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傢本(1840-1913),字子惇,又作子敦,號寄簃,是清代著名法學傢和立法專傢,中國近代法學的奠基人,依法治國理念的首倡者,在中國近代史上具有劃時代的影響力。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李貴連潛心研究瀋傢本近四十年,堪稱國內法史學界和瀋傢本思想研究的大傢。本書即為其對瀋傢本中外法治的論說、修律實踐以及法治改革理想的係統論述。本書之齣版在瀋傢本研究領域將會具有重要意義。
“所謂古今之皋陶,取申韓法治精神務去其毒;不愧古今儒者,習馬鄭經生事業而會其通。”法治,是瀋傢本的夢,他主持法律改革,追的就是這個夢。1913年春,在枕碧樓閉門養病著述的老人做瞭個夢,夢中吟詩首。醒來後他把這首詩記錄下來,名之《夢中作》。這是他逝前的心境寫照,我們後人觀之,亦可瞭解這位老人,同時,也感受那個時代。全詩如下:
可憐破碎舊山河,對此茫茫百感多。
漫說沐猴為項羽,竟誇功狗是蕭何。
相如白璧能完否?範蠡黃金鑄幾何?
處仲壯心還未已,鐵如意擊唾壺歌。
19世紀70年代,英語世界齣現個新詞,Rule of Law。這個詞什麼時候與中文“法治”對應,迄無可考。但是,這個“法治”與先秦以來的“法治”判然各彆。20世紀初年,清朝修訂法律大臣瀋傢本,按照當時仿行立憲的立憲清單,主持新法律的起草。他用“泰西法治”來錶述新齣現的西方法治,並把中國的富強夢寄托在這種法治上。王元化先生於20世紀末反思“五四”,認為把“民主與科學”作為“五四”文化思潮主流的論斷值得探討。因為這兩個概念,當時僅僅停留在口號上。瀋傢本的法治夢,與此相同。它在五四趙傢樓烈火燃起以前就破滅瞭。
目錄
引言
第章中西法治宗旨之異
第二章移植外國法,建構“現代法治”法律製度
第三章刪除援引比附,確立罪刑法定
、土生土長的中國罪刑法定
二、用土還是用洋:改革中的爭論
第四章廢除惡法,推動人權保障
、法律科學化:薄刑恤民
()廢除重法
(二)削減死罪條目
(三)廢除刑訊、笞杖
(四)死刑
(五)明刑改隱刑
二、生命固應重,人格尤宜尊:廢除奴婢律例
三、禁止殺奸
第五章融閤中西,推行審判獨立
、司法獨立,刻不可緩
二、法律職業:專門之學,專門之人
()法官獨立審判
(二)確立律師製、陪審製
(三)法律學堂,法學研究
第六章采用西法,建構新式監獄和製度
結束語鐵如意擊唾壺歌
從書名上看,《現代法治:瀋傢本的改革夢》似乎觸及瞭一個非常宏大且具有現實意義的議題——“現代法治”的起源與發展。瀋傢本作為晚清重要的改革派人物,他在推動法律製度近代化方麵的貢獻,一直是我個人非常感興趣的研究方嚮。這本書究竟是如何展現他“改革夢”的具體內容?是通過梳理他提齣的法律改革方案,還是分析他推行的具體司法改革措施?我尤其關注的是,這些改革在當時的曆史條件下,究竟達到瞭怎樣的效果?是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還是真正對當時的社會結構和法律實踐産生瞭實質性的影響?此外,李貴連教授作為作者,其研究方法是否嚴謹,論證是否充分?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紮實的史料支撐,而非空泛的議論。例如,在司法審判、法律編纂、甚至是官員選拔和教育等方麵,瀋傢本具體做瞭哪些努力,又遇到瞭哪些阻礙?這些內容對於理解中國法治的早期探索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深入淺齣地為我們描繪齣晚清時期法治改革的復雜圖景,並能勾勒齣瀋傢本這位曆史人物的獨特貢獻與局限性。
評分《現代法治:瀋傢本的改革夢》這本書,讓我聯想到中國近代史上一係列令人扼腕嘆息的改革嘗試。瀋傢本的“改革夢”,在我看來,很可能是一個在巨大的曆史洪流中,試圖尋求秩序和進步的艱難努力。我希望從這本書中,能夠深入理解瀋傢本所處的時代,以及那個時代對“法治”的理解與認知。這本書是否會深入分析當時社會上存在的哪些與現代法治理念相悖的觀念和製度?瀋傢本又是如何試圖打破這些桎梏的?我特彆想知道,他的改革是否觸及瞭士紳階層、官僚體製、乃至普通民眾的利益?在推進法律改革的過程中,他是否也同樣重視思想觀念的轉變和公眾意識的覺醒?李貴連教授的研究,是否能為我們呈現齣一個更立體、更具人性化的瀋傢本形象,而非僅僅是一個曆史符號?我很期待書中能夠包含對瀋傢本改革措施的詳細分析,以及這些措施在實踐中遇到的實際睏難和最終的成效,甚至是一些失敗的教訓。這對於我們今天反思法治建設的道路,無疑具有重要的藉鑒意義。
評分這本《現代法治:瀋傢本的改革夢》吸引我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瀋傢本”這個名字本身,它承載著晚清那個風雨飄搖時代的一種曆史印記,也象徵著一種對變革的嘗試。我一直對那個時期中國社會的轉型充滿瞭好奇,尤其是那些試圖在舊有框架下尋找新齣路的思想傢和實踐者。瀋傢本作為一位身處權力中心卻又懷揣革新理念的官員,他的“改革夢”究竟是怎樣一個具體而微的藍圖?這本書是否能深入剖析他所處的時代背景,以及他作為改革推動者所麵臨的巨大阻力?我非常期待能從書中讀到關於他如何平衡保守勢力與改革訴求,如何在既定體製下推行新政的細節。此外,李貴連作為作者,其研究視角是否能跳齣簡單的曆史敘述,挖掘瀋傢本思想的深層邏輯,以及他的改革實踐與當下法治建設的連接點?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曆史的迴顧,更能引發我們對當前法治進程的深刻思考。例如,在推進依法治國的大背景下,我們能從瀋傢本的改革經驗中學到些什麼?是關於改革的時機,還是關於改革的策略?又或者,是如何在復雜的人際關係和政治格局中,堅持自己的改革理念?我對這些問題的答案充滿期待。
評分這本書名《現代法治:瀋傢本的改革夢》中的“現代法治”和“改革夢”這兩個關鍵詞,極具吸引力。它讓我好奇,晚清的“改革夢”與我們今天所追求的“現代法治”之間,究竟有著怎樣的曆史淵源和內在聯係?瀋傢本的“夢”,是關於一種理想的法律秩序,還是對具體製度的革新?我想從書中瞭解,李貴連教授是如何通過瀋傢本這個個案,來摺射齣晚清時期整個國傢在尋求現代轉型過程中的睏境與希望的。這本書是否會細緻地描繪瀋傢本在推動法律近代化過程中,所麵臨的內外壓力?他又是如何在這種壓力下,去構想和實踐他的“改革夢”的?我尤其期待書中能提供一些關於他具體法案的解讀,例如,這些法案在內容上是否已經具備瞭現代法治的一些基本原則,比如公平、公正、效率等?這本書是否能夠幫助我們理解,中國法治的近代化進程,是如何在曆史的跌宕起伏中,不斷探索和前進的?我想通過閱讀這本書,更深入地理解中國法治建設的曆史脈絡,以及其中蘊含的深刻啓示。
評分購買這本書,更多的是被“瀋傢本的改革夢”這一充滿曆史厚重感和時代局限性的主題所吸引。總覺得,在那個看似鐵闆一塊的晚清王朝,能夠有“改革夢”的存在,本身就具有非凡的意義。我想知道,這個“夢”究竟有多麼具體?它是指對法律體係的現代化改造,還是對社會治理模式的根本性顛覆?李貴連在這本書中,是如何通過對瀋傢本的研究,來揭示那個時代變革的可能與不可能的?我希望能從書中看到,瀋傢本在麵對強大的守舊勢力時,是如何運籌帷幄,是如何試圖一點點撬動舊有的權力結構和思想觀念的。他的“改革夢”是否也包含著對教育、人纔選拔、乃至思想啓濛的考量?我特彆希望書中能有一些鮮活的案例,比如瀋傢本在推進某個具體法律改革時,是如何與朝廷內外各方力量進行博弈的。這樣的細節,往往比宏大的理論更能展現曆史的真實麵貌。這本書是否能幫助我理解,在中國近代化的進程中,法治的建設是如何與政治、經濟、文化等因素交織在一起,共同塑造瞭曆史的走嚮?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