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性心情
定价:28.00元
作者:(台湾)何春蕤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02-01
ISBN:978780195029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台湾必还专家倾情力作,名列台湾畅销书榜首,诚实地呈现八个女人的经验,针对女性处境所做的细微观察与分析。
内容提要
《海蒂报告》推举人——台湾专家何春蕤教授与八个女人十二周促膝谈性,整理2500页手搞,两年撰写成精微细致的《性心情》。让女人共同面对处境,并创造新的想象与实践。本书更宽广地呈现了女人为主体来营造愉悦的具体努力和可能想象。女人在聆听着别人的故事,却读着自己的生命。
目录
序一 女性,自己的领悟 自己的路
序二 迈向民主多元的性教育
序三 读你读我
章 谁来说性
第二章 自体欢愉
第三章 唇的
第四章 激情之交
第五章 发展
第六章 性的冲击
第七章 历经经验
第八章 越轨出柜
第九章 偏好
结语 大家都来写自己的性报告
(跋)《治疗与解放的新报告》
附录 《性心情》自学手册
作者介绍
何春蕤,台湾性别理论研究者和教育专家。1951年生于台湾台中,美国乔治亚大学语言教学博、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英美文学博士。 1988年任台湾中央大学英文系教授。1995年成立“性/别研究室”,系统化地展开学术领域内的性/别研究以及教育领域内的中小学性别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一种耳目一新的启迪。在接触这本书之前,我对于“性”的认识,很大程度上还是受到过往教育和大众文化的影响,总觉得它是一个需要被“规训”和“管理”的领域,充满了禁忌和规则。然而,何春蕤教授的观点,却让我看到了“性”更广阔的可能性,以及它在个体生命体验中的重要性。她不仅仅是讨论生理上的行为,更是深入到“性”背后所承载的心理、情感和社会意义。她的论述,就像打开了一扇窗,让我看到了一个更丰富、更复杂、也更真实的“性”的世界。我开始思考,我们如何才能更健康、更自由地去表达和体验自己的“性”?如何才能在人际关系中,建立起更平等、更尊重的亲密连接?这些思考,对于我个人的成长和对世界的理解,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评分读完《性心情》,我最大的收获是,它让我重新认识了“性”的复杂性与个体化的维度。以往,我们常常被告知什么是“对”的性行为,什么是“不”对的。然而,这本书却引导我们去关注,个体在性经验中真实的感受,以及这些感受是如何被社会、文化、以及我们自身的历史所塑造的。何春蕤教授的论述,并非鼓励一种无节制的享乐主义,而是强调一种有意识、有选择的性存在。她用扎实的学识和敏锐的洞察力,将“性”从一个被边缘化、被污名化的议题,拉回到了人性和社会发展的核心位置。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对“性”的理解,不仅仅是关于生理知识,更是关于自我认知、关于情感表达,以及关于如何在一个充满限制和期待的社会中,活出真实的自己。
评分《性心情》这本书,初次接触时,书名就勾起了我强烈的好奇心。何春蕤这个名字,虽然在台湾学界和性别议题领域 durchaus 有名,但我总觉得她的研究和论述,或许会带有一定的学术隔阂。然而,翻开书页,我发现那种担忧是多余的。这本书并没有像我想象中的那样,是一本冰冷、枯燥的学术专著。相反,它以一种非常贴近生活、又充满洞察力的方式,切入“性”这个我们既熟悉又常常感到陌生、甚至有些羞怯的话题。作者并不回避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面向,而是用一种解剖刀般的精准,却又不失温度的笔触,去剖析我们内心深处那些隐秘的欲望、情感的起伏,以及这些如何与我们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相互交织,最终塑造出我们对“性”的认知和体验。读这本书,就像在照一面镜子,映照出自己内心深处的某些角落,那些平时被忽略、被压抑的念头,突然有了被理解和被正视的可能。
评分这本书所探讨的主题,触及了我内心深处的一些困惑和思考。在现代社会,尽管我们似乎对“性”越来越开放,但实际上,许多关于性的压抑和误解依然存在。何春蕤教授的《性心情》,恰恰以一种非常理性和充满智慧的方式,去解构这些迷思。她并不回避那些令人感到不安的议题,而是用一种邀请读者共同探索的姿态,去揭示“性”在个体生命和群体关系中所扮演的多重角色。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对于“权力”在性关系中的作用的分析,这让我开始反思,在很多看似平等的亲密关系中,其实仍然存在着不自觉的权力不对等。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提供了新的知识,更在于它激发了我们去进行更深入的自我反思和人际关系的探索。
评分这本书最大的魅力,在于它打破了许多关于“性”的刻板印象和伦理禁忌。何春蕤教授的论述,并非一味地去宣扬某种“正确”的性观念,而是鼓励读者去思考、去质疑,去审视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价值判断。她将“性”从一个纯粹生理的行为,提升到了一个关乎个体主体性、权力关系、情感联结,乃至社会建构的复杂议题。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敏感话题时的审慎和细腻,她不会轻易下结论,而是呈现出多重的可能性和不同的视角。这让我感到,对于“性”的理解,本就应该是多元且包容的,不应该被单一的道德标准所束缚。阅读的过程,与其说是在获取知识,不如说是在进行一场自我对话,它引导我反思自己在亲密关系中的感受,反思社会对我性别角色的期待,以及这些期待如何影响了我对“性”的理解和实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