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性爱与婚姻——经世文库
定价:25.60元
作者:(英)罗素 ,文良文化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2-01
ISBN:978780211067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322kg
编辑推荐
古往今来,性道德对个人、夫妻、家庭、民族和国家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可是,在某个特定的时候,它的影响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
人类随着智力的发展,迟早会吃伊甸园和智慧之树上的果子。正像飞蛾对于星光的渴望,黑液对于黎明的幻想。
在爱中我看到了诗人和圣者眼中的天堂,为了那种狂喜我愿意牺牲自己生命中的一切。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一部论述爱情、婚姻和幸福的著作,是罗素的代表作品之一。19世纪,欧洲受英国维多利女王时代严厉的宗教性禁锢影响,女性的要求非常苛刻,妇女受到严重的歧视,严格的终身一夫一妻制束缚着人们,即使感情完全破裂的夫妻也不许离婚,不准谈论性,不准进行与性有关的科学研究和艺术创作。为此,人们普遍受到沉重的性压抑。在本书中,罗素对宗教的性禁锢进行了抨击,倡导真诚纯洁的爱情和婚姻自由,提出了严肃的婚姻革命的主张。
罗素在书中分析妇女在社会中被歧视的根源,并从社会地位、性道德、妇女教育等方面讨论了男女平等和妇女解放的问题。他看到妇女的政治解放和婚姻道德有重要的联系,认为在古代社会,人们一直用束缚妇女的方式保持她们的道德,从不设法培养其内心的自制能力。所以,初的男女平等要求,不仅涉及政治问题,而且与性道德有关。但罗素也因此而走向了*,主张性解放和性自由,认为女性也可以像从前的男性一样有一种开放的性态度和性生活,并赋予“婚外恋”等现象以合法化。他的这些论点具有某些时代的局限性。
目录
前言
第1章性道德的必要性
第2章不知父亲的年代
第3章父亲的统治权
第4章阳物崇拜、禁欲主义和罪恶
第5章基督教的道德观
第6章浪漫的爱情
第7章妇女的解放
第8章性知识的禁忌
第9章人生中爱情的位置
第10章婚姻
第11章卖淫
第12章试婚
第13章现代家庭
第14章个人心理中的家庭
第15章家庭与国家
第16章离婚
第17章人口
第18章优生学
第19章性和个人幸福
第20章人类价值中性的位置
第21章结论
作者介绍
伯特兰·罗素(1872-1970)20世纪的哲学家之一,同时又是的数学、散文家和社会活动家。1890年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数学,后在该学院教授逻辑和数学原理,是亚里士多德学会会员,1908年被选为皇家学会会员,195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也通常的隐居文斋脱离世事的纯
文摘
序言
在翻阅了《性爱与婚姻——经世文库》之后,我不得不说,它对我理解亲密关系的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尽管书名可能暗示了其内容聚焦于性行为本身,但实际阅读体验却远超于此。罗素以其一贯的深刻洞察和批判性思维,将婚姻不仅仅视为一种社会契约,更将其剖析为一种需要智慧、沟通和不断调整的艺术。他并没有回避性在婚姻中的重要性,而是将其置于一个更广阔的、关乎个体情感需求、社会责任以及长期伴侣关系的框架内进行探讨。读到关于夫妻间有效沟通的章节时,我仿佛看到了自己与伴侣之间存在的许多误解和沟通障碍的根源,他提出的解决之道,诸如坦诚表达需求、积极倾听对方、以及在冲突中寻找共同点,都极具实践指导意义。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并非艰涩的学术论述,而是充满了人文关怀和理性思考,让我在享受阅读的同时,也促使我对自己的情感生活进行深刻的反思。我尤其欣赏罗素对于婚姻中权力动态的分析,他指出,健康的婚姻应该是建立在平等和互相尊重的基石上的,任何一方的压迫或过度依赖都会破坏关系的平衡。这本书就像一位智慧的长者,用温和但坚定的声音引导着读者走向更成熟、更和谐的亲密关系。
评分《性爱与婚姻——经世文库》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冲击,绝不仅仅是关于“性”与“爱”的字面解读。罗素的文字,如同手术刀般精准地剖析了婚姻这一古老制度在现代社会中所面临的种种挑战与机遇。他并不拘泥于传统观念的束缚,而是以一种近乎百科全书式的广度,将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维度的视角融入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对于个体自由与婚姻责任之间张力的探讨,这使得我在思考如何平衡自我实现与承诺关系时,有了全新的视角。书中对于情感依恋模式的分析,以及不同依恋类型在婚姻中的表现,也让我恍然大悟,原来许多日常的摩擦背后,隐藏着如此深层的情感机制。罗素并没有给出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而是鼓励读者去独立思考,去探索最适合自己和伴侣的相处之道。他的观点有时甚至带着一丝叛逆,挑战着我们习以为常的婚姻模式,但这正是其价值所在——它迫使我们跳出舒适区,去审视那些被我们忽视或接受为理所当然的婚姻“规则”。这本书并非一本速成的“婚姻宝典”,而更像是一次与伟大思想家的深度对话,一次关于如何经营持久而有意义的爱情的智力冒险。
评分《性爱与婚姻——经世文库》这本书,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远不止于对“性”与“爱”的简单阐释。罗素以其卓越的洞察力,将婚姻的本质剖析得淋漓尽致,使其不再是冰冷的形式,而是充满生命力的互动。我被他对于情感共鸣和心灵沟通的强调所深深吸引,他并没有将婚姻简单地归结为责任或义务,而是将其视为一种需要双方积极投入、不断学习和共同成长的旅程。书中对不同性格类型在婚姻中的潜在冲突和互补性的分析,让我对与伴侣的相处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学会了如何以更包容和理解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摩擦。我特别赞赏罗素关于“婚姻中的自我成长”这一主题的论述,他认为,真正的婚姻并不会限制个体的自由,反而能够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让双方都能在关系中不断地完善自我,实现个人价值。这种将个人成长与婚姻幸福紧密结合的理念,在我看来,是极其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意义的。这本书的文字流畅而富有哲理,它引导我思考,如何才能构建一个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真正意义上的伴侣关系。
评分当我开始阅读《性爱与婚姻——经世文库》时,我并未预设它会是一本关于如何提升性技巧或者仅仅是简单罗列婚姻忠告的书籍。然而,罗素的写作却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深度和广度,揭示了婚姻内在的复杂性。他将婚姻视为一个动态发展的系统,其中包含了情感、理智、生理以及社会等多重因素的交织。书中对“爱”的定义,超越了单纯的浪漫情感,更强调了责任、承诺和共同成长的意义。我尤其对罗素关于婚姻中“独立性”与“依恋性”的辩证关系的论述感到醍醐灌顶,他指出,一个健康的婚姻,恰恰是建立在双方都拥有独立人格和完整自我的基础之上,而不是将对方视为生命的全部。这种观点,与许多强调“融为一体”的传统婚姻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却更加符合现代个体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趋势。此外,他对婚姻中“性”的理解,也并非仅仅局限于生理层面,而是将其看作是夫妻情感交流、理解和亲密度的重要载体,与心灵的契合紧密相连。整本书充满了理性的光辉和人文的关怀,让我在阅读过程中,仿佛置身于一场思想的盛宴,对婚姻有了更深刻、更成熟的认知。
评分在阅读《性爱与婚姻——经世文库》的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罗素所探讨的,绝非仅仅是表面的“性”爱,而是婚姻这一复杂而迷人的关系的内在逻辑。他以一种抽丝剥茧的方式,将婚姻中那些常常被我们忽视的细微之处,放大并加以审视。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书中关于“信任”在婚姻中的基石作用的论述,他认为,真正的信任并非来自于盲目的依恋,而是建立在长期的共同经历、坦诚的沟通以及对彼此价值观的深刻理解之上。罗素并不回避婚姻中可能出现的挑战和困难,他反而鼓励我们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并将这些挑战视为增进彼此了解和加深感情的机会。他对于“性”的解读,也同样深刻,并非将其视为简单的生理需求,而是将其视为夫妻之间情感联结、满足感以及共同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心灵的契合息息相关。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既有哲学家的深邃,又不失人文关怀的温度,它不是一本提供简单答案的“说明书”,而更像是一面镜子,让我们在其中看到自己的婚姻,并从中获得启发,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