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华人民共和统计法(修订版)法律出版社
定价:4元
作者:本社 编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6-1
ISBN:9787503693670
字数:8000
页码:1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暂无相内容
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统计法
章 总则
条 为了科学、有效地组织统计工作,保障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发挥统计在了解情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构和有部门组织实施的统计活动。
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第三条 建立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
第四条 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有部门应当加强对统计工作的组织领导,为统计工作提供必要的保障。
第五条 加强统计科学研究,健全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不断改进统计调查方法,提高统计的科学性。
有计划地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推进统计信息搜集、处理、传输、共享、存储技术和统计数据库体系的现代化。
第六条 统计构和统计人员依照本法规定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的职权,不受侵犯。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政府统计构和有部门以及各单位的负责人,不得自行修改统计构和统计人员依法搜集、整理的统计资料,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统计构、统计人员及其他构、人员伪造、篡改统计资料,不得对依法履行职责或者拒绝、抵制统计违法行为的统计人员打击报复。
第七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有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第八条 统计工作应当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检举统计中弄虚作假等违法行为。对检举有功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九条 统计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第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虚假统计资料骗取荣誉称号、物质利益或者职务晋升。
第二章 统计调查管理
第十一条 统计调查项目括统计调查项目、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和地方统计调查项目。
统计调查项目是指全性基本情况的统计调查项目。部门统计调查项目是指务院有部门的专业性统计调查项目。地方统计调查项目是指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的地方性统计调查项目。
统计调查项目、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地方统计调查项目应当明确分工,互相衔接,不得重复。
第十二条 统计调查项目由统计局制定,或者由统计局和务院有部门共同制定,报务院备案;重大的统计调查项目报务院审批。
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由务院有部门制定。统计调查对象属于本部门管辖系统的,报统计局备案;统计调查对象超出本部门管辖系统的,报统计局审批。
地方统计调查项目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构和有部门分别制定或者共同制定。其中,由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构单独制定或者和有部门共同制定的,报统计局审批;由省级以下人民政府统计构单独制定或者和有部门共同制定的,报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构审批;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部门制定的,报本级人民政府统计构审批。
第十三条 统计调查项目的审批应当对调查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科学性进行审查,对符合法定条件的,作出予以批准的书面决定,并公布;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作出不予批准的书面决定,并说明理由。
第十四条 制定统计调查项目,应当同时制定该项目的统计调查制度,并依照本法第十二条的规定一并报经审批或者备案。
统计调查制度应当对调查目的、调查内容、调查方法、调查对象、调查组织方式、调查表式、统计资料的报送和公布等作出规定。
统计调查应当按照统计调查制度组织实施。变更统计调查制度的内容,应当报经原审批批准或者原备案备案。
第十五条 统计调查表应当标明表号、制定、批准或者备案文号、有效期限等标志。
对未标明前款规定的标志或者超过有效期限的统计调查表,统计调查对象有权拒绝填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构应当依法责令停止有统计调查活动。
第十六条 搜集、整理统计资料,应当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体,综合运用全面调查、重点调查等方法,并充分利用行政记录等资料。
重大情力普查由务院统一领导,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组织统计构和有部门共同实施。
第十七条 制定统一的统计标准,保障统计调查采用的指标涵义、计算方法、分类目录、调查表式和统计编码等的标准化。
统计标准由统计局制定,或者由统计局和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共同制定。
务院有部门可以制定补充性的部门统计标准,报统计局审批。部门统计标准不得与统计标准相抵触。
第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构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可以在统计调查对象中推广使用计算网络报送统计资料。
第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统计工作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重大情力普查所需经费,由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共同负担,列入相应年度的财政预算,按时拨付,确保到位。
第三章 统计资料的管理和公布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构和有部门以及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有规定建立统计资料的保存、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统计信息共享制。
第二十一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等统计调查对象,应当按照有规定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账,建立健全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交接、归档等管理制度。
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人员应当对其审核、签署的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
第二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部门应当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统计构提供统计所需的行政记录资料和民经济核算所需的财务资料、财政资料及其他资料,并按照统计调查制度的规定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统计构报送其组织实施统计调查取得的有资料。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构应当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有部门提供有统计资料。
第二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构按照有规定,定期公布统计资料。
统计数据以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为准。
第二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部门统计调查取得的统计资料,由本部门按照有规定公布。
第二十五条 统计调查中获得的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身份的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外提供、泄露,不得用于统计以外的目的。
第二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构和有部门统计调查取得的统计资料,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应当及时公开,供社会公众查询。
第四章 统计构和统计人员
第二十七条 务院设立统计局,依法组织领导和协调全的统计工作。
统计局根据工作需要设立的派出调查构,承担统计局布置的统计调查等任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独立的统计构,乡、镇人民政府设置统计工作岗位,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统计人员,依法管理、开展统计工作,实施统计调查。
第二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部门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设立统计构,或者在有构中设置统计人员,并指定统计负责人,依法组织、管理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统计工作,实施统计调查,在统计业务上受本级人民政府统计构的指导。
第二十九条 统计构、统计人员应当依法履行职责,如实搜集、报送统计资料,不得伪造、篡改统计资料,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不得有其他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
统计人员应当坚持实事求是,恪守职业道德,对其负责搜集、审核、录入的统计资料与统计调查对象报送的统计资料的一致性负责。
第三十条 统计人员进行统计调查时,有权就与统计有的问题询问有人员,要求其如实提供有情况、资料并改正不真实、不准确的资料。
统计人员进行统计调查时,应当出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构或者有部门颁发的工作证件;未出示的,统计调查对象有权拒绝调查。
第三十一条 实行统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考试、评聘制度,提高统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保障统计队伍的稳定性。
统计人员应当具备与其从事的统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构和有部门应当加强对统计人员的专业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
……
内容提要
暂无相内容
文摘
暂无相内容
作者介绍
暂无相内容
这本书虽然买了有一段时间了,但一直没能静下心来细读。最近手头工作告一段落,总算可以抽出时间翻翻。老实说,作为一名法律从业者,对于统计法的关注一直不算特别集中,更多的是在日常工作中零散地接触。这次修订版的出现,确实提供了一个系统梳理和深入理解的机会。封面上“法律出版社旗舰店”的字样,本身就代表了其权威性和专业性,让我对内容的严谨性充满了期待。拿到书的时候,纸张的质感和印刷的清晰度都相当不错,翻阅起来很舒服,这一点对于经常需要长时间阅读法律条文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考量。我特别关注的是,修订版在原有基础上,对于一些关键概念的界定是否有更清晰的阐述,以及在实际操作层面,例如数据采集、发布、监督等环节,有没有更具操作性的指引。我希望它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能反映出新时代背景下,统计工作面临的新挑战和新要求,比如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如何保障数据安全与隐私,如何提升统计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等等。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为我搭建了一个更坚实的知识框架,等待我去填充具体的细节和案例。
评分我是一个对法律知识抱有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平时会关注一些与社会运行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这次看到《中华人民共和统计法 修订版》这本书,觉得是个了解国家统计工作基本框架的好机会。拿到书后,我首先被它扎实的专业感所吸引,封面设计简洁而富有力量,字体清晰,纸张也给人一种厚重感,这都表明了它的出版是经过认真考量的。我对统计法的基础概念,例如什么是统计调查、什么是统计报告、什么是统计监督等,一直有着模糊的认识。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对这些基本概念有一个清晰而准确的理解。同时,我也想了解,在法律层面上,如何保障公民和组织的统计权?如何界定统计信息的公开与保密之间的平衡?特别是在信息时代,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日益受到重视,统计法在这些方面是否有新的规定和加强?这本书的出现,对我来说,就像是打开了一扇认识国家统计制度的大门。
评分这本书的厚度适中,排版也清晰,看起来就是一本严谨的法律著作。我关注到“中华人民共和统计法 修订版”这个名称,这让我对其中可能包含的最新法律动态非常感兴趣。我一直认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其不断地更新和完善,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统计法作为一项基础性的法律,其修订版无疑会承载着国家在统计工作领域最新的理念和实践要求。我比较好奇的是,在本次修订中,有哪些方面进行了重点的调整?例如,是否对统计调查的范围、内容、方法进行了优化?是否加强了对统计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我尤其想了解,随着科技的发展,数据采集和分析的手段日益多样化,修订版是否对如何应对新的数据挑战,比如网络统计、大数据分析等,提供了相应的法律规范?这本书的出现,对我来说,就像是在信息海洋中寻找航标,能够指引我了解国家在统计法治建设上的最新进展。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很明确,就是关于《中华人民共和统计法》的修订版。作为一名对社会治理和法律体系有基本了解的读者,我认为统计法是衡量一个国家统计工作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这本书能够帮助我了解最新国家在统计立法方面的努力和方向。我特别想知道,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统计工作面临了哪些挑战,导致了法律的修订?我希望在书中能够找到关于统计数据的质量管理、统计风险的防范、以及统计问责机制的详细阐述。此外,我关注到“法律出版社旗舰店”的字样,这让我对书籍的权威性和内容的准确性有很高的信心。我想了解,修订版是否对统计机构的独立性,以及统计人员的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确保统计数据能够真实、准确、及时地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这是我非常感兴趣的一个方面。这本书的出现,对我而言,就是一次深入理解中国统计法治建设最新成果的学习机会。
评分这本书的购买体验相当不错,我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推荐的,然后就直接入手了。拿到手后,我最先留意到的是它的装帧设计,简洁大方,非常有专业感,拿在手里也很有分量。虽然我并非专门从事统计工作,但作为一名关注社会发展和政策制定的普通读者,对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权威性一直有着天然的关注。我想了解,在统计法修订版中,对于如何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是否有更细致的规定?特别是在当前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防止虚假数据的出现,如何规范统计行为,减少人为干预,这些都是我非常感兴趣的点。我还想知道,修订版是否对统计机构的权责划分,以及统计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毕竟,统计数据是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重要依据,它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希望这本书能为我解答这些疑问,并帮助我建立起对统计工作更全面、更深入的认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