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中华现代学术名著3:中国近百年政治史
定价:49.00元
售价:39.2元,便宜9.8元,折扣80
作者:李剑农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6-02-01
ISBN:9787100084437
字数:
页码:68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763kg
太仓新华书店正版现货书籍
本书所述,起自战争,止于北伐战争,将这近百年来中国的政治变化分为三个段落:*一个段落为战争到甲午战争,这是列强入侵、新思想酝酿的时代;第二个段落为戊戌维新到辛亥革命,这是革命势力不断发展、满清王朝*终覆灭的时代;第三个段落为民国成立到北伐战争,这是革命势力与清残余的军阀势力斗争的时代。此书可谓为一部中国近代政治通史,作者详细阐述了各个段落中国政治中的重大事件及其影响。史料之丰富,论述之详尽,实为其他同类书所不及。
太仓新华书店正版现货书籍
李剑农(1880~1963),中国历史学家。1950年7月任湖南军政委员会顾问,后回武汉大学执教。1954年任*guo政协委员,同年双目失明。1963年12月14日病逝武汉。从1925年起致力于中国近代政治史研究,1930年写成《*近三十年中国政治史》(后由作者删去导论和*后一章,改名《戊戌以后三十年中国政治史》)、《中国近百年政治史》,均受到中外学者好评。李剑农的另一部著作《政治学概论》,对西方政治学作了综合的介绍。抗战时期,他写成《中国经济史稿》,后经过补充,分成《先秦两汉经济史稿》、《魏晋南北朝隋唐经济史稿》、《宋元明经济史稿》三册出版,这是部系统研究中国经济史的专著。
太仓新华书店正版现货书籍
太仓新华书店正版现货书籍
坦白讲,最初翻开这本书时,我对近百年历史的认知还停留在教科书上那种相对扁平化的理解上,总觉得事件的发生似乎是水到渠成的,缺乏必要的张力。然而,李剑农先生的这部巨著,彻底颠覆了这种刻板印象。他对于每一次关键转折点的细节描摹,都充满了令人窒息的紧张感。你会真切地感受到,那些历史人物并非是舞台上被安排好的木偶,而是在巨大的时代洪流和错综复杂的利益网中挣扎求存的个体。比如,书中对某一特定时期地方军阀与中央权力机构之间微妙的平衡关系的描述,那种你来我往、暗潮汹涌的较量,读起来比任何悬疑小说都要精彩。它展现了政治权力运作的残酷本质——它不是建立在理想主义的蓝图之上,而是建立在资源分配、军事实力和精英联盟的现实考量之上的。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把“历史的必然性”还原成了无数个“偶然性”堆砌的结果,让人对历史的理解变得更加立体和审慎。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是让人眼前一亮,商务印书馆的出品果然名不虚传。那种沉甸甸的质感,米黄色的纸张带着淡淡的油墨香,一下子就把你拉回到那个需要敬畏知识的年代。封面设计上,那种传统的字体和简约的布局,透露出一种内敛而深沉的力量感,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它非同一般的学术分量。每次从书架上把它抽出来,指尖触碰到封皮的纹理,都能感受到一种对历史的尊重。翻开扉页,那种精心的排版和清晰的字体,即便是这样厚重的历史论著,阅读体验也丝毫不打折扣。物流方面也值得称赞,新华书店的配送速度和包装都非常到位,书本完好无损地送达,连书脊都没有丝毫弯折,对于爱书之人来说,收到一本完美无瑕的书,本身就是一种小小的仪式感和满足。总而言之,从物理形态上讲,这绝不是一本可以随意翻阅的“快餐读物”,它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每一处细节都体现了出版者的匠心独运,让人对即将展开的阅读之旅充满了期待,也更容易沉浸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叙事之中。
评分我发现这本书最妙的地方,在于它对“百年”这一时间跨度的把控。它不是一个孤立的历史切片,而是真正展现了从清末到近代政治形态演变的一个有机整体。读完之后,你对“中国近百年政治”的理解,不再是零散的片段,而是一个连贯的、充满因果逻辑的长链条。你会清晰地看到,某个早期政策的失败,是如何为后来的重大变革埋下了伏笔;某种思想的兴起,是如何与特定的经济基础相互作用并最终影响了权力格局。它提供了一种宏大叙事下的微观观察,既有对时代主题的把握,又不失对具体人物决策细节的关注。这种多层次的叙事结构,使得整部著作的视野极其开阔,仿佛站在高处俯瞰,既能看清河流的走向,也能分辨出水面上的每一朵涟漪是如何形成的。它留给读者的,不是一个“标准答案”,而是一套分析工具,指导我们如何更深刻地去理解当下正在发生的政治事件。
评分这本书的学术深度,绝非一般爱好者能够轻易消化的。我不得不承认,在阅读过程中,有好几处涉及专业术语和对早期政治理论的引用,需要我频繁地查阅工具书,甚至需要回头对照前文的铺垫才能理解其深层含义。这绝不是抱怨,而恰恰是赞叹它作为“学术名著”的基石所在——它拒绝迎合轻松阅读的潮流,坚持用严谨的学术语言和无可辩驳的史料来构建其论点。这对于那些希望进行深入研究,或者对政治学、社会学有较高兴趣的读者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它提供了一个坚实的理论框架,让读者能够以一种更加结构化和批判性的视角去审视过去发生的一切。这种需要投入心力去“啃读”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学术上的锻炼和精神上的洗礼,它让你感到,每理解一个复杂的段落,都仿佛自己在这个知识的迷宫中找到了一条新的路径。
评分读完这本书的感受,就像经历了一场漫长而细致的考古发掘,你以为自己已经摸到了历史的脉络,可深入下去,才发现每一块看似坚实的砖石背后,都埋藏着无数尚未解开的谜团和矛盾的叙事。作者的笔触极其克制,他没有采用那种煽情或过度简化的叙事手法,而是像一位冷静的记录者,将那个时代政治博弈的复杂性赤裸裸地摊开在你面前。尤其是在分析不同派系间的权力更迭时,那种如抽丝剥茧般的论证过程,极具说服力。我尤其欣赏其中对于制度变迁背后深层社会动力的挖掘,它不满足于仅仅罗列事件的发生时间,而是追问“为什么会这样发生?”以及“这种变迁对社会结构产生了哪些不可逆转的影响?”这种追问使得整本书的厚度远超出了普通通史的范畴,它强迫读者跳出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思维,去理解历史的“灰度地带”,这对于建立成熟的政治史观至关重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