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照明设计与封装技术应用

LED照明设计与封装技术应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尤风翔,张猛 著
图书标签:
  • LED照明
  • 照明设计
  • 封装技术
  • 半导体照明
  • 光电技术
  • 照明工程
  • LED应用
  • 电子技术
  • 照明
  • 技术应用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赏心悦目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ISBN:9787519204136
商品编码:29372015754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5-10-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LED照明设计与封装技术应用

定价:52.00元

作者:尤风翔,张猛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5-10-01

ISBN:978751920413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以充分体现应用技术型教育的特点,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原则,从LED基础知识、LED照明设计原理、LED芯片制作、LED封装技术和LED发展前景及LED企业应用案例等方面介绍了LED 的基本概念、原理、应用等相关技术知识。本书共有7章,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LED的应用及驱动电路技术、LED的应用与驱动电路实例、LED封装技术、LED封装的几种结构、LED新工艺、OLED技术及其应用、LED产业分析及应用

目录


章LED的应用及驱动电路技术
 1.1LED的应用及对驱动电源的要求
 1.2LED在驱动电路中的连接方式
 1.3降压式LED驱动电源
 1.4开关电源式LED驱动电源的核心构成
 1.5开关电源式LED驱动电源
第2章LED的应用与驱动电路实例
 2.1LED的照明应用
 2.2LED的背光光源技术
 2.3白光LED的驱动设计
第3章LED封装技术
 3.1LED封装概述
 3.2LED封装的分类及工艺流程
第4章LED封装的几种结构
 4.1引脚式封装结构
 4.2平面式封装
 4.3表贴式封装
 4.4食人鱼封装
第5章LED新工艺
 5.1大功率LED的封装与检测
 5.2LED外延工艺技术
 5.3LED的芯片技术
 5.4LED封装行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第6章OLED技术及其应用
 6.1OLED概述
 6.2OLED技术研发进展
 6.3OLED结构原理、发光过程及分类
 6.4OLED驱动技术
 6.5OLED的制造
 6.6OLED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6.7我国OLED产业存在的问题和主要任务
 6.8推动我国OLED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第7章LED产业分析及应用
 7.1半导体照明产业背景及战略意义
 7.2LED产业背景及战略意义
 7.3全球LED产业发展概况分析
 7.4我国LED产业发展概况
 7.5中国部分LED厂商经营分析
 7.6中国LED照明企业情况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尤凤翔,双学科三级教授,博士,苏州大学硕士生导师,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荣获广东省“南粤教师”称号。先后获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曾主持省、市级科研项目30余项。在外重要期刊物发表教育、科研论文85篇,出版专著2部,主编教材6部。申请授权6项。
  张猛, 江苏省镇江技师学院电子教研组组长、副教授。在外重要期刊物发表教育、科研论文12篇,出版教材、专著4部。
  陈庆,工学硕士,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讲师。在外重要期刊物发表教育、科研论文16篇,主编教材2部。指导学生参加全国机器赛获一等奖2项,申请并授权4项。
  王槐生,工学硕士,博士生,苏州大学电子信息学院讲师。在本专业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省级科研项目5项,出版专著、教材2部,申请并授权5项

文摘


序言



《光影织梦:空间照明艺术与材料科学前沿》 一、 跨界融合的照明叙事:点亮情感与功能之美 本书旨在探索照明设计不仅仅是简单的物理过程,而是一种能够触及人心、塑造空间氛围、提升生活品质的艺术表达。我们抛开纯粹的技术参数,深入挖掘光线在心理学、生理学以及美学层面的深层影响。从古老的烛火摇曳带来的温暖慰藉,到现代LED技术赋予的精巧控制与节能特性,光线作为一种无形的媒介,始终在与人类的情感需求和生存环境发生着深刻的互动。 本书将首先引导读者认识“光”的哲学意涵。我们将回溯人类文明史中光的重要地位,从神话传说中对太阳与圣火的崇拜,到哲学思想中“光明”与“黑暗”的二元对立,再到艺术领域中光影表现力的演变,例如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对明暗对比的精妙运用,印象派画家对瞬间光影的捕捉,以及现代主义建筑中对自然光引入的极致追求。这些历史与艺术的溯源,并非为了堆砌知识,而是为了构建一个更宏观的视角,理解光如何成为人类感知世界、表达情感的基石。 接着,我们将深入剖析光线如何影响人的生理与心理状态。在生理层面,光线对于人体的昼夜节律、视力健康、甚至内分泌系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书将介绍不同色温、显色指数的光源如何影响人的警觉性、放松度以及情绪波动。例如,清晨偏冷的色温可以帮助唤醒身体,而傍晚偏暖的色温则有助于促进睡眠。我们将详细阐述这些科学原理,并结合实际应用,例如在医院、学校、办公场所以及居家环境中,如何根据不同需求设计出最适宜的光环境,以促进健康、提高效率、减轻疲劳。 在心理层面,光线更是空间情感的缔造者。一段柔和的灯光可以营造出温馨浪漫的氛围,而强烈的直射光则可能带来压迫感。本书将通过大量案例分析,展示如何运用光线的明暗、色彩、方向以及动态变化,来塑造空间的性格与情绪。我们将探讨“光影游戏”的魔力,如何通过巧妙的阴影处理,增加空间的层次感与戏剧性;如何运用色彩照明,引导观众的注意力,强化主题,甚至唤起特定的联想。从“氛围照明”到“功能照明”,再到“装饰照明”,本书将系统性地梳理各类照明设计的核心理念与实践技巧,帮助读者理解如何通过光线“画”出空间的故事。 二、 材料科学的革新:点亮未来照明的无限可能 如果说设计是灵魂,那么材料则是承载光影的血肉。本书将聚焦于驱动现代照明技术发展的关键——材料科学的最新进展。我们不再停留于对传统光源的叙述,而是将目光投向那些正在重塑照明产业格局的革命性材料。 本书将深入探讨高性能有机材料在照明领域的应用。特别是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技术,我们将详细解析其发光原理、材料构成以及在显示和照明领域的突破性进展。读者将了解到,OLED材料的柔韧性、超薄化特性以及出色的显色能力,使其能够实现前所未有的设计自由度,例如可弯曲的面板、透明的显示屏,以及能够融入各种家具和建筑表面的发光体。我们将分析不同有机发光材料的特性,如荧光材料、磷光材料,以及它们在色彩表现、发光效率和器件寿命上的差异。 此外,本书还将关注无机半导体材料在新型照明技术中的角色。特别是量子点(Quantum Dots)材料,我们将揭示其独特的尺寸依赖发光特性,以及如何在LED照明中提升色彩纯度和显色指数,实现更生动、更自然的色彩还原。读者将了解到量子点如何作为高效的色彩转换层,弥补传统LED在色彩表现上的不足,为显示器、LED灯具以及特殊照明应用带来革命性的提升。 本书还将探讨新型光学材料和纳米材料在照明领域的潜在应用。例如,具有特殊光学性能的薄膜材料,如何用于控制光线的散射、反射与折射,实现更均匀、更具指向性的照明效果。纳米结构材料,如纳米晶体、纳米线,它们如何在提高光效、降低能耗,甚至实现自清洁、抗菌等附加功能方面发挥作用。我们将分析这些前沿材料的制备方法、性能特点以及在下一代照明技术中的应用前景,为照明工程师和材料科学家提供前瞻性的思路。 最后,本书不会回避材料的可持续性与环保问题。我们将讨论如何开发和应用更加环保的照明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如何提高照明产品的能源效率,推动绿色照明的发展。例如,可回收性材料的选择,低毒性材料的研发,以及如何通过材料创新实现更长的产品寿命,从而减少资源的消耗。 三、 实践指导与未来展望:连接设计与技术的桥梁 《光影织梦》的价值不仅在于理论的探讨,更在于其将前沿的材料科学知识与创新的照明设计理念相结合,为读者提供切实可行的实践指导。 本书将通过大量的实际案例,展示如何将抽象的设计概念转化为具象的光影效果。我们将分析不同类型空间(如居住空间、商业空间、公共空间、文化场馆)的照明设计挑战,以及如何运用材料的特性来解决这些挑战。例如,在博物馆展陈照明中,如何利用高显色指数的LED和精准的光学控制,既能保护珍贵的展品,又能呈现其最真实的色彩;在商业零售空间,如何运用动态照明和色彩变化,吸引顾客,营造独特的品牌氛围;在智能家居环境中,如何通过互联互通的照明系统,实现个性化的光照调节,提升居住舒适度。 本书还将深入探讨照明设计的实施过程,从概念构思、方案设计、技术选型,到施工落地与后期维护。我们将介绍相关的设计工具和软件,以及在实际项目中需要考虑的工程规范和标准。对于材料科学的应用,我们将详细阐述不同材料的工艺要求、集成方法以及在实际产品中的可靠性评估。 最后,本书将展望未来照明技术的发展趋势。我们将探讨智能化、网络化在照明领域的融合,以及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更智能、更节能、更个性化的照明系统。例如,基于用户行为和环境数据的自适应照明,以及与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的联动,创造沉浸式的光影体验。我们将思考照明设计在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等宏大议题中的角色,以及材料科学如何继续为这些挑战提供解决方案。 《光影织梦:空间照明艺术与材料科学前沿》是一本面向所有对光、对空间、对未来抱有热情的读者的书籍。它不仅能够启发设计师的创意灵感,也能为工程师提供坚实的材料科学基础,更能为普通读者打开一扇理解光影之美的窗户,共同探索如何用光线点亮我们的生活,织就更加美好的未来。

用户评价

评分

读完这本书,我才意识到它更像是一部LED照明行业的发展史和未来趋势的预言。书中可能追溯了LED从实验室走向大众的艰辛历程,讲述了技术突破、成本下降以及应用普及的关键节点。我仿佛看到了早期LED的低效和高昂价格,与如今的普及和多样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书中或许还深入探讨了LED照明对能源消耗、环境保护以及人类健康带来的深远影响,包括其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巨大潜力,以及如何通过智能控制系统进一步优化能源利用。我预期书中会重点分析LED技术在智能家居、物联网、智慧城市等领域的融合发展,展望未来LED照明将不仅仅是简单的光源,而是集成了通信、感知、控制等功能的智能终端,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捷和舒适。此外,对于LED行业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比如更高效率的LED、更广泛的光谱调控能力、更具创意的产品设计等,书中或许也提供了独到的见解。

评分

我原本期待这是一本能够帮助我掌握LED电路设计精髓的宝典,书中会详细介绍各种LED驱动电路的拓扑结构,比如降压、升压、升降压转换器,并提供计算元件参数的详细步骤和公式。我希望能够学习到如何设计稳定可靠的恒流源,以保证LED的寿命和一致性,并掌握如何根据LED的电压、电流特性,选择合适的驱动IC,以及如何处理驱动电路的纹波、噪声和电磁干扰问题。书中或许还会涉及LED的PWM调光、模拟调光等控制方式,以及如何实现无级调光和色温可调。我期待能够看到一些实际的电路设计案例,比如针对不同功率LED灯具的驱动方案,以及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高效、低成本的驱动电路设计。我也希望能够了解到LED驱动电路的安规要求和EMC标准,以及如何通过测试来验证驱动电路的性能。

评分

我原本以为这本书会是一部LED封装技术的百科全书,会深入剖析从晶圆制造、芯片固晶、焊线、点胶、封装模具设计,到塑封、引线框架、电镀、测试等一系列精密工艺。我期待能够了解到不同封装材料的性能特点,比如环氧树脂、有机硅、陶瓷等,以及它们对LED光效、可靠性和寿命的影响。我设想书中会详细介绍倒装芯片(Flip-chip)技术、覆晶封装(COB)技术、芯片级封装(CSP)技术等前沿封装工艺,并分析其在提升功率密度、降低热阻、实现小型化等方面的优势。同时,对于封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如虚焊、脱金、光衰加速等,书中或许会提供详细的检测方法和预防措施。我也希望能够看到书中对封装设备的介绍,比如固晶机、焊线机、封胶机等,以及它们的工作原理和技术参数。

评分

翻开这本书,我却发现内容似乎更多地聚焦于LED照明的实际应用案例,而非深奥的理论。书中详尽地描绘了不同行业如何巧妙地运用LED技术提升照明效果和能源效率。例如,在商业空间照明方面,它可能详细分析了如何通过LED的调光调色功能,营造出极具吸引力的购物氛围,以及如何通过高显色指数的LED灯具,真实还原商品的原色。在工业照明领域,我猜想书中会重点讲解LED照明在恶劣环境下的耐用性、高亮度以及防爆特性,并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比如在矿井、化工厂等特殊场所的应用。我还期待看到书中对城市景观照明的精彩呈现,如如何利用LED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打造出夜晚璀璨的城市天际线,或是为历史建筑赋予全新的光彩。此外,关于LED在植物照明、医疗照明等新兴领域的应用,书中或许也提供了前瞻性的视角和实践经验,让我对LED照明的无限可能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上闪烁着“LED照明设计与封装技术应用”的字样,乍一看,我以为会是一本深入浅出的技术指南,详细解析LED的二极管结构、光电转换原理,以及各种封装工艺,比如SMD、COB、CSP等等,并且会详细介绍不同封装形式在散热、光效、寿命等方面的优劣势,再配上图文并茂的PCB布线技巧、恒流源驱动电路设计,甚至是色温控制、显色指数(CRI)的理论与实践。我期待着能从中学习到如何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例如家居照明、商业照明、工业照明、甚至汽车照明,来选择最合适的LED芯片和封装方式,并掌握相关的设计流程和关键技术点。我尤其希望能够看到一些关于LED光源热管理的高级技巧,比如如何设计高效的散热片、选择合适的导热材料,以及如何通过仿真软件进行热分析。此外,对于LED驱动电源的电磁兼容性(EMC)设计、安规认证要求,以及最新一代的智能LED控制技术,如DALI、Zigbee等,我也希望能有详尽的阐述。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