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心颤:性文化心理透视
定价:28.00元
作者:权雅之
出版社:工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01-01
ISBN:978750083576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审视原罪,调侃欲望,坦荡啜饮伊甸园醇香
视角标新,观点立异,理性解读性心理迷茫。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一部从心理学、社会学的视角审视、调侃婚姻、家庭、恋爱和两的通俗性大众读物。中国传统文化中,性压抑、性禁锢一直为其主要特色之一,但近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在性观念、方面出现反弹,千奇百怪的社会现象令人目不暇接,使更多的人在性的问题上面临困惑和迷茫。针对这些社会的、文化的、心理的现象以及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关注的性文化心理问题,本书以新颖独特的视角、以理论阐述和实例相密切结合的手法,以生动、通俗、略带夸张的标题,以幽默、犀利、轻松易懂的语言,推出鲜明的观点与独到的见解,读来令人耳目一新,茅塞顿开。《心颤》在给读者以阅读快感的同时,可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目录
前言
章 性层面:千年心颤抖
1.1 为不绝于耳的千年一骂——“万恶淫为首”解密
1.2 古代外交场合的“性开化”
1.3 浴血抗战的“一夫一妻制”还能撑持多久?
1.4 别拿着贞节牌坊当先进文化
1.5 从宁死遮掩到疯狂暴露
第二章 性文化心理的社会季风
2.1 也不知黄段子撞了哪一位的腰
2.2 “”地下一层,“二爷”地下二层
2.3 虽然“耍流氓”已升级换代为“性骚扰”
2.4 都市里的“戏剧性”女人
2.5 她们,冲着沧落大胆往前走
2.6 婚外的心理轨迹
2.7 偶像为何驰骋于少男少女的情怀
2.8 “偶像的黄昏”的启迪
第三章 女生的张力
3.1 鞭子与糖果
3.2 哲学美女刘小样
3.3 为尼采一辩
3.4 红颜之怒
第四章 面对男性的女性心里
4.1 别动!还原!激情的性爱奶酪
4.2 依赖与驾驭——悖论漩涡
4.3 委屈:索取回报的焦躁
4.4 忌妒——阴暗的汗潜伏
第五章 面对女性的男性心理
5.1 绝不一劳永逸的“珠联壁合”
5.2 从“阴盛阳衰”到“气管炎”
5.3 谁敢当姑奶奶的“博士后”?
第六章 择偶——容易褊狭错位
6.1 性爱天平——几斤几两和讨价还价
6.2 命运,没有为绣球划定抛物线
6.3 一见钟情与鱼目混珠
6.4 择偶“安全感”的利弊之辨
第七章 恋爱——心理人格的角斗场
7.1 性爱心理角斗的新搏杀——保卫恋爱
7.2 惧怕爱情
7.3 阴差阳错与心理错位
7.4 恋爱——心理人格的角斗场
作者介绍
权雅之,教授长期从事教学、科研与写作。听其讲课和心理咨询,信息量大,观念新颖,思想深邃,生动幽默,深受学生喜爱;在性科学、性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决策思维等方面有较深的造诣;著有《让美在性生活中荡漾》等四部著述,有百万字以上文章诗作发表于各种媒体;在10多部
文摘
序言
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就注意到了封面边角的磨损,感觉这书一定经历了不寻常的“旅程”。《心颤:性文化心理透视》这个书名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它似乎承诺着一场深入人心的探索。我一直对性行为背后复杂的心理驱动力感到好奇,它不仅仅是简单的生理反应,更是与情感、文化、社会规范以及个人成长紧密相连。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理解,为什么某些事物会引起我们内心深处的“心颤”。这种颤动,是源于潜意识的吸引,是对禁忌的试探,还是对某种被压抑情感的释放?我想作者一定会有独到的见解,去剖析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下,性是如何被建构、被理解,以及这些理解又如何影响着我们的情感模式和人际关系。这本书能否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让我们重新审视那些关于欲望、亲密、以及人性本身最深层的东西?我期待它能带来深刻的思考,让我对“性”这个话题有一个更全面、更透彻的认识。
评分拿到这本书,我真的迫不及待地翻开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很有意思,虽然边角有些磨损,但反而增添了一种岁月的沉淀感,像是走过一段漫长而深刻的旅程。我最开始被吸引的是它的标题——《心颤:性文化心理透视》,光是这个名字就让人充满好奇,仿佛预示着一场关于内心深处悸动的探索。我一直觉得,性不仅仅是生理层面的活动,它背后蕴含着极其复杂的心理活动、社会文化的影响,甚至还有历史的烙印。这本书似乎正是我一直想寻找的,一本能够深入浅出地剖析这些潜藏在我们行为模式和情感体验中的东西。它的内容,我相信一定不会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会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层地揭示出那些我们习以为常却从未真正理解的现象。我特别期待作者能够用一种既有学术深度又不失趣味性的方式,带领我走进一个全新的视角,去重新审视那些关于爱、欲望、亲密关系以及我们自身内心世界的种种奥秘。那种“心颤”的感觉,或许就是当我们触碰到那些最真实、最原始的情感时,才会产生的共鸣吧。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的封面虽然有些边角磨损,但却让它显得更加“真实”和“有故事”。《心颤:性文化心理透视》——光是这个名字,就足以激起我内心深处的好奇。我一直觉得,性是一个极其复杂而多维度的议题,它绝不仅仅是生理层面的冲动,更承载着深厚的心理、文化和社会意义。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挖掘,探讨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是如何理解、表达和体验性的。作者是否会揭示那些隐藏在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那些我们不自觉地受到影响的社会规范?“心颤”这个词,在我看来,恰恰点出了性带来的那种复杂而深刻的情感体验,它可能包含着吸引、诱惑、羞耻、甚至是一种对禁忌的探索。我期待这本书能以一种既有学术深度,又不失通俗易懂的方式,带领我走进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理解那些关于爱、欲望、亲密关系以及人类情感的本质。我希望它能帮助我理清那些模糊不清的思绪,对性文化有一个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
评分收到这本《心颤:性文化心理透视》的时候,书的边角确实有些磨损,但这反而让我觉得它有种“故事感”,好像这本书已经被很多人翻阅、思考过了。我一直认为,性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生理概念,它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文化、个人经历以及深层心理需求的交织产物。我特别好奇作者将如何运用“心理透视”这个角度来解读性文化。这是否意味着我们会深入到人类最原始的欲望、恐惧,以及那些我们不愿提及的内心深处的想法?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打破一些陈旧的观念,提供一种更为开放、更为包容的视角来审视性。例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性在社会中的角色是如何演变的?在各种宗教、哲学思想的影响下,性又是如何被解读的?这本书能否帮助我理解,为什么在某些情境下,我们会感到“心颤”,这种颤动是源于吸引、是源于禁忌,还是源于我们内心深处对某种体验的渴望?我非常期待它能给我带来全新的认知和深刻的启发。
评分这本《心颤:性文化心理透视》的到来,简直是我近期阅读生涯中的一个惊喜。包装虽然有些许磨损,但透过那泛黄的封面,我仿佛已经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知识分量。我一直对人类的性行为及其背后驱动的心理机制感到着迷,这不仅仅是生物的本能,更是一种深刻的文化建构和社会印记。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理解,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性是如何被解读、被接纳或被压抑的,以及这些外部因素又如何反过来塑造了我们个体的心理状态和情感表达。想象一下,当我们谈论爱情、欲望、甚至是禁忌时,我们脑海中浮现的画面,是否早已被我们所处的社会文化深深地打上了烙印?作者是否有能力将这些抽象的概念具象化,通过案例分析、理论梳理,甚至是引人入胜的叙事,来呈现一个多维度、深层次的性文化图景?我非常期待能够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去理解那些在我们生命中至关重要却又常常被遮蔽的领域,那些能够引起“心颤”的,关于人性最本质的冲动与表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