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骨与关节损伤影像诊断学(第2版)
定价:188.00元
作者:丁建平 等主编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1
ISBN:9787117211222
字数:
页码:
版次:2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
暂无相关内容
目录
暂无相关内容
内容提要
由丁建平、李石玲、殷玉明主编的《骨与关节损伤影像诊断学(第2版)(精)》对全身所有骨关节损伤进行了较为详细地介绍,主要以经典病例的形式展示了损伤的影像学所见。全书共19章,分为6部分,括总论、上肢带损伤、下肢带损伤、躯干骨损伤、颅面骨损伤、血管损伤。插图共有2612幅,括X线平片1274幅,CT图545幅,MR图677幅,其他图116幅。 书中每一部分逐一介绍该部位的简明解剖、发育变异,必要的检查方法,常见的、脱位,生长期损伤和软组织损伤。同时,对损伤的机制、临床特征、影像特点和诊断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简要论述。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尽可能的利用影像图片和线条图进行解释,文字力求做到精简、明了。 X线平片对骨关节损伤、的诊断十分重要,能够满足一般临床需求,但对于结构复杂部位及关节内,CT断层图片、特别是CT后处理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MR的广泛应用,软骨、韧带、肌腱、肌肉损伤的诊断越来越精细而准确,因此这一部分损伤的MR表现也是本书的一大特色。 本书主要供各级医院的影像科医生、骨科医生和医学生参考、使用。
文摘
暂无相关内容
作者介绍
丁建平,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医学影像教研室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主任、主任医师;兼任中华放射学会骨关节学组委员、浙江省放射学会委员、杭州市放射学会副主任委员;并参与《中华放射学》、《实用放射学》、《中国医学影像技术》、《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中国临床医学影像》、《磁共振成像》、《临床放射学》等杂志的审稿工作。研究方向为骨关节影像诊断,主编了人民卫生出版社的《骨与软组织肿瘤影像诊断学》、《骨与软组织损伤影像诊断图谱》、《医学影像学读片诊断图谱》系列;主编了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的十一五国家重点出版物《骨关节x线读片指导》、《良性骨肿瘤的影像诊断》、《恶性骨肿瘤的影像诊断》、《上肢骨损伤的影像诊断》、《下肢骨损伤的影像诊断》、《脊柱骨盆损伤的影像诊断》,副主编和参编*作多部。曾获得河北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多次,还获得白求恩式先进工作者、**教师、先进科技工作者、**农工党员、杭州市优健康卫士等荣誉。李石玲,河北医科大学医学影像系原副主任,第三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原主任、教研室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河北省医院协会医学影像名誉主委、河北省医学会放射学会常委、河北省协会肿瘤影像顾问等职。从事影像诊断40年,对骨关节影像诊断有较多的研究。承担过科研课题17项,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编写学术专*12部。曾获省科委三等奖4项。曾获河北省卫生“医德医风标兵”、河北医科大学“教书育人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殷玉明,美国得克萨斯州古博市放射诊断影像中心CT与核共振部主任;北美放射学会会员、美国放射学会会员、美国CT、磁共振协会会员、美国骨放射学会会员、骨关节学会会员。1983年北京医科大学毕业后工作于北京积水潭医院。1989年获得北京创伤骨科研究所硕士学位。1992年后学习、就职于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中心Mall。inckrodt放射研究所,擅长骨关节影像诊断。与*名骨放射学专家LouisA.Gilula教授合*《手与腕关节影像学》一书,并参与了*名手外科专家KirkWatson所*的《腕关节》一书的编写。被聘为北京积水潭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客座教授。
对于我这样一名对医学影像有着浓厚兴趣的爱好者而言,这本书就像一本关于骨骼秘密的探险手册。虽然我不是专业的医生,但“骨与关节损伤”这个主题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我常常会因为自己或身边人的运动损伤而好奇,想了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疼痛,以及医生们是如何通过影像来“看见”这些隐藏的损伤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用一种相对易懂的方式,解释那些复杂的医学术语和影像学表现。比如,我特别想知道,为什么有时CT能看得更清楚,有时MRI又是首选?不同类型的骨折,在影像上会有怎样的特征性表现?这本书能否像一位耐心的老师,一步步地引导我理解这些。虽然我可能无法完全掌握其中的专业知识,但至少能让我对骨关节健康和损伤有一个更清晰的认知,这对我来说就已经很有价值了。
评分我是一名康复治疗师,在工作中经常需要与影像科医生和骨科医生沟通,理解他们的诊断结果,并将其转化为康复方案。因此,一本详尽的骨与关节损伤影像诊断学书籍对我来说至关重要。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地描述不同损伤类型在X光、CT、MRI等影像上的具体表现,以及这些表现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联。例如,了解骨折的类型、移位程度、骨折线走向,对于我制定术后或保守治疗期的康复计划非常有帮助。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有一些关于骨关节退行性改变的影像学解读,比如关节间隙变窄、骨赘形成等,这些都是影响患者功能的重要因素。这本书能否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影像报告,从而为患者提供更精准、更有效的康复治疗,是我最期待的。
评分我是一名影像科的年轻医生,虽然接触骨关节的影像诊断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总感觉理论知识不够扎实,尤其是在理解一些细微的病变时,总是会有些犹豫。拿到这本书,我首先翻阅了关于关节炎的部分,特别是类风湿关节炎和骨关节炎的早期影像学表现。我一直觉得这两个疾病在早期影像学上很相似,很难鉴别,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更详细的区分要点。另外,书中的一些插图和CT、MRI的图像质量也相当不错,清晰度很高,这对于学习影像诊断来说非常重要。我特别期待看到书中关于关节软骨损伤、韧带撕裂等软组织损伤的影像学评估,因为这些部位的诊断往往更加考验医生的经验和技巧。这本书的出版,对于我这样正在成长的年轻医生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贵的学习资料。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就很有分量,对于我这样一位长期从事骨关节临床研究的学者来说,一本全面、权威的影像诊断学专著是不可或缺的。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罕见骨与关节损伤的影像学特征和鉴别诊断,以及近年来在影像技术方面取得的新进展。例如,我希望书中能探讨一些新的影像技术,如三维重建、定量影像分析等在骨关节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同时,对于一些疑难病例的影像分析,书中能否提供一些深入的讨论和案例分析,这将极大地开阔我的视野,并为我的科研工作提供宝贵的参考。能够接触到丁建平教授等国内知名专家编著的书籍,本身就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我相信这本书一定能为我带来更深层次的学术启发。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作为一名临床多年的骨科医生,我一直觉得影像诊断的细节总是有些模糊,尤其是在面对一些复杂病例时,总希望有更系统、更深入的讲解。这本书的内容,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研读,但从目录和章节设置来看,就充满了吸引力。特别是关于骨关节损伤的分类、发病机制以及不同影像学表现的关联性,这正是我一直想要寻找的。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到“骨折愈合不良与骨不连的影像学评估”那一章,因为这是我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难题,希望能从中找到更精准的诊断思路和鉴别诊断方法。而且,我听说这本是第二版,肯定是在第一版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新和补充,加入了近年来的一些新的影像技术和诊断理念,这对于跟上医学发展的步伐来说至关重要。我非常看好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更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更实用的临床指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