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生活常见案例大讲堂(劳动纠纷卷)

百姓生活常见案例大讲堂(劳动纠纷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劳动纠纷
  • 劳动法
  • 案例分析
  • 法律实务
  • 百姓法律
  • 劳动权益
  • 合同纠纷
  • 工伤事故
  • 社会保障
  • 维权指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旭洋景辉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1
ISBN:9787509373224
商品编码:27882641901
丛书名: 百姓生活常见案例大讲堂(劳动纠纷卷)

具体描述


商品参数
基本信息
书名: 百姓生活常见案例大讲堂(劳动纠纷卷)
作者: 张永峰 开本:
YJ: 39.8
页数:
现价: 见1;CY =CY部 出版时间 2016-08
书号: 9787509373224 印刷时间: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版次:
商品类型: 正版图书 印次:
内容提要 作者简介

  张永峰,男,1950年生,安徽省淮北市人,ZG党员,GJ讲师。曾出版《校园侵权审判案例全类型精解》《人身损害赔偿审判案例全类型精解》《公民法律百科全书(案例应用版)》。

精彩导读

  保姆擦窗坠楼亡 雇主有错应赔偿

  经典案例

  2004年11月7日,保姆焦女士在雇主刘先生家擦窗玻璃时不慎从楼上坠亡。事后,焦女士的家人将雇主刘先生告上法庭。

  法槌定音

  法院经审理认为,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承担赔偿责任。刘家的窗户未安装护栏,而刘先生也未对此采取安全措施,存在一定过错。而焦女士长期于刘家做保姆,在明知窗户没有护栏的情况下仍未尽谨慎义务,对事故也负有过失责任。2006年1月22日,法院判令刘先生应一次性支付死者家属死亡赔偿金15.6万多元。

  法律解析

  本案中的保姆焦女士在雇主刘先生家擦玻璃时不慎从楼上坠亡。由于刘先生家窗户未安装护栏,也未采取安全措施,存在过错。保姆焦女士明知擦窗有危险,但未能尽到谨慎义务,也存在一定过错。根据《Z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D11条D1款规定,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D承担赔偿责任。同时根据《民法通则》D131条规定,受害人对于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害人的民事责任。故法院依法对本案作出上述判决。本案的判决也符合《侵权责任法》D35条的规定。

  法条链接

  《Z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D11条、D17条,《民法通则》D131条,《侵权责任法》D35条

  幼女沙发跌落亡 家政中心担责任

  经典案例

  在有保姆照看的情况下,顾先生两岁的女儿小祺从沙发上跌落,摔伤头部导致死亡。顾先生夫妇将介绍保姆工作的北京某家政服务中心告上法庭。

  法槌定音

  法院经审理认为,本案中的保姆属家政服务中心服务人员,应由家政服务中心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法院于2007年9月20日判决家政中心赔偿顾先生夫妇53万余元。

  法律解析

  本案中的保姆是家政服务中心的服务人员,在照看顾先生两岁的幼女小祺时,未尽到合理的看护义务,导致小祺从沙发上跌落死亡。根据《Z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D8条规定,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以及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致人损害的,由该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民事责任。故法院依法判决家政服务中心赔偿顾先生夫妇53万余元。

  法条链接

  《Z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D8条、D17条,《侵权责任法》D34条

  上班路滑被摔伤 雇主被判担主责

  经典案例

  张某与某园林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劳务合同,约定张某受公司安排从事劳务,公司按月对其提供的劳务发放报酬。2013年3月20日,吃过中饭,张某欲骑车去山场指导工人栽树,但途中因道路湿滑,张某连人带车摔倒受伤。后经诊断系脾脏破裂及颅底骨折,经鉴定构成八级伤残,张某各项损失达6万余元。事后张某通过劳动仲裁,要求赔偿未果,遂起诉要求该园林公司承担赔偿责任。但该园林公司在庭审中辩称张某受伤与其无关,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法槌定音

  法院经审理认为,张某与某园林公司是雇佣关系。张某在工作中受伤,该园林公司应D赔偿,但张某作为WQ民事行为能力人,应注意自身安全,其骑车未尽到相应的安全注意义务,具有重大过失,应D减轻园林公司的赔偿责任。法院依法判决园林公司担责60%,赔偿张某因受伤所造成的经济损失38600元。

  法律解析

  本案中,张某与该园林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约定张某受公司安排从事劳务,张某在上班途中滑倒摔伤。根据《Z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D11条规定,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D承担赔偿责任。同时根据《侵权责任法》D35条规定,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自己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故法院依法判决该园林公司承担60%的赔偿责任。

  法条链接

  《Z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D11条、D17条,《侵权责任法》D35条

  安装空调坠楼亡 雇主担责应赔偿

  经典案例

  2010年7月17日下午,陆某带着小苏和小马在新苑小区×栋×单元302室安装空调。为了安装空调室外机,三人在墙上打了几个通外墙的孔,之后三人J从里面往外穿胶管。穿到中间胶管卡住了,陆某J从窗户翻到外面拽卡住的胶管,突然房主惊叫:“人掉下去了。”小马飞奔下楼,只见陆某满头是血趴在地上,众人赶紧将其送往医院,但因伤势太重,陆某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发后,J赔偿事宜,陆某家属找到安装空调的户主,户主认为自己是购买空调的消费者,在该消费中,安装是销售方的义务,因此自己不该承担任何责任。而销售方某音响店认为其只负责销售,将安装交给了郭某个体修理店,所以自己也不承担责任。而郭某个体修理店则认为陆某在安装时未注意安全,事故应由其自己担责。

  法槌定音

  法院审理此案后,查明陆某生前受雇于郭某个体修理店,该空调的安装的确系该店负责。Z终法院认为陆某生前与郭某之间形成了雇佣关系,在雇佣工作期间,坠楼死亡,责任应D由雇主郭某承担。陆某与消费者及销售商没有形成直接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此他们均不是本案的赔偿主体。陆某作为WQ民事行为能力人,应D预见到高空作业存在的危险性,应D尽到安全注意义务,在此事件中其也存在一定的过失,应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即承担20%的责任。2010年10月,法院判决安装方赔偿死者家属231106.49元。

  法律解析

  本案争议的焦点是买方、卖方、安装方三方谁该为陆某的死亡承担法律责任。本案中,陆某生前受雇于郭某,与郭某之间形成了雇佣关系,与买方和卖方没有形成直接的权利义务关系。根据《Z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D11条规定,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D承担赔偿责任。同时根据《侵权责任法》D26条规定,被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故法院依法对本案作出了上述判决。

  法条链接

  《Z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D11条、D17条,《侵权责任法》D26条

目录

  一、雇主责任篇

  保姆擦窗坠楼亡 雇主有错应赔偿 001

  幼女沙发跌落亡 家政中心担责任 002

  上班路滑被摔伤 雇主被判担主责 003

  安装空调坠楼亡 雇主担责应赔偿 004

  学徒关系属雇佣 受伤师傅应担责 005

  雇请老汉扛杉树 导致伤残应赔偿 006

  雇工伐树砸死人 买主雇主共担责 007

  建房施工被砸伤 雇员雇主都赔偿 008

  搬运啤酒中暑亡 雇主赔偿七十万 009

  雇用他人洒农药 中毒身亡应赔偿 011

  雇工被蜂蜇身亡 雇主承担三成责 012

  工伤自负系违法 雇员受伤雇主赔 014

  扫马路被撞身亡 获赔不足雇主补 015

  三人合伙做生意 雇工死亡共担责 016

  雇员劳动突发病 雇主不需担责任 017

  雇员有重大过失 雇主可依法追偿 018

  雇主雇工无资质 发包方担连带责 019

  二、承揽责任篇

  装修房屋被摔伤 定作人不需担责 022

  装修施工被摔死 房主承担相应责 023

  承揽人摔伤致残 定作人过错担责 024

  木工吊1;CY =CY被摔伤 房主无过不担责 026

  拆房倒塌砸死人 选任有错应担责 027

  酒后归途溺水亡 定作人不担责任 028

  电梯挤死维修工 两家单位被判赔 029

  三、义务帮工篇

  忘带钥匙翻窗坠亡 邻居借道反赔巨款 031

  办丧事帮工砸伤眼 未授意事主也担责 032

  女士搭车被致残 司机赔偿逾百万 033

  好意带乘遇车祸 死后也要担责任 034

  四、劳动权利篇

  乙肝病毒携带者 被拒录用判赔偿 036

  女工怀孕被降薪 诉至法院获赔偿 037

  孕期女工被辞退 公司违法须赔偿 038

  劳动同工不同酬 员工维权获支持 040

  带薪休假是权利 教师应该有工资 041

  五、劳动关系篇

  学生假期去打工 劳动关系难认定 043

  劳动合同虽未签 劳动关系仍存在 045

  劳动合同未签订 劳动关系可认定 046

  病退返聘生纠纷 按劳务关系处理 047

  六、劳动合同篇

  公司发的聘任书 不属于劳动合同 049

  聘用通知已发出 随后撤销应赔偿 050

  劳动合同先不签 视同没有试用期 051

  未与员工签合同 双倍工资必须付 053

  劳动合同未交付 工资支付按两倍 054

  同一时间兼两职 劳动合同属无效 056

  未经协商换工种 法院判决为无效 057

  提供虚假学历获聘 劳动合同被判无效 058

  员工故意不签合同 工资不需双倍支付 059

  被聘连续工作满十年 应签无固定期限合同 060

  七、劳动报酬篇

  公司员工被辞退 讨要四年加班费 062

  员工讨要加班费 法律规定须举证 063

  售房提成不兑现 法院为其讨公道 064

  劳动合同不合法 劳动报酬应支付 065

  劳动报酬拒支付 依据欠条可起诉 066

  已有证据不提供 二审提供被驳回 068

  提供欠条非原件 讨薪诉请被驳回 069

  八、社会保险篇

  试用不缴社保费 公司被判应补缴 071

  员工垫付社保费 单位被判应支付 072

  企业未缴社保费 员工依法获补偿 073

  约定不缴社保费 违反法律属无效 074

  不为员工买保险 工伤事故照样赔 075

  用工试用未签约 工伤待遇按正式 076

  劳务派遣员工亡 用人单位应赔偿 078

  职工患了职业病 违法解聘应赔偿 079

  单位用人不体检 查出尘肺应担责 080

  九、经济补偿篇

  合同期满可终止 经济补偿要给付 082

  未续签劳动合同 劳动者仍受补偿 083

  辞退员工未告知 补偿工资一个月 084

  劳动能力已丧失 劳动合同可解除 085

  患病职工被辞退 公司违规应赔偿 086

  职工患上精神病 解除合同有规定 088

  上班期间逛淘宝 劳动合同被解除 089

  值班睡觉被辞退 保安诉赔被驳回 090

  工作场所性骚扰 劳动合同被解除 091

  虚报生育被解雇 诉复工作获支持 093

  员工被辞已获赔 诉复工作不支持 094

  转移档案不及时 造成损失应担责 095

  退休之后再上岗 索要补偿被驳回 096

  只因传唤被开除 判赔精神损失费 097

  联名写信提意见 员工行为不违法 099

  用人单位解雇员工 应D事先通知工会 100

  外国人在中国打工 也适用劳动合同法 101

  赔偿协议不公平 诉至法院被撤销 102

  离职竞业不履约 被判支付违约金 104

  竞业禁止非儿戏 违约判赔二十万 105

  十、工伤认定篇

  上班途中被撞伤 责任未定算工伤 107

  下班途中遭抢劫 受伤不能定工伤 109

  迟到也是去上班 路线合理算工伤 110

  虽然上班仅YT 也应认定为工伤 111

  上班前洗漱摔伤 不能认定算工伤 112

  下班用餐后回家 途中被撞算工伤 113

  下班买菜遭车祸 被判认定属工伤 114

  下班买菜被摔伤 不予认定算工伤 116

  员工早退被撞伤 法院认定属工伤 117

  食堂J餐被摔伤 被判认定属工伤 118

  女工聚餐系工作 车祸身亡属工伤 119

  因工J餐被卡伤 应D认定为工伤 120

  保安睡觉深夜死 被判认定属工伤 121

  否定工伤无证据 工伤认定获支持 122

  保安清理小广告 凌晨被砍算工伤 124

  因工遭同事报复 溺水亡认定工伤 125

  员工上班起冲突 受伤不属于工伤 126

  未受指派看同事 车祸身亡非工伤 128

  替妻上班致身亡 不能认定算工伤 129

  外派员工出车祸 原单位仍需担责 130

  员工外派到南非 宿舍病逝算工伤 131

  患者治疗无希望 家属放弃算工伤 132

  工伤之后自杀亡 被判认定为工伤 133

  超龄民工得病亡 被认定视同工伤 134

  退休返聘致身亡 被判比照工伤赔 136

  见义勇为溺水亡 应享受工伤待遇 137

  工作时发病身亡 被判认定算工伤 138

  在食堂用餐猝死 被认定视同工伤 139

  员工虽然在家死 应D认定算工伤 140

  回宿舍途中猝死 不能认定为工伤 141

  冒充成人被招工 约斗致死非工伤 142

  申请工伤超时限 诉讼请求被驳回 144

  十一、刑事犯罪篇

  工头拒付民工钱 携款潜逃判四年 146

  劳动报酬被拒付 转移财产被判刑 147

  讨要工钱不冷静 一刀要了老板命 149

  为讨工钱遭拳脚 奋力自卫不犯罪 150

  强迫劳动触刑律 工头打手被判刑 151

  强制智障人劳动 违法犯罪被判刑 152

  砸伤同伙左脚趾 冒充工伤骗药费 153

  为获补偿擅建房 导致死伤六民工 154

  建房坍塌人伤亡 玩忽职守被判刑 155

  无资质承包工程 酿事故三人获刑 157

  商住楼发生火灾 二十名官兵牺牲 158

  拆井架突然倒塌 致二十二人死亡 161

  负责人违规生产 化工厂发生爆炸 162

  粉尘污染太严重 职工染上尘肺病 163

  冒险作业致人亡 黑心矿主受严惩 164

  瓦斯爆炸致人亡 五责任人被判刑 166

  十二、法律小常识

  怎样打工伤官司 168

  不同情形下的工龄计算方式 168

  打官司要学会收集证据 169

  哪些事实无须举证 170

  打赔偿官司应提供哪些证据 170

  人身损害赔偿官司应如何举证 171

  什么是民事行为能力 172

  什么是D三人 172

  哪些赔偿可以拿不止一份 173

  伤情鉴定应注意哪些问题 174

  轻微伤、轻伤、重伤在诉讼中的区别 175

  刑法中的周岁从生日D二天起算 175

  危急时刻怎样拨打110 176

  危急时刻怎样拨打120 176

  打赢官司别忘了申请执行 177

  国家司法救助的对象 177

  关于诉讼时效方面的有关规定 178

  附:法规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节选) 184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186

  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节选) 2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节选) 202

  工伤保险条例 204

  Z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节选) 2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节选) 218

  Z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19

  Z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 226

  Z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节选) 228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节选) 229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节选) 230


内容介绍
七天无理由退货服务

目录
本店全部为正版图书
《百姓生活常见案例大讲堂(劳动纠纷卷)》旨在以案说法,生动剖析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劳动纠纷,为广大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清晰、实用的法律指导。本书聚焦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解除等各个环节,以及工伤事故、社会保险、经济补偿、工资支付等与劳动者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议题,力求以案释法,让复杂的法律条文变得易于理解和掌握。 第一部分:劳动合同的基石——签订与效力 在现代社会,劳动合同是确立和保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合法权益的根本依据。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因对劳动合同的认识不清或不规范行为,常常埋下日后劳动纠纷的隐患。本书的这一部分,将从最基础的劳动合同签订环节入手,深入浅出地解析: 劳动合同的订立原则与形式要求: 详细阐述了《劳动合同法》关于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公平竞争、合法合规等订立原则。同时,重点强调了书面形式的重要性,并解释了口头协议的法律效力限制。我们将通过一系列案例,展示因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口头约定不清、合同内容不合法等引发的争议,并分析法官在审理此类案件时的考量角度。 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与补充条款: 明确了劳动合同应当具备的劳动报酬、工作地点、工作内容、劳动条件、社会保险等必备条款。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漏项、模糊约定可能带来的风险,例如劳动报酬不明确导致的工资争议,工作内容与实际不符导致的岗位调整纠纷等。此外,还将探讨补充条款的效力范围,以及用人单位在补充条款中规避法律责任的行为如何被认定。 劳动合同的无效、可变更与可撤销情形: 深入剖析了导致劳动合同无效的各种情形,如欺诈、胁迫、乘人之危订立的合同,以及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等。通过案例,让读者了解这些情况下的法律后果,以及如何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同时,还将分析劳动合同的变更与撤销的法定条件和程序,避免因一方擅自变更合同内容而引发的纠纷。 试用期的法律规定与常见问题: 试用期是劳动合同签订后一个重要的考察阶段,但也往往是劳动纠纷的高发区。本书将详细解析试用期的法律界限,如试用期期限的限制、试用期工资的确定、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和补偿等。案例将涵盖因违法约定试用期、随意延长试用期、因小错而被无故辞退等问题,并指导劳动者如何应对。 第二部分:劳动关系的运转——履行与变更 劳动合同签订后,双方的权利义务即开始履行。这一阶段的正常运转是双方和谐共处的基础,而任何一方的不当行为都可能导致矛盾的产生。本书的第二部分将重点关注劳动关系的履行与变更中的关键问题: 劳动报酬的支付与克扣: 工资是劳动者最核心的权益之一。本书将通过大量案例,深入探讨工资支付周期、支付形式、最低工资标准、加班费计算等问题。我们将分析用人单位以各种名目克扣工资、拖欠工资、未足额支付加班费等行为的法律后果,并指导劳动者如何收集证据,依法维权。 工作时间、休息休假与加班: 科学合理的工作时间安排、充足的休息休假,是保障劳动者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本书将详细解释法定工作时间、延长工作时间(加班)的审批程序、加班费支付标准,以及婚假、产假、年休假等法定假期的权利。案例将聚焦于单位强制加班、不支付加班费、侵占休息休假权利等常见问题。 劳动条件与职业病防治: 用人单位有义务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条件,保障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本书将分析劳动安全生产的法律责任,以及在工作场所发生安全事故或职业病时,劳动者如何主张权利。案例将涉及不安全的作业环境、缺乏必要的劳动保护措施、未尽到职业病防治义务等情况。 劳动合同的变更与协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经营状况的变化,劳动合同的变更在所难免。本书将重点讲解劳动合同变更的合法途径,即必须经双方协商一致,并重新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我们将通过案例,分析用人单位单方面变更劳动者工作岗位、工作地点、劳动报酬等而引发的纠纷,以及劳动者如何应对。 保密协议与竞业限制: 在特定行业和岗位,保密协议和竞业限制条款是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的重要手段。本书将详细阐述保密协议和竞业限制的法律效力、适用范围、期限以及用人单位的补偿义务。案例将涵盖劳动者违反保密协议的责任,以及用人单位在竞业限制条款中滥用权利的情况。 第三部分:劳动关系的终结——解除与终止 劳动关系的解除或终止,是劳动合同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也是劳动纠纷的又一个高发期。合法、合规的解除与终止,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双方的损失。本书的第三部分将详细梳理: 劳动合同的法定解除情形(用人单位解除): 详细解析《劳动合同法》中关于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几种情形,如劳动者严重违反规章制度、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失、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等。案例将聚焦于单位以“不能胜任工作”为由解除合同的操作规程,以及如何界定“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等争议点。 劳动合同的法定解除情形(劳动者解除): 明确劳动者在何种情况下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提前通知),以及因用人单位存在违法情形而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无需通知)。案例将涵盖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等情况。 经济补偿金的计算与支付: 经济补偿金是用人单位在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对劳动者在单位工作的年限给予的经济补偿。本书将清晰地列出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并分析哪些情形下用人单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哪些情形下不需要。案例将涉及经济补偿金计算错误、支付不及时、或用人单位试图规避支付义务等问题。 劳动合同的终止情形: 除解除外,劳动合同还可能因期满、劳动者死亡、用人单位依法被撤销等情形而终止。本书将分别阐述这些终止的情形,以及终止后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如是否支付经济补偿金等。 违法解除与终止的法律后果: 明确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需要承担的赔偿责任。案例将重点分析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合同或要求二倍经济补偿金的法律依据和实践情况。 第四部分:劳动争议的解决——调解、仲裁与诉讼 当劳动纠纷发生时,掌握正确的维权途径至关重要。本书的第四部分将为读者提供解决劳动争议的实用指南: 劳动争议的类型与管辖: 概述了常见的劳动争议类型,如劳动报酬争议、工伤争议、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争议等,并明确了劳动争议的管辖权限,通常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劳动争议的调解: 强调了调解作为解决劳动争议的第一步,其重要性和优势,即高效、低成本、友好解决。本书将介绍单位内部调解、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等不同形式。 劳动争议仲裁程序: 详细解析了劳动争议仲裁的申请、受理、开庭审理、裁决等各个环节。通过案例,指导劳动者如何撰写仲裁申请书、如何收集和提交证据、如何进行庭审辩论等。 劳动争议诉讼程序: 当对仲裁结果不服时,劳动者还可以选择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本书将介绍劳动争议诉讼的起诉、一审、二审等程序,以及在诉讼中需要注意的关键事项。 证据收集与运用: 贯穿全书,本书始终强调证据的重要性。将通过大量案例,分析在不同类型的劳动纠纷中,哪些证据是关键、如何合法有效地收集和保存这些证据,以及如何运用证据支持自己的主张。 劳动法律援助与咨询: 为帮助经济困难或法律知识匮乏的劳动者,本书还将介绍如何申请劳动法律援助,以及通过何种渠道获取专业的法律咨询。 本书的特点: 案例驱动,贴近生活: 全书以大量真实、典型的劳动纠纷案例为载体,将抽象的法律条文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实践场景,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条理清晰,逻辑严谨: 本书按照劳动关系的发生、发展、终结以及争议解决的逻辑顺序进行编排,结构清晰,便于读者按需查阅。 语言通俗,易于理解: 避免使用晦涩难懂的法律术语,力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法律问题,使广大劳动者和基层管理者都能轻松阅读。 实操性强,指导性高: 不仅解释法律规定,更侧重于指导读者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应对和解决劳动纠纷,提供可操作的建议和方法。 权威准确,与时俱进: 本书内容依据最新的《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近年来劳动争议处理的最新司法实践和仲裁观点,力求内容的权威性和准确性。 《百姓生活常见案例大讲堂(劳动纠纷卷)》是每一位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管理者必备的法律常识读本,它将帮助您在劳动关系中,知晓权益,规避风险,理性维权,构建更加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说,我之前对劳动法律法规的了解非常有限,总觉得那是非常专业和遥远的事情,离普通人太远了。然而,最近我因为一些工作上的变动,被公司要求签署一份新的协议,内容里涉及一些我不太理解的条款,心里一直悬着一块石头。偶然间,我看到了这本书,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翻阅了一下。没想到,这本书的案例选取都非常贴近我们普通人的生活,让我有一种“原来我也是当事人”的感觉。其中关于劳动合同变更、经济补偿金的计算等内容,都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作者在讲解时,并没有直接引用晦涩的法律条文,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把复杂的法律概念变得通俗易懂。我尤其喜欢书里对一些常见误区的澄清,比如关于“试用期不合格可以随意辞退”的错误认知,让我受益匪浅。这本书不仅仅是告诉我们“不能做什么”,更重要的是教会我们“应该如何做”,如何合法合规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它就像一本“劳动纠纷防范手册”,让我对未来的工作生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更强的信心。

评分

这本书的叙事方式真的很独特,它不像一般的法律书籍那样,一上来就列举一堆条文和判例,而是以一种非常故事化的方式展开。我是一名企业的中层管理者,在工作中经常需要处理员工的各种问题,有时候真的会因为不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而感到棘手。这本书里面的一些案例,恰恰反映了我日常工作中会遇到的很多困境,比如如何处理员工的辞退、如何应对劳动仲裁、甚至是一些关于员工权益保障的细节。作者在分析案例的时候,非常细致,不仅指出了问题所在,还提供了具体的解决思路和操作建议,让我觉得非常实用。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还探讨了一些关于劳动关系和谐建设的内容,这对于企业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它强调了沟通和预防的重要性,而不是等到问题发生后再去解决。总的来说,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让我能够从更宏观和更务实的角度去理解和处理劳动关系中的各种问题,对我提升管理能力非常有帮助。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着实朴实,一眼就能看出是那种贴近生活的实用型读物。我当时拿到它的时候,正因为工作上的一些小摩擦而有些心烦意乱,总觉得自己的权益好像受到了点忽视,但又不知该如何应对,法律条文对我来说太遥远了。翻开第一页,就看到了一个关于加班费的案例,非常生动,描述了一个我经历过的类似场景,作者并没有用枯燥的法律术语,而是通过对话和情景再现,一下子就把我拉了进去。接着,我又看到了关于试用期解除合同的讨论,以及关于社保缴纳的常见误区。我发现,这本书里的很多案例,都恰恰是我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或者已经遇到过,但缺乏解决思路的难题。读着读着,我开始意识到,原来很多看似复杂的问题,都有清晰的解决路径,关键在于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亲切,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在娓娓道来,用最简单易懂的方式解释了复杂的法律知识,让我觉得不再害怕面对这些问题。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提供信息,更在于它给予了一种信心,一种处理生活中的“麻烦事”的勇气。

评分

我是一位刚刚步入职场不久的年轻人,对很多职场规则都还在摸索阶段。在工作中,我经常会听到一些关于“潜规则”或者“行业惯例”的说法,让我感到非常迷茫,不知道哪些是合法的,哪些是需要警惕的。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就像及时雨。它通过一个个贴近现实生活的案例,把我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都提前暴露了出来,并给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比如,关于劳动合同的签订,我之前只知道要签,但具体要注意哪些细节,这本书讲得非常细致,让我意识到原来合同里的很多条款都可能影响到我的未来。还有关于股权激励、竞业限制等内容,虽然我目前还没遇到,但了解了这些,我就知道将来要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如何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这本书的行文风格非常严谨,但又不会让人觉得枯燥,作者在分析案例的同时,也融入了很多对劳动者心理的洞察,读起来让人觉得很有共鸣。我相信,这本书能够帮助很多像我一样的职场新人,少走弯路,更自信地面对职业生涯中的种种挑战。

评分

不得不说,这本书的实用性真的超出了我的预期。我本来以为它会像很多法律普及读物一样,充斥着晦涩难懂的条文和案例分析,但实际读下来,我才发现它更像是一本“生活百科全书”,只不过聚焦于劳动关系这个特定的领域。我之前在工作中,遇到过几次和同事之间因为工作分配或者责任界定不清而产生的小摩擦,虽然都没有闹大,但每次都让我觉得不舒服,总觉得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但又不知道该如何去沟通,怕说重了伤了和气,又怕不说又受委屈。这本书里恰恰就有这类案例,详细地阐述了在团队合作中,如何界定职责、如何处理工伤认定、甚至包括一些关于请假和休假的规定。作者在每一个案例的分析中,都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并给出切实可行的建议。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里还提到了关于职业病预防和处理的内容,这对于很多长时间在特定岗位上工作的劳动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信息。整体而言,这本书非常适合那些希望在工作中保护自己合法权益,同时又能保持良好工作关系的人阅读。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