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专注于案例的图书,由中国案例法学研究会、清华大学法学院共同主办,清华大学法学院编辑。全书包含七个栏目:案例制度,通过对个案的分析研究阐释相关法理;大案聚焦,对近期内有影响的大案要案进行分析研判;个案研判,对经典案例进行研究评述;案例法理,对域外经典案例进行深入展开;裁判选评,选择中国裁判文书网中经典案例进行要旨提炼和评析;经典判词,选登优秀裁判文书、辩护词和公诉词。
目录
案例制度
刑事指导性案例审视与评价
——从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14批指导性案例切入孙万怀闻志强
刑事指导案例适用现状及规范路径马朗刘晓宇
困境与突破:刑事案例指导制度之重塑与规制朱敏黄金波
“以案例指导为补充”司法审判原则的思考匡爱民严杨
中国式普通法?指导性案例与司法改革(节选)蔡沈铭(译)孙海波(校)
案例法理
从公开到说理:新形势下裁判文书说理的完善与思考
——对裁判文书中证据认定与“本院认为”的实证分析周芳
行政诉讼指导性案例法律适用论证方法的考证与重证
——从“法律模糊”问题切入魏学锋
股东派生诉讼源流及:一个实证分析丁磊
个案研究
中华老字号知识产权保护的困境与突围
——以“同德福”商标争议案为样本马军
我国商品化权的现状与司法应对
——以“功夫熊猫案”为切入点袁博
评“森麒麟”案中商标近似的判断方法龚自力
对“偶然致死”型社会热点案件的量刑思考
——评徐某某诈骗猝死案张召怀
拍案惊奇
《》中的经典案例杨宇冠
裁判选登
东三宝诉弘昌工具公司案民事判决书
附录
最高人民法院案例裁判要旨(2016年)
这次购入的《中国案例法评论(2016年第2辑 总第4辑)》,易延友老师的鼎力主编,加上法律出版社旗舰店的品质保证,让我对这次的阅读体验充满了信心。作为一名对中国法治发展有持续关注的读者,案例法的研究对我而言具有非凡的意义。它能够让我们看到法律条文是如何在真实的社会场景中被解读和应用的,也能折射出司法实践中的一些微妙之处和发展趋势。我期待在这本书中,能够找到关于一些当下社会热点问题,如知识产权保护、合同纠纷、侵权责任等方面的典型案例,并从中学习到权威的法律分析和裁判思路。一本好的案例法评论,不仅能帮助我们理解现行的法律,更能预示着未来法律的发展方向,我十分期待这次的阅读能够带来深刻的启迪。
评分每次看到《中国案例法评论》系列的面世,都有一种如获至宝的感觉。这次的《2016年第2辑 总第4辑》,由易延友教授精心编纂,法律出版社旗舰店的配送也一如既往的迅速和可靠。我选择购买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中国法治进步的关注。在中国这样一个快速变化的社会里,法律的生命力体现在它如何与时俱进,如何回应社会的需求。案例法研究,正是捕捉这种生命力的最直接的方式。我非常期待能够在这本书中,窥见当下中国司法实践的前沿动态,了解那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件是如何被审理的,以及在这些案件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法律智慧和价值判断。无论是对法学研究者,还是对法律实务工作者,亦或是像我一样对国家法治进程充满热情的普通读者,这本书都无疑是一份厚重且极具参考价值的读物。
评分这次终于入手了心心念念的《中国案例法评论(2016年第2辑 总第4辑)》,易延友老师主编,法律出版社旗舰店的品质自然没得说,包装得非常严实,拆开快递的那一刻,就有一种仪式感。我一直对中国法律的实践和发展非常感兴趣,而案例法正是了解这些活生生的法律运作机制的绝佳窗口。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研读,但仅仅是翻阅目录和作者列表,就已经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看到一些我熟悉的学者和实务界大咖的名字出现在其中,我就知道这一定是干货满满,能够提供深刻的洞察和独特的视角。我对其中可能涵盖的最新法律争议、裁判思路的演变,以及它们在中国社会转型期所扮演的角色,都充满了好奇。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更清晰地理解中国法律的脉络,看到法律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是如何被应用和解释的,从而提升我自身的法律素养。
评分收到《中国案例法评论(2016年第2辑 总第4辑)》,这本由易延友主编、法律出版社旗舰店出品的书籍,我的第一感受便是其沉甸甸的专业感。我对中国法律的演进轨迹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而案例法恰恰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我尤其关注那些能够反映社会变迁和法律发展前沿的案例,它们往往蕴含着最生动的法律思考。易延友教授的学术声誉,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质量充满信心。我迫切希望通过阅读,能够了解在2016年,中国法律界在哪些重要的领域,通过具体的司法实践,展现出新的突破和思考。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学术著作,更是一个观察中国法治进程的重要窗口,我相信它能为我的法律认知带来新的启发。
评分拿到这本《中国案例法评论(2016年第2辑 总第4辑)》的时候,内心是涌动着一份对知识的渴望的。易延友老师的主编声名在外,这本身就是品质的保证。我特别欣赏这种以案例为切入点的学术研究方式,它不像纯粹的理论探讨那样显得空泛,而是紧密地联系着社会现实。中国当前的法治建设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而法律的生命力恰恰体现在它解决这些现实问题的能力上。我期待在这本书中看到,那些真实的庭审片段、法官的判决理由、律师的辩护策略,是如何共同编织出一张能够反映时代特征的法律图景。我很好奇,在2016年这个时间点,有哪些前沿性的法律问题得到了深入的探讨?有哪些案例的处理方式,能够对未来的法律发展起到指引作用?这本书的出版,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和思考平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