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0名0]: | 人才盘点:创建人才驱动型组织([0第0]2版)|7845077 |
| 图书定价: | 69元 |
| 图书作者: | 李常仓;赵实 |
| 出版社: | [1机1] 械工业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2018/5/1 0:00:00 |
| ISBN号: | 9787111594864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0 |
| 版次: | 2-1 |
| 内容简介 |
| 《人才盘点:创建人才驱动型组织》作者立足于[0当0]前的[0经0]营形式和环境,指出企业实施组织与人才盘点的必要性,并完整地阐述了实施的工具和方[0法0]等。作者还结合自己多年的咨询实践,剖析了五家[0知0][0名0]企业在人才盘点[0领0]域的实践[0经0]验。组织和人才盘点是一种新型的[0领0]导力发展方式,同时也是一种战略执行和组织发展的方式。企业通过组织和人才盘点,可以[0评0]估战略的执行,提前识别战略落地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并提前采取行动。 |
| 目录 |
推荐序一 挖掘组织中被忽视的宝藏 推荐序二 突破人才[0经0]营的瓶颈 推荐序三 盘点人才 制胜未来 前言 [0第0]一部分 理论体系 [0第0]1章 人才盘点创造竞争[0优0]势 / 2 通过人才盘点落实战略转型 / 6 通过人才盘点加速人才培养 / 9 人才盘点是组织建设的内在引擎 / 12 人才盘点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 人才盘点的成功因素 / 17 [0第0]2章 人才盘点的四重门 / 26 战略洞察 / 29 组织设计与组织盘点 / 39 关键岗位人岗匹配 / 45 人才地图 / 47 [0第0]3章 人才盘点中的[0领0]导力 / 56 塑造[0领0]导者 / 58 构建组织[0领0]导力 / 72 [0第0]4章 测[0评0]技术在人才盘点中的应用 / 79 测[0评0]技术的应用情况 / 80 行为面试技术 / 81 心理测验技术 / 86 问卷调研技术 / 94 情景模拟技术 / 104 [0第0]5章 人才盘点的运营体系 / 107 影响盘点运营的几个因素 / 108 人才盘点的四种操作模式 / 109 盘点运营成功的关键 / 110 各成员的角色及分工 / 111 人才盘点操作流程 / 113 [0第0]6章 培养杰出继任者 / 137 有效识别需求 / 137 推动[0领0]导行为转变 / 144 在岗位实践中发展 / 151 在与他人互动中发展 / 163 在[0学0]习活动中发展 / 176 [0第0]二部分 佳实践 案例一 通用电气公司:Session C / 186 导入 / 186 人才盘点的先驱 / 187 融入公司战略与业务运营的确定流程 / 188 Session C人才盘点过程 / 190 GE人才盘点体系的“秘密” / 196 附录:Session C的流程 / 198 案例二 联想集团:OHRP / 201 人才理念 / 201 人才盘点体系 / 202 适应业务发展的人才标准 / 203 人才测[0评0] / 205 组织与人才盘点实施 / 207 人才发展 / 209 轮岗:以[0经0]验发展的方式培养后备人才 / 210 案例三 长安汽车:述能[0会0] / 213 长安汽车的转型之路 / 213 人才盘点支持创新改革 / 214 素质模型人才方向 / 215 述能[0会0]的应用与普及 / 216 述能[0会0]帮助人才理念落地 / 219 业务[0领0]导识人能力提高 / 220 人才梯队激发企业活力 / 221 案例四 强生:以终为始的人才盘点 / 223 以“终”为始 / 223 人才[0评0]价讨论[0会0] / 225 关键岗位继任计划 / 227 关键岗位[0评0]估 / 229 人才培养与发展 / 229 强生的成功[0经0]验 / 230 案例五 IBM的人才盘点 / 232 全球整合的人才管理 / 232 人才盘点的核心流程 / 234 采用的工具和方[0法0] / 237 IBM的[0经0]验总结 / 239 禾思咨询简介 / 240 |
这本书简直是为我们这种在人才管理上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量身定做的“救命稻草”!说实话,市面上关于人才战略的书汗牛充栋,但大多都停留在理论说教层面,读完让人觉得空洞无力。然而,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完全不同。它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非常脚踏实地地剖析了当前企业在人才识别、培养和保留方面遇到的真实痛点。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构建人才盘点体系时所展现出的那种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书中那些案例分析,很多都像是从我们自己公司的会议室里搬出来的,一下子就击中了要害。特别是关于如何打破“凭感觉”用人的怪圈,建立起一套基于数据和客观标准的评估机制,这部分内容简直是如获至宝。我立刻着手,将书中的一些工具和方法论引入我们部门的季度回顾中,效果立竿见影。这不仅仅是一本指导手册,更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导师,手把手地带着你走出迷雾,让人真正体会到“人才驱动”并非一句空话,而是可以通过精密的流程和工具实现的战略目标。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人”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不再仅仅是完成任务的资源,而是组织未来增长的核心引擎。
评分与其他强调“文化先行”的人才书籍不同,这本书的基石是严谨的流程和量化的数据支撑,这让我对它的信任度大大提升。我个人非常反感那种过度美化企业文化的叙事,因为一旦缺乏可衡量的指标,任何美好的愿景都可能沦为空谈。这本书的精妙之处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将“人才战略”嵌入到企业日常运营中的闭环系统。从人才的定义、识别、评估、发展到最终的留任和激励,每一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输入和输出要求。特别是关于“基于盘点结果的薪酬和激励挂钩”的部分,作者提出的建议非常务实,避免了将人才管理与绩效体系脱节的常见弊病。它有效地回答了“我们盘点出来的人才,到底能为企业带来什么价值”的终极问题。这本书的结构设计也体现了这种严谨性,逻辑层层递进,让人能够扎实地跟随作者的思路构建自己的体系,而非被碎片化的信息淹没。对于任何想建立一套可持续、可复制的人才管理体系的组织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不可多得的权威指南。
评分初读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的“解构”能力极强。面对“人才驱动型组织”这样一个宏大且有些虚无的概念,他们没有回避,而是用非常清晰的逻辑层次将其肢解,让每一个组成部分都变得清晰可见。比如,他们对“人才地图”的绘制和应用场景的阐述,细致到每一个层级的岗位应如何被纳入盘点范围,以及盘点结果如何直接对接晋升、继任计划,而不是仅仅做成PPT束之高阁。我记得书中有一段关于“关键人才的继任者准备度评估”的描述,它不仅仅是简单地打一个分数,而是引入了多维度的风险指标,包括知识沉淀的广度、跨部门协作的适应性等,这远比我过去接触的任何评估模型都要深刻和全面。对我这样一个专注于战略规划的人来说,这种把“软性”的人才管理与“硬性”的组织架构和业务目标紧密耦合的思维方式,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它提醒我,人才盘点不是HR部门一个部门的事,而是董事会级别的战略优先事项。整本书的行文节奏把握得非常好,既有深入的理论支撑,又不乏鼓舞人心的实践指导,读起来一点都不觉得枯燥乏味,反而越发期待如何将这些“干货”落地生根。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直接,没有太多拐弯抹角,这对我这种追求效率的管理者来说,简直太友好了。它像是直接跟你进行了一场严肃而又热情的对话,直指核心问题。我曾经尝试过推行一些内部人才发展项目,但总是因为缺乏一个强有力的衡量标准而不了了之。这本书里提供的工具和框架,比如关于“九宫格”模型的升级应用,以及如何为不同象限的人才制定差异化的发展路径,具有极强的操作指引性。它不仅告诉你“要做什么”,更重要的是细致地解释了“怎样一步步做”。比如,在进行年度盘点会议时,作者建议的会议流程、如何引导高管讨论,以及如何处理意见分歧的技巧,这些“软技能”层面的指导,往往是教科书上缺失的宝贵经验。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心里有了一张清晰的路线图,知道下一步该去哪里寻找资源、该如何组织团队,以及如何跟上级汇报进展。它极大地增强了我推动组织变革的信心和底气。
评分坦白说,我通常对“第2版”的书持谨慎态度,总觉得是在为旧内容打补丁。但这次我的疑虑完全打消了。这本书的“新”体现在对当前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的敏锐捕捉上。尤其是在数字化转型和混合办公成为常态的今天,如何识别那些具备“未来技能”的人才,如何评估那些“远程协作”中的领导力表现,是摆在所有企业面前的难题。这本书的第二版显然吸纳了这些新挑战。其中关于“技能画像”的构建部分,非常详尽地描述了如何利用新兴技术工具来映射和预测组织所需的未来能力,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人才的内部流动和外部引进。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对“人才韧性”(Talent Resilience)的探讨,这在经历过几次外部环境剧烈动荡后,显得尤为重要。它不再强调一成不变的“高潜力人才”,而是关注员工在压力下快速学习、调整和恢复的能力。这种与时俱进的视角,让这本书的价值远超一般的管理学理论书籍,它更像是一份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武功秘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