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荣宝斋画谱213:牡丹芍药部分
:48.00元
作者:陆抑非 绘
出版社:荣宝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1-01
ISBN:9787500315285
字数:
页码:4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8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陆抑非,当代花鸟画家和美术教育家,中国画系花鸟专业的重要奠基人,为中国花鸟画的继承和发展及花鸟画教学作出了贡献。陆抑非先生早年在上海画界即享有大名。且不论当时花鸟画有'四大花旦'之称,即使在整个海上画坛中,他那一手纯正的恽南田式的兼工带写花鸟,也是独步一时,功力上超凡脱俗,气格上也是清雅优逸。《荣宝斋画谱:213牡丹芍药部分》收录了陆抑非的部分绘画作品,选取陆抑非的花虫禽鸟画。
目录
一池春水 一池春水(局部)
一捻红
赤城霞
昆玉夜光
春酣
写意牡丹
富贵寿考富贵寿考(局部)
牡丹寿石牡丹寿石(局部)
国色天香
长笛春色在人间
长笛春色在人间(局部)
墨色牡丹
耄耋图耄耋图(局部)
轻匀粉绿湛华新
轻匀粉绿湛华新(局部)
芍药写生芍药写生(局部)
双钩牡丹
花好月圆花好月圆(局部)
花好月圆(局部)
国色天香泥金团扇
瑶砌满春晖
瑶砌满春晖(局部)
绰约娇姿绰约娇姿(局部)
绰约娇姿(局部)
万紫千红 万紫千红(局部)
牡丹画法课徒稿
牡丹写生
华夏春色
独赏天真尚有人
独赏天真尚有人(局部)
露华露华(局部)
魏紫牡丹寿石图
魏紫牡丹寿石图(局部)
胜似春光
牡丹写生稿
牡丹枝干写生稿
香语
春风春风(局部)
霞光
绰约风姿
荷泽春风
满园春色满园春色(局部)
春风拂面一枝浓
春风拂面一枝浓(局部)
春色十分春色十分(局部)
春风花草香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4. 我是一个对传统花鸟画情有独钟的业余爱好者,平时闲暇之余,喜欢临摹一些名家画作,从中学习技巧,感受意境。《荣宝斋画谱213:牡丹芍药部分》这本书,可以说是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在我眼中,牡丹和芍药的美,在于它们的“大气”和“富贵”,但同时又不能流于俗套,要有一种高雅的格调。画谱中的作品,恰恰做到了这一点。我反复研究了其中几幅作品,尤其关注画家如何处理花头的聚散和疏密。有的画家喜欢将花头画得饱满丰腴,层层叠叠,如同华丽的锦缎;有的则偏爱勾勒几笔,意到为止,留白之处,却更能引发观者的想象。这种构图上的变化,让我对如何安排画面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还有就是对色彩的运用。虽然我更偏爱水墨,但画谱中一些色彩鲜明的牡丹芍药画作,也让我惊艳。它展示了如何用色彩来烘托花朵的华美,又不失水墨的韵味。颜色的过渡自然,层次分明,没有那种刺眼的感觉,反而显得格外生动。我尤其喜欢书里一些作品中,对花瓣边缘的处理。有时是清晰的勾勒,有的是朦胧的晕染,这些细微之处,都决定了整幅画的风格和气质。这本书,让我不仅仅看到了牡丹芍药的形,更感受到了它们内在的精神。
评分10. 我一直对中国的传统花卉画情有独钟,尤其是那些能够体现吉祥寓意的花卉,更是我关注的重点。《荣宝斋画谱213:牡丹芍药部分》这本书,正好契合了我的喜好。牡丹和芍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都是象征着富贵、荣华的美好花卉,它们的绘画作品,往往能够带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这本画谱,通过精美的印刷和考究的装帧,将这些优秀的画作呈现在我面前。我最先被吸引的是书中对花朵色彩的运用。无论是浓艳的牡丹,还是素雅的芍药,都展现出画家对色彩的精准把握。即使是水墨画,也通过墨色的浓淡变化,赋予了花朵丰富的层次感和生命力。我尤其喜欢书中对花瓣边缘的处理,有时是清晰而有力的勾勒,有时则是朦胧而含蓄的晕染,这些细微之处,都赋予了花朵不同的质感和神韵。而且,书中的构图也非常值得学习。有的作品,将花朵画得饱满而又紧凑,展现出一种繁华似锦的气象;有的作品,则花朵疏朗,枝叶舒展,给人一种清雅脱俗的感觉。这本书,不仅让我欣赏到了精美的画作,更让我从这些画作中,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美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评分2. 对于一个痴迷于花卉写意画的爱好者而言,一本好的画谱简直是无价之宝。《荣宝斋画谱213:牡丹芍药部分》在我的案头已经摆放了许久,但我却舍不得一次性“读完”。我更喜欢把它当作一本可以反复研习的“工具书”,每次拿起,都能从中汲取新的养分。最让我着迷的是它对花蕊细节的处理。牡丹的蕊,芍药的蕊,虽然同为花蕊,但描绘的手法和神韵却各有千秋。画谱中对那些细密的雄蕊、雌蕊的勾勒,真的是纤毫毕现,却又不过于拘谨,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花蕊的蓬勃生机和内在的含蓄美。有时,画家会用淡墨晕染出花蕊的柔嫩感,有时又会用浓墨点出其挺拔的姿态。这种细腻的对比和变化,让我意识到,即使是再微小的部分,也蕴含着无限的艺术可能性。而且,这本书不仅仅是教你“画”花,它还在无形中传递着一种“看”花的方式。它教会我如何去观察一朵花的盛开、衰败,如何去捕捉它在不同季节、不同光照下的形态变化。我常常会带着这本书去公园赏花,对照着画谱,发现现实中的花朵,原来有着如此丰富的细节和生命力,这是我之前从未留意到的。这本书,让我对牡丹芍药这两位“花中之王”和“花中丞相”,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欣赏。
评分7. 我一直认为,要想真正掌握一门绘画技艺,离不开名家的指引和范本的参考。《荣宝斋画谱213:牡丹芍药部分》这本书,恰恰是我一直寻觅的良师益友。我尤其关注书里对花瓣的塑造,这可以说是牡丹芍药绘画的灵魂所在。书中展示了多种多样的笔法,有的画家用“游丝描”勾勒花瓣的边缘,使其显得轻盈飘逸;有的则用“战笔”来表现花瓣的厚实和饱满,充满了力量感。我常常会拿出纸笔,对照着书中的范例,一遍遍地模仿,试图去体会那种笔随心动、墨随笔走的妙处。而且,这本书不仅仅是教你画花瓣,它还教会你如何去观察花朵的整体形态。花朵的聚散、疏密、正侧,都有不同的表现方式。有的作品,花朵层层叠叠,宛如一个精致的建筑;有的作品,则显得疏朗开阔,自然舒展。这种构图上的变化,让我对画面空间的把握有了新的认识。此外,书中对叶片的描绘也让我受益匪浅。叶片的姿态万千,有的舒展,有的卷曲,有的甚至带着露珠,这些细节都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和自然感。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引导我一步步深入到牡丹芍药的绘画世界。
评分8. 我是一个对古典美学有着强烈追求的人,尤其钟爱那些能够体现东方韵味的艺术品。《荣宝斋画谱213:牡丹芍药部分》这本书,无疑就是这样一件珍品。我一直觉得,牡丹和芍药,是花卉中最能代表中国传统审美情趣的两种。它们象征着富贵、吉祥,但又不能流于庸俗,必须带有一种高雅的气质。这本画谱,恰恰就满足了我对这种“高雅的富贵”的追求。书中的画作,无论是从笔墨的运用,还是从构图的安排,都展现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独特魅力。我尤其着迷于书里对花瓣的描绘。有的画家用浓墨重彩,将牡丹的华贵表现得淋漓尽致,花瓣厚实饱满,层层叠叠,如同锦缎一般;有的则用淡墨写意,将芍药的清雅脱俗展现出来,寥寥几笔,便勾勒出花朵的形态和神韵,意境悠远。我常常会花很多时间去品味这些作品,感受画家笔下的情感和意境。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绘画的教程,更是一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它让我感受到,在笔墨之间,可以传递如此深厚的情感和意蕴。
评分3. 说实话,我最开始是因为“荣宝斋”这三个字才买的这本画谱,毕竟这个牌子在国内的美术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质量总是有保障的。拿到手后,发现果然名不虚传。这本书的装帧印刷都非常考究,纸张的质感很舒服,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很有分量。翻开来看,里面收录的牡丹芍药画作,真的是各有千秋。我特别喜欢其中一幅,画的是一整株盛开的牡丹,花朵硕大饱满,色彩浓烈却不失雅致,叶子疏密有致,用笔老辣,一看就是大家之作。我一直觉得,牡丹和芍药是两种非常能代表中国传统审美情趣的花卉,它们象征着富贵、吉祥、雍容华贵,但同时又带着一种大气磅礴的气势,不是那种小家碧玉式的娇柔。画谱里的这些作品,恰恰就抓住了这两种花卉的神韵。在构图上,它展示了不同的处理方式,有的只画一两朵含苞待放的花,有的则描绘繁花似锦的盛景,有的甚至还将花与枝干、叶片巧妙地结合,形成一幅完整的画面。我特别关注那些画花瓣的笔触,可以看到画家是如何运用飞白、浓墨、淡墨来表现花瓣的厚度、层次和质感的。有时候,一笔下去,就能勾勒出花瓣的卷曲和舒展,那种功力,真是令人叹为观止。这本书不仅仅是教你画,更是一种视觉的盛宴,让我沉浸在中国传统绘画的魅力之中。
评分9. 平时我喜欢在闲暇时研究一些中国书画,对花鸟画更是情有独钟。《荣宝斋画谱213:牡丹芍药部分》这本书,是我近期入手的一件非常满意的藏品。我一直认为,牡丹和芍药是中国花卉画中最具代表性的两种花,它们象征着繁荣昌盛、国泰民安,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这本画谱,收录了多位名家的精妙画作,为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学习平台。我特别喜欢书中对花朵形态的刻画。有的牡丹画作,花头硕大,色彩鲜艳,笔触老辣,充满了雍容华贵的气势;有的芍药画作,则花姿娇媚,色彩淡雅,笔法细腻,展现出一种端庄秀丽的美感。我花了很多时间去揣摩画中花瓣的层次感是如何表现的,是如何通过墨色的浓淡干湿来区分花瓣的厚薄和卷曲的。而且,这本书还展示了不同的构图方式。有的作品,将花与叶、枝巧妙地结合,形成一幅完整的画面,有的则只取花朵局部,却能意境无穷。我从中学习到了很多构图的技巧,以及如何运用留白来增强画面的空间感。这本书,让我对牡丹芍药的绘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激发了我更多的创作灵感。
评分5. 我是一名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为学生寻找一些优秀的范本。《荣宝斋画谱213:牡丹芍药部分》这本书,绝对是值得推荐的教材。它不仅包含了高水平的绘画作品,更在技法上展现了多种多样的处理方式,能够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需求。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花头”的绘制。牡丹的雍容,芍药的端庄,在这本书里被展现得淋漓尽致。书中有对整体花头的描绘,也有对单朵花瓣的细致刻画。学生可以从中学习如何运用不同的笔触来表现花瓣的质感,比如用“点”来表现花瓣的簇拥,用“扫”来表现花瓣的舒展,用“卧”来表现花瓣的卷曲。此外,对花蕊的处理也相当有讲究。书中的范例展示了如何用不同的墨色和笔法来表现花蕊的精巧和生命力。有些画家用细密的墨点,有些则用淡墨晕染,这些细节的处理,直接影响到画面的生动性。另外,这本书对叶片的描绘也非常精彩。叶片的形态各异,排列方式也多种多样。学生可以学习到如何运用不同的线条来表现叶片的生动感,以及如何通过叶片的疏密来衬托花朵的美丽。这本书不仅仅是给学生看,也是我作为老师,可以从中汲取灵感,更好地指导教学。
评分1. 初拿到这本《荣宝斋画谱213:牡丹芍药部分》,我其实是抱着一种朝圣般的心情。荣宝斋的名号,本身就代表着一种传承,一种对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尊重和推广。我之前收藏过几本荣宝斋的画谱,无论是山水还是人物,都给了我极大的启发。所以当看到这本专攻牡丹芍药的画谱时,我毫不犹豫地入手了。翻开第一页,那一笔一划之间,仿佛都凝聚着古人的智慧和审美的结晶。我尤其喜欢其中对花瓣层次的描绘,如何用墨色的浓淡干湿来表现花瓣的饱满、舒展,以及光影的变化。有时一片花瓣的边缘,勾勒得轻柔含蓄,有时则显得有力道,带着一种生命蓬勃的张力。而且,不止是花本身,画谱里对叶片的处理也同样精彩。那种错落有致的姿态,那种带着露珠的质感,都让我感受到了画家对自然细致入微的观察。我常常会拿出自己的画笔,对照着画谱上的范例,一遍又一遍地临摹。虽然我知道自己很难达到古人的高度,但每一次的尝试,都是一次对美的再认识,也是一次对技法的精进。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画谱,更像是一本写满了诗意的指南,它告诉我,如何才能在笔墨间捕捉到牡丹芍药那富贵吉祥、雍容华贵的韵味。我甚至能想象到,如果能用画笔描绘出画谱中一朵盛开的牡丹,那该是多么令人心旷神怡的体验。
评分6. 作为一名对中国传统艺术有着深厚感情的收藏者,《荣宝斋画谱》系列的书籍,是我书架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本《荣宝斋画谱213:牡丹芍药部分》,更是填补了我收藏中的一个空白。我一直觉得,牡丹和芍药这两种花,在中国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它们代表着富贵、吉祥、繁荣,是中国人心中美好的象征。这本画谱,通过精选的画作,将这两种花的美,展现得淋漓尽致。我尤其欣赏书中所呈现的,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画家,对牡丹芍药的独特诠释。有的作品,笔法工整,色彩艳丽,展现了花朵的富丽堂皇;有的作品,则笔墨写意,意境悠远,传递出一种淡雅的韵味。我反复品味书中的一些细节,比如花瓣边缘的勾勒,有时是纤细如丝,有时又是粗犷有力,这种笔触的变化,直接影响到画面的情感表达。还有就是对花朵的整体造型。有的画家将花朵画得饱满而又富有层次,层层叠叠,如同华丽的衣裳;有的则以寥寥数笔,勾勒出花朵的骨骼和神韵,留白之处,更显意境。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画谱,更是一部关于中国传统绘画审美情趣的百科全书,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牡丹芍药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