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糖尿病黄斑水肿张卯年2018观点
定价:98.00元
售价:58.8元,便宜39.2元,折扣60
作者:张卯年
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2-01
ISBN:978751893610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糖尿病是影响世界各国人民健康的一个重大卫生问题,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糖尿病联合会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糖尿病患者3.66亿,预计2030年将达到5.52亿。中国是全球糖尿病患者多的国家,我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为37.1%~43.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导致成人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而糖尿病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则是致盲的罪魁祸首。本书以DME为切入点,系统地介绍了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黄斑水肿的流行病学调查情况、患病率及DME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参考了大量国内外糖尿病相关文献资料,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DME新的国际分类、分型,以及荧光血管造影、OCT血管成像、微视野、超高速扫源OCT等新的检查方法及图像判读要点进行了详细阐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黄斑水肿治疗理念的转变是当前学术界有争议的话题,如传统的激光治疗(PRP,黄斑格栅样光凝)是否应该摒弃或被新的治疗方法代替;抗VEGF疗法是否应该作为一线药物治疗方法;激素在DME中的应用价值;二联、三联或多种方法联合治疗的方式和方法探讨,这些问题的提出足以说明DME的复杂性、顽固性和治疗的长期性。本书参考了国外治疗DME的20多篇、双盲、有对照组的循证医学研究文献,参考了7个国家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黄斑水肿治疗指南和11个国家参与制定的专家共识,尽管在DME的治疗方法上还存有一些小的分歧,但在宏观和治疗理念上,专家们基本取得了一致意见。同时对各国DME治疗指南及专家共识进行了详细解读。书中还列举了DME疑难病例解析及祖国医学对DME的认识及辨证施治,供广大医务工作者在临床工作中参考。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以独特的视角、新颖的设计、全新的理念,让临床医学专家从个人角度来阐述医学某一领域或某个疾病的看法,既总结个人的临床经验,又可与读者共享自己的临床研究成果,观点清晰,目标明确。书中内容排列打破常规医学图书的编排格式,采用“一条龙”式的排列格式,符合人的逻辑思维,简单明了,通俗易懂。本书仅对一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一症(黄斑水肿)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认真解读,涉及面窄且有其特殊性和局限性,在知识的广泛性和普遍性方面免不了有些狭隘及偏差,错误和不当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目录
作者介绍
张卯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眼科、解放军全军眼科中
心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解放军全军眼科中心主
任,国内眼底病专家。
学术任职: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眼科主任,解放军
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解放军全军眼科中心主任,中
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常委。现兼任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眼科学
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军眼科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华
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顾问,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常务委员;中
华医学会眼微循环学会常务委员,中国眼科医师协会常务委员;
中央保健委员会、中央军委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评审专家,国家药监局药物及医疗器械评审专家,全
军职称考试及命题委员会专家。全军药品审评专家,中华医学
会、解放军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等职。
多年来被国内多家医学院校及眼科医院聘为名誉教授、高
级技术顾问,先后68次承担全国视网膜脱离及玻璃体手术、全
国眼底病及国级、省部级继续教育学习班的讲学工作,1989—
1990年在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做访问学者,2000年被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聘为客座教授。
现为《中华眼底病杂志》副总编,《中华眼科杂志》《中华实
验研究杂志》《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中华眼视光及视觉科
学杂志》《解放军医学杂志》《Ophthalmology》中文版、《中华医
学杂志》英文版等16种专业杂志编委及常务编委。
学术成就:承担国家支撑计划分课题,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课题,军队“十五”“十一五”重点课题,北京市研发攻关课题,
中保办指令课题等科研项目11项。以作者和通讯作者在国
内外各类眼科杂志上发表论著、综述、焦点论坛、专家述评等
198篇,SCI论文38篇。主编专著10部,译著1部。其中《玻
璃体显微手术学》是中国部完整的玻璃体手术学专著;《眼
创伤学》是一部具有军队特色、平战结合的创伤学专著;《眼创
伤诊疗指南》《军人眼外伤防治手册》对和现代战争条件下
眼创伤的救治原则提出了规范化的指导性意见;《图解眼底病》
以看图识病的形式使内容得以呈现,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参加
编著《手术学全集:眼科卷》《当代眼科手术学》《玻璃体视网膜
手术学》《临床眼科学》《黄斑疾病手术学》等专著13部,《手术
学全集:眼科卷》获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全军科技进步二
等奖5项,三等奖2项,全军医疗成果二等奖3项,中国人民解
放军总医院医疗成果三等奖2项,获中华眼科学会论文奖2
项,其他论文及著作奖6项,国家卫生部科教司影像教材一
等奖1项。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9人,博士研究生21人。
个人荣誉:1993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十一五”
科技工作先进个人,荣立三等功2次,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
部军队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获解放军医学院“育才奖”、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特殊贡献奖”,多次评为模范党支部书
记、基层干部等。
文摘
序言
我是一名对健康管理充满热情的普通人,平时会关注一些与慢性疾病相关的书籍。偶然间,我看到了张卯年教授在2018年出版的《糖尿病黄斑水肿》这本书,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发行。我对“糖尿病黄斑水肿”这个概念并不完全陌生,知道它与糖尿病有关,并且可能影响视力。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清晰、全面的视角来认识这个疾病。我想了解,一旦被诊断出患有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应该如何与医生配合,进行有效的治疗。书中是否会详细介绍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经历哪些步骤,比如定期的检查,以及可能的治疗过程,像是注射药物或者其他方式。我特别关心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关于疾病管理方面的实用建议,例如,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调整饮食,才能更好地控制血糖,从而减缓黄斑水肿的进展?运动对这个疾病有没有积极的作用?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适合患者的运动类型和注意事项?此外,对于患者来说,保持积极的心态也非常重要,我希望这本书也能触及到这方面的内容,比如如何应对疾病带来的焦虑和压力,以及寻求社会支持的途径。总而言之,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指引患者走过疾病的挑战,并帮助他们重建健康的生活。
评分作为一名对医学科普内容感兴趣的普通读者,我偶然在书店看到了张卯年教授的《糖尿病黄斑水肿》一书,该书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出版时间是2018年。虽然我本人没有患有糖尿病,但我的家人中有成员受到此疾病的困扰,因此我一直关注这方面的信息。书名直接点明了主题,这让我觉得内容会比较聚焦和深入。我了解到张卯年教授是一位在相关领域有较高声望的专家,这让我对书的内容质量有了初步的信心。我希望这本书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我这样的非专业人士解释清楚糖尿病黄斑水肿究竟是什么,它是如何发生的,以及它会对视力造成哪些影响。我希望书中能有关于如何早期发现疾病的迹象,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可以做的事情来预防或者延缓疾病的发展。例如,在饮食方面,哪些食物应该多吃,哪些应该少吃?在生活习惯上,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另外,我也很关心这本书是否会介绍一些患者可能会遇到的心理问题,以及如何去应对。如果书中能包含一些患者的真实案例分享,那会更加生动和有启发性。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能帮助患者,也能让家属更了解病情,从而更好地支持和照顾患者。
评分我是一位眼科医生,一直在临床一线与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打交道。当得知张卯年教授在2018年出版了《糖尿病黄斑水肿》一书,并且是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这样专业的机构出版,我立刻引起了极大的兴趣。张教授在眼科界的声誉我一直有所耳闻,其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黄斑水肿领域的学术贡献和临床实践经验令人称道。我相信这本书一定凝聚了他多年的临床心得和最新的研究成果。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系统、权威的视角来解读这一复杂的疾病。特别是我关注书中是否对不同分期的黄斑水肿,例如早期、中期、晚期,提出了更具操作性的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思路。此外,在治疗方面,我更希望看到书中能够深入探讨新近发展的靶向药物治疗,如VEGF抑制剂的最新疗效评估、耐药性问题及应对策略,以及对于不同类型、不同病程的黄斑水肿,如何个体化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激光光凝、玻璃体腔注射等传统疗法,在书中的论述是否会包含更细致的适应症把握、并发症预防以及疗效的长期随访数据。对于一些复杂病例,例如伴有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或黄斑前膜的患者,书中是否能提供更具挑战性的手术指征和技巧的探讨,这对于提高我们的手术成功率将非常有帮助。
评分我对科学技术的出版物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关注医学领域的前沿进展。最近我注意到张卯年教授在2018年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糖尿病黄斑水肿》一书。虽然我不是医学背景的专业人士,但我对这个领域的科学研究非常好奇。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探讨糖尿病黄斑水肿的发病机制,比如分子生物学层面的解释,以及近年来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我猜想书中应该会涵盖目前国际上关于这一疾病的最新研究动态,包括新的诊断技术和治疗靶点的发现。例如,书中是否会介绍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在理解和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中的应用?我对新的生物标志物的发现也很感兴趣,如果能找到更早期的、更准确的诊断指标,对于疾病的控制将至关重要。此外,我也希望书中能够对现有治疗手段的局限性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可能出现的创新性治疗方法,比如再生医学、基因疗法等。这本书如果能提供对前沿研究的深入解析,而不仅仅是临床指南,那将对我非常有吸引力,因为它能让我了解到这个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
评分作为一个长期被糖尿病困扰的患者,我一直非常关注与糖尿病相关的并发症,特别是糖尿病黄斑水肿。偶然的机会,我了解到张卯年教授在2018年出版了一本名为《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书,这本书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发行。虽然我尚未有机会深入阅读全书,但仅从书名和作者的权威性来看,我对其充满了期待。我了解到张教授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黄斑水肿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这样的专业书籍,对于我们这些患者来说,无疑是一盏指引前路的明灯。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关于疾病的最新认识、前沿的治疗方法,以及实用的生活指导,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病情,延缓甚至阻止视力进一步下降。我尤其关心书中是否会详细介绍不同治疗方案的优缺点,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比如注射治疗、激光治疗、手术等,以及这些治疗在不同病情阶段的适用性。此外,我也希望能从中了解到一些非药物性的辅助治疗方法,比如饮食调整、运动建议、以及心理调适等,因为我知道,管理糖尿病和它的并发症,是一个全方位的过程。这本书的出版,对于提高患者的健康素养,让他们更积极地参与到疾病管理中来,具有重要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