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无师自通学按摩(双色版)(附DVD)
定价:29.80元
作者:付国会,郭长青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2-01
ISBN:978712204101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81kg
编辑推荐
按摩是一种简、便、易、廉的中医疗法。普通百姓若能正确运用,将起到明显的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的作用。本书作者将通过简练的文字、清晰的图片和生动的DVD光盘教给您正确的按摩基本学位、主要手法和常见的治疗方法,让您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 愿本书能给您和您的家人带去健康、快乐!
内容提要
按摩是一种治疗范围较广泛的物理疗法,属于中医的外治法范畴。它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经络,以疏通气血、平衡阴阳,以起到调理机体、医治疾病、缓解疼痛与不适、增强体质的作用。对骨伤科、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和五官科等各科的许多疾病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它还无服药之不便,之痛苦,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
本书分为五个部分,一为常用穴位,二为常用手法,三为常见疾病按摩。四为配合按摩的保健操。书中所有的穴位、手法和重要的操作均配以图片说明。同时配合手法和常见病治疗的DVD光盘。这些都使得老百姓在学习按摩方法时更加得心应手。
目录
部分 常用穴位
一、取穴方法
二、头面部穴位
三、躯干部穴位
四、四肢部穴位
五、足部反射区
六、常用耳穴
第二部分 常用手法
1 一指禅推法
2 滚法
3 拿法
4 揉法
5 摩法
6 抹法
7 扫散法
8 推桥弓
9 搓法
10 抖法
11 点法
12 推法
13 擦法
14 按法
15 拍法
16 捻法
17 弹拨法
18 捏法
19 振法
20 拔伸法
21 摇法
22 扳法
23 背法
24 足部按摩常用手法
第三部分 常见疾病按摩
一、感冒
二、咳嗽
三、支气管炎
四、肺炎
五、慢性因炎
六、头痛
七、眩晕
八、失眠
九、面神经麻痹
十、三叉神经痛
十一、近视
十二、耳鸣
十三、牙痛
十四、鼻炎
十五、胃痛
十六、胃下垂
十七、呃逆
十八、呕吐
十九、腹痛
二十、腹泻
二十一、便秘
二十二、痔疮
二十三、糖尿病
二十四、慢性胆囊炎
二十五、高血压病
二十六、闭经
二十七、痛经
二十八、月经不调
二十九、更年期综合征
三十、阳痿
三十一、前列腺增生
三十二、颈肩部疲劳和不适
三十三、颈椎病
三十四、落枕
三十五、肩周炎
三十六、网球肘
三十七、腕部疼痛
三十八、弹响指
三十九、急性腰部软组织损伤
四十、慢性腰肌劳损
四十一、腰椎问盘突出症
四十二、强直性脊柱炎
四十三、膝部疼痛
四十四、小腿抽筋
四十五、踝关节扭伤
四十六、跟痛症
四十七、平足症
第四部分 小小保健操,全身都健康
一、如何“坐立卧行
二、腰背部肌肉锻炼
三、消除腰部不适感
四、办公室一族脊柱
附录 贴敷疗法
一、原理
二、用品介绍
三、选穴原则
四、操作方法
五、适应范围
六、注意事项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提到附带的DVD,那绝对是这本书的点睛之笔,可以说,没有DVD,这本书的实用性至少要打个五折。按摩这种技艺,文字描述永远是苍白无力的,力度、角度、频率,这些动态的参数,只有亲眼看到示范才能真正领悟。DVD中的演示非常专业,镜头语言运用得当,既有全身的宏观展示,也有局部肌肉群和穴位定位的特写镜头。我特别喜欢看那些关于手法力度掌握的讲解部分,视频中会用直观的方式展示如何运用身体的重量而非蛮力去施加有效的压力,比如“提插捻转”这些复杂动作,通过慢动作回放和真人操作者的讲解,我很快就掌握了要领。而且DVD的结构也和书本内容紧密对应,书上讲到哪个章节或哪个穴位,DVD中都有相应的视频演示,两者可以无缝切换对照学习,学习效率倍增。对于零基础的我来说,这个视频教程简直是雪中送炭,它弥补了传统印刷品在动态演示上的所有短板,让“无师自通”的口号真正有了实现的可能。
评分从作者的署名来看,两位作者——付国会和郭长青,似乎在按摩领域有着深厚的积累和不同的侧重点,这种强强联合的创作模式,为本书带来了极强的权威性和实用性的平衡。我能感觉到,这本书的每一个知识点都经过了反复的临床验证和教学实践的打磨。它没有掉入“玄学”的陷阱,而是用一种非常务实和科学的态度来解读传统疗法。书中引用的案例和数据,虽然是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但其背后的逻辑是严谨的。例如,在讲解特定疾病(如肩周炎、颈椎病)的循经推拿方案时,它会列出推荐的操作频率和注意事项,甚至包括哪些情况下应该“暂缓按摩”或“寻求专业医疗帮助”。这种清晰的边界感,让读者明白,本书是辅助和日常保健的有力工具,而非取代医院的万能钥匙。这种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对读者健康的负责感,是支撑我愿意花费时间精读这本书的核心原因之一。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组织逻辑性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范本,它没有急于求成地直接抛出复杂的按摩技巧,而是从最基础的理论概念入手,循序渐进地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第一部分详尽地解释了中医的整体观,比如气血津液的运行,五行学说在人体健康中的体现,这为后续的“为什么按摩这个穴位有效”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这种先“知其然”再“知其所以然”的教学方法,极大地增强了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我过去尝试过一些速成手册,读完后虽然能模仿几个动作,但一旦遇到操作上的偏差或受力不对的情况就束手无策,因为根本不明白原理。而这本书,通过对经络循行的精细描绘和病理病机分析的简明阐述,让你在实践中能像一位有经验的师傅那样去思考,去调整手法。它不是教你成为一个“机器式”的执行者,而是培养一个“思考型”的实践者。这种深度和广度兼备的结构设计,让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速成指南”的范畴,更像是一份系统的、可以长期参考的入门教材。
评分这本书在实际操作层面的指导细致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这一点非常符合我这种追求完美实践效果的读者。它不仅仅列举了哪些穴位可以缓解头痛或失眠,更重要的是,它详细区分了针对不同病因(比如是受寒引起的头痛还是肝火旺盛引起的头痛)所需要调整的手法侧重和配穴方案。例如,在介绍足三里穴的按摩时,书中不仅标注了准确的取穴定位法——“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外侧一横骨的距离”,还细致地描述了按压时的指腹触感、应有的酸麻胀感(得气感)的描述,以及如果患者反馈的是刺痛而不是酸麻时,应该如何微调手法。这种对细节的苛求,保证了学习者在实践时不会因为“不到位”或“用力过猛”而产生负面效果,甚至可能损伤自己或他人的身体。这种负责任的态度,让我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着一种敬畏感和专注度,完全不像是在随便玩弄手指。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双色印刷的细节处理得非常到位,使得原本可能枯燥的穴位图示和经络走向变得清晰易懂。我记得以前看过的很多医学图谱,要么是纯黑白印刷,线条交叉在一起让人头昏眼花,要么就是色彩过于花哨,反而分散了注意力。这本书在这方面把握得恰到好处,赭石色和深蓝色的搭配,既保持了专业感,又增加了视觉的舒适度。尤其是一些关键的反射区和操作手法,通过不同颜色的标注,即便是初学者也能迅速定位和区分。翻开书页,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不是那种廉价的、容易反光的纸,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的疲劳感明显减轻了不少。这显然是出版社在细节上投入了心思,而不是简单地将内容堆砌。对于我这种对手感和视觉体验要求较高的人来说,光是开篇的阅读体验就已经让人对接下来的学习内容充满了期待。他们对于版式的排布也颇有讲究,大量的留白让内容呼吸顺畅,阅读节奏感很强,这在技术性书籍中是相当难得的品质。整体来说,光是作为一本“书”来看待,它就已经超越了许多同类产品的标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