深刻地感受到,每一个季节都有它独特的韵味,而插花,就是捕捉和表达这种季节之美的一种方式。通过这本书,我不仅学会了如何更好地去欣赏植物,更学会了如何用一种更平和、更专注的心态去对待生活。我开始在我的生活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花道空间”,不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让自己在忙碌的生活中,能有一个可以休憩心灵、回归本真的角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