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聯模闆【結束】節點,請勿手動操作節點內的內容!!!
| 産品展示 |
| 基本信息 |
| 圖書名稱: | 法律經濟學 |
| 作 者: | 柳川隆 |
| 定價: | 48.00 |
| ISBN號: | 9787111558835 |
| 齣版社: | 機械工業齣版社 |
| 開本: | 16 |
| 裝幀: | 平裝 |
| 齣版日期: | 2017-04-01 |
| 印刷日期: | 2017-04-01 |
| 編輯推薦 |
| 內容介紹 |
| 本書以具體案例、設例及小欄目等方式,通過知識産權法、閤同法、公司法、反壟斷法、勞動法、社會保障法、環境法等多個領域來比較法學與經濟學各自思維的精髓,解讀兩者之間的異同,力圖讓讀者同時理解兩大學科在解決社會問題時所體現齣的各自特徵,是一本跨學科領域的少見的研究成果之一。因本書源自日本神戶大學經法研究共同課程的教學成果,因此,本書不僅適閤對規範企業行為的法律法規感興趣的經管專業以及法律專業的學生,還有助於執法當局、經法學者等麵對個案時如何考慮經濟學意義上的效率性以及法學意義上的公平性、公正性等問題。 |
| 作者介紹 |
| 目錄 |
| 推薦序 譯者的話 序 序章 法學和經濟學的雙嚮思考1 第一節 序言1 第二節 法學與經濟學之間的對立——案例分析3 第三節 法學與經濟學的價值取嚮9 第四節 緻讀者16 小欄目1 經濟學傢眼中的本書構成19 小欄目2 經濟學思維中的解釋19 小欄目3 法院一遊:民事和刑事20 第一章 “物品”所有權——知識産權法22 第一節 所有權製度的概要及其意義22 第二節 知識産權法製度的概要25 第三節 專利製度的經濟分析29 第四節 著作權製度的經濟分析35 小欄目4 法的讀者是誰:強行法規和任意法規41 第二章 調整公司利害關係人的規則——公司法42 第一節 序言42 第二節 董事與公司之間的利益衝突46 第三節 保護少數股東55 第四節 結語59 小欄目5 強行法規62 小欄目6 善管注意義務62 小欄目7 愛因斯坦之法:一般法與特彆法62 第三章 公平競爭的規則——反壟斷法64 第一節 反壟斷法的概要和目的64 第二節 轉售價格維持行為68 第三節 搭售77 第四節 結語87 小欄目8 歐美有關轉售價格維持行為之規製89 小欄目9 “Public”School雖是“公”立學校,但實質為 “私”立——私法和公法的問題89 第四章 勞動力市場的期望規則——勞動法91 第一節 序言91 第二節 作為貧睏對策的最低工資製度98 第三節 限製解雇與勞動力市場101 第四節 結語107 第五章 安全網的公平與效率——社會保障法109 第一節 社會保障製度的意義和概要109 第二節 社會保險的原理和作用118 第三節 現行製度機製以及存在的問題123 第四節 結語132 小欄目10 法如愛——法及其解釋(1)134 第六章 什麼是“守約”——閤同法135 第一節 序言135 第二節 違約救濟的法理論——日本法與英格蘭法的比較137 第三節 救濟方式的妥當性——基於兩個設例分析145 第四節 以經濟學的觀點考慮閤同法153 第五節 結語163 小欄目11 “與彼時一樣,您的異議不被承認和采納”——英美法係和 大陸法係166 第七章 損害賠償的含義——不法行為法167 第一節 序言167 第二節 不法行為製度的概要168 第三節 關於不法行為法的法學與經濟學觀點170 第四節 過失責任原則178 第五節 結語183 小欄目12 民法中不法行為法的地位187 小欄目13 “法學傢怎麼還虛僞而不負責任呢?”——法及其解釋(2)187 第八章 環保規則——環境法190 第一節 序言190 第二節 垃圾和 再利用191 第三節 景觀203 第四節 結語214 小欄目14 “不能通過理性整除的世界”——法的目的216 小欄目15 憲法和人權216 附錄 經濟學基礎知識218 |
| 在綫試讀部分章節 |
..................
........這本書在法條與經濟規律的交叉領域,為我打開瞭一個全新的視角。在閱讀之前,我對法律和經濟的理解總是相對獨立,認為它們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學科,各自有其獨立的邏輯和運行機製。然而,通過這本書,我開始認識到兩者之間韆絲萬縷的聯係,以及它們如何相互影響、相互塑造。比如,書中關於産權製度的分析,讓我深刻理解瞭清晰界定的産權如何能有效降低交易成本,促進資源的最優配置,進而推動經濟增長。這不僅僅是一個理論上的闡述,而是通過具體的案例和模型,將抽象的概念具象化。我開始審視生活中遇到的各種經濟現象,例如市場失靈、外部性等,並嘗試運用法律經濟學的理論去解釋它們。這種學習體驗非常令人興奮,它讓我不再僅僅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主動地去思考和分析。這本書的敘述方式也很有意思,它並沒有直接拋齣復雜的公式和理論,而是循序漸進地引導讀者理解核心思想,這對於像我這樣非科班齣身的讀者來說,顯得尤為友好。
評分在翻閱這本書的過程中,我最深的感受是它打破瞭我之前對法律的一些固有印象。我原以為法律就是一套固定不變的規則,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法律的彈性與適應性。它解釋瞭法律是如何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而不斷演變的,以及經濟因素是如何驅動法律的改革和創新。例如,書中關於環境法的討論,就生動地展示瞭環境汙染這一外部性問題是如何促使法律製定者設計齣更有效的規製措施,以期達到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平衡。這種動態的視角,讓我對法律有瞭更生動的認識。同時,書中對於司法過程的經濟學分析,也讓我對法官的判決有瞭更深入的理解,他們並非僅僅是機械地套用法律條文,而是在權衡各種經濟因素,以期實現最優的社會結果。這種對法律運行機製的深入剖析,對於我理解社會運行的邏輯非常有幫助。
評分對於許多法律專業的學生來說,往往會更側重於法律條文的記憶和分析,而忽略瞭法律産生的社會經濟背景。這本書恰恰彌補瞭這一點。它不隻是枯燥的法律條文解釋,而是將法律置於一個動態的經濟環境中進行審視。書中關於反壟斷法的討論,讓我明白瞭為什麼政府會乾預市場,以及這種乾預的目的是為瞭維護市場的公平競爭,而非扼殺創新。它還讓我意識到,一些看似“不公平”的法律規定,背後可能有著更深層次的經濟閤理性,比如對弱勢群體的保護,是為瞭實現更廣泛的社會福利。這本書讓我學會瞭用一種更宏觀、更具戰略性的眼光去看待法律,不再局限於微觀的個案,而是思考法律在整個社會經濟體係中的作用和意義。這種轉變對我未來的學習和工作都將産生深遠的影響。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的最大啓發,在於它讓我看到瞭一個更具解釋力的“工具箱”。當我遇到一些社會現象,或者在思考某些政策的閤理性時,這本書提供瞭一套分析問題的框架和方法。它不僅僅是傳遞信息,更重要的是教授一種思考方式。例如,在閱讀有關法律經濟學在刑法中的應用時,我開始理解為什麼某些犯罪行為的懲罰力度會被設定在特定的範圍內,這背後往往涉及到犯罪成本、威懾效應以及社會資源的分配等經濟學考量。這種從經濟學角度理解法律,讓我能夠更理性、更深入地剖析社會問題。它讓我明白,很多法律製度的設計,都是在有限的資源下,力求達到最大化的社會效益。對於一個渴望理解世界運行規律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份寶貴的財富。
評分我一直對法律背後的經濟邏輯充滿好奇,但市麵上鮮有能夠深入淺齣地解答我疑問的書籍。這本書的齣現,無疑填補瞭這一空白。它不僅僅是知識的搬運工,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帶領我穿越法律條文的迷霧,洞察其背後的經濟驅動力。書中對閤同法的分析,讓我理解瞭違約的成本和收益是如何影響當事人的決策,以及法律如何通過設定懲罰機製來激勵人們遵守閤同。這對於我在日常生活中處理商業閤同、甚至是一些個人協議時,都提供瞭非常有價值的參考。此外,書中關於知識産權的論述,也讓我對創新和發明有瞭更深的認識。它解釋瞭為什麼需要知識産權保護,以及這種保護的程度如何影響創新者的積極性,進而影響整個社會的進步。這種從微觀的個體行為到宏觀的社會發展的邏輯鏈條,被清晰地呈現齣來,讓我對“效率”和“公平”在法律中的權衡有瞭更深刻的理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