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体质酸性变碱性的关键饮食
定价:32.0元
作者:陈彦甫, 吴大为
出版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3-01
ISBN:978753527319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40种改造体质的黄金食物X 120道营养加倍的美味料理=四周轻松碱回健康。
★订立4周健康目标,按照一周一个目标从饮食来改造体质。
★由专业级的营养师精选出40种改造体质的黄金食物。
★拥有30年经验的料理名师,教你如何挑选好食材、保存营养和风味。
★双师合作搭配出营养又健康的料理。
★4周后,体质将被改变,“亚健康”的状况将不药而愈!
内容提要
85%的痛风、高血压、癌症、高脂血症患者都是酸性体质!容易疲劳、睡不好、经常便秘、莫名头痛、腰酸背痛、皮肤容易过敏、常被蚊虫叮咬、感觉自己好像生病了,又说不出哪里有病……这些“亚健康”的现象,都是身体酸化的警讯,如果不改变体质,就有可能引发大的疾病。
本书由畅销书作者陈彦甫营养师与具有30年经验的专业厨师吴大为合作,以“四周一循环”的概念,按照每周要提升的健康目标,精选出必吃的40种黄金食物,并教你如何挑选好食材、保存营养和风味,对每种食物进行了的营养搭配,变化出多种好吃的料理,方便读者每天、每周按书索骥摄取营养,循序渐进调整体质,通过四周的饮食调整,你将能切身地感受到体质改变所带来的变化。
目录
作者介绍
吴大为
1994 年马来西亚拿督杯创意料理冠军,2003法国蓝带骑士奖得主。曾任台北畜产运销公司顾问、统一企业集团料理顾问、中华美食协会顾问、林口长庚医院膳食指导、台安医院专业月子餐膳食顾问、2003—2007 年中西餐厨师赛评审、总监。现为常馔食品顾问、龙崎福伯畜牧场顾问、《料理满天下》节目的固定料理讲师。
陈彦甫
辅仁大学食品科学系硕士,持有专技高考营养师、素食丙级厨师证照、保健食品工程师。
曾任恒春基督教医院营养师、伯庆事业集团营养师。现任联合营养咨询中心营养师、老人长期照顾中心兼任营养师、威瑞生物科技营养讲师、立功补习班营养讲师。其著作有《 超级健康食物排行榜》、《神奇的酵素》、《公共卫生营养学》、《团体膳食设计与管理》。
文摘
1周饮食设计关键
食材挑选排酸为要(重要的事)
现在时不时就会爆出蔬菜“农药残留”过高、食品中的防腐剂或其他添加剂超标等食品安全问题,如何选择可以安全入口的食物?本书对食材的挑选方式进行了详细的说明。选择好的、新鲜的食材,将有助于加快体质调整。
计划饮食排酸为需 (需要的事)
饮食还要计划?会不会太辛苦了?很多人一听到饮食计划,就会马上意兴阑珊,提不起劲来。其实饮食是件自由的,也是幸福的事,只要稍做改变,你会发现饮食计划其实并不难。
本书在介绍每周必吃的10种黄金食物之后,会示范1周的菜单设计,你可以直接按表食用,也可以从书中了解饮食的重点和设计原则后,设计专属个人的菜单。只要循序渐进地改变饮食,相信短短的4周,身体就会有明显的变化。
每日至少摄取3~4份蔬菜(必不可少)
蔬菜类是餐桌上一道非常重要的料理,一些机构的每日饮食指南中,建议每日至少要摄取3~4份蔬菜,认为这是维持健康不可少的。在本书中较少列出蔬菜的料理食谱,原因是蔬菜类的料理比较简单,尽量采用低油、低盐的料理方式,这样能充分地保留蔬菜的营养。总而言之,在一餐中,青菜是要有的喔!
饮食设计原则
可参照本书的食谱来设计。
青菜类,可以直接利用当季蔬菜来料理,或根据本书的食谱来挑选。
除正餐之外,另外建议一日至少摄取2份水果。(分量请见83页的“水果1份换算”附表)
六大类食物——全谷根茎,豆类、鱼、肉、蛋,青菜,水果,油脂,乳品类,尽可能每日都摄取到这些食物。
序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气,那种带着一点岁月沉淀感的米黄色纸张,让人一拿起来就觉得内容很扎实,不是那种浮夸的养生手册。我之前对“酸碱平衡”这个概念一直持观望态度,觉得它听起来有点玄乎,但这本书的切入点非常务实。它没有一上来就堆砌复杂的化学公式,而是用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来解释为什么我们身体的“酸碱度”会偏离理想状态。作者们似乎非常理解普通读者在面对健康信息时的困惑,所以他们的叙述逻辑非常清晰,像是在跟一位经验丰富的营养师面对面交流。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于日常饮食中那些“隐形酸性”食物的揭示,比如一些我们认为很健康的谷物或水果,在特定情况下如何影响身体环境。读完前几章,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过去三餐的结构,那种感觉就像是突然拿到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去观察自己的身体机能。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提供一个立竿见影的“排毒”秘方,而在于构建一个科学且可持续的饮食认知框架,让人从根本上理解“吃什么”与“感觉如何”之间的内在联系。
评分我得说,这本书的排版和字体选择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在如今很多健康书籍为了追求所谓的“时尚感”而把内容挤得密密麻麻、字体小得让人费眼的情况下,这本书的处理方式显得尤为体贴。大片的留白,恰到好处的行间距,即使是像我这样需要戴着老花镜才能看清细节的中年读者,阅读起来也毫无压力。更重要的是,它没有陷入那种一味鼓吹“生食”或者“极端素食”的窠臼。很多养生书都会用一种近乎布道者的语气,要求你彻底抛弃某些食物,但这本书的论述则显得非常中立和平衡。它会详细分析不同食物的营养成分和在人体代谢后的最终产物,然后基于这些数据提供调整建议,而不是基于某种教条主义的预设。这种基于证据的讲解方式,极大地增强了内容的可靠性,让人从心理上更愿意接受和实践书中所提出的改变。那种感觉就像是,你不是在盲目地听信一个说法,而是在跟随两位严谨的学者进行一场深入的实验室探讨。
评分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这本书给我的感觉,那大概是“赋能”。它没有给我一个需要严格执行的、令人窒息的食谱,反而教会了我如何根据自己身体的反馈来“定制”饮食。例如,书中提供了一个非常实用的“自我评估表”,让你根据体重变化、精力水平、消化情况等多个指标来判断自己目前的酸碱状态大概处于什么水平。这比医生给出的一个模糊诊断要具体得多。我根据这个评估表微调了晚餐中的某些蛋白质比例,结果几周后,我发现困扰我多年的轻微夜间胃酸反流现象明显减轻了。这本书的伟大之处在于,它把复杂的生理学转化为了日常可操作的工具和智慧,让我能够更自信、更有针对性地去规划我的每一餐。它提供的不是一时的偏方,而是长久的健康策略,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知识沉淀。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不仅仅停留在“吃什么酸性食物,吃什么碱性食物”的初级阶段。它深入探讨了“为什么”会形成酸性体质,并巧妙地将消化系统、压力管理乃至睡眠质量都纳入了考量范围。有一次,我尝试书中建议的一个“晨间启动饮品”配方,那是一种我从未想过会搭配在一起的食材组合,但第二天早上的精神状态确实有了肉眼可见的提升,没有那种惯常的“晨僵”感。作者们显然深谙人体是一个复杂系统,而不是一台简单的化学反应器。他们强调,饮食调整只是一个支点,要达到真正的碱性平衡,还需要配合适度的活动和放松。这种全方位的、整体论的健康观,比市面上那些只关注单一维度的书籍要高明得多。读完后,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的疾病承受者,而是对自己身体环境的主动管理者。
评分我通常不喜欢阅读那些充满术语的书籍,因为它们很容易让人望而却步,感觉像是要先通过一门生物化学考试才能入门。然而,这本书在处理专业概念时展现了高超的“翻译”技巧。比如,当提到“乳酸代谢”或“酮体产生”时,作者会立即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解释它对身体酸碱度的影响,而不是简单地抛出一个化学名词就万事大吉。这种循序渐进的引导,使得即便是对营养学背景一窍不通的读者,也能轻松跟上思路。我记得其中一章专门讲了“水质”对酸碱平衡的潜在影响,这个细节平时真的很少有人会注意到,但作者却用详实的篇幅论证了其重要性。这种对细节的打磨和对读者体验的关注,让整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流畅,没有那种被强行灌输知识的枯燥感,更像是一场知识的逐步揭示,让人越读越有启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