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 |||||||||
| 商品名称: | 陕西省地图挂图 | ||||||||
| 出版社: | 福建省地图出版社 | ||||||||
| 审图号: | GS(2012)1679号 | ||||||||
| ISBN: | 9787546701141 | ||||||||
| 版次: | 2018年1月第1版 | ||||||||
| 印次 | 2018年1月第1次印刷 | ||||||||
| 定价: | 40.00 | ||||||||
| 装帧: | 双面覆膜上下挂杆 正面哑光膜 背面亮光膜 | ||||||||
| 包装: | 平装 | ||||||||
| 幅面: | 一全张 | ||||||||
| 语种 | 中文 | ||||||||
| 成品规格: | 带杆 1.10*0.8米实际尺寸 1.06*0.76米 | ||||||||
这本《2018全新版陕西省地图挂图》的包装和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首先,那1.1米乘0.8米的尺寸,拿在手里就感觉沉甸甸的,不是那种一摸就皱巴的廉价纸张。双面覆膜的处理工艺,摸上去光滑而富有韧性,即便是偶尔不小心洒上点水渍,估计也能轻松擦掉,这对于经常需要参考地图的家庭或办公室环境来说,简直是刚需。挂杆的安装也出乎意料地顺畅,金属的质感比我预想的要好,挂在墙上,地图平整地垂下来,没有出现恼人的卷边现象。从整体的物理形态来看,它绝对算得上是一件耐用的工具,而不是那种看一次就束之高阁的摆设。特别是考虑到它是2018年的版本,在那个时间节点上,能提供如此高标准的制作工艺,足见出版方在产品质量上的用心程度。那种厚重感和清晰的印刷质感,让人在使用之前,就已经对它的信息准确性抱有极高的期待。
评分从“交通分省挂图”这个定位来看,它在描绘陕西省内部的县际连接方面,显示出了极强的实用主义倾向。它并没有过多地去描绘省外相邻区域的细节,而是将所有精力集中在了如何清晰地展示省内各个节点之间的联系上。无论是城市群之间的快速通道,还是通往偏远山区的二级公路,其路径的走向都被精确地描绘出来。这对于需要深入了解陕西省域内部物流或者人员流动的用户来说,提供了最直接的视觉参考。而且,地图的整体布局很“大气”,留白得当,即便尺寸不小,挂在办公室的墙上也不会显得拥挤,反而有一种沉稳的专业感,是提升空间信息效率的绝佳选择。
评分我最欣赏的是这张地图在色彩和信息密度的拿捏上展现出的高超平衡艺术。通常省份挂图不是信息塞得太满,让人眼花缭乱,就是过于简化,关键信息缺失。但这套陕西地图却找到了一个绝佳的中间点。交通网络的标示尤其出色,无论是高速公路、国道还是省道,线条的粗细和颜色的区分都恰到好处,即便是初次接触陕西路况的人,也能迅速识别出主干道和次干道。更不用说那些重要的地理地貌标记,秦岭的走向、黄土高原的过渡,用微妙的阴影和等高线巧妙地融合在底色之中,既不喧宾夺主干扰阅读,又在视觉上提供了丰富的地理认知维度。作为家庭备用图,这种清晰度意味着我不用每次查阅都要戴上老花镜,信息的层级划分做得非常直观。
评分作为一名对历史和文化偶尔有所关注的普通用户,我特别注意了地图上对地级市和重要县级行政区的标注精细度。这份2018年的挂图,在当时的时效性上做得非常到位,重要的文化遗址、旅游名胜的图标设计得非常简洁但辨识度高,它们不是用那些花哨的、占据大面积的图标来污染版面的,而是用小而精致的符号点缀在相应位置。这使得地图的主体功能——地理定位和交通规划——没有因为附加信息的加入而受到削弱。对于计划自驾游或者对某个特定历史遗迹进行定位的用户来说,这种克制而准确的标注方式,远比那些什么都想标注但什么都没标好的地图要实用得多。可以说,它在“工具性”和“知识性”之间取得了巧妙的平衡。
评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我发现它在反光控制方面做得相当不错。由于是双面覆膜,按理说应该会比较亮,但不知道是覆膜材质的选择还是工艺的调整,即便是放在靠近窗户的位置,阳光直射下,地图上的文字和线条也保持了很好的清晰度,没有出现那种刺眼的白斑,这对于长时间观看地图的人来说,极大地缓解了视觉疲劳。我曾尝试用马克笔在上面做一些临时的标记(虽然知道撕下来会很困难,但只是为了测试覆膜的耐受度),发现字迹并不会轻易洇开,而且相对容易擦除,这再次印证了它作为一张“耐用挂图”的定位。这种对细节的关注,体现了专业制图出版物应有的水准,区别于那些只追求低价竞争的普通印刷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