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功低龄化”、95后和00后当道的今天,鹿鹿独辟蹊径,追问一个“大龄”90后,应该如何突破年龄圈限,活出自我。当同龄人都在晒丰富的生活时,鹿鹿认为自己不是那个幸运的人,凡事都靠自己,凡事都来得慢。我们的人生莫不如此,需要独自在跌跌撞撞后找到舒服的节奏和精准的方向。这里有触发你感动与思考的故事,也有陪伴你前行的勇气和慰藉。2018成长巨献,本命年诚意赠礼,予你一颗从不被同龄人抛弃的定心丸。
陈鹿鹿,湖南妹子。曾是复旦的新闻民工,如今厮混于上戏写戏。过去二十三载,惯于与己为难,不肯被人束缚。有取悦他人的本性,没委屈自由的灵魂。总是妄图在有限的生命里,留下点儿永恒的东西。
其文章《如果我终将三十岁,那也是像陈意涵一样的三十岁》发表当天登上微博热搜首名;曾任年轻人聚集地“十年后”微信公众号主编,陪伴万千孤独患者;曾在起点中文网连载小说《丫鬟咒》,周排行榜前十;于《哲思》《一个人,不孤单》等书刊发表文章,深受读者喜爱。
★真是要年纪大了些才明白,祸福相依,阴阳互生,小确幸和小确丧你追我赶,压根儿不会有什么绝对的快乐。
★夜深了就早点睡吧,不要一个人想太多,又把满腹的心事,讲给并不在意的人听见了。
★很多在热闹里想不明白的道理、得不到的成长,在你需要独自去面对生活的所有好坏时,大都能想明白和得到。那总是人生里头特别难得的机会,有时间去认识清楚熟悉又陌生的自己。
★人性都相差无几,但人情会有不同,它让你在底线之上,感受到不同的温度。
★就像曾经的爱情,就像大海和白沙,就像和亲爱的人一起的旅行,都是人世间一个个童话,会破灭吧,但是终究会留下些美好。
★真实的生活原本就是复杂的,痛并快乐着的,接受这点反倒能活得比较容易。
★一个人时丰富内心熨平过往,转身再一头扎进热闹的生活里,这二者都何其必要啊。
第一章 我曾是个半途而废的少女
003你也在找那条回去的路吗
012留一寸孤独的时间
019一个女科蜜
027少年馋
034消失的半年里(上)
043消失的半年里(下)
048我曾是个胆小鬼
第二章 我们如此不同,却又撞到一起
061-066千万个她里的你
067-072不仅小确幸,不止小确丧
073-080再会,上海女房东
081-088路人甲
089-094等一个让你好奇的人
095-101二十岁的顽固派
第三章 在爱里坚持,跟过往告别
104此生短暂,愿你无憾
116无人在生活里牺牲
124戒不掉微醺
132相拥才不怕骤变
142关于死亡
149达尔文世界
156幸会,追星少女
163我已经打消了整容的念头
第四章 我走得慢,你不用等我
169 19
177治愈流浪者
189我们终究会牵手旅行
年轻的红利所剩无几了。自从高中毕业以后,人生就仿佛被谁点了快进,眼看着进度条止不住地往前跑。那之前时间过得很慢,一道数学题能做上整整一堂课,就好像过了整整一辈子;那之后再也不用做数学题,却也不再用分秒来计时,而是年和月——上一年的新年计划还没实现,下一个新年就已经到门口了。
慢慢地,你看到大家都走了很远,而自己还在起点线外热着身,害怕不能在终点哨响之前入场,害怕自己压根儿不像想象中的那样能跑那么远那么快。想要的太多了,可是时间远远不够。
其实你我都知道,“XX后”是个很虚妄的词儿,是一个伪概念。所谓的“95后”“00后”,也并不会在聚光灯下待得更久,就跟我们经历过的一样。
它是那些有点儿岁数和资历的人擅自给后辈书写的刻板印象,也是个跟星座差不多的社交标签。它过于以偏概全,虽然有时候让你为身处其中而洋洋得意,更多时候却是个枷锁,制造了一个“成功低龄化”甚嚣尘上的假象。
但它仍然叫你焦虑不安,你焦虑的不仅仅是年纪,而是原本应当与年龄相匹配的一切。
生活富足的年轻人焦虑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可以讲,家境普通的年轻人焦虑自己一穷二白还看不清未来,更底层的年轻人更是被生活压得直不起腰来,根本无暇在乎其意义……总而言之,我们进入到了一个应当焦虑的阶段……
我一直觉得,能够写出打动人心的文字,作家一定是个心思细腻、善于观察生活的人。而陈鹿鹿,显然就是这样一位作者。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惊喜,就是她对情感的精准拿捏。那些关于亲情的温暖,关于友情的羁绊,关于爱情的青涩,她都描写得恰到好处,既没有夸大其词,也没有过于平淡。我常常在阅读的过程中,因为某个句子、某个场景而鼻子一酸,或者露出会心的微笑。书中那种淡淡的忧伤,夹杂着成长的阵痛,还有对未来的憧憬,都让我感同身受。她笔下的“老了”并非是身体的衰老,而更多的是一种心境的转变,是从年少轻狂到逐渐成熟,是从无忧无虑到开始承担责任的过程。这种“老了”的感觉,对于我们90后来说,是一种无法回避的成长标志,也是一种人生必经的蜕变。这本书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也看到了那个曾经不羁又充满活力的自己,让我对未来的生活有了更多的思考和勇气。
评分收到!下面是根据您的要求生成的五段图书评价,每段约300字,风格和内容均不相同,并用
评分这是一本能够让你在阅读中不断“找到自己”的书。它不是那种快餐式的读物,需要你静下心来,慢慢品味。作者陈鹿鹿,就像一位心理治疗师,通过文字,精准地戳中了我们90后这一代人内心深处那些难以言说的情感。我发现,书里关于“迷茫”的描写,尤其触动我。那个年纪,我们常常会问“我是谁?我要去哪里?”这样的问题,对未来充满了不确定,也充满了探索的欲望。书中对这种迷茫的刻画,既真实又富有哲理,它并没有给出标准答案,而是鼓励我们去拥抱这种不确定,去享受探索的过程。此外,书中对“告别”的描写也让我印象深刻,无论是告别童年,告别某个阶段的朋友,还是告别过去的自己,这些都是成长中必然经历的课题。陈鹿鹿的文字,有种温柔的力量,它不会让你感到被评判,而是让你觉得被理解,被治愈。这本书,就像一个温暖的拥抱,告诉你,你不是一个人在成长。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一种奇妙的时空穿越感。作者用她独特的笔触,将90后一代人成长过程中那些模糊却又深刻的片段,一一串联起来,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生活画卷。我尤其喜欢她对于“时代符号”的捕捉,那些曾经风靡一时的流行语、陪伴我们度过漫长暑假的电子游戏、第一次接触的盗版光碟,还有那些在当时看来是天大的事情,现在回想起来却又显得有些滑稽和可爱。这些细节的描绘,绝不仅仅是为了怀旧,它更深层次地触及到了我们这一代人内心深处的共同情感——一种对过去时光的眷恋,一种对快速变化的时代的感慨,以及在这一切变迁中,我们如何找到自己的定位和价值。陈鹿鹿的文字,没有刻意的煽情,也没有故作高深,而是像一位娓娓道来的叙述者,用一种亲切而又充满洞察力的视角,引导我们去回味那些属于我们自己的青春。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原来我们不是孤单地在经历这些,原来在遥远的地方,也有着一群和我一样,共同怀揣着90后记忆的人。
评分隔开。 这本书真的太让人共鸣了!拿到手的那一刻,我就迫不及待地翻开了,仿佛打开了一个尘封的记忆宝箱。那种90后独有的、夹杂着青涩、迷茫又充满希望的感觉,扑面而来。书里描绘的许多场景,我都能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影子。比如,关于童年时期的动画片,那些经典的旋律一响起,脑海里立刻就浮现出和小伙伴们围在电视机前的画面;再比如,青春期时期的懵懂情愫,那种不敢言说的喜欢,那种小心翼翼的试探,书里都写得那么细腻,让我回想起自己那时候的青涩模样,忍不住会心一笑。作者陈鹿鹿,这个名字在我看来,就已经自带一种青春的朝气,她的文字就像我们身边那个最懂你的朋友,用最平实却又最能触动人心的语言,讲述着那些我们共同经历过的点滴。读着读着,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没有太多烦恼,只有简单快乐的年代,那些曾经被遗忘的碎片,又重新变得鲜活起来。这本书不只是简单的故事堆砌,它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90后这一代人的成长轨迹,那些时代的印记,那些独特的记忆,都在字里行间熠熠生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