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新见隋朝墓志

陕西新见隋朝墓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文 著
图书标签:
  • 隋朝
  • 墓志
  • 陕西
  • 考古
  • 历史
  • 文物
  • 金石学
  • 出土文献
  • 地方史
  • 新见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津安考古文博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三秦出版
ISBN:9787551817059
商品编码:26387266143
开本:16开

具体描述

刘文 编著
出版社: 三秦出版社
出版年: 2018-1
页数: 146
定价: 280.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51817059
内容简介:本書收錄編者所藏隋代墓誌拓片圖版,配以說明文字、詳校釋文。收錄對象為卒葬於隋的誌主墓誌,計五八方。其中近三〇方為首次披露。本書所錄墓誌誌文內容關涉南北朝-隋-唐初政治、經濟、禮儀、制度、宗教、書法等各方面,無論在宏觀還是微觀層面,都將有裨於中古史研究。
作者简介:劉文,1964年生,西安著名金石拓本收藏家和研究學者。近年來致力於隋唐墓誌拓本考訂工作,於《文博》等雜誌發表研究論文多篇,在高校開辦碑誌學講座,是陝西碑版學和隋唐史研究的實力派學者。
目錄
一辛韶墓誌開皇二年(582)十二月十四日
二尹昇墓誌開皇二年(582)十二月廿五日
三长孙璬墓誌開皇三年(583)二月十五日
四王景和墓誌開皇三年(583)十月十九日
五陸融墓誌開皇八年(588)十一月八日
六邢芳墓誌開皇八年(588)十一月十七日
七成?墓誌開皇八年(588)十一月二十四日
八成罔墓誌開皇九年(589)十月二十四日
九田闰墓誌開皇九年(589)十二月十三日
一〇耿雄墓誌開皇十年(590)十月卅日
一一梁衍墓誌開皇十一年(591)十月廿五日
一二梁衍枕銘開皇十一年(591)十月廿五日
一三长孫懿墓誌開皇十二年(592)十月十二日
一四梁彥光墓誌開皇十三年(593)十一月廿四日
一五辛瑾墓誌開皇十四年(594)正月廿六日
一六明克讓墓誌開皇十四年(594)十月廿三日
一七扈志墓誌開皇十四年(594)十一月十三日
一八劉臻墓誌開皇十七年(597)二月十九日
一九趙明墓誌開皇十九年(599)十一月二十三日
二〇楊善籕墓誌開皇廿年(600)四月十四日
二一席淵墓誌開皇廿年(600)八月廿七日
二二范宏墓誌開皇廿年(600)十一月十一日
二三華政墓誌隋開皇間
二四華端墓誌隋開皇間
二五毛護墓誌仁壽元年(601)三月廿九日
二六鄭祁耶墓誌銘仁壽元年(601)十二月二十日
二七□相墓誌隋仁壽三年(603)三月七日
二八請世珎墓誌仁壽三年(603)十月廿三日
二九皇甫紘墓誌仁壽三年(603)十一月十八日
三〇史崇基墓誌仁壽三年(603)十二月廿八日
三一长孙行布墓誌大業元年(605)二月廿三日
三二于斌墓誌大業二年(607)十一月廿二日
三三田世眕墓誌大業五年(609)五月六日
三四李世洛墓誌大業五年(609)十二月十六日
三五陳緒墓誌大業六年(610)正月廿日
三六韋世□墓誌大業六年(610)七月廿五日
三七周良墓誌大業七年(611)四月十八日
三八楊矩墓誌大業九年(613)三月十日
三九元誠墓誌大業九年(613)十月十四日
四〇杜祐墓誌大業九年*(613)十月十五日
四一释童真墓志大業十年(614)三月十三日
四二谢善富墓磚大業十一年(615)四月十六日
四三龐立墓誌大業十一年(615)八月廿四日
四四王子良母劉盆□誌大業十一年(615)八月廿四日
四五于緯墓誌大業十二年(616)正月十九日
四六陸立言墓誌大業十二年(616)五月十七日
四七竇儼墓誌大業十二年(616)七月十八日
四八竇彦墓誌大業十二年(616)七月三十日
四九康公夫人王氏墓誌大業十二年(616)九月十七日
五〇包愷墓誌大業十三年(617)正月十日
五一鄭譯墓誌唐武德五年(622)十二月十四日
五二戴龍墓誌唐貞觀八年(634)正月廿四日
五三姜世遠墓誌唐貞觀十三年(639)十月十五日
五四辛慈墓誌唐貞觀十四年(640)正月廿三日
五五源伯儀墓誌唐貞觀十七年(643)十月十五日
五六尹暢墓誌唐永徽五年(654)十二月十九日
五七梁君洽墓誌唐龍朔元年(661)十月十一日
五八任緒墓誌唐龍朔二年(662)十一月十七日
人名索引
墓誌基本信息匯總表
《千年回响:丝路古墓的未竟之语》 本书是一部探索中国古代墓葬文化、尤其是丝绸之路沿线墓葬的学术性著作,内容并非直接收录陕西新见隋朝墓志的全部原文或详细解读,而是以更为宏观的视角,深入剖析了墓葬作为连接生者与逝者、物质与精神、当下与历史的独特文化载体所承载的丰富信息。 序章:墓葬的维度——历史的尘封与记忆的显影 我们将首先审视墓葬在中国古代社会结构中的地位与功能。墓葬不仅仅是埋葬死者的物理空间,更是家族荣誉、社会地位、意识形态乃至政治权力的一种具象化呈现。从原始社会的简单坑墓,到秦汉的宏伟陵园,再到隋唐的精致墓志,墓葬形制、随葬品以及铭文的变迁,无不折射出不同时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信仰的演进。本书将引导读者思考,为什么墓葬会成为我们窥探古代文明的一扇重要窗口,它如何超越了时间的界限,传递着跨越千年的信息。 第一章:丝绸之路上的星辰——地域文化与墓葬的交织 丝绸之路,这条连接东西方的古老通道,不仅是商贸的动脉,更是文化的熔炉。本书将聚焦丝绸之路沿线,特别是其核心区域,如本书主题所在地的陕西及其周边地区。我们将探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化在墓葬习俗上的融合与差异。例如,游牧民族的墓葬风格与汉文化的墓葬习俗如何相互影响,又如何在墓葬的空间布局、随葬品种类(如马具、兵器、金银器等)以及装饰图案上留下印记。通过分析这些地域性的墓葬特征,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理解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多元文化碰撞与交流,以及它们如何在地下世界留下的深刻烙印。 第二章:墓志的温度——个体生命叙事与时代缩影 墓志,作为安放在墓中的石质铭牌,是墓葬中最直接、最丰富的文字记录。本书将围绕墓志这一独特的考古发现,探讨其作为个体生命叙事的价值。它不仅记录了墓主人的姓名、籍贯、生平事迹、官职品级,更可能包含其家族渊源、婚姻关系、人生哲学,乃至对后世的期许。通过对墓志铭文的细致分析,我们可以勾勒出古代社会的“人”的形象,理解他们的社会关系网络,以及他们在特定历史时期所扮演的角色。同时,墓志中透露出的时代信息,如官制变迁、社会风气、宗教信仰、文学风格等,也为我们理解整个时代提供了宝贵的佐证。 第三章:隋唐气象——变革与创新的墓葬实践 本书将特别关注隋唐时期。这是一个承前启后、大一统的时代,也是文化交流空前繁荣的时期。隋唐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取得了辉煌成就,这些成就也必然体现在其墓葬文化之中。我们将探讨隋唐时期墓葬制度的革新,例如帝王陵寝的规模与规划,贵族墓葬的等级划分,以及普通民众墓葬的变化。同时,艺术风格的演变,如壁画技法、陶俑制作、石刻工艺等,在隋唐墓葬中也达到了新的高峰,呈现出雄浑壮丽、色彩斑斓的艺术魅力。通过对这一时期的墓葬实践进行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隋唐社会的活力与开放,以及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第四章:未竟之语——历史的留白与研究的可能 尽管考古发现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证据和文字记录,但历史的真相往往是复杂而难以完全还原的。本书并非试图对所有已知墓葬进行穷尽式的解读,而是着重于提出问题,引导读者思考。我们会探讨墓葬研究中存在的局限性,例如某些信息的不完整、文字记录的潜在偏见,以及我们作为后人如何解读古代的符号与象征。本书将强调,每一个新发现的墓葬,包括近期陕西地区新发现的隋朝墓志,都可能为我们揭示新的历史细节,修正已有的认识,并激发新的研究方向。我们将鼓励读者一同参与到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中,去倾听那些“未竟之语”,去探寻历史留下的更多可能性。 结语:地下世界的启示——我们如何与过去对话 本书最终旨在于唤醒公众对中国古代墓葬文化的兴趣,认识到它们不仅仅是埋藏逝者的场所,更是承载着丰富历史信息、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的宝库。通过研究墓葬,我们得以理解前人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从而更深刻地认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本书希望引发读者对历史的敬畏之心,对文化遗产的珍视之情,并认识到考古发现对于构建我们对过去的认知,以及对于塑造我们当下文化认同的重要性。当我们凝视着古老的墓志,仿佛能听到来自千年之前的回响,感受到那不曾被遗忘的生命与时代的气息。

用户评价

评分

《陕西新见隋朝墓志》这本书,可以说是在我多年的历史阅读生涯中,一次非常惊喜的“遇见”。我一直对隋朝这个短暂却意义非凡的朝代充满好奇,但往往受限于史料的记载,很多细节总是模糊不清。这本书就如同一次考古大发现,将我带入了更加真实、更加鲜活的隋朝世界。我最喜欢的地方在于,它不是那种枯燥乏味的学术论文集,而是将严谨的学术研究与生动的史料解读相结合。每一篇墓志铭的呈现,都伴随着作者详尽的考证和分析,让我不仅了解了墓主人的生平,更深入地理解了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举个例子,有一篇墓志中提到了墓主人参与了某次大型工程的建设,作者通过多方史料的比对,不仅确定了工程的性质,还推测了墓主人在其中的具体职责,甚至连当时的技术水平都进行了探讨。这种“抽丝剥茧”式的解读方式,让我深深折服。而且,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墓志铭形制、书体、以及雕刻技艺的介绍,这让我对古代的丧葬文化和艺术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对于真正热爱历史,渴望触摸历史细节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打开隋朝秘密的一扇绝佳窗口。

评分

读完《陕西新见隋朝墓志》,我的脑海中仿佛搭建起了一座立体的隋朝社会模型。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几篇新出土的墓志铭,它更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去审视和理解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每篇墓志铭的深度解读,作者并非简单地罗列碑文,而是结合当时的社会制度、风俗习惯,甚至是地缘政治,为我们勾勒出了墓主人生前的生活图景。比如,有一篇墓志详细记载了墓主人从基层官吏一步步晋升的过程,其中涉及到的官僚体系、人际交往、甚至是幕僚制度,都比我以往阅读的任何史书都要具体和生动。我甚至能想象到,在那个等级森严但又充满机会的时代,这位墓主人是如何凭借自己的才智和人脉,在官场上游刃有余。更让我惊叹的是,书中还对墓志铭中的一些细节进行了细致的考证,比如墓主人的籍贯、家族的迁徙史、甚至是婚姻关系,这些看似琐碎的信息,却如同拼图的碎片,一点点还原了当时社会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这本书让我明白,历史并非冰冷的文字堆砌,而是由无数鲜活的个体故事组成的宏大画卷,而墓志铭,正是打开这幅画卷最直接、最生动的钥匙。

评分

我必须说,《陕西新见隋朝墓志》这本书,是那种能够让你在掩卷之后,依旧久久回味的读物。它并非那种快餐式的历史读物,而是需要你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才能体会其深邃的价值。作为一名对隋唐史有着长期关注的读者,我一直觉得,最能体现一个时代社会风貌的,往往不是那些宏大的帝王将相,而是那些埋藏在尘土中的普通人(当然,墓志的主人也并非完全普通,但相对于帝王将相而言)。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的这一渴望。它所收录的新见隋朝墓志,就像一面面镜子,映照出那个时代不同阶层、不同身份的人们的真实生活。我尤其对其中一篇墓志的描述印象深刻,它记载了一位女性墓主人的生平,虽然她的身份不算显赫,但她通过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夫家获得了应有的尊重,甚至在一些重要的家庭事务中扮演了关键角色。这与我们以往对古代女性的刻板印象截然不同,让我对隋朝社会的性别关系有了全新的认识。书中对于墓志铭中一些模糊不清的词句,作者都进行了非常细致的辨析和解读,这种严谨的学术态度,让我对书中的内容深信不疑。

评分

这本《陕西新见隋朝墓志》简直是让我眼前一亮!作为一个对中国古代史,尤其是隋唐时期情有独钟的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提供更深入、更具体历史细节的读物。市面上关于隋唐的著作虽然不少,但大多集中在政治、军事、文化等宏观层面,对于社会生活、个体命运的描绘往往比较笼统。这本书的出现,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一扇通往真实历史肌理的大门。我尤其对其中收录的几篇墓志铭印象深刻,它们不像史书那样经过后人的修饰和解读,而是直接记录了墓主人的生平、家族、官职,甚至是他们生前的喜好和信仰。通过这些“第一手”的材料,我仿佛能感受到那个时代鲜活的脉搏,看到那些生活在历史洪流中的普通人(当然,墓志的主人身份也不全普通,但相对宏大叙事而言)的悲欢离合。举个例子,有一篇墓志提到了墓主人在某个战乱年代如何带领家人迁徙,并在异乡安家立业,虽然篇幅不长,但字里<bos> 之间透露出的那种坚韧和对生命的眷恋,着实令人动容。书中对墓志铭的出土背景、考证过程的详述也让我受益匪浅,它不仅仅是提供史料,更是在教会我如何去阅读和理解这些史料。对于想要跳出教科书式叙述,深入触摸历史细节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宝藏。

评分

我必须承认,《陕西新见隋朝墓志》这本书,在很大程度上刷新了我对隋朝历史的认知。过去,我总是习惯于从宏观的政治格局、军事征伐的角度去理解隋朝,但这本书,却将我带入了一个更为微观、更为贴近普通人生活的层面。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利用新出土的隋朝墓志铭,为我们提供了一扇窥探那个时代社会肌理的窗口。我尤其喜欢书中对几位士族墓主人的解读,他们虽然出身显赫,但墓志铭中透露出的家族发展、婚姻联姻、以及个人生活方式,都展现了隋朝士族阶层的真实面貌。我甚至能感受到,在那个时代,个人的命运与家族的兴衰紧密相连,而婚姻,更是成为维系家族政治经济利益的重要纽带。书中对墓志铭文字的解读,也十分到位,一些看似平淡的描述,在作者的分析下,却能揭示出深刻的历史信息。对于想要深入了解隋朝社会结构、家族制度、以及士族文化的朋友来说,这本书绝对是必读之作。

评分

《陕西新见隋朝墓志》这本书,让我仿佛穿越时空,亲临了那个繁盛与动荡并存的隋朝。作为一名对考古和历史都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我一直关注着新出土的文物,而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对隋朝历史细节的求知欲。它并非那种泛泛而谈的通史,而是通过解读新发现的隋朝墓志铭,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更加真实、更加鲜活的隋朝社会。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几位普通官员墓志的解读感到震撼。他们虽然没有显赫的功名,但他们的墓志铭却记录了他们在基层官场上的勤恳工作、对家庭的责任,甚至是他们对死后生活的朴素愿望。这让我看到了隋朝社会更为广阔的一面,不仅仅是帝王的丰功伟绩,更有无数普通人在历史长河中的身影。书中对于墓志铭的考证也非常严谨,对于一些模糊不清的地名、官职,作者都进行了细致的辨析,这让我对书中的内容深信不疑。对于想要深入了解隋朝社会生活、官僚体系、以及民间信仰的朋友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珍宝。

评分

《陕西新见隋朝墓志》这本书,绝对是那种能够让你沉浸其中,久久不能自拔的读物。作为一名对隋唐文化有着深厚兴趣的读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提供更具体、更微观历史细节的材料。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的这一需求。它通过解读新出土的隋朝墓志铭,将我带入了一个更为真实、更为鲜活的隋朝社会。我尤其喜欢书中对几位文化人墓葬的解读。他们的墓志铭中,不仅记录了他们的生平事迹,还展现了他们对文学、艺术、甚至是一些哲学思想的追求。这让我看到了隋朝文化发展的另一面,不仅仅是宏大的制度建设,更有个人才情的闪耀。书中对墓志铭文字的解读,也非常到位,一些看似晦涩的词句,在作者的分析下,都变得生动起来。而且,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当时文人交往、诗歌创作的细节,这让我对隋朝的文化氛围有了更深的理解。

评分

《陕西新见隋朝墓志》这本书,简直是我近期阅读体验中的一匹“黑马”。我本身对隋朝的历史就颇感兴趣,但市面上大多数关于隋朝的书籍,要么过于宏观,要么过于碎片化。这本书的出现,正好弥补了这一空白。它通过解读新出土的隋朝墓志铭,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更为立体、更为鲜活的隋朝社会。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每一篇墓志铭的解读方式,作者并非简单地摘录碑文,而是将其置于当时的社会、文化、政治背景下进行深入分析。例如,有一篇墓志提到了墓主人在一次重要的事件中扮演了不起眼的配角,但作者通过对史料的细致梳理,揭示了这位“配角”在整个事件发展中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这让我对历史事件的认知有了极大的颠覆。而且,书中还对墓志铭中出现的一些地名、官职、以及家族称谓进行了详细的考证,这对于还原历史真相至关重要。它让我明白,历史的细节往往蕴藏着巨大的信息量,而这本书,正是善于挖掘这些细节的典范。

评分

我不得不说,《陕西新见隋朝墓志》这本书,是我近期读到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历史读物之一。它并非那种宏大叙事的通史,而是通过解读新出土的隋朝墓志铭,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更为真实、更为贴近个体命运的隋朝。作为一名对社会史和文化史情有独钟的读者,我尤其被书中对几位女性墓主人的解读所吸引。她们的墓志铭,虽然可能身份不算最为显赫,但却记录了她们在家庭中的角色、她们的品德修养,甚至是她们对子女的期盼。这让我看到了隋朝女性在社会结构中的真实地位,她们并非仅仅是历史的旁观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书中对墓志铭的考证也非常严谨,对于一些可能存在的模糊之处,作者都进行了详细的辨析,这让我对书中的内容非常有信心。这本书让我明白,历史的厚重感,恰恰体现在这些被尘封的个体故事之中。

评分

我必须要强烈推荐《陕西新见隋朝墓志》这本书!作为一名历史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提供更具象、更深入历史细节的读物,而这本书,正是这样一本让我“眼前一亮”的佳作。它巧妙地利用了新出土的隋朝墓志铭,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窥探那个时代真实生活的大门。书中的每一篇墓志铭,都不仅仅是简单的碑文,而是经过作者深入解读后的历史故事。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几位军人墓志的解读印象深刻。他们或是在边疆戍边,或是在征战沙场,他们的墓志铭虽然篇幅不长,但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坚韧、忠诚,以及对战争的无奈,都让我深受触动。这让我看到了隋朝强盛背后的代价,也看到了那些为帝国付出生命的士兵们,他们曾经真实的存在过。书中对于墓志铭的考证也非常严谨,对于一些可能存在的争议,作者也都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这让我对书中的内容非常有信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