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六顶思考帽
定价:42.00元
作者: 爱德华·德博诺(Edward de Bono),马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2016-12-01
ISBN:9787508665344
字数:
页码:23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创新思维扛鼎之作“六顶思考帽”绝版后重出江湖,全新上市;畅销全球30余年,被译成40种语言,行销54个国家,让数百家世界500强企业及数千万员工受益,正在改变亿万人的思考方式!管理者必读!员工!
n★六顶帽子、六个维度,全球创新思维训练法开创者——爱德华·德博诺经典力作,是激发创造力实用的系统思考方法。
n★精彩好读,内容实用;内文4色印刷,封面全新经典装帧设计。
n内容提要
“六顶思考帽”所强调的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概念,它只能允许思考者在同一时间内做一件事情。思考者要学会将逻辑与情感、创造与信息等区分开来。这一概念就是“六顶思考帽”的方法。戴上任意一顶帽子都代表着一种特定类型的思考方式。
n团队和普通团队在集体智慧方面差异并不大,但在如何引导和激发集体智慧方面却是天差地别。
n这一方法可以帮助员工提高生产力。团队将学会怎样把思考过程分为六个不同的方向。每一个方向与一顶特别颜色的“思考帽”相对应,通过假想式的戴上或转换“帽子”,轻而易举地聚焦或转换思考方向,使对话和会议主题清晰而富有成效,并且显著地提高所有类型复杂沟通的效果。
n目录
序 // VII
n01 引言 // 001
n02 六顶帽子,六种颜色 // 017
n03 使用思考帽 // 020
n蓝色思考帽
n04 蓝帽思考:掌控思考 // 033
n05 蓝帽思考:专注 // 038
n06 蓝帽思考:程序设计 // 043
n07 蓝帽思考:归纳与总结 // 049
n08 蓝帽思考:控制与监控 // 052
n09 蓝色思考帽小结 // 058
n白色思考帽
n10 白帽思考:事实和数据 // 064
n11 白帽思考:这是谁的事实? // 070
n12 白帽思考:日式输入 // 074
n13 白帽思考:事实、真理和哲学家 // 078
n14 白帽思考:谁戴上了这顶帽子? // 084
n15 白色思考帽小结 // 087
n红色思考帽
n16 红帽思考:情绪与情感 // 093
n17 红帽思考:情绪在思考中的地位 // 095
n18 红帽思考:直觉和预感 // 100
n19 红帽思考:时时刻刻 // 105
n20 红帽思考:用对情绪 // 109
n21 红帽思考:情绪的语言 // 114
n22 红色思考帽小结 // 118
n黄色思考帽
n23 黄帽思考:冒险之帽——积极探索 // 123
n24 黄帽思考:积极的范围 // 128
n25 黄帽思考:理由和逻辑证据 // 132
n26 黄帽思考:建设性思考 // 134
n27 黄帽思考:投机远见 // 139
n28 黄帽思考:与创造力的关系 // 144
n29 黄色思考帽小结 // 147
n黑色思考帽
n30 黑帽思考:谨慎和小心 // 152
n31 黑帽思考:内容和过程 // 157
n32 黑帽思考:过去和未来 // 161
n33 黑帽思考:过度使用的问题 // 165
n34 黑色思考帽小结 // 167
n绿色思考帽
n35 绿帽思考:创造性思考 // 172
n36 绿帽思考:水平思考 // 177
n37 绿帽思考:行动而非判断 // 180
n38 绿帽思考:激发的必要性 // 185
n39 绿帽思考:备选路线 // 191
n40 绿帽思考:性格与技能 // 198
n41 绿帽思考:创意的遭遇? // 202
n42 绿色思考帽小结 // 206
n43 六顶思考帽方法的优点 // 208
n结 语 // 211
n作者介绍
爱德华·德博诺博士(Dr.Edward de Bono),英籍马耳他人,哲学、医学、心理学博士,剑桥大学思维基金会主席。
n他被誉为20世纪人类思维方式革命性变革的,欧洲创新协会将他列为历史上对人类贡献大的250人之一,德·博诺这个名字已经成为创造力和新思维的象征。他发明的“水平思考”(Lateralthinking)一词被收入专业的《牛津英语大词典》。
n德博诺博士已出版的著作有62种,其代表作《水平思考法》和《六顶思考帽》被译成37种语言,行销54个国家。他的“水平思考法”、“六顶思考帽”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激发组织成员智力潜能的思维管理工具”。在全世界50多个国家的政界、企业界和教育界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肯定。
n文摘
01引言
n在广袤的非洲草原上,一只正在吃草的羚羊听到草丛中有响动。它头脑中有关危险的神经元簇立即被激活,只要狮子从草丛中探出头,羚羊便能立即认出它来,如此才能及时逃走。这样的敏感是大脑如何工作及其为何如此高效的关键所在。
n同时在不同的方向上保持敏感是不可能的,就像我们不可能设计一条同时适合长打与轻击的高尔夫球杆。这正是“六顶思考帽”方法如此不可或缺的原因。这种方法让大脑得以在不同的时间、在不同的方向上获得并保持大的敏感度。要同时在不同的方向上保持大的敏感度简直是不可能的。
n辩论与平行思考
n西方思维的基本逻辑是2 300 年前由希腊的“三巨擘”基于辩论而设计的。
n苏格拉底高度重视辩证法和辩论。在他80%(由柏拉图记录下来)的谈话中根本没有什么建设性的结论。苏格拉底认为自己的作用只是指出“谬误”。他希望通过指出错误的用法,来阐明如何正确地使用公正和爱等概念。柏拉图认为,“”真理隐藏于表象之下。他的类比是:一个被锁在洞穴之中的人只能看到洞内的后壁。洞口有一堆火。有人入洞后,他的影子被投射到洞穴的后壁上,那就是被锁在洞中之人所能看到的一切。柏拉图用这个类比指出,我们终其一生,所能看到的只是真理的“影子”而已。
n亚里士多德归类了容斥逻辑。我们总是根据过去的经验整理归纳出一个个“框架”,包括定义、类别或原理等等。遭遇某些情形时,我们会判断它属于哪个框架。有些情形可以归入,有些则不能。不可能出现似是而非的情形——是非此即彼。
n因此,西方思维关注“是什么”,其结论是经过分析、判断和辩论而得出的。
n这个体系精巧而实用。但世上还有另一种全然不同的思考方式,它关注“能够怎样”,关乎建设性思考、创造性思考和“设计前行之路”。
n1998 年,我受邀在致力于联邦未来的澳大利亚制宪会议上做开幕演讲。我讲了下面这个故事。
n从前,有个人把自己的车涂成了一半白色、一半黑色。朋友问他为何行此怪异之事。他答道:“这多好玩啊,我一出车祸,就可以在法庭上听那些目击证人自相矛盾地做证了。”
n会议结束时, 主席安东尼· 梅森爵士(Sir Anthony Mason)跟我说,他打算借用这个故事,因为辩论双方都没有错,只是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这种情况经常发生。
n世界上的很多文化,甚或绝大多数文化,都认为辩论是挑衅找茬、针锋相对而缺乏建设性。这正是为什么如此众多的文化都愿意采纳“六顶思考帽”方法中的平行思考理论。
n日新月异的世界
n基于辩论的思考体系自是,就像一辆车的左前轮表现出色一样。这完全无可厚非,但远远不够。
n一名医生接诊了一个出疹子的孩子。医生立即想到了那些可能的“框架”:是晒伤?食物过敏?还是麻疹?医生随后检查了他的体征和症状,做出了判断。如果医生判断当前状况可以套入“麻疹”这个框架,麻疹的治疗方案就写在那个“框架”的边上,医生也就知道具体该做些什么。这是传统思考方法理想的状态。
n我们根据以往的经验建立了各种标准情境,并据此判断新出现的情境该归入哪一个“标准情境框架”中。一旦做出判断,行动步骤就不言而喻了。这样的体系在稳定的世界相当奏效。在稳定的世界里,以往的标准情境同样适用于现在。但在一个日新月异的世界,标准情境可能就不再适用了。
n我们需要设计前行之路,而不只是判断未来该走哪条路。我们需要思考“能够怎样”,而不仅仅关注“是什么”。
n但西方思维(或任何其他思维方式)的基本传统尚未给出建设性思考的简单模型。这恰恰是“六顶思考帽”方法(平行思考)所关心的内容。
n何为平行思考?
n有一幢宽敞美丽的乡间别墅。房前站着一个人,房后也站着一个人,还有两个人分别站在房子的两侧。这四个人看到的同一所房子都不一样。四个人(通过对讲机)展开辩论,人人都觉得自己看到的才是这幢房子的真实外观。
n应用平行思考法,他们就会一起绕过房子看到正面,再一起走到房子的一侧,接下来是房子的后面,后来到另一侧。这样一来,在每一个时刻,每个人都从相同的视角进行了平行观察。
n这几乎与辩论完全相反,在那种对抗性的冲突思考中,参与的每一方都预先采纳了完全相反的立场。由于每一个人终都会看到这栋建筑的四面,也就对主体进行了充分的探索。平行思考意味着在任何时刻,每个人都会从相同的方向观察事物。
n但平行思考的优点还不止这些。在传统思考中,如果两个人意见不一致,就会发生辩论,每个人都会力图证明另一方是错误的。而在平行思考中,无论双方意见如何对立,终都会趋于平行。如果以后必须要在不同的立场之间做出选择,不妨在那个时间点尝试做出抉择。如果无法决定,那么就必须在设计时考虑这两种可能。
n无论何时,重点都在于设计一条前行之路。
n方向与思考帽
n平行思考的本质在于,每一个人在任何时刻都看向同一个方向——但方向可以变化。或许有人会让探索者看向北方或东方,那些都是标准的方向标签。这样一来,我们就需要一些思考的方向标签。思考者们会应邀看向哪些不同的方向呢?
n如此便引入了思考帽这个概念。
n在很多文化中,思考和“思考帽”之间早就有了紧密的关联。帽子作为象征的价值就在于,它标定了一种角色,人们常常会戴上某种帽子(持某个立场)。另一个优势是帽子可以轻松摘戴,周围的每一个人也都看得到你头上的那顶帽子。基于这些原因,我选择了帽子作为思考方向的象征。
n本书中有时也会提到实体的帽子,但这里讨论的帽子往往是假想的。不过会议室墙上贴的帽子海报多半都是用来提示方向的。与思考的六个方向相对应的是六种颜色的帽子:白色、红色、黑色、黄色、绿色和蓝色。
n……
n序言
总的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种非常实用的方法,帮助我更好地组织我的想法,并以更系统的方式解决问题。我之前总是觉得,思考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不需要刻意去学习。但读完这本书,我才意识到,原来我们很多时候的思考,是多么地混乱和低效。它就像是给我打开了一个“思考的工具箱”,里面装满了各种实用的工具,让我能够根据不同的场景,选择最合适的工具来运用。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黄色帽子”的描述,它让我看到了一个问题可能带来的各种积极的可能性,这极大地鼓舞了我在面对困难时,能够保持乐观和积极的心态。 而且,书中的“绿色帽子”也让我意识到,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已有的方案,而是要不断地去探索新的可能性,去激发更多的创意。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启发。以前,我总是习惯于用最直接、最简单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忽略了创新和突破的可能性。通过这本书,我学会了如何更有意识地运用不同的思考方式,来丰富我的思考内容,并找到更优的解决方案。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清晰,例子也非常生动,让我能够轻松地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理念。我一定会将这本书的方法,应用到我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从中获得更多的启示。
评分这本书的精妙之处在于,它并没有试图去“改变”我们固有的思考模式,而是提供了一个“管理”我们思考模式的工具。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不太善于表达的人,尤其是在团队讨论中,我总是难以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也很难理解别人的想法。这本书就像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沟通指南。它提供的六顶思考帽,就像是六种不同的“交流语言”,让我们能够用同一种方式来表达和理解。当我戴上“红色帽子”时,我能够自由地表达我的感受和直觉,而不用担心被批评;当我戴上“白色帽子”时,我能够清晰地陈述事实和数据,让讨论更有依据。 这种“并行思考”的模式,真的是太棒了!它让原本可能充满冲突和误解的沟通,变得更加流畅和高效。我发现,当我们每个人都戴上同一顶帽子时,我们就能够站在同一个立场上,去分析同一个问题。这不仅大大减少了时间上的浪费,更重要的是,它能够让所有人都感受到被倾听和被理解。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紫色帽子”的运用,它代表着对整个思考过程的管理和反思,让我们能够不断地优化我们的思考策略。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思考方法,更是一种全新的沟通和协作的体验。
评分这绝对是我近期读到过最有启发性的一本书了,虽然我还没有完全消化完,但书中的理念已经开始在我脑海里发酵,并且悄悄地改变了我看待问题的方式。坦白说,一开始我对“六顶思考帽”这个概念有点好奇,又有点怀疑,觉得是不是又是什么新奇但徒有其表的理论。但读下去才发现,这是一种多么直观、多么实用的思考工具!它不是那种让你坐下来冥想、空谈哲学的书,而是提供了一套清晰、有序的框架,让你能够有意识地、系统地运用不同的思维模式来解决问题、进行决策、甚至是激发创意。 我尤其喜欢书中强调的“并行思考”的概念,就是说,在某个特定时刻,所有人都可以戴上同一顶“帽子”,从同一个角度去审视问题。这就像是给团队沟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避免了以往那种观点碰撞、争执不下,最后谁也说服不了谁的局面。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有效率、更具建设性的讨论。我能想象在工作会议上,如果大家都能熟练运用这六顶帽子,效率会提升多少,误解又会减少多少!书中的例子也非常贴切,让我能够很轻松地理解每一顶帽子代表的意义和应用场景。虽然我还没有完全掌握全部的技巧,但仅仅是理解了这个框架,就已经觉得收获颇丰,仿佛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看到了一个更清晰、更明朗的思考世界。
评分我一直认为,真正有价值的书,不是那些告诉你答案的书,而是那些教会你如何找到答案的书。而这本书,恰恰就是这样一本宝藏。它没有直接给出任何具体的解决方案,但它提供了一种非常强大、非常普适的方法论,让你能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刚开始读的时候,我有点摸不着头脑,觉得这六顶帽子之间的切换,是不是会很复杂。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这套方法恰恰是简洁而高效的。它将复杂的思考过程分解成六个独立但又相互关联的维度,让我们能够清晰地识别和运用每一种思维模式。 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绿色帽子”和“黑色帽子”的阐述。前者代表着创意和可能性,后者则代表着批判性思维和风险评估。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往往要么一味地追求创意,忽略了潜在的风险;要么过于保守,扼杀了创新的火花。而这六顶帽子,恰恰提供了一种平衡,让我们能够有意识地在创造与审慎之间找到最佳的结合点。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在我的团队中推广这个方法了,我相信,它一定能极大地提升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水平。这本书绝对值得反复阅读和实践,每一次阅读,都会有新的领悟。
评分怎么说呢,这本书就像是给我的人生导师,它没有直接告诉我“该怎么做”,而是给了我一套“怎么思考”的方法。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容易陷入思维定势的人,遇事要么急躁,要么钻牛角尖,很难跳出固有的框架。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给我配备了一套“思维装备”,让我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帽子”来应对。我试着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它,比如在做出一个重要决定前,我会尝试用“蓝色帽子”来审视整个过程,看看我是否考虑了所有的可能性,是否制定了合理的计划。然后,我会切换到“黄色帽子”,看看这个决定可能带来的好处是什么,潜在的风险又在哪里。 不得不说,这个过程真的非常有趣,而且效果显著。它让我不再被单一的情绪或想法裹挟,而是能够更全面、更客观地看待事物。我发现,很多我曾经纠结不已的问题,在用这六顶帽子拆解之后,变得清晰明了,甚至迎刃而解。书中的语言风格也很接地气,没有太多晦涩的理论,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辅以大量的实例,让我能够轻松地跟上作者的思路。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完成了一场又一场的“思维体操”,每一次练习,都能让我对思考本身有更深刻的理解,也更自信地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