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遇見未知的自己()
:29.00元
作者:張德芬
齣版社:湖南文藝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10-01
ISBN:9787540457570
字數:156000
頁碼:
版次:1
裝幀:
開本:
商品重量:0.359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華語世界部影響瞭數韆萬人的身心靈成長小說,過百萬的《遇見未知的自己》,作者張德芬對內容進行修訂,並精心續寫全新結局,分享她*的心靈成長心得。
本書藉由我們每天都可能遭遇到的種種事情,幫助我們看到主宰自己人生的模式是如何形成的,又如何在操控我們的身心。並以故事的形式來分享張德芬多年的心靈成長感悟,來幫助我們解除現有的人生模式,幫助我們從思想、情緒和身體的桎梏中解脫齣來,從而活齣自己想要的人生,找迴原本真實、快樂的自己!
目錄
再版序 生活是我們好的上師
自序 活齣你想要的人生
01.一場奇怪的對話我是誰?
02.老人的讀心術我不是誰?
我們人類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來自於不清楚自己是誰,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錶我們的東西!
03.做愛像去迪士尼樂園?我們到底想要什麼
我們追求的到底是什麼?什麼是世界上所有人都想要的東西?
04.我為什麼常常不快樂?失落瞭真實的自己
05.人生就像一場戲角色麵具
死亡來臨的時候,會把所有不能代錶真正的我們的東西席捲一空,而真正的你,是不會隨時間甚至死亡而改變的。
06.層層包裹的同心圓未知的自己
07.這個世界是什麼組成的能量爭奪戰
不僅是所有眼見的物質,連看不到的聲音、思想、意念、情感,都是某種有特定振動頻率的能量啊!
08.你所招引的人、事、物吸引力法則
如果一個人老帶著悲觀、憤世嫉俗的思想頻率,那麼就難怪常有倒黴的事發生在他身上瞭!
09.巧遇舊識潛意識初探
10.當靈性與科學相遇我們創造瞭自己的世界
因為所有的一切都是能量的振動,而觀察者又會影響被觀察者,所以我們創造瞭我們自己的世界。
11.好運不怕命來磨潛意識中的人生模式
性格傾嚮×外在環境×各種教育×生活事件×前世業力(如果你信的話)=人生模式
12.遇見難得的知音潛意識的錶達方式
13.迴溯童年的記憶我們身體的障礙
跟你的身體對話,傾聽你身體的信息。
14.重新和身體聯結瑜伽和呼吸
15.激勵大師的體驗分享飲食與健康
16.卸下光環後的人生健走真好!
如果我們習慣於注意自己身體的感覺,時時安撫、照顧它的話,很多疾病就不會因為日積月纍而産生。
17.“擔心”是差的禮物不如給他祝福吧
18.一場“ego boosting”(小我增長)秀同學會的啓示
19.被負麵情緒套牢情緒的障礙
這些情緒都是一種能量,尤其對孩子來說,一些天生的恐懼,所求不得的憤怒,希望落空的悲傷,都隻是一種生命能量的自然流動而已,它會來,就一定會走。
20.在榖底驚見陽光情緒的體驗
我們會有這樣的遭遇,是因為我們需要這樣的遭遇而産生的情緒。
21.擺蕩於背叛、欺之間情緒的爆發
22.是誰在傷口上撒鹽情緒的療愈
讓這個壓抑、隱藏多年的能量爆發齣來,用不批判、不抗拒的態度,在全然的愛和接納中去經曆它。這樣的受苦,是你走齣人生模式、茁壯成長的契機。
23.愛過、痛過、哭過之後臣服的體驗
對已經發生的事情臣服,因為任何程度、任何形式的抗拒都是徒勞無功的。
24.夢的秘密當下的臣服
25.背負重責大任的腦袋檢視思想
26.親愛的,外麵沒有彆人轉念作業
親愛的,外麵沒有彆人,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內在投射齣來的結果。
27.昔日女星的解套智慧思想的癮頭
28.我是個婚姻失敗者?!思想的攪擾
29.什麼讓我感到喜悅認同的解離
凡是你抗拒的,都會持續。
30.老婆不是秀給彆人看的身份認同的探索
31.戰勝瞭勝肽心想事成的秘密
32.未實現前就先感恩後的試煉
33.開始,就是未來迎風飛揚
我們不知道一切問題都是齣在自己身上,隻要改變瞭自己,改變自己的心境,所有的外境,包括人、事、物都會境由心轉地隨之改變。
34.婚姻是一場修行親密關係的聯結
35.快樂和對錯,誰更重要走齣觀念的牢籠
36.走齣觀念,還原本來迴歸真我的自然狀態
我們每一個人都被自己的損益觀操控,進入瞭一個死鬍同,睏在裏麵找不到齣口。
再版代跋 給讀者的一封信
v
作者介紹
張德芬,被譽為華語世界首席身心靈暢銷書作傢。著有身心靈三部麯《遇見未知的自己》《活齣全新的自己》《遇見心想事成的自己》,及《重遇未知的自己:愛上生命中的不完美》,其作品一上市便躋身各大暢銷書排行榜前列,多次斬獲“終身五星級*圖書”“暢銷書大奬”等榮譽。同時,翻譯瞭德國心靈導師艾剋哈特托爾的作品《新世界:靈性的覺醒》和加拿大知見心理學剋裏斯多福孟的《找迴你的生命禮物》等。
文摘
序言
作為一個長期被工作壓得喘不過氣來的上班族,我常常感覺自己像一颱高速運轉的機器,被設定好的程序驅使著前進,卻早已忘記瞭為何齣發,也感受不到過程中的任何樂趣。生活似乎隻剩下無盡的忙碌和偶爾爆發的焦慮。我迫切需要一些能夠幫助我慢下來,重新審視自己生活狀態的讀物。這本書的名字,尤其是“遇見未知的自己”,給我一種強烈的共鳴。我常常覺得,在日復一日的重復中,那個曾經充滿好奇、充滿夢想的自己,似乎已經變得越來越陌生。我渴望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獲得一些新的視角,能夠幫助我打破固有的思維模式,看到生活中的其他可能性。我希望書中能有一些方法,能夠讓我重新找迴內心的力量,不被外界的紛擾所裹挾,能夠在紛繁復雜的都市生活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平靜和力量。我期待的是一種能夠帶來啓發,並且能在實際生活中給我帶來改變的指導。
評分坦白說,我之前對“身心靈”這個概念是有些抗拒的,總覺得帶有一些玄乎的色彩,與我務實的性格不太相符。然而,最近生活中接二連三的挑戰,讓我開始反思,是不是我一直以來過於強調理性,而忽略瞭內心深處的需求?這本書的書名,沒有使用過於激進或煽情的詞語,反而有一種沉靜而引人深思的力量。“遇見未知的自己”,這四個字觸動瞭我內心最深處的渴望——我渴望瞭解自己,即使是那些我一直迴避或者不願承認的部分。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用一種不帶評判、更加科學和實際的方式,來引導我探索內在的世界。我不需要空洞的理論,而是希望能有具體的練習,能夠幫助我理解自己的情緒,管理自己的壓力,並找到一種與自己和解的方式。這本書會不會是一扇窗,讓我得以窺見那個被我忽略已久的、更完整的自我?我對此充滿瞭好奇和期待,希望它能為我開啓一條全新的自我認知之路。
評分每次在通勤的地鐵裏,看著周圍一張張疲憊而麻木的臉,我總會思考:我們究竟是為瞭什麼而生活?這種對意義的追尋,讓我對一些能夠觸及內心深處的書籍格外關注。這本書的名字,尤其是“都市身心靈修行課”,讓我感覺它不是高高在上的理論,而是切實存在於我們日常生活的實踐。我總覺得,身心靈的成長,不應該是一種逃避現實的手段,而是一種讓我們更好地活在當下,更好地麵對生活挑戰的能力。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接地氣的練習,幫助我處理工作中的壓力,改善人際關係中的睏擾,甚至是在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寜靜。我期待它能夠像一位智慧的長者,用溫和而堅定的聲音,引導我去看清自己的內心,去理解那些睏擾我的根源,並最終幫助我活齣更自在、更有力量的自己。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真正地“滋養”我的靈魂,讓我成為一個更加完整和幸福的人。
評分初次翻開這本書,我抱著一種既好奇又帶著些許忐忑的心情。生活在都市的我們,似乎總是在不斷地追逐,追逐事業的成功,追逐物質的豐裕,追逐他人眼中的光鮮。然而,在這條快節奏的道路上,我們似乎漸漸迷失瞭自我,那個內心深處最真實的、最純粹的“我”,被一層層焦慮、壓力和外界的評價所掩蓋。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透著一股寜靜的力量,仿佛在提醒我,是時候停下腳步,嚮內探索瞭。我常常感到一種莫名的空虛,即使在人群中,也時常感到孤獨,仿佛被一種無形的力量隔離開來。我渴望找到一種方法,能夠重新連接內心的平靜,能夠理解那些隱藏在情緒背後的聲音,能夠真正地接納自己,不帶任何評判。這本書會不會就是我一直在尋找的那把鑰匙呢?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那些能夠讓我跳齣思維定式,看見不同可能性的智慧。我希望它能像一位循循善誘的朋友,引領我穿越內心的迷霧,找到那片屬於自己的晴空。
評分我是一個對靈性成長有著濃厚興趣的人,但常常在實踐中感到無從下手,或者難以堅持。市麵上關於身心靈的書籍琳琅滿目,有些過於理論化,讀起來晦澀難懂;有些則過於空泛,缺乏實際指導。這本書的名字《遇見未知的自己:都市身心靈修行課》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眼球。“都市”二字,讓我覺得它格外貼近我的生活,我知道,很多身心靈的睏惑,恰恰是都市生活帶來的壓力和疏離感所催生。我希望這本書不是簡單地羅列概念,而是能夠深入淺齣地剖析我們為何會在現代社會中感到“失落”,以及如何在這種環境中進行有效的內在探索。“修行課”這三個字,更讓我覺得充滿瞭實踐的意義,我期待的是一種能夠落地,並且能在日常生活中不斷練習的方法,而不是一次性的理論灌輸。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帶我一步步走入內在的殿<bos>,去發現那個我從未真正認識過的自己,去理解那些潛藏在意識深處的模式,並學會如何與之共處,甚至轉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