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册《报联商(基础篇)》用6W3H的方式全面介绍了“报联商”的沟通方式之后,古贺传浔著的《报联商(职场沟通必修课实战篇)/报联商系列》重点介绍“How to do”。也就是在扭转/建立了一些基础观念之后,重点展开讲解该怎么去做。全书分为6章28小节,用约200个案例讲解了78个实际操作技巧。本书专门介绍职场上的“上下级之间的沟通技巧”,这对当前在职场上打拼的年轻人尤为解渴。它可以扭转读者以往那种“没事躲着领导”的错误观念;启发读者去思考应该如何与上级,与同事沟通;促使读者反思自己以前的沟通行为哪里不足,应该如何纠正;教给读者如何站在对方立场上思考,提高沟通质量。
在《报联商:职场沟通必修课》出版之后,为了 写《报联商:职场沟通必修课(实战篇)》,作者利用 给学员授课的机会对一些企业的管理层做了问卷调查 ,想看看上级在上下级沟通方面到底都有哪些烦恼。
结果表明,上级不是对下属跟他报联商不满,而是对 下属选择的时机、方式、方法等不满。也就是说,读 者学了报联商的基础知识,知道了该主动去跟身边的 人报联商,但是具体实施起来,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很 多技巧。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道了上级期待的汇 报是什么样的,那么作为下属,就应该在自己的汇报 方式、方法上多下些功夫。
古贺传浔著的《报联商(职场沟通必修课实战 篇)/报联商系列》着重介绍了如何“站在对方的立场 上”思考,既尊重对方,又不失原则地运用报联商来 提高沟通效率的一些观念和具体的操作技巧。由于有 了《报联商:职场沟通必修课》对报联商相关基础知 识的{甫垫,本书便不再按“6W3H”的架构展开,而 是从实战角度出发,直接瞄准当下职场的沟通问题和 下属的种种实际沟通困惑,专门介绍“应该怎么做” 。
作者在《报联商:职场沟通必修课》出版后和读 者的大量互动中还了解到:读者对用案例介绍知识点 、讲解相关观念的方法比较认同,因为所举的案例几 乎都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所以看得明白,也容易 接受。因此本书仍然以案例为先导,将问题展开,用 “怎么了”“为什么”“我该怎么办”的构造模式点 出问题,加以分析,并给出对策。
古贺传浔,**企业内训讲师。 1986年赴日,毕业于日本横滨国立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历任日本大型企业**事业部中国室室长、北京办事处首席代表、中国分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等职。 长年实践跨国企业在中国的创建和拓展业务,从具体做项目、构建销售网络到买地建厂,直至亲任**任总经理。 近年来,在教学实践中,着重深入研究推广日企文化中的上下级沟通技巧“报联商”,并颇有建树。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一、简单回顾
二、学习过《基础篇》之后,怎么样了
三、怎么办
第二章 努力使双方的目的吻合
第一节 去报联商前,先要摸清对方的目的
一、发信方和受信方的目的不一定吻合
二、去报联商之前,先要厘清双方的目的
三、如何摸清对方的目的
四、双方的目的不同
第二节 设法使自己的目的与对方的目的相吻合
一、心里想着对方的目的进行报联商
二、提供相应的信息,将双方的目的吻合
三、用提案的方法,将双方的目的吻合
四、对方目的尚未摸清时,不要盲动
第三章 尽力让双方的模式契合
第一节 信息都是有含义的
一、被发出来的信息都被赋予了含义
二、是谁给信息赋予了含义
三、信息传递的效果由受信方评判的原则
第二节 发信方要设法契合对方的模式
一、每个人的沟通模式不尽相同
二、如何摸清对方的模式
三、契合双方模式的努力,应由发信方为主
四、怎样才能尽快摸清对方的模式
第三节 学会发信和受信的技巧
一、学会如何发信
二、要懂得如何受信
三、能干的人,报联商都做得好
第四章 能让上级满意的“汇报”
第一节 选准时机,别烦人
一、什么时候应该**报
二、进展中什么时候该去汇报
三、汇报的时机如何选择
四、有没有令上级*满意的汇报时机
第二节 选准内容,契合他的关注点
一、上级眼里什么事情重要
二、义务以外的主动汇报
三、自己难以判断时不要擅做取舍
四、紧急事态要特殊应对
第三节 注意方式,重效果
一、自己搞糟的坏消息怎么报
二、客观原因的坏消息怎么报
三、好消息怎么报
四、怎么应对越级汇报
五、情况复杂难以说清,该怎么报
六、不要误导上级
第四节 上级喜欢什么样的的汇报
一、报平安——让他放心
二、尽早汇报——给他留足时间
我以前对“联络”这个概念总觉得有点模糊,觉得就是通知一下别人事情,但《报联商》这本书让我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强调的“联络”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更是一种主动的、有策略的沟通。书中提到,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遇到麻烦,是因为没有及时有效地与相关方进行联络,导致信息不对称,或者关键人物被排除在外。我回想了一下,确实是这样,很多项目中的瓶颈,追根溯源,很多时候都是因为在关键节点没有及时和负责的同事、甚至是跨部门的合作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导致大家对项目进度和各自职责的理解出现偏差。这本书提供了很多非常实用的联络技巧,比如如何建立高效的沟通渠道,如何区分不同沟通对象的需求和期望,以及如何利用各种工具来辅助联络工作。我最喜欢的是它关于“跨部门沟通”那一章,里面有很多我之前没有想到的角度,比如如何用“共同目标”来拉近不同部门之间的距离,如何用“数据”来说服对方,这些都给我提供了非常宝贵的思路。读完这本书,我现在主动和同事沟通的频率明显增加了,而且沟通的效果也好了很多,一些之前棘手的合作问题,现在都能迎刃而解了。
评分我本来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一些基础的职场沟通技巧,所以拿到《报联商》这本书时,并没有抱太大的期待。但翻开之后,我才发现这本书的深度远超我的想象。它没有泛泛而谈,而是从非常具体的场景出发,剖析职场沟通中的各种“痛点”,并且提供了一套系统性的解决方案。书中关于“报、联、商”的逻辑关系梳理得非常清晰,让我对这三个环节的理解从零散的认知上升到了系统性的框架。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商谈”部分,它强调的不是一味地压制对方,而是通过深入的倾听和理解,找到双方的共同点,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协商。这与我之前“据理力争”的沟通方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读了这本书,我开始反思自己在过去工作中遇到的很多沟通障碍,原来很多时候,问题不在于我不会说话,而在于我没有掌握正确的沟通逻辑和策略。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发,让我能够站在更高的维度去审视和处理职场中的沟通问题,这对我今后的职业发展,绝对是意义重大的。
评分这本书对于我这样刚入职场不久的小白来说,简直是一本救星!我之前在学校学到的很多知识,到了实际工作中,很多时候都用不上,尤其是和同事、领导打交道的时候,总是小心翼翼,生怕说错话,惹麻烦。但《报联商》这本书,就像一位慈祥的长辈,耐心地教我如何在职场中游刃有余。《报联商》这个概念本身就很有启发性,它不仅仅是三个独立的词,而是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在书中,我明白了“汇报”不只是告知,更是展示你的思考和价值;“联络”不只是通知,更是建立信任和协作的桥梁;而“商谈”不只是争取,更是创造共赢的艺术。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亲切,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感,反而充满了实践经验的分享。它有很多小技巧,比如如何在邮件中写出吸引人的标题,如何在一分钟内抓住听众的注意力,这些细节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在实际工作中却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自信心都增强了不少,不再害怕和别人交流,沟通也变得更加顺畅。
评分“商谈”这个词,听起来就带着一股浓浓的“交易”色彩,我在看这本书之前,也一直觉得商谈就是为了争取自己的最大利益,跟别人斗智斗勇。但《报联商》这本书里关于“商谈”的阐述,却让我看到了它更深层次的意义。它不仅仅是关于如何达成协议,更是关于如何建立和维护长期的合作关系。书中花了大量篇幅讲解了“双赢思维”在商谈中的重要性,强调要理解对方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这和我之前那种“赢者通吃”的心态完全不同。我记得我之前在一次与供应商的谈判中,因为过于坚持自己的价格底线,虽然最终勉强达成了合作,但整个过程非常不愉快,而且后来的合作也一直磕磕绊绊。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意识到,有时候适当的让步,换来的可能是更稳定、更长久的合作。书里还介绍了各种谈判技巧,比如如何进行有效的提问,如何处理对方的异议,以及如何识别和运用肢体语言,这些都让我觉得非常受用。我现在在和客户或者同事进行一些需要达成一致意见的场合,都会不自觉地运用书中学到的方法,效果真的比以前好了太多。
评分这本书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我一直以为职场沟通就是把话说清楚,但读完《报联商》才意识到,原来里面学问这么深。尤其是在“汇报”这一块,我之前总是想到哪说到哪,结果领导听了半天也不知道我想表达的重点是什么,甚至有时候还会曲解我的意思。这本书就像给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明白汇报时要结构清晰,突出重点,还要考虑听众的关注点,甚至需要提前预判领导可能提出的问题并做好准备。书里举的那些案例,简直就是我平时工作中的写照,看完之后我恍然大悟,原来我遇到的那些沟通困境,都是因为方法不对。而且,它不只是纸上谈兵,后面还有很多实操性的建议,比如如何用SWOT分析来梳理自己的工作进展,如何用STAR原则来汇报项目成果,这些方法我都尝试用了一下,效果立竿见影。我的领导明显感觉我汇报工作更有条理了,沟通效率也提高了,甚至还因此夸了我一次,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这本书的语言也很通俗易懂,不像有些专业书籍那么枯燥,读起来轻松有趣,感觉就像和一位经验丰富的职场前辈在聊天,听他娓娓道来,受益匪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