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心灵的法生活
作 者: 蓝晨 著作 定 价: 25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05-01 页 数: 150 装 帧: 平装 ISBN: 9787514129519 ●XX章勇于面对内心的焦虑 ●1.1恐怖症/3 ●1.2疑病症/6 ●1.3焦虑症/13 ●第二章 内心宁静,就不会焦虑 ●2.1心清净,人安宁,不焦虑/27 ●2.2简简单单,戒除浮躁/33 ●2.3心灵美,不焦虑/37 ●2.4抛开坏心情/41 ●2.5让心澄净/43 ●第三章 坦然面对得失,不会有遗憾 ●3.1得失是生活的写照/51 ●3.2放弃芝麻,捡了西瓜/54 ●3.3选择适合自己的/61 ●3.4松开手,会拥有的更多/66 ●3.5先给予,才能得到/70 ●……内容简介
公务员为了升职而寝食难安;白领职员面对堆积如山的工作而心急如焚;学生不仅考学压力难以承担,毕业之后还要为工作发愁;另外,“教育、住房、医疗”三大问题,更是让普通百姓眉头紧锁……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早已丢失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遗失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惬意,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竞争与压力。
不论你现在是否正在被焦虑的想法所困扰,还是正在恐慌、抑郁,蓝晨编著的《和谐心灵的法生活》都会告诉你如何面对这些困扰,从而改变自己的生活。
《和谐心灵的法生活》将为你你重塑一双婴儿般纯净的眼睛,帮助你重建全新的心灵和谐健康的态度和理念,帮助你以全新的视觉重新认识你的生命,帮助你去重新认识这个真善美的世界。
2.1 心清净,人安宁,不焦虑
心灵需要宁静
一位大学教授问他的学生:“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学生回答:“健康、爱情、名誉、财富……”谁料教授不以为然地说:“你忽略了很重要的一项――心灵的宁静,没有它,上述种种都会给你带来可怕的痛苦!”
很多时候,我们的内心都为外物所遮蔽、掩饰,浮躁的心情占领了我们整颗心,因此在人生中留下许多遗憾:在学业上,由于还不会倾听内心的声音,所以盲目地选择了别人认为很有潜力与前景的专业:在事业上,故意不去关注内心的声音,在一哄而起的热潮中,也去选择那些很为众人看好的热门职业;在爱情上,常因外界的作用扭曲了内心的声音......
坦白说,我之前对心理学类书籍的印象一直停留在“分析病症”、“解决问题”的层面,但《和谐心灵的法生活》完全刷新了我的观点。这本书的风格非常独特,它将“法”的概念引入到对心理的探讨中,形成了一种别样的视角。作者并没有用生硬的理论来“说教”,而是通过一种更具诗意和哲思的方式,引导读者去探索内心深处的“法则”。我特别被书中关于“顺应自然”和“自我接纳”的部分所打动。它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感到痛苦,是因为我们一直在对抗内心的声音,或者强迫自己变成别人眼中的样子。这本书鼓励我放下不必要的执念,去拥抱真实的自己,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它并没有提供一套僵化的行为准则,而是提供了一种更灵活、更包容的思维方式。我开始学会用更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去理解人性的复杂,去发现每个个体独特的“法”。这本书让我感到,真正的和谐,源于内心的平静和对自我真实的理解。
评分拿到《和谐心灵的法生活》这本书的时候,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待,觉得又是一本关于心灵成长的通俗读物。然而,当我真正开始阅读之后,我才发现自己错得离谱。这本书的文字功底非常深厚,作者的语言精炼而富有力量,每一句话都仿佛饱含深意,值得反复揣摩。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分析心理现象时所展现出的那种细腻和敏锐。它不是那种空泛的道理,而是能够触及到我们最真实、最微妙的内心感受。书中关于“情绪管理”和“自我认知”的章节,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一直以为自己对情绪的控制已经做得不错,但读完这本书,我才意识到,很多时候我只是压抑了情绪,而没有真正地去理解和接纳它们。作者提供的那些方法,比如正念练习和情绪日志,真的让我受益匪浅。它们帮助我学会了如何区分不同的情绪,如何识别情绪背后的根源,并以一种更健康、更有效的方式去应对它们。这本书让我感到,原来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心灵的“法官”,用智慧和觉知来化解内心的冲突,创造属于自己的和谐。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一片迷雾中找到了一盏明灯。我一直觉得生活中有许多不确定性,人际关系也常常让我感到疲惫和困惑。读了《和谐心灵的法生活》之后,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作者并没有直接给出解决问题的“秘方”,而是通过一种引导性的方式,让我自己去发现答案。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同理心”和“界限感”的探讨。以前我总是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法,害怕拒绝,导致自己承担了过多的压力。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尊重自己的感受,设定清晰的界限,并不是自私,而是对自己和他人都负责任的表现。作者用了很多生动的比喻,来解释这些抽象的心理概念,让我能够轻松地理解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比如,他将健康的人际关系比作一座花园,需要悉心照料,也需要适度的围栏。这种形象的描述,让我对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本书让我不再感到孤单和无助,而是充满了力量和信心,去经营属于自己的“和谐心灵”。
评分这本书真的是一本宝藏!我一直对心理学领域抱有浓厚的兴趣,也读过不少相关的书籍,但《和谐心灵的法生活》给我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它不像有些书那样,上来就充斥着晦涩的理论和复杂的术语,而是以一种非常亲切、生活化的语言,娓娓道来。我特别喜欢作者在讲述心理学原理时,穿插的那些生动的故事和真实的案例。读起来就像是和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在聊天,他会用最简单易懂的方式,为你揭示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奥秘。我尤其被书中关于“认知偏差”的部分所吸引,它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是客观事实的判断,其实都受到了我们主观意识的过滤和扭曲。这让我在面对一些人际冲突或者生活中的不如意时,能够多一份反思,少一份固执。这本书没有给我提供什么“心灵鸡汤”式的速效疗法,而是提供了一种看待事物、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全新视角。它引导我去探索内心深处的感受,去理解那些不被察觉的动机,从而找到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每次翻开这本书,都能发现新的感悟,仿佛在跟随着作者一起,一步步迈向更通透、更平和的心灵境界。
评分我一直以为心理学是一门高深莫测的学科,只有专业人士才能真正理解和运用。然而,《和谐心灵的法生活》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这本书的写作风格非常独特,它将复杂的心理学概念巧妙地融入到对“法生活”的阐述中,让我对“法”的理解不再局限于条条框框的规则,而是上升到了精神层面。作者用一种非常哲学化的语言,探讨了我们内心世界的运作规律,以及这些规律如何与我们如何“生活”产生深刻的联系。我惊喜地发现,很多我曾遇到的困惑,比如如何平衡个人需求与社会责任,如何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保持自我,这本书都给出了非常深刻的启示。它让我意识到,所谓的“法生活”,其实是一种由内而外散发出的秩序感和智慧,它来自于对自我、对他人、对世界的深刻理解。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我开始审视自己的行为模式,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选择,并尝试将书中的智慧融入到日常的点滴之中。它不是一本教人如何“成功”的书,而是一本教人如何“活得更好”的书,一种更有深度、更有意义的“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