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净化血液不生病
定价:29.80元
售价:19.4元,便宜10.4元,折扣65
作者:薛丽君
出版社: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54242447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废物,当体内废物积蓄过多会对身体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常吃一些净化血液的食物,可以帮您及时排除体内毒素,让身体免受疾病的威胁。
内容提要
《净化血液不生病》介绍了14种人体需要的营养素,帮您净化血液;29种健康食材助您远离疾病;107道美味菜肴令您血液循环顺畅。以食物代替药物调理身体、多多运动,改善血液状况,让身体免受疾病威胁。
目录
作者介绍
薛丽君,副教授,主任医师,
毕业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现任长沙医学院中医学院副院长,任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营养与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
一直从事《中药学》课程教学,曾被评为湖南省青年教学能手,制作的《中药学》CAI课件和《中药学》网络资源平台多次在全国及湖南省多媒体课件大赛中获奖。
曾主持省级科研课题3项,主持省级教改课题1项,参与省级教改课题2项,主持校级教改课题3项,指导大学生创新性研究课题7项,主编学术著作2部,参编教材3部,参编学术著作2部,在期刊上发表论文19篇,获得多项**级、省级奖励和荣誉称号。
薛丽君,副教授,主任医师,
毕业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现任长沙医学院中医学院副院长,任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营养与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
一直从事《中药学》课程教学,曾被评为湖南省青年教学能手,制作的《中药学》CAI课件和《中药学》网络资源平台多次在全国及湖南省多媒体课件大赛中获奖。
曾主持省级科研课题3项,主持省级教改课题1项,参与省级教改课题2项,主持校级教改课题3项,指导大学生创新性研究课题7项,主编学术著作2部,参编教材3部,参编学术著作2部,在期刊上发表论文19篇,获得多项**级、省级奖励和荣誉称号。
文摘
序言
坦白说,市面上关于健康的读物太多了,很多都充斥着夸张的宣传和不切实际的承诺。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像一股清流。它的核心价值在于“适度”与“平衡”的哲学。作者极其强调个体差异性,她反复提醒读者,没有一种方法适用于所有人,关键在于聆听自己身体发出的独特“噪音”。书中有很多段落都在讨论如何识别身体发出的“警告信号”,这种培养自省能力的做法,远比直接给出“吃什么、不吃什么”的死命令要高明得多。我曾经尝试过很多极端的饮食法,结果反而让身体亮起了红灯。这本书引导我走上了一条更可持续的、更温和的自我照护之路。它教会我,健康不是一场冲刺,而是一场需要耐心的马拉松。阅读过程中,我常常停下来沉思,思考自己过往生活中的哪些习惯是潜移默化地在损害自己,而书中提供的修正路径,是那么的温柔而坚定,让人心悦诚服地愿意去做出改变。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设计,我必须得给个好评。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太多“健康书”都是一堆密密麻麻的文字,读起来非常累。但这本书不同,它巧妙地运用了留白,重要的概念都有独立的色块或小标题突出显示,读起来节奏感很强,眼睛不会感到疲劳。我是一个典型的“碎片化阅读者”,经常只有零散的十分钟时间。这本书的结构非常适合我这种人。我可以随时翻到任何一个章节,快速找到我感兴趣的主题——无论是关于消化道的调理,还是关于情绪对生理的影响——都能在极短时间内获取核心信息,并且马上就能找到对应的行动指南。我发现,这种清晰的结构,也侧面反映了作者思路的清晰。她对知识的梳理非常有条理,像是在搭建一座结构稳固的金字塔,底层是基础理论,顶层是高级应用,两者层层递进,过渡自然。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知识的来源,更像是一个高效的健康管理工具箱,随时可以拿出来使用。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它对“观念”的重塑作用。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健康常识”,在这本书里被进行了颠覆性的审视,但这种颠覆不是为了哗众取宠,而是基于扎实的观察和推理。作者对现代生活方式与人体机能失衡之间关系的剖析,入木三分,让人不得不深思我们是如何在追求“快”的过程中,慢待了自己的身体。我特别欣赏书中那种批判性思维的引导,它鼓励读者去质疑那些未经证实的说法,建立基于证据的健康观。这种思维训练,让我对其他健康信息也变得更加审慎和有辨别力。它不仅仅教会了我“如何做”,更重要的是教会了我“如何思考”。这种从内到外的认知升级,是任何速效方法都无法比拟的。这本书就像一个“知识过滤器”,帮助我过滤掉了生活中的冗余和噪音,让我能够更专注、更清晰地去关照生命中最根本的需求。它提供的,是一种长期的、内化的健康智慧。
评分读完这本书后,我最大的感受是,知识的深度和实践的可行性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作者在探讨一些深层次的生理机制时,那种严谨的逻辑链条让人不得不佩服她的专业素养,但她从不沉溺于晦涩的术语。每一次深入讲解之后,总会立刻跟进一个非常实际的、我今天就能做到的操作步骤。比如,书中对于“晨起第一杯水”的温度和饮用时机的描述,精确到分钟和感觉,而不是简单地一句“多喝水”。这种对细节的把控,体现了作者极高的职业素养和对读者负责的态度。我特意按照书中的建议调整了我的睡眠前后的习惯,效果立竿见影,连带着第二天的精神状态都有了显著的提升。更难得的是,这本书的语气是极其平等的。她从不把自己放在一个“救世主”的位置上,而是作为一个引路人,陪伴你探索身体的奥秘。它给予的,是一种赋权感——让你相信,你完全有能力为自己的健康掌舵,而不是把命运交给别人。这本书的每一页,都充满了那种“我能行”的积极力量。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相当引人注目,那种沉稳的色调配上简洁的排版,一下子就给人一种专业而可靠的感觉。初次翻开,我立刻被作者那种娓娓道来的叙事方式所吸引。她仿佛不是在写一本健康指南,更像是在和老友分享多年积累的宝贵经验。尤其是一些关于日常饮食调整的建议,写得特别接地气,完全不是那种高高在上、让人望而却步的学术说教。我记得有一次,我正在为下午茶吃什么而纠结,脑海里突然冒出了书里提到的一种简单水果搭配法,既满足了口腹之欲,又完全符合健康原则。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才是真正打动我的地方。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在于,它把复杂的生理学知识,用最朴素的语言包装起来,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就吸收了精髓。它没有给我任何压力,只是轻轻地推了我一把,让我开始关注自己身体发出的每一个细微信号。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像是卸下了好几层心理包袱,不再对“健康”这个词感到焦虑,而是把它变成了一种可以轻松融入生活的日常实践。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它提供了多少惊天动地的秘方,而在于它重塑了我对自身健康的认知框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